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可惜林豆豆不曾参加过联动大会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可惜林豆豆不曾参加过联动大会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文章标题: 可惜林豆豆不曾参加过联动大会 (1067 reads)      时间: 2007-4-18 周三, 上午3:53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可惜林豆豆不曾参加过联动大会

马悲鸣


一、杨、儒、墨序列和产权的界定与道德对立

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可见,中国古代一直有三家学说。其一曰杨,其二曰墨,其三曰儒。这三家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按照孟子的说法,杨尚「为我」,墨尚「兼爱」,皆为禽兽之道。只有介于两造之间的孔子才是正道。此即儒家所谓既中且庸者也。他们的「中」和「庸」是在杨墨之间的中庸。

杨之「为我」与墨之「兼爱」究竟差别在哪里?

很简单,在2007年度两会刚刚通过的《物权法》。

杨子名言∶“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根据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的规定,我杨朱身上的每一根毫毛的产权都是我自己的。任何人想拔都是侵犯我的物权和人权。

杨子之道是正道。而批判杨朱的人只引申他这一句话而成了“一毛不拔”的典故。其实杨朱后面还有话呢,“杀一人以取天下,不为也”和“举天下富于一身而不敢”。这说明早在杨朱那里就已经私定《物权法》了∶是自己的不让,不是自己的不争。

墨子之道很高尚,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他所提倡的兼爱是无差等的。爱人父如爱己父,爱人子如爱己子。再下一句很容易就引申到爱人妻如爱己妻。而这是人妻之夫所不能容忍的。他的非攻简直就是基督教义“别人打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也伸过去”和“爱你的敌人”之中国版。

墨家过于高尚而不切实际,即使没被孟子骂作禽兽,也竞争不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但唯其高尚,仍流入民间,就成了侠道。墨家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头的叫“大人”,相当于总书记。如果大人的儿子犯了规,大人也照杀不误而毫不留情。所谓大义灭亲实际上只有墨家才办得到。儒家的孝道一出,就无法大义灭亲了。

杨朱的产权界定最清晰。墨翟的产权界定最不清晰。儒家介乎两者之间。故从《物权法》的角度看,杨、儒、墨的序列在产权一步步界定不清晰的同时,却是越来越高尚。

产权界定的清晰程度与道德品质的高尚背道而驰!


二、佛与共产主义皆近墨

墨家虽然一直保持在基层,但挡不住后来传入的佛教。佛近墨,但出世。佛教相信人生就是受罪,并由此引申出苦修的信条而不做实事。

到了二十世纪传入中国的共产主义也近墨。与佛教不同的是,共产主义特别入世,非要发动无产阶级革命解放全人类不可。这和墨家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还有大乘佛教的“普渡众生”一脉相承。共产主义和佛家的主要区别在且仅在出世与入世。佛教的众生平等与墨家的无差等兼爱如出一辙。儒与佛之间除了出入世之别外,还有爱的差等有无之别。

谁若不信共产主义类墨,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其一是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彭湃为了实现其共产主义理想,先拿自己的地主家庭开刀。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父亲土改时被杀。赵紫阳严格遵守党的地主阶级家庭出身干部的土改回避政策,绝不援手。王小波的父亲王方名先生仅因土改时给老家写了封信,动员家里把土地交出来,违背了「回避」政策而被打成阶级异己分子,开除党籍。所谓的「回避」,不但不允许袒护地主家庭,连动员地主家庭主动配合土改都不行。

蒋经国在留苏期间知道蒋介石“四一二”大杀共产党之后,曾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痛骂乃父。邓小平的两个女儿邓林和邓榕都曾写大字报大骂乃父是镇压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黑手。

我有一个同学的父亲是文革前的老副部长。他的母亲是北京市委干部,文革最开始就受到冲击自杀了。他的妹妹就曾在她们学校召开的大会上走上讲台现身说法,痛骂母亲的自杀是叛党,自己坚决和母亲划清界线,紧跟毛主席干革命,云云。

