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张朴:三谈“泸定桥上无战事”,兼答马悲鸣先生 |
 |
张朴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6/05/26 文章: 268
经验值: 10599
|
|
|
作者:张朴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张朴:三谈“泸定桥上无战事”,兼答马悲鸣先生
(附后:张戎采访泸定桥边九十三岁见证人的录音记录)
拜读了你的新作《勇士飞夺泸定桥——再与张朴先生谈泸定夺桥战》
我佩服你的韧劲,那就再跟你探讨一次。
我们的争论焦点是:泸定桥上打仗了没有?更进一步说:是否发生过“红军飞夺泸定桥”一战,如中共宣传的那样?
我的回答是“泸定桥上无战事”。你对我的反驳,写了洋洋洒洒一大堆,还引经据典。但我从中看到的,是你的思路混乱,落笔马虎,甚至你还没读懂你自己所引用的材料,就武断地指黑为白。
你一开始就大谈红军在安顺场怎样渡大渡河,这和我们争论的话题没关系,忽略不记。
接下来,你谈到“泸定争桥战”,我以为你的重炮要轰过来了。谁知,看了半天,仅有一段似乎有关的话,这是林彪给朱德的电文:
我四团于今晨六时赶到泸定桥附近,于十七时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去,余另告。林
但“攻占泸定桥”,与“飞夺泸定桥”,可不是一回事。比如,桥对面就几个地方军阀的散兵游勇,一见红军冲过桥来,顿作鸟兽散。就红军而言,也算是“攻占”。你因这两字“攻占”,就断定“桥面肯定发生过战斗”。而且还想当然地说:“至于战斗细节,因当时的电报通讯落后,都是手发的,可谓惜字如金,双方都无兴致详细描述。”
恕我直言,那都是你的想象,靠这功夫写历史,不大合适吧。
再看你的第三点:铁索桥上的木板。
这跟桥上是否发生战斗,没什么关系。而且,你引用的还是斯诺的采访记。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那是中共编好的故事讲给他听的。你最好多做些研究,别偏听偏信。
你的第四点:泸定桥是否有国民党军队驻扎。
你又是讲了一大堆,真能用上的,只有一个叫饶杰的人的回忆。此人自称当时是营长,你却发现其实营长是另一个人。可见饶杰的话不可信。张戎证明当时国民党军没有驻扎泸定城,根据的是军队之间的来往电报。难道不比你更有说服力?
你的第五点:泸定攻守战双方展开人员。
你又是引用饶杰的话,又是说有人把饶的话给否认了。你一会儿用“可能”,一会儿用“估计”。看得出你只是在猜测。
你还大段引用中共组织人写的回忆,却没注明出处。我要提醒你,别再把“北京军区”的材料搬上来。如果你的研究依靠这些靠不住的来源,那你最好先练练独立思考的能力。
你的第六点似乎才算是到了正题。但你在依次回答我的问题时,仍然用的是猜测。比如,你可以编造说当时的某份电报肯定丢失了。你甚至还编造说当时某地报纸没派记者。请问,你怎么知道没派?你说的报纸叫什么名字?
马先生,我看你的文章,越看越着急。比如你可以信口否定邓小平的讲话。凭什么?就因为邓小平说了“泸定桥上无战事”,不合你的意?
而你附录了三份资料,就有两份跟我们所要争论的话题毫无关系。最后一份,你又把那个叫饶杰的人的回忆推出来。这说明了你已经捉襟见肘。你都没仔细看看他的漏洞百出。比如饶杰说:
“(在泸定桥上)双方激战两天一夜。红军多次冲锋失利,红军看到我们守桥甚严,于是遣一部从下游水堡处找到一支船渡江,抄在我营后面,截断我营与团部的电话联系,从而使我腹背受敌。”
而你在文中曾引用林彪的电报:“我四团于今晨六时赶到泸定桥附近,于十七时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去。”
一个是“两天一夜”,一个是从早晨六时到下午十七时。到底谁在撒谎?
