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张朴:写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上市之际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张朴:写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上市之际   
所跟贴 张朴:写在《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文版上市之际 -- 张朴 - (2615 Byte) 2006-9-04 周一, 下午6:07 (1391 reads)
武士青铜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毛泽东说:“如果没有二局,长征是否能顺利到达陕北都很难说。”红戎戎一家漏掉的真相 (375 reads)      时间: 2006-9-05 周二, 下午5:3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看看,人毛太祖打的可是当年的高科技战争!

ZT ZT ZT ZT ZT ZT ZT ZT ZT ZT ZT ZT

图片说明:1949年春,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接见二局骨干

ZT 曹祥仁子女回忆

毛泽东说:“如果没有二局,长征是否能顺利到达陕北都很难说。”

记得我小的时候,父亲从来没有讲过他在战争年代的事情,即便我偶尔提到这个话题,父亲也总是笑而不答。后来在“文革”期间,父亲被

罢了官,遭到关押,又身患重病。

在医院里,为了让我坚定革命信念,他开始零星地谈到了他在红军时期的经历。经过许多次谈话,我才对革命战争时期父亲从事的工作有所了解。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作为对革命前辈的纪念。

毛泽东据二局的情报,力主红军掉头西进

在艰苦的长征路中,我的父亲曹祥仁一直是中央红军二局的破译科长,副科长为邹毕兆。中央红军撤离江西苏区后,依靠二局掌握的敌“追剿”红军行动部署的情报,连续从薄弱环节突破3道封锁线,但于11月下旬在湘江遇到强大阻击。血战湘江后,中央红军从8万多人锐减到3万人。

据一局参谋吕黎平回忆:“1934年12月中旬,根据曹祥仁破译的敌报,我们获悉,蒋介石已判明中央红军要与在湘西的红2、6军团会师的意图,调集重兵在城步、靖县、武岗一带,布成一个口袋形的阵势,等待红军往里钻。”继续进军湘西,势必凶多吉少,但博古和李德仍坚持原计划不变。毛主席当时已无军事指挥权,但他跟二局一起行军,对敌情掌握得很清楚。在湖南通道和贵州黎平分别召开的两次中央会议上,毛主席就是根据二局的情报,苦口婆心地摆明危机,力主掉头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西进。在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支持下,中央政治局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放弃与红2、6军团会师的原定计划,改向黔北的遵义进军,并作出了在川黔边境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使红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开辟了胜利的前景。

在中央红军的危急关头,二局破译了敌人的情报

1935年1月17日遵义会议结束,毛主席重新统帅红军,为革命带来了生机。1月19日,中央红军分3路向贵州土城推进,准备在泸州至宜宾一线北渡长江,进入四川,与红4方面军会合。

1月24日拿下土城之后,刘湘、刘文辉等四川军阀为阻止红军入川,出动8个旅对红军实行合围。红军集中主力,力图歼灭从南面尾随跟进的川军教导师第3旅和第4旅。川军是有名的“双枪(步枪和烟枪)军”。本来朱总司令和刘伯承总长对川军的作战方式都很熟悉,但在实际作战中,由于川军有强烈的护乡意识,又惯于山地作战,再加上新装备的捷克造小迫击炮在山地作战中极有杀伤力,其战斗力大大出乎总部首长的预料。

1月28日5时,红3、5军团,红1军团的一部和军委干部团分南北两路向青岗坡的敌军发起攻击,战斗极为惨烈,虽然歼灭了不少敌军,但我军也付出了较大的伤亡。此时川军主帅刘湘下令,要将“饥疲不堪”的红军“一网打尽”,又增派两个旅火速赶来增援。情况万分危急。军委决定撤出战斗。

父亲回忆说,战斗还未结束,路边已躺满伤兵,情状催人泪下。天色渐黑,部队仍陷在狭长的山谷之中,四周枪炮不断,人心不免慌乱。指挥员们纷纷向四周打量着,判断着:哪里是敌人?哪里可以突出重围?此时朱总司令镇定自若。他拔出驳壳枪,指着旁边的小山头,命令警卫连:“走,跟我上去看看!”总司令的大智大勇使大家迅速镇定下来。周恩来、王稼祥这时满面征尘地急促赶来,对二局局长曾希圣和父亲说:“你们赶快搞清情况。我们来帮你们做饭。”军委二局马上在空地上架线侦收。父亲和邹毕兆当即破译密电。他们在敌军往来的电文中发现:周围布满了敌军,敌军的合围仅有一个不大的口子尚未合拢,外围只有蒋介石坐镇指挥的贵阳空虚。军委据此决策,立即从包围圈的空当儿中撤出,摆脱当面敌军,西渡赤水,脱离绝地。土城战役是中央红军的生死之战。在这个过程中,军委二局的情报工作起了关键作用。

