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上帝代言人的妙用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上帝代言人的妙用
所跟贴
上帝代言人的妙用
--
芦笛
- (5075 Byte) 2006-9-13 周三, 下午8:41
(1471 reads)
和合
[
个人文集
]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912
经验值: 31018
标题:
给芦笛提一个建议
(320 reads)
时间:
2006-9-14 周四, 上午12:17
作者:
和合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看芦笛是过于悠闲了。往往把针尖大的事情拿来大发议论。浪费了不少口水。
我昨天看到万维的一片文章,分析的是,能力不大的宋江,为什么能够当上梁山的
老大。还有,看"走向共和"里面的袁世凯,其权谋术又和宋江不一样。
想想中国这几千年的权谋史,直到现在,肯定还有大量的人在运用这样的技术。
老芦如果肯动点脑筋,分析一下当年的毛泽东,还有当今的许多具体的官员,
其谋权之路,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至少要比和某某斗嘴更有写头。
===============================================
穷白乎水浒·宋江为啥能当老大?
万维读者网 作者: illsun 2006-09-12 08:55:04
小时看《水浒》曾向同伴吹牛,说能把一百零八条好汉星宿浑号姓名一字不差背下来,
结果把名单横竖看了几十遍也没背出,倒是这名单看得多了却看出点讲究来。
中国人从骨子里看重等级排序,家族有长幼辈份的排序,年老也成为资本,政府有官
阶大小,官大一级更能压死人。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梁山上一百单八条好
汉,来自天南地北,出于各行各业,忠义堂便是一个缩小了的红尘世界,自然少不得也
要分分资历等级,谁在前谁在后,这不能含糊,唤作“排座次”。
以幼时童稚思维,觉得排座次很简单:比本事。本事大的坐前,本事小的靠后。至于是
什么“本事”,自然就是武艺,武艺不好还能叫“英雄好汉”?但是这个答案明显站不
住脚,宋江座次第一,可梁山上武艺比宋江好的一大把;卢俊义武艺最好,可宋江要遵
照晁盖遗言立卢俊义为寨主时却遭到一致反对,可见座次不是按武艺高低排的。
座次是一定要排的,而且一定要排得大家,至少是大多数人认可,不然好汉们一不乐意
自家人翻脸可不得了。自从“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咱先不说石碣是
真是假,座次是民主选举还是少数人内定,总之此后梁山内部和谐稳定,没人搞分裂内
讧,那么说明这个座次的排法能够被大多数好汉认可。而一百零八条好汉中各种阶层的
人都有,《水浒传》的读者更是难以计数。由此放大点说,这个座次排名能够被大多数
中国人认可。那么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座次前后、地位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且来玩味
一下这份好汉座次。
老大的本事
前面说了,单纯的想法是认为本事大的座次在前,那么老大的座次最前,该有最大的本
事。但小时对这个问题着实想不通:宋江有什么本事,使得那么多本事比他大的都服他
做老大?那就慢慢梳理一下,看看宋江到底有什么本事。
先看宋江的武艺,宋江第一次出场时是这样介绍的:“更兼爱习枪奉,学得武艺多
般”。照这看宋江会武,但这“多般武艺”是强是弱?全书含糊其词,每到宋江有动武
机会时都有人替他打。仔细比较一下宋江的几次动武机会,不是“酥软了”就是“抱作
一团”,或是“下跪求饶”“拍马而走”,可见宋江那点武艺全不中用。不过有一次例
外,在揭阳镇上,宋江赏了卖艺的薛永五两银子,恼了地头蛇穆春,要找宋江晦气。
“那大汉提起双拳,劈脸打来。宋江躲个过。大汉又赶入一步来,宋江却待要和他放
对”,这是宋江表现得最勇敢的一次,不但没求饶,躲过了双拳,还敢“放对”。可惜
这么难得一次机会让薛永搅了,宋江还是没能展示一下实力。
不过可以分析一下,宋江敢和穆春“放对”,定是觉得有点把握,遇到别的对手就没这
