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援藏物资代替不了应该偿还到藏民个人的借粮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援藏物资代替不了应该偿还到藏民个人的借粮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文章标题: 援藏物资代替不了应该偿还到藏民个人的借粮 (368 reads)      时间: 2006-10-19 周四, 上午6:07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援藏物资代替不了应该偿还到藏民个人的借粮

马悲鸣


一、“政策倾斜”代替不了还债

我昨天写了篇让胡锦涛履行他自己制定的《八荣八耻》里的第六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敦促他以中共中央总书记之身,偿还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川西北藏区时,留下借条,借用逃亡藏民家里的粮食。不料文章一经贴出,就遭到一些人的质疑∶

~~~~~~~~~~~~~~~~~~~~~~~~

【天下论坛•onetime】T._M._D._ Have you calculate how much money C._C._P._ put back to Tibet every year along the years? That worth billion tons of 粮食. Even you know that!

【留园•博论•绝不潜水】这么多年援助了这么多物资 当年的一点粮食还没还上?

【海纳百川•yoke】援藏的财务平均到每人当然大大超过了所谓借粮,虽然不是以偿还借粮的名目。老马还是找点有意思的话题

【留园•博论•花满华夏】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倾斜,可不可以算是还了?

【海纳百川•武士青铜】斯诺和索利斯伯瑞都只写道:毛说这是我们的债务。毛周还清了全部内外债。

~~~~~~~~~~~~~~~~~~~~~~~~

毛周怎么还的呢?

无非“政策倾斜”耳。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债权人的两笔账,不可以相互冲销的!故不能用支援西藏建设来充当偿还当年“强借”藏民的粮食。更何况早期援藏物资主要是补给驻藏汉人,后来的援藏物资也都是工商业项目和政府办公建设,与底层藏民无关。

红军长征途中强借藏民粮食的事不但毛主席向斯诺当面承认,并写进《西行漫记》,而且有统战部部长李维汉解放后的确认和保证偿还。而我向西藏专家打听的结果是,这些被强借走的粮食至今没有直接偿还到当年被强借走粮食的藏民手里。


二、只要等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

让我们来设想一个故事场景。一个川西北藏寨里的藏民听说汉人的军队来了,便都提前逃进山里躲了起。其中只有一户人家生病的男子没能跟着走,被家人放进了自家的大木柜里躲藏。

红军来了以后筹集粮食,但四处找不到人,便推开了寨子里那些人去楼空的房门,并在房子里发现了藏粮。

“到底是取用还是不取?这是个问题!”红军干部韩木来同志犯难了!

因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的第二项纪律就是“(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可如果不取用这些粮食,红军就得饿死。于是他们在仔细研究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发现其中的第三条注意“(三)借东西要还”。

这下有办法了,于是负责筹粮的军官拿出纸笔写了一张借条∶“某月某日,红军几方面军,某军团,某军,某师,某团,某营,某连连长韩木来借到某村寨谁家的粮食若干。待革命成功后保证偿还。”

这个逻辑限制一下子解开,各单位筹粮红军便分头去打开各家藏民住宅,留下借条,取走粮食。

取着取着,筹粮红军走进了那户没有逃走的藏民家。刚取出粮食,忽然听到了木柜里有响动,便用枪指着打开了柜门,发现其中有个病者正在喘息。

于是筹粮红军赶紧把病者抬出柜子,并叫来了卫生员给他医治。

该藏族老乡喘过气来后,瞪着惊恐的眼睛瞧着红军手里正准备提走的自己家的粮食,不敢抗议。

筹粮红军看懂了该老乡的意思,便跟老乡讲起了革命道理∶“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来到深山。要消灭反动派,地复天翻。我们是穷人的队伍。我们路过这里,是为了北上抗日,解放穷人的。现在我们已经断了顿,不得已到老乡家里筹集粮食。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现金能支付给您,但我们给你们留下字据,保证在将来革命成功后偿还。”

老乡被感动了,连呼“菩萨兵”,高唱着∶“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我不该,将亲人,当仇敌,后悔万千”,并打开自己所有的藏物柜,任由红军取用。

红军感谢这位老乡,不但留下了签字加手印的借条,还给老乡留下了不少药品。

红军走后,逃离的老乡陆续回来,发现自己家的存粮都变成了一张张写着汉字的纸条,感到莫名其妙。

这时候那个没有逃离的生病藏人给大家讲起了红军如何如何的仁义,如何如何的金珠玛米,如何如何的讲信用。他们完全不象其他抢粮食的军阀部队,而是留下了借条,保证将来胜利了,一定偿还,要大家一定保存好手里的借条,以为将来领取偿还时的凭据。

红军一去十五年,才又以解放军的番号回来了,但没人提起还粮的事。老汉凭他直接接触过的红军,相信红军是会还给他们粮食的。

果然,北京政府选了一些藏民代表去北京开会。因为这位老汉自称见过红军,便也在被选之列。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讲完话,请大家发表意见。这位老汉说当年红军路过他们寨子时,取用过他们的粮食,不知是否能归还。

李部长心胸宽广,当场拍胸脯说,我们一定偿还,绝不食言。

老汉这才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川西北的寨子里,学着李部长的样子,拍胸脯向村民们保证∶共产党就是当年的红军。统战部李维汉部长保证偿还当年取用的粮食。

