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死亡和均寿的算术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死亡和均寿的算术   
所跟贴 死亡和均寿的算术 -- 随便 - (662 Byte) 2007-7-29 周日, 上午7:08 (498 reads)
胖鹭鸶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06/17
文章: 1695

经验值: 13053


文章标题: 随网的事实陈述有两个亮点,99%的网友是看不到的: (185 reads)      时间: 2007-7-29 周日, 下午8:39

作者:胖鹭鸶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首先,随网已经巧妙指出,旧中国人均寿命34岁的计算是错误的。
大饥荒发生在1959-1962年,均寿命计算中1/3 人口的平均年龄为70岁,他们在1949年解放前夕的年龄是58.5岁,超过均寿24.5岁。

因此,解放前的实际人均寿命应为:

34 + {(1/3 X ( 58.50 - 34.00 )}
= 34 +(1/3 X 24.50 )
= 42.17岁

这个均寿数值比较可信,与松下幸之助统计的日本明治时期国民均寿值很相近(男子42.8岁,女子44.3岁)。恰如芦笛先生指出:民科的真知经常与专业研究结果经常互相勾结,互为佐证。(原文请查阅有关帖子)

其次,随网的事实陈述暗含一个科学新发现:

有关研究人员发现,由于饥饿引起母体荷尔蒙分泌变化,少数能够对付子宫内激素的挑战而生存下来男性胎儿,比在相对平静时期出生的男性胎儿生存的时间要长。

在子宫内高浓度的压力荷尔蒙激素之下,体弱的男性胎儿会自动死亡流产掉,而女性胎儿则很少出现这一情况。困难时期出生的男性比平稳时期出生的男性寿命更长、更健康。



作者:胖鹭鸶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胖鹭鸶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42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