这些行为与墨家大人在儿子犯规后照杀不误的大义灭亲如出一辙。


三、千夫未指赵紫阳是邓小平的以身相护

蒋经国先生在遭受斯大林逮捕和流放之后被乃父要回,才算放弃了墨家的大义灭亲,重新回到儒家的父父子子而继承了乃父的台湾总统职位。但正是因为小蒋总统头脑里的墨家共产主义残余思想,使他开放了党禁,最终葬送了乃父的国民党江山。

民进党还算不错,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去蒋化运动中,只去老蒋而不动小蒋。若是大陆的贫农团、红卫兵、造反派或民运,那是一定会连小蒋总统也一马勺烩了的。

赵紫阳因为六四拒绝调兵而下台,现在被民运奉为明主。可当年若是邓小平放弃,把天下拱手交给赵紫阳,那么郑义这些文革造反派掀起的私占公共场地运动也绝不可能善罢干休。他们会乘胜直追,拿赵紫阳当下一个靶子来打。

如果赵紫阳放弃,非法割据的一方更是得脸不饶人,会继续把赵紫阳的接任者当靶子来打;一直要打到自己上台为止。而没能上得了台的那些人又会把已经上了台的民运领袖当靶子继续打…。一直让到某一任实在忍无可忍,真开了枪才算罢休。那么该开枪的一任便会遭到挨枪一派的千夫所指。

这种事情凡经历过文革的大陆人都不陌生。全国各地的造反派都是一路造反造下去,全是不丧身家不肯罢的。共产党内部的所谓瞿秋白路线、立三路线和王明路线不也是反左的比原来的极左还左吗?

如果邓小平当年放弃,而赵紫阳不肯放弃,则今天千夫所指的就是赵紫阳。正因为忍无可忍在邓小平那儿被就地截止,才没给赵紫阳留下千夫所指的余地。可惜赵紫阳及其子女见不及此。


四、联动大会的反大义灭亲情结

最先放弃墨家大义灭亲,重回“本朝以孝治天下”的是小蒋经国先生。第二批放弃墨家大义灭亲的是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简称「联动」。

我非联动分子,不认识他们中的任何人,更不曾与他们的组织有过任何接触。但我因为好奇,凑热闹,曾参加过展览馆剧场和工人体育馆的几次联动大会。

那是我在大陆时仅见的,真正自愿参加的大会,没有任何动员。后来的7645天安门事件也有这种参加者自愿的性质。但7645所追悼的仍是自家亲属之外的人,而且事后有烧汽车和烧楼房的刑事犯罪。

联动大会是共产党政权下真正自身利益受损者的自发大会。

第一次联动大会的召开是在1966年12月26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生日那天。我在八一八时就因为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看书没有获得消息而误了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该年毛主席生日那天,我又同样因为躲在图书馆里看书没有获得消息而误了展览馆剧场召开的第一次联动大会。

我是在第二天,也就是1966年12月27日上午十点在教室围着炉子烤白薯时听一位参加了该次联动大会的同学讲述大会的激情时,突然醒悟到过去所讲的一切大义灭亲全都不合情理。

我的家长都因是文革前清廉干炼的业务干部,当时尚未遭受冲击。我是以一名红色干部子弟而非「黑帮」子弟的心理态势参加的第二次及其以后的几次联动大会。只有身处大会现场的环境氛围之中,才能实地感受到大义灭亲的荒唐。

我自己的家长是在镇压联动一年之后才被最后兜进去打倒的。而那时我已经有了充分的,绝不大义灭亲的思想准备了。所以我没干出蒋经国、赵紫阳、邓榕,及我同学妹妹那样的荒唐举动来。


五、可惜林豆豆不曾参加过联动大会

1971年传达九一三事件的当时,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操!连林彪都跑我们这头来了。”

可惜该文件传达说,林彪的叛逃,是由他的亲生女儿林立衡(豆豆)报告给中央的。这真让人扫兴。

由此可见林豆豆不曾参加过联动大会。1966年的林副统帅正如日中天。他的子女当然不会出席联动大会了。而那时我的家长也未被打倒,可我还是去了,并因此有了思想准备。

我的一位当过兵的朋友告诉我,他当年在驻地大礼堂听完九一三的传达报告离开会场时,一位同袍在门口大骂林立衡∶“林豆豆你瞎闹什么!?你爸要成了,你就是大公主了!”