么勇敢了,那是估计自己白给,不如直接求饶。据此推断宋江的武艺大致和穆春相当,
穆春的武艺怎么样?紧接着后文书中“只见那个使棒的教头,从人背后赶将来,一只手
揪这那大汉头巾,一只手提住腰胯,望那大汉肋骨上只一兜,踉跄一交,颠翻在地。那
大汉却待挣扎起来,又被这教头只一脚踢翻了”,穆春连伸手的机会也没有就被薛永两
次打倒,薛永只是梁山上二三流角色,穆春的功夫可说是极其平庸。代换一下,如果宋
江和薛永单挑,不外是上去就被打倒在地的结果,更遑论和一流好汉比试。
由上可得出:宋江以武艺的本事根本不足做老大,那么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本事又如
何?细数宋江参与的几次作战,清风山活捉秦明是花荣定计,打祝家庄、闹华山、攻大
名、取东平、两破童贯三败高俅都是吴用的计谋,破高唐州靠公孙胜斗法取胜,大破连
环马是时迁盗甲和徐宁钩镰枪的功劳,宋江都没有作决定性的方针策略,只在智取无为
军一役宋江是全权指挥,但规模明显比上述战役小得多。宋江指挥作战的本事远不如吴
用,甚至不如朱武,所以宋江做老大也不是靠军事才能。
宋江另一个突出的本事是“仗义疏财”,因此赢得了江湖好汉们的尊敬,比如“私放晁
天王”为了朋友义气可以置国家法律不顾,初见武松、李逵时,从来没有舍不得花银
子,这些都是“仗义疏财”的事例。粗一看宋江确是因为“仗义疏财”而做上老大,但
仔细想一想,“仗义疏财”对做老大虽然有很大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不是起决定性作
用的。
梁山好汉中“仗义疏财”的不止有宋江,要是较真说每个好汉都“仗义疏财”,只是仗
的义有轻重、疏的财有多少而已。柴进是大周皇帝嫡孙,财力不是宋江一个刀笔小吏能
比,他庄上养着三五十无处投奔的好汉,亦曾冒着犯王法的干系救林冲出沧州,要说
“仗义疏财”,柴进比宋江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朱仝、雷横,也“义释”过晁盖宋
江,可见宋江并不是因“仗义疏财”才坐了头把交椅。
宋江的本事还有一条“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这更不是做老大的本事。若论“吏
道”,铁面孔目裴宣不比宋江差,若论文笔,圣手书生萧让更比宋江强。除了这些,宋
江好像再没有拿得出手的本事,正如他自己说的“貌拙才疏”“出身小吏”“文不能安
邦,武不能附众”。
然而做老大终究需要本事,不然人人都做老大了,可从来做老大的只是少数人。究竟是
什么本事?还是宋江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浔阳楼上宋江题了两首反诗(词),其中一
首《西江月》开头两句“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可谓酒后吐真言。宋江赖以
做上梁山老大、驾驭众好汉的本事,正是这“权谋”。
权谋,或叫作权术、法术。中国的科技水平落后,权谋文化却一向发达,已至渗入到了
平常的俗语成语中,如“杀鸡儆猴”“先礼后兵”等。但凡做一把手的,可以文不能提
笔武不能提枪,却绝不可以不会权谋。郑庄公克段于鄢是权谋,燕昭王千金市骨是权
谋,刘备掼阿斗、曹操割发代首更是权谋,名曰“王霸之道”“恩威并施”。中国历
史,特别是帝王发迹史,正是一部权谋史。宋江既然从小熟读经史,一篇篇精彩的权谋
教程自是用心领会,及至长成就活学活用。
且看宋江都有哪些权谋手腕。驰马东溪村给晁盖报信是宋江故事的开始,此举虽是仗
义,也未尝不可看作是宋江市恩于晁盖等人,没有这一节,宋江日后上梁山的威信全无
着落,就算平日里有些名望,上山后没一点功劳,怎能坐得第二把交椅?然则又不能只
吃这点老本,坐吃山空,本再大也有吃完的一天。以后宋江处处留意,保护这点老本,
不断开发新本,直至够做老大的本。
晁盖等人在梁山安身后,不忘宋江大恩,派刘唐送来一封信和一百两黄金。这又是个难
处,一百两黄金,收与不收都不妥。宋江的做法是看了书信后,“把那封书,就取了一
条金子,和这书包了,插在招文袋内”。别看轻轻巧巧几个动作,又是宋江小展权谋。
如果把一百两黄金全收下,一则这是笔巨款,过于显眼,对宋江对梁山都是风险,要是
让做公的知道点风声,拔起萝卜带起泥,谁都不得安生。二是收下一百两黄金后梁山算
是报答了他宋江的恩德,以后两不相欠,宋江这点老本就没了。所以全收下是不行的。
