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就金唢呐评芦文谈重建常识问题(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就金唢呐评芦文谈重建常识问题(三)   
所跟贴 就金唢呐评芦文谈重建常识问题(三) -- 芦笛 - (3503 Byte) 2007-6-24 周日, 上午2:18 (1086 reads)
过来看看芦文






加入时间: 2005/12/07
文章: 273

经验值: 32


文章标题: 老芦没点到要害 (355 reads)      时间: 2007-6-24 周日, 上午11:18

作者:过来看看芦文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今天贴上面那篇文章时,还没看到老芦这篇(三)

>依愚见,社会科学之所以无法引入中国,一个关键是
>它们多是叙述性学科,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靠的
>是语言,这和数理化完全是两回事,如我反复指出,
>汉语的表意特点,决定外来语汇不可能被直接引入,
>只能使用既有字汇来意译,于是那些字汇的原有涵
>义便构成了强大干扰源,以致引入西洋概念时必然
>出现巨大失真。

这社会科学能否引进中国,与汉字毫无关系。
不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是讲汉语,英语,还是俄语,
只要不用科学的方式,就必然要走很多弯路,必然
搞不出什么大名堂。

中国的社会科学,只要贯彻了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制度,
一切不按这种科学方式进行的研究课题,不给文凭,不
给稿费,不给课题经费,立马就会将一大堆骗子娼妓
扫地出门。

所以,中国人是不是天才不重要,其实中国人中的天才
多了海去了,重要是要有一个制度,来保障天才可以出头。



作者:过来看看芦文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过来看看芦文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92984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