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追悼会上书,学生缺德」与「“官倒”何罪?」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追悼会上书,学生缺德」与「“官倒”何罪?」
马悲鸣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标题:
「追悼会上书,学生缺德」与「“官倒”何罪?」
(767 reads)
时间:
2006-6-03 周六, 上午12:50
作者:
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追悼会上书,学生缺德」与「“官倒”何罪?」
——8964旧论重贴,
马悲鸣
一、追悼会上书,学生缺德
1989年胡耀邦四月十五日去世,在随后的一周悼念活动中,政府没有阻拦学生的吊唁。但学生忽然在胡耀邦的追悼会门前下跪上书。此举不但毫无道理,而且毫无礼貌。
首先,这是追悼会,不是人大。上书有各种渠道,比如国务院信访办、中共中央信访办,人大信访办。实在不行也可以到中南海侧门递给传达室嘛。何时何地不能上书,偏选在人家追悼大会的门口上书,不但文不对题,而且对死者毫无尊重。
人大会堂里,哀乐声中,正在肃穆庄严地围绕着死者瞻仰遗容,哀声切切地致沉痛的悼词。门外两个衣冠不整的学生,跪在台阶上,头顶一卷白纸。要说是披麻戴孝呢?白纸举得太高。要说是打幡呢?白纸又举得太低。这时候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不是成心恶心人,故意破坏追悼会气氛吗?学生缺德,一至于此。
试想,如果在胡耀邦追悼会门前下跪上书的那人自己的父母葬礼上,有人给他下跪上书,或者叫化子跑来下跪讨钱,那可多煞风景。葬礼上营造的一片悲伤气氛,还不全让那上书的或讨钱的都给搅了吗?
中国自古就是礼义之邦,尤重丧礼。这帮自称“读书识礼”的大学生一点礼貌都不讲,偏要搅和胡耀邦追悼会的气氛。
古语云“宁拆一座庙,不扒一座坟”,宁搅婚礼,不搅葬礼。八九学潮的参加者,纯粹一帮有人养,没人教的不义之徒。
王丹的父母不是都还健在吗?等到去世安葬的那一天,大家一块儿去上书。看到时候王丹是否笑脸相迎。
8964_001
二、“官倒”何罪?
学生搅和胡耀邦追悼会,政府没做任何反应。过去也就算了。但学生还是没完没了。
胡耀邦葬礼过后,无法再用搅和追悼会的办法胡来了。于是他们便以“反官倒”为名强行上街游行。
官倒究竟算是什么罪?查便律例,并无此条。中国的经济凋敝,缘于政府严禁投机倒把。计划经济对公民消费品进行有计划的分配,禁止私人贩运。为了改善民生,第一就得「倒」起来,--物资流通。但由于公有制和长期禁倒,投机倒把阶级无法形成,民间没有会倒的和手里有资本以供倒买倒卖的商业资本家。有倒运经验和能力的都是原来的商官。那么一旦开放,必然是官倒走在经济运行的最前沿。
从经济学上来讲,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进步合理而且有效。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第一步就是官倒。无此,则迈不进市场经济的大门。所以,官倒相对于计划经济来说,是一种进步现象。反倒是以反官倒为名的八九学潮可能爱国,也可能民主,但在经济学上却是一场非常反动的运动。
事过境迁,现在重提八九六四,已经没人再提官倒了。但当年《四二六社论》之前的所有大规模游行,都是在反官倒的旗号下进行的。
8964_002
作者:
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到如今﹐老馬對八九民運的許多觀點越來越容易讓人接受。
--
偷著樂
- (109 Byte) 2006-6-03 周六, 上午3:31
(239 reads)
不知老马此文何时首发,下手够重的啊
--
还乡团副
- (13 Byte) 2006-6-03 周六, 上午1:23
(252 reads)
三五年前吧。记不清了。
--
马悲鸣
- (0 Byte) 2006-6-03 周六, 上午2:22
(204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8436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