毛泽东亲自主管军委二局,要求绝对封锁破译敌军密码的消息

土城突围之后,博古回忆,父亲破译了敌人的密电码,掌握了敌人的行军路线、出发时间等,于是毛主席指挥行军,甩掉尾追的敌人,犹如神助,顺利地二渡赤水。此后,毛主席亲自主管军委二局,要求绝对封锁破译敌军密码的消息。邹毕兆回忆,毛泽东活用二局情报,写下了红军运动战的如神妙笔。

1935年2月中下旬红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消灭王家烈军主力后,又击溃和消灭了吴奇伟的两个师。蒋介石立即向遵义增调大军。当他即将完成围歼红军的部署之时,红军已四渡赤水,跨过乌江。4月1日红军再逼贵阳。蒋急调滇军保驾,并判断中央红军要向东与贺龙的红2、6军团会师,或者返回江西根据地,即令各部向东集结,形成两道防线,堵住红军向东之路。红军便以一部出瓮安,示意要东进,使蒋介石错上加错,索性把滇军也调往东线。至此,毛主席调动敌军东进的目的已完全达到,随即挥师西出云南,向北挺进,把蒋介石的所有军队都远远地甩在了后边。

在约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央红军在不大的地域内,避实击虚,四渡赤水,于40万人的围堵敌军密集部署、犬牙交错的阵地之间衔枚疾走,穿插运动,争取了主动,走出了危局。这是毛主席战略英明、战术灵活的体现,也是二局情报工作准确、及时,成功配合红军行军作战的又一典范。

毛泽东巧用二局情报,指挥红军先敌一步抢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之后,红军进入云南。敌军主力已被甩在后面很远。红军抓紧时间渡过金沙江,为北上、休整,争取到更为充裕的时间。吕黎平回忆道:1935年5月4日,军委总司令部在云南的皎平渡渡口。曹祥仁又破译敌报,得知国民党第13师师长万耀煌同蒋介石之间有矛盾。万耀煌为了保存实力,不愿孤军深入尾追我军,便向蒋介石谎报,在其前进的方向上,没有发现共军的行迹,故决定在原地休整一天,然后再沿原路返回,协同友军从其他方向“围剿”共军。中央军委、毛主席据此认为可以利用这一矛盾,赢得四五天时间,于是在5月5日电令1、3军团分别从龙街、洪门渡口(因无船而难渡)沿山谷小道,兼程向皎平渡汇集,渡江北上。部队按指定时间赶到,依次渡江,于5月9日到达北岸。当万耀煌师按蒋介石的手令于5月10日赶到江边时,红军已全部渡过了金沙江,渡船已在北岸烧毁。敌人一无所获,只能望江兴叹。

中央红军顺利渡过金沙江,跳出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为北上与红4方面军会合,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使蒋介石合围红军的企图成了泡影。

毛泽东说:“如果没有二局,长征是否能顺利到达陕北都很难说。”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甘宁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1、2、4方面军在甘肃会师,胜利结束长征。是年年底,2、4方面军的技侦力量归入军委二局。这支特殊的部队被任弼时誉为“密码脑袋”。

邹毕兆曾详细记录了中央红军破译工作成果,取名为《心血的贡献》。邹毕兆调离二局后,这本记录交由父亲珍藏。解放战争时期,父亲从华北赴东北战场前,又将其转交给接替自己职务的彭富九保存。彭富九回忆,从1932年秋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在紧张激烈的战争环境中,在艰苦的长征路上,在曾希圣局长的领导和参与下,曹祥仁、邹毕兆所在的破译科共破译国民党军各类密码860多种,其中曹祥仁破译速度最快、数量最多。

1939年初在安塞二局一次干部会议上,毛主席在讲话时谈起长征。据参加会议的江波回忆,毛主席说:“如果没有二局,长征是否能顺利到达陕北都很难说。”因为长征时离开根据地不可能依靠群众取得敌情,地下工作也很难起作用。毛主席还当场题词“好的二局”。周恩来曾说:“在江西和长征路上侦察工作起着很大作用,关系着全军生命性的问题。那时候曹祥仁同志立了很大功劳。”

1975年,父亲在逆境中病逝。

我们今日纪念长征,缅怀父亲和千千万万为了劳苦大众而英勇献身的红军战士,唯愿红军的精神和理想长存。



图片说明:1949年春,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接见二局骨干



http://forum.chinesenewsnet.com/showthread.php?t=11725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3125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