附录:根据张戎1997年9月2日采访九十三岁老太太的录音整理。
(我接受网友建议,不贴照片,不写姓名)
(桥上有没有打仗)
张戎问红军来时的情景。
老太太答:老红军来了,人穿过去,穿过来,那么多人,打着火把,照过来,照过去。
张戎:你听到打枪没有?
老太太:他们打过了,才进来的。
张戎:他们过桥的时候,你听见他们打枪了吗?
老太太:没有打。他们是阴一炮,阳一炮地打过去。打那边的人,那边的人就嚎叫,躲。这样,红军才慢慢过完桥的。才过去,那边的人就把边上的房子都烧了,烧成光坝坝。我们,婆婆娘,过去看,跑过去看。看了吧,人群过去过来的。
(打死人的情况)
张戎:老红军走了以后,有没有看见很多死人?
老太太:没有。
张戎:对岸的人有没有死的?
老太太:没有看到。听到说,磨房上,磨房门口,有个老汉被打死。枪打去死的,这是听到说的。没有看见。我们在这边,他们在那边,我们看不到。
张戎:你住的这边叫河西街,当时有多少人?多少家?
老太太:一、二十家人,那时人少得很。
(关于红军勇士们过桥的情况)
张戎:死的老汉不是当兵的吧?
老太太:老百姓。
张戎:听到说有人落水吗?
老太太:没有。两个男的,爬着铁链,爬过去了。这个人是过去了的,是个当兵的,带着枪。背着枪不好抓住(铁链),害怕,在链子子上,就把枪扔到河里去了。
马悲鸣文章的链接:
http://www.hjclub.com/showtopic.asp?ID=2635058
作者:张朴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马悲鸣有啥韧劲? 三个月后他就不理你了. 韧劲,比不上令姐,几十年如一 -- 捂被子笑 - (17 Byte) 2007-3-19 周一, 下午9:50 (264 reads)
- 我看你真是吃饱了撑的 -- 过来看看芦文 - (124 Byte) 2007-3-18 周日, 下午9:09 (338 reads)
- [陰一炮,陽一炮]: 一個可能的解釋. -- 唐好色 - (110 Byte) 2007-3-18 周日, 下午12:35 (314 reads)
- 泸定桥之战:王彭争功探秘 -- 云儿 - (3081 Byte) 2007-3-18 周日, 下午12:17 (459 reads)
- 和揭中国体育黑幕一样 -- 铁木 - (64 Byte) 2007-3-18 周日, 下午5:17 (283 reads)
- 如果對岸沒有守軍抵抗, -- 唐好色 - (36 Byte) 2007-3-18 周日, 下午12:17 (296 reads)
- 张朴先生,听吾一言 -- dch - (97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11:02 (358 reads)
- 张朴先生,如果不方便,能否将老太太的名字发到我的邮箱里 -- 马悲鸣 - (20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10:38 (289 reads)
- 這就不必了, -- 唐好色 - (125 Byte) 2007-3-18 周日, 下午1:57 (284 reads)
- 老马行文造句彬彬有礼,您老却有点气急败坏,是不是老羞成怒撑不住了?芦笛常如是。 -- 昭昭若昏 - (0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10:37 (240 reads)
- 1老太无名无姓显然是编造,2老马引文献您老引想像。这不同的态度区别可是太大了。 -- 昭昭若昏 - (0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9:53 (250 reads)
- 所以嘛, 我早就说了, -- 又丢了 - (158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9:51 (295 reads)
- 本来想得很好 -- 又丢了 - (112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10:25 (269 reads)
- 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 -- 又丢了 - (111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10:03 (276 reads)
- 邓小平的有关引语是否被你们曲解了? -- 铁木 - (303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7:53 (338 reads)
- 原来"阴一炮,阳一枪地打过去”,怎么又忽然变成了"阴一炮,阳一炮"了? -- 老石 - (33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6:48 (289 reads)
- 背着枪不好抓住(铁链),害怕,在链子子上,就把枪扔到河里去了-- 实在 -- 沙人 - (0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6:14 (244 reads)
- 我接受网友建议,不贴张戎与老太太合影的照片,不写姓名 -- 张朴 - (0 Byte) 2007-3-18 周日, 上午5:45 (239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