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彩云归处隐名家──与王公云高酬唱之乐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彩云归处隐名家──与王公云高酬唱之乐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彩云归处隐名家──与王公云高酬唱之乐 (231 reads)      时间: 2007-6-22 周五, 下午7:55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彩云归处隐名家──与王公云高酬唱之乐

王云高先生,籍隶南宁,谱系壮家。以“岭南一柱镇文坛”之句来形容先生在岭南文坛的地位和份量,是恰如其份的。自1979年以小说《彩云归》一炮打响后,先生奇招叠出,硕果广收,已成为广西文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海内外同行来到南宁,往往点名要见先生,仿佛点一道八桂名菜。

我93年结庐邕江畔,虽常闻其名,却无缘识面。直到98年,摄制一部电视纪实专题片,需一位“码字高手”出任总撰稿,师友们纷纷隆重推荐王云高,乃登门拜访。素闻先生身为南宁四大瘦骨仙之一,果然骨格清奇,精悍无比,又健谈善谑,尽突梯滑稽之致,且擅诗词、好美酒、恋好书、爱奇石、耽禅悦,皆类我,大喜,乃赠以二律,其中有“剑骨禅风高境界,书香石趣小桃源”、“耽酒耽书真是癖,应人应物更持真”二联,自以为颇切先生风致。

1998年8月某日,我宴请邕城同道师友,并分别赠以诗词。赠先生的是一阕《贺新郎》:

踏遍天涯路。忆当年,挥金结客,凌云献赋。满眼熙熙谁识我,饱受人欺天妒,只赢得,狂名如许。看煞淮南鸡犬旧,斗风骚,恃宠骄人舞。休叹息,又何苦!与君倾盖成千古。爱偷闲,金杯常满,妄言常吐。路到峰巅空老眼,日与古人为伍。手挥处,龙欢蛇怒。不负先生期望厚,趁新春,再把新声谱。梦重建,气重鼓!

先生读后,也以贺新郎词回赠《贺新郎•答萧瑶老弟》:

豪气微醺后,吟那门经文纬武,青山红豆!相聚三维君与我,也算人缘天凑,莫探我新来消瘦。纵作东坡牛马走,算乌纱,于我为何有!言他事,顾左右。习惯了东园载酒,任琵琶、黄金摘尽、浔阳变奏。醉眼镜头摇叠印,玉女金童彩袖。岂敢僭先期望厚,愿留在利名场外,共逍遥、细品新声秀。弦外韵,君和否?

我用韵以酬:

岂肯随人后?笑年来,栽花得剌,种瓜收豆。世乏神方消积闷,且唤婵娟来凑,何必管,绿肥红瘦。可叹乌云常蔽月,料倚天长剑原乌有。世尽左,我偏右。向何处觅千年酒?满心头,狂涛怒浪,向谁申奏。幸有先生生南国,不愧文坛领袖,常相慰,茶香酒厚。习武从商皆半吊,十年诗,犹被称新秀。悲且愧,君知否?

1999年底,拙作《逍遥山庄诗稿(卷三)》出版,先生贺以《江城子》曰:

人生遇合石乘潮。识萧瑶,品逍遥,身介儒商挥斥有高招。阿堵绕床何所爱,书历历,玉皎皎。衡诗把酒喜相邀。听笙箫,说生肖,参悟民生冷暖任盈消。御得青牛能进退,云霭霭,雨潇潇。

前不久,我以词代柬,邀先生到寒舍共饮。调寄《浣溪纱》:

数点哀鸦奋夕阳,天情心绪两迷茫,众生有疾入膏盲。欲破千愁唯酒力,能除百垢是诗香,今宵且效谪仙狂。 谊结忘年喜不支,几时不见忽相思,相邀共醉月圆时。乱写奇书君独乐,穷居陋巷我能持,满怀春色满怀诗。

第二天上午,先生填《浣溪纱•答萧瑶》以酬:

杯内柔情泛酒浆,窗前冷暖雾迷茫,人生百味费评尝。留取横眉观世相,只将孺趣付诗行,书斋临界是商场。

我次其韵再赠:

旧事新闻煮酒浆,长天浩渺月微茫,酸咸苦辣共君尝。悔剖忠肝呈虎穴,慎提侠胆入商行,不能作戏枉登场。

日前先生选抄诗词五十余首(阕)相示,我煮好花雕,闭门夜读,一首好诗一杯酒,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醺然而醉,不知酒醉我耶,诗醉我耶。先生诗词,给我的整体印象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曰:品清骨峻,思深境阔,语趣言谐,意真象新。

古人有诗庄词谐之说。先生之词,尤以诙谐活泼见长,油而不滑,奇而不怪,喜笑怒骂,皆成妙句。我常嫌自己为人太严肃,太“正儿八经”,表现在诗中,正如熊东遨先生序我《逍遥山庄续集》时云,直率有余,含蓄不足,终是一病。我自以为还有一病,就是沉郁有余,轻松不足,缺乏幽默感。以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来比喻,我循规蹈距,似少林武功,金刚怒目,一招一式,失之呆板。而先生之作品,便似邪派高手,奇招异式,层出不穷,喜怒无常,含笑伤人,一刀见血,一剑封喉。我填《西江月》三阕,写读后感想,词曰:

西江月•读王云高诗词选有感

练技何如练气,飞刀恰是飞花。
彩云归处隐名家,偶露峥嵘一角。

尝遍沧桑百味,收成人鬼三车。
九三斋小思无涯,云淡风高浪阔。

座上九流三教,樽前铁板铜琶。
虽然日子紧巴巴,自有消忧妙药。

本色君原脱俗,二毛我未成“家”。
繁华不恋恋文华,怀玉何妨被褐。

诗品与人品,往往是一致的,证之先生,可知古人诗如其人之言不谬。先生曾经经历过不少难以想象的苦境,对生活和未来却始终保持着莹洁真诚的童心、物来斯应的灵心及透视万物的慧心。正如其自撰小传曰:“久历沧桑,体会过除发财与自杀外的98种世味,人号‘杂家’,对缪斯貌离神合,唯不善于无韵之包装,有‘战旗’举而不高,撰咏志联曰:‘胸中四海五湖事,座上九流三教人’。”

与先生爱好颇同、性情不远,有幸相知,亦师亦友,闲来切切缌缌(单人旁),吹牛骂鬼,诗唱词酬,其乐融融。独乐乐,何如众乐乐?写成此文,与海内外同道同乐同赏吧!
东海一枭(枭眼看人之十二)
东海草堂http://www.credom.org/cblog/u/40/index.html
为云高选集寻求出版社,有意出版王著者请伊妹儿[email protected]与老枭联系,以转告王老电话。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1775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