如果不收,这帮好汉最是直性,诚心送来的东西,不收必然伤了好汉们的感情,而吴用
这类有弯弯肠子的人则会认为宋江怕受牵连,怕摊上“勾结盗匪”的罪名,要和梁山
“划清界限”。拒收以后,虽然梁山不至于立即和宋江断了关系,总是疏远了一些,所
以不收也不行。宋江只收一条,这样做就完全避免了收或不收的不利处,而好汉们总道
宋江有恩于人不图回报,确是义高云天。宋江未闯江湖便有这番权谋,日后晁盖卢俊义
之辈自然不是对手。
后来宋江点背,发配江州,带有吴用给戴宗的信。牢城营中使银子上下打点是比太祖皇
帝旧制更重要的规矩。可宋江谁的银子都给了就是没给戴宗,惹得戴宗在点视厅上大发
雷霆。是宋江疏忽?或是不想结交戴宗?都不是,宋江精细过人,狱卒差拨都打点银
子,不可能忘了主角。宋江在江州无亲无故,吴用特意致书戴宗,宋江本就喜欢结识好
汉,怎会放弃这位神行太保。且看书中宋江如是说:“那节级要时,一文也没!等他下
来,宋江自有话说”,有什么话说?下一回戴宗叫了宋江去,大骂了一通,宋江还是不
掏钱,反而故意激怒戴宗,当戴宗发作到高潮时,宋江轻轻一句“结识梁山泊吴学究却
该怎地”,如钱王射潮,戴宗立马由怒到惊,由惊到拜,宋江完全掌握了主动。
或问:何须这样周折,到江州时便寻着戴宗,拿出吴用的信,大不了再送上一二十两银
子,岂不是省事得多?其实不然,如先出信见戴宗,是上门求戴宗庇护,虽然戴宗出于
吴用面子宋江名望也能给予关照,但那是戴宗施恩惠于宋江,使宋戴关系成了“宋江是
戴宗的人”,这不是宋江的愿望。而宋江的做法杀了戴宗一个措手不及,虽不能说从这
开始就确定“戴宗是宋江的人”的关系,但是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戴宗施恩于人的主动地
位、宋江求人庇护的被动地位,所谓“欲擒故纵”,宋江对戴宗欲大收买而先大得罪,
使得戴宗对宋江心存敬畏。对照林冲持柴进书信到沧州牢城营,等差拨发作过了,赔笑
送上银子和书信,这固然是林冲英雄气度,不和差拨这等小人一般见识,但也道出林冲
没宋江这般权谋。宋江会戴宗和刘邦洗脚见英布归降有异曲同工处,都是一手大棒一手
胡萝卜,收拾人服帖。不同处是刘邦开始就是主动,宋江却在被动位置上转为主动,这
样看宋公明的权谋实胜于汉高祖。
智取无为军后,宋江对江州众好汉说:“如是相从者,只今收拾便行。如不愿去的,一
听尊命。只恐事发,反遭负累。烦可寻思”这与其说是和好汉们商量上梁山,不如说是
强拉入伙。“只恐事发”以后的话全是在点明利害,不容谁不上梁山,这样宋江上山就
不是光杆司令一人,而是有势力的。
宋江上山屁股不及落座便又是一着精彩权谋,且看他如何说:“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
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好一个“休分功劳高
下”。俗话说“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出在拳脚上的好汉撑死了做个二三把
手,只有宋江这般出在“嘴”上的好汉方能做得一把手。
以前梁山每有新成员加入,都要重排一下座次,以定名份。如林冲火并王伦、花荣秦明
等人上山,自宋江上山后,新好汉加入却不排座次了,直到最终一百八人大聚义时总排
一次。为什么?宋江初到梁山,以清风山(包括清风寨、青州)人马和江州好汉为基
础,小有势力。现在不能也不应和晁盖争锋,只能努力维护壮大这点小势力。所谓“旧
头领”,是晁盖的人马,所谓“新头领”,即宋江的亲信(除了萧让金大坚比较模
糊)。左右分座后,右边的宋江派系便确定下来,又特以花荣居首,花荣与宋江最厚,
武艺声望均高,倚仗他笼络住下面一干好汉当没问题。如果和以前一样排座次,那么宋
系人马面临分化瓦解的可能,且多数人将排在后面,这样宋江就没个人势力可言了。况
且宋江别无它能,不可能凭一刀一枪真打实拼树立威信,左右分座,实是唯一的妙着。
以后宋江又以一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的经典口头禅软夺了晁盖的兵权,统
帅出征便似成了宋江的专利,当然具体出谋划策还是靠吴用,借此宋江在梁山上威望日
增,加上昔日恩德令名,真个“恩威并重”,梁山老大舍宋江其谁? (世说新语)
作者:
和合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1129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