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屈原的模式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屈原的模式   
所跟贴 屈原的模式 -- 老金在线 - (18206 Byte) 2002-1-16 周三, 上午4:43 (861 reads)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佩服之至 (431 reads)      时间: 2002-1-16 周三, 下午11:33

作者:芦笛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尤为佩服“忠君文学”由老屈发明一说。的确,春秋战国时代根本没有什么“忠臣不

事二主”一说,楚材晋用比比皆是。



不同意的是,老屈确实是天下第一自恋之人,然而这也正是他的艺术魅力所在,因为

天下人或多或少都是自恋的,而他那些牢骚诗便为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提供了

浇自己块垒的玉液琼浆。文革中我不知看了多少遍<离骚>,常常是涕泗纵横。



何况老屈除了个人牢骚,主要的感慨还是伤时忧国,和老杜差不多。要人家连一点自

怜自恋的个人情绪都不闹,恐怕也不现实,何况是古人。连老杜都写过“拍马屁而不

可得”的感慨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甚至连

什么“甚知丈人真”的直接马屁都拍出来了。后来在四川捧严武就更不用说了,以致

让老郭抓住大肆嘲笑,却忘了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是天下第一无耻的文字。



我觉得,老屈忠于家族并没有什么错误的,这在某个层次确实反映了他的道德操守。

当然他可以像百里奚、范雎、伍员、吴起、李斯等无数同志高飞远走,但那又怎么样?

除了为个人谋成功外,似乎也没有什么高明的,时代就是那个样子,个人再折腾又能

怎么的?如果老屈这样作了,自然也就没那些时间去发自恋牢骚,不过中国文学也就

少了一颗光焰无际、历万世而不衰的巨星。更何况这“忠君”与“爱民”在古人眼中

本来就是一回事。如果鬼子不打进来,我们今天也还是这么认为。不能因为人家忠于

家长,就否定了人家的爱民。



说屈原缺乏政治判断力似乎也不能成立。他不是没有政治智慧的问题,而是“忍而不

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人家说得清清楚楚,那是个感情问题,

他别无选择,只能自欺,把一切责任赖在小人头上。要人家放弃这个观点,等于就是

要他放弃君王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这一假设,而这就等于要他放弃赖以安身立命

的整个生命附着点。当然最后他还是看见了原来不想看见的东西,于是只好去跳江了。

在我看来,“忍而不能舍也”就是悲剧的核心。就是这一悲剧深深地打动了古往今来

无数中国人的心,使许多有良心的士人都或多或少化作了小三闾大夫。比方说老芦学

春秋战国的先贤“华材夷用”,叛逃十几年,至今“忍而不能舍也”,“每依北斗望

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难道又只是自恋或缺乏政治智慧的表现?



总之,我觉得,屈原和宋玉完全不同,他的诗作将个人遭遇和国家(当然包括君王和人

民在内)的厄运交织在一起,这就是他为什么万古流芳的缘故。当然,因为他是我最心

爱的大诗人(其实也是鲁迅那绍兴师爷的心爱诗人,看看鲁迅诗作就能发现老屈的影响,

如“横眉岂夺蛾眉冶”“可怜无女耀高丘”之句),难免因偏爱而失去客观判断力。



谢谢在线老金给咱们提供这么一篇高水平的文字。这种玩意,读了可以忘忧解颐,以致

害得老芦上班时间干私活写跟帖,呵呵。





作者:芦笛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210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