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活学活用了一把老芦的读史要有“再创造性”,果然有了重大发现: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活学活用了一把老芦的读史要有“再创造性”,果然有了重大发现:
所跟贴
不要故意曲解人家的意思,这么干太下流,令我非常看不起。
--
芦笛
- (0 Byte) 2007-3-17 周六, 上午5:10
(52 reads)
笔名123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2/21
文章: 884
经验值: 5992
标题:
芦同学,造谣不好吧:)
(105 reads)
时间:
2007-3-17 周六, 上午8:25
作者:
笔名123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但读史书却完全不同。首先你必须使用起码的逻辑辨伪与学术考证功夫,去确定书中阐述的史实是否真实,再根据这些史实提出你自己的解释,试图为自己描出个满意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素描来。”(http://www.hjclub.com/showtopic.asp?ID=2634443),是你的原话吧?这不是不折不扣的再创作又是什么?
你能分清楚什么叫历史著作(works),什么叫史料(material)么? 采撷史料、辨别真伪、学术考证这样的创造性工作,原来不是由历史著作的当事人去做,而是要由读者去做?没有这样的辨别、考证,历史论文、传记的作者也能够立论?
芦氏而外,8晓得地球上有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的认知?
作者:
笔名123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这么干太下流,令我非常看不起”:)
--
笔名123
- (0 Byte) 2007-3-17 周六, 上午9:22
(38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846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