村里的人将信将疑。

可是过了好久,都没有动静。只见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运动接踵而来。统战部长也换了,再也不能从报纸上看到答应偿还粮的李部长了。

终于酿成了三年困难,见过红军的老汉的病情逐渐加重,并最终撒手人寰。临终前他把红军的借条交到儿子手里,千叮咛,万嘱咐,要儿子把这张借条保护好。老人再次强调自己亲眼见到的救了自己一命的红军都是菩萨兵,都是讲信用的。他们早晚会回来偿还当年借去的粮食。

老人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借条保存好,并直到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小将造起反了,听说该老汉儿子家里还保存着一张红军借粮的借条,就到他家里去要他交出来。老汉的儿子视借条为传家宝,还指望着有朝一日红军能回来偿还借去的粮食,以解救自己的温饱呢,所以说什么也不肯交出来。

造反派急了,就指老汉的儿子为阶级敌人∶“既然你还有粮食能借给红军,就证明你们家不是无产阶级。现在是无产阶级专政,故你就是阶级敌人。如果你父亲是无产阶级,为什么不参加红军跟着长征呢?”

老汉的儿子解释说∶“我父亲是想参加红军的。但一来他有病,不能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累赘。二来红军需要他留下,以便向当地村民解释红军强借他们粮食的不得已和将来一定偿还的保证。所以我父亲才被红军强行劝留。”

造反派小将根本不听这一套∶“红军和共产党是解放我们的大恩人。你不思报恩,反说红军欠你粮食。你是红军的债主。你以黄世仁对待杨白劳的态度对待红军,当然是反革命了。”

于是老汉的儿子便成了牛鬼蛇神,经常挨批斗。

终于文革结束了,作为一个村寨里的藏民,放回家就算完事,也无所谓平反不平反。

改革开放了,当年红军的继承者,现在的党中央开始援藏。可老汉的儿子也已老去。临终他效法自己父亲,把儿子叫到床边,取出保存了两代的借条,交到儿子手上,含着眼泪跟儿子说∶这是当年救过你爷爷命的红军向咱们家借粮留下的借条。你爷爷被请去北京统战部开会时,李维汉部长向他保证,一定会偿还从咱们家借去的粮食。所以你必须保存好这张借条。这不但是咱们的传家宝,而且还意味着活命的口粮。”

中央大规模援建西藏开始了。新藏公路修通了,青藏铁路也修通了,可当年红军向该川西北藏民村寨强借的粮食却始终没有偿还到藏民手里。

其他村民都把借条弄丢了,可这位亲手从筹粮红军手里接过借条,并当面得到李部长保证的老汉的孙子仍是仔细保存着父亲留给他的这张从爷爷手里传下来的借条。

终于到了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了。有个叫马悲鸣的家伙在海外呼吁胡锦涛诚信一回,偿还当年红军在长征路上强借的藏民粮食。

此论一出,立刻遭到网民的一片嗤笑。想中央政府援助西藏建设的物资何止千万吨,难道还抵偿不了区区每户藏民家里的几斤粮食?

可是被借粮食的老汉一家至今三代,确实不曾收到过一粒偿还的粮食。当年逃走的村民也曾相信过这位老汉的解释。但随着年深日久,兑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村里的人开始怀疑老汉拿了红军的好处来协助欺骗他们,但看到老汉一家三代死守着那张红军借条,宁可挨批斗也不交出来的执着,便又怀疑老汉一家有遗传性偏执狂的神经病。

老汉的孙子看到网民如此讥笑马悲鸣,禁不住泪流满面∶红军是向我爷爷家借的粮食,怎么能用援建西藏的物资抵偿呢?事先红军也没告诉我们这债权人可以转移呀。如果当年红军是向拉萨嘎厦政府借的军粮,自然现在可以用援助西藏的物资抵偿。可我们不是西藏的嘎厦政府,只是川西北村寨里的藏民。红军是向我们家借的粮食,不是向嘎厦政府借的,当然应该把粮食直接还到我们手里。

老汉的孙子仍然抱着爷爷保存的借条,相信有朝一日红军会回来兑现承诺。即使等到自己老死病榻,也要象自己的爷爷和爸爸一样,把借条交给自己的儿子保存∶“只要等得呦,红军来;岭上开遍呦,映山红。”


三、以毛主席偿还章士钊资助为例

当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在被鲁迅告上法庭之余,曾给了一笔钱资助准备留法勤工俭学的共产主义小组。许多年后,这些勤工俭学小组的同志们打下了江山。其中负责接受这笔钱但是本人并没有去勤工俭学的毛润之当了国家元首。润之与章大总长同乡,知恩图报,在三年困难时期拿出钱来接济章士钊的生活。

章大总长不受。润之说,这是偿还当年你给我们的资助债。

不管章士钊的资助与毛主席的偿还是从私人账房还是公家银行里划的账,也不管当年章大总长的资助是否算“借”,有一点是明确的∶润之的这笔钱是直接偿还到当年资助者本人的手上了。

而不管毛泽东如何向斯诺和索尔兹伯里承认当年强借藏民的粮食是否“我们的债务”,也不管毛周后来如何利用主席和总理的特权使政策向少数民族,尤其藏人方向倾斜,调拨的援藏物资不断运入藏区,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当年红军强借的粮食。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至今没有一粒粮食直接偿还到当年被强借走粮食的底层村寨里的藏民手上。


【附录】~~~~~~~~~~~~~~~~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email protected]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马悲鸣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71924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