这人不是墨家而属儒家。

我与同代绝大多数人的不同处在于我属杨,不但非墨,而且非儒。


六、「逃杨归墨」与「逃墨归儒」

古语云,逃杨归墨,逃墨归儒。

盖因杨道「为我」,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太无气概。不怕虎的初生牛犊便一跟头翻到对立面的尽头,摩顶放踵,以利天下,逃杨归墨,豪气干云去了。

可墨家的大义灭亲让人感情上难以接受,重回杨道又不甘心,才有逃墨归儒。

鄙人天性纯朴,虽然也曾旁观过墨儒两家,看到过文革前的班、团干部的尊卑有序和文革中的大义灭亲,但始终未离开过杨道根本,才不曾在经历过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犯过任何错误。

中共的腐败和历代王朝开国后的腐败一样,墨道渐弛的同时儒家渐张。造反派和民运的不成是仍想回到墨家,以新墨来反中共的逃墨归儒。

1996年郑义在《清华附中、红卫兵与我》一文中写到「熊刚是熊向辉(当时驻古巴大使,後任外交部副部长)之子。此同窗以一毛不拔而著名,父亲放洋,学习用品中自然不乏洋货,当时,这在干部子弟中亦很罕见。他挟洋自重,连洋画报也不肯让同学瞧一眼,只是高兴的时候在大伙儿面前晃一晃,得意地仰起头,鼻孔朝天。熊刚学习甚佳,这在干部子弟中甚是难得。但私心较重,在班上人缘较差,被班、团干部公开视为“白专”典型。」

从《物权法》的角度看,那些属于熊刚个人的洋货,他本人有权同意或者拒绝与同学分享。可郑义却责其一毛不拔。可见郑义属墨,熊刚属杨。熊刚是正道,而郑义属吃大户初级阶段的匪道。

从1966年《红旗》杂志十三期社论正式起用造反派以来,民运居然四十年无进展。新朝的君为臣纲和父为子纲的儒家秩序已经重新确立。撼山易,撼共产党难了。


七、可惜王光美生前不曾宴请过林豆豆

记得数年前刘少奇的儿子曾出版一本披露毛刘翻脸的书,还传出话来∶“你操我爸一辈子,我操你一天行不行?”

可不旋踵,王光美又宴请了毛家遗属,算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这里放弃家仇虽然有墨家色彩,但更多的是回归尊卑有序的儒家权势等级梯度场。因为只有在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棵大树底下,才有刘少奇乘凉的地方。

若离开共产党,则刘少奇就什么都不是了。

王光美与叶宜敬(即叶群)是中学同学,曾在同一个学习小组里做过家庭作业。叶群中学毕业即步行去了延安,嫁与林彪,属抗战干部。王光美念完硕士才飞去延安,属很晚的土改干部,但因嫁了刘少奇,地位比叶群还高。现在女大学生们有所谓“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之说,若放在两位夫人身上则是“参加早,不如嫁得好”。

王光美倒霉时固然叶宜敬没有照顾过老同学的孩子。但叶群横死后,直到王光美去世,也未见其照顾过全家死得只剩一人而后悔莫及的老同学的孩子林豆豆。

双方都够不仗义的,全是儒家一套,一点墨道都没有了。


八、只有杨朱之道才能通向现代民主

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反共的国民党与民运造反派,都在鼓吹自由民主的同时大行儒墨之道。而儒墨两家的逻辑是通不到自由民主的。

只有通过杨朱的一毛不拔精神来确认产权,才能一步步推向法治,而后导致在法制严密监视下的自由民主。

这正是西方,尤其美国宪法“私有财神神圣不可侵犯”精神的真髓。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马悲鸣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368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