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名人“之慨”几例给“没有一例”的无名 |
 |
所跟贴 |
好! -- Anonymous - (200 Byte) 2003-11-04 周二, 上午8:04 (250 reads) |
古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有“慨当以慷”条,表示感慨。
南方方言多读qi kai,想来这就是通假的基本原因。此外,“概”用于气度是引伸,一些人认为没有“慨”从心来得直观易懂,既然“慷慨”也是一种气度,还不如假其“慨”成“气慨”更形象。后人有几个知道“概”之来源是什么?跟那些一点“小学”常识都没有的人确实没法多说,只有用实例应付。
信收到。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