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四川398万人饮水困难 500万亩田无水旱情为70年来最严重 ZT 2007-6-9 人民网四川视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四川398万人饮水困难 500万亩田无水旱情为70年来最严重 ZT 2007-6-9 人民网四川视窗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四川398万人饮水困难 500万亩田无水旱情为70年来最严重 ZT 2007-6-9 人民网四川视窗 (650 reads)      时间: 2007-6-10 周日, 上午2:03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资中县合群村村民向前明手持已干枯的玉米叶诉说旱情之重(6月5日摄)。继2006年遭受特大旱灾之后,四川又遭遇严重冬干、春旱连夏旱,目前全省有46个县(市、区)的夏旱持续发展,给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全省有398.8万人、446万头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有11.6万人靠送水解决生活用水;旱区水稻栽插严重受阻,至今仍有大面积水稻无水栽插;已栽播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因旱生长受阻,严重的甚至已经干枯。目前,旱区各地干部群众正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全力以赴抗旱救灾。 新华社记者杨三军摄

人民网四川视窗6月9日讯进入6月,尽管这几天成都天气凉爽,时有阵雨,但四川省气候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却让人担忧,截至7日上午8时,全省仍有93个县(市)出现夏旱,13个县(市)达到夏旱预警标准。自去年春天开始的这场连续大旱已肆虐一年多时间,其严重程度历史罕见,目前仍有398万人饮水困难,500万亩良田无水栽秧。

旱情398万人喝水难500万亩良田无水栽秧

提起大旱,去年夏天那场有气象记录以来范围最大、损失最重的特大高温伏旱让人记忆犹新。事实上,从去年春天开始,四川已出现较为严重的春旱,然后才是更为严重的夏旱、伏旱。特大伏旱后,龟裂的土地伤痕累累,全都张大着嘴等待雨水的滋润。在秋天,全省旱情终于得到缓解。但进入冬天后,严重的冬干又让旱情复燃。今年春天,还是旱,到夏天,继续旱。人们不由得担心:这样一直旱下去,怎么得了?

四川省气候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一组数据证实了干旱的破坏性确实不得了:

截至7日8时,全省有93个县(市)出现夏旱,主要分布在成都、绵阳、德阳、内江、眉山等地。在大旱肆虐下,我省有398万人饮水困难,也就是说,全省差不多每20个人中就有1个人为喝不上水而烦恼。饮水都成问题,生产更无从谈起。500万亩良田至今无水栽秧,500万亩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如果把500万亩良田换算成成都市区面积,就相当于10个成都市区那么大面积的良田因为缺水而无法耕种。

这样的连续大旱,历史罕见。专家翻阅史料后发现,1924年-1925年和1936年-1937年,四川都曾发生过大旱,但自那后的70年里,要数这次连续大旱最为严重。

原因全球变暖大气候影响了小气候

境内江河众多,素有“千河之省”美誉的四川为何连续两年被旱魔控制?记者为此专访了四川省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马振锋、高级工程师陈文秀等气象专家。

专家们表示,今年以来,我省平均降水量偏少程度并不十分严重,但由于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有的地方不停下雨,有的地方滴水不进,因此导致了大面积春夏旱的发生。造成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去年高温干旱使土壤含水量大幅减少;二是暖冬导致地表水分蒸发加剧;三是江河来水、工程蓄水较常年严重偏少;四是气温升高、日照时间偏多进一步加剧了旱情。这几种原因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叠加造成连锁反应,使得去年的旱情一直持续到今年。

专家认为,四川的连续干旱事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具体体现。去年来,我省气温变化情况与全国基本一致,而我国气温变化与全球平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近100年增暖的幅度达到0.74℃,这说明四川天气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密切相关。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不是四川、重庆特有的地区现象,而是一个更广范围的全球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

专家解释说,四川连续干旱和三峡没有直接关系:三峡水库目前的蓄水面积和蒸发量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只是极为弱小的因子。从研究来看,三峡工程只对附近小气候有些影响,不可能对上游大气环流变异有影响,因此对四川盆地旱涝没有直接的联系。

形势严峻还可能发生严重伏旱

旱情到底还会持续多久?专家介绍,今年的旱情是在去年较为严重的春夏旱、特大高温伏旱和今年明显冬干后发生的,水资源极其短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土壤底墒明显不足。因此,今年干旱的危害明显重于常年。特别是盆地丘陵地区历来是干旱的高发区,这些地方水利设施较为薄弱,灌溉条件较差,干旱的影响更为严重。这样严重的干旱要想得到根本缓解还需要一些时日。

据预计,继夏旱后,四川可能还会发生伏旱。如果降水继续分布严重不均,伏旱可能还仍很严重。(李欣忆)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1913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