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徐友渔:西方学术界对于文革的研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徐友渔:西方学术界对于文革的研究   
曾参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徐友渔:西方学术界对于文革的研究 (191 reads)      时间: 2006-5-06 周六, 下午3:0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徐友渔:西方学术界对于文革的研究

时间:2005年6月18日

地点:北京西单三味书屋

主讲人: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主持人:人也来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就开始吧!今天我们请来的是社科院的徐老师来给我们讲一下关于文化革命的一些事情。现在请徐老师为我们讲话!

徐友渔: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交流关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一些情况,今天要我讲的题目是西方学术界对于文革的研究。我们今天谈这个题目有两个契机,一个是今年在汕头建立了一个文革博物馆,第二是明年就是文革发动40周年,结束30周年,有学术、文化界人士要开研讨会来纪念,当然是在海外。巴金早就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但一般说来,要建立文革博物馆,在中国目前条件下是不可能的,大家一直感到很遗憾。现在居然建立起了一个,就十分令人关注,媒体有很多报道。

不过,海外有一个学者研究文化大革命,非常重要的学者,叫阿妮达•陈,在90年代初的时候,她在一篇很重要的论文里提出一个观点,说与其按照现在的思想状况、认识水平和意识形态状况建一个文革的博物馆,不如不建为好。她认为即使是很有批判精神的人,思想最解放最大胆的人,对文革的认识还是与文革真相相距太远,因为缺乏公开的研究和讨论。我觉得她的说法有相当道理,我们这里最大胆的思想跟文革的真实确实还差了很远,你这里做了突破又突破,搞出来的东西实际上对历史真相很可能起到的是一个遮蔽的作用。

我对汕头文物博物馆也有这种担心,但是考虑到现实当中人们做了这么多的努力,来之不易,我不会把重点放在批评上,还是支持。不过我们应该了解海外的人研究文革,比方说阿妮达•陈,为什么做这种判断,当大家为文物博物馆不能建立有很多情绪的时候,照她的看法,反而现在不建为好。她的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说文化大革命到底是三年,还是十年,重新分期很有必要,中国人从官方到民间都说是十年文革,我刚才也说文革就是十年,才有明年是文革发动四十周年一说,对我们好象是不用说的事情,但是西方研究者都是认定是三年。那为什么是这样呢?这里面包含了巨大的思想立场分歧,包含了巨大的意识形态分歧,中国人谈十年文革的时候,这个概念本身就可能包含巨大的思想上的限制和误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先搞清楚文革的基本情况,首先了解海外的人对文革研究的情况,看看别人有些什么观点和主张,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还想说明我为什么会从事文革的研究。促使我研究文革是这么一个原因,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英国一个大学作研究,我本来去做研究不是研究文革的,突然翻到一些学术文献,看到一个说法,是“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在国外,文革发生在中国,但是文革学是在西方”,这句话对我的刺激很大,文革是中国人的历史,为什么文革学在西方?我很不服气,但看了许多文献之后,我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如此。当初因为在国外,研究条件很好,我把从1965年到当时1993年的几乎所有重要文献都看了,确实不得不承认文革学在国外。我这样开始研究文革,路子就与其他中国人不一样,特别注重学理性。我觉得一般中国研究文革,太多愁善感,一想到文革就完全是热血沸腾,就只是苦难,一把鼻涕一把泪,一涉及到研究,学术成果几乎等于零。虽然研究文革是禁区,但中国人也有个别情况下研究文革的,我对一些人说,中国90年代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还不如西方在70年代的研究。在这种意义上说,中国大陆除了不让研究以外,我觉得学术水平上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基本上是没什么值得一谈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研究,基本上应该像我这样,从这种题目开始,即海外文革学是怎么回事,海外文革学有哪些内容,有哪些流派,他们怎么研究的。但是我现在必须做一个重要的说明,现在说文革学,不再意味着只是海外了。我去年参加海外一个研讨会就讲过(今天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开讲),我认为大概从2003年和2004年之交开始,文革学基本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回到中国了。这是指有一些现在定居在美国,从中国出去的学者,大多数都是在大学执教,做了非常优秀、非常困难、非常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编辑了几千万字的“文革研究资料数据库”,马上就要出版的《文革大词典》,还有一些专著。这方面的学者有宋永毅、王友琴、孙大进、郭建,等等,在这种意义上,文革学的研究已经回到中国,当然他们基本上加入美国国籍,这种研究是在美国才能进行的。但是,他们毕竟是从中国去的,而且正因为亲身经历了文革,才促使他们研究。现在也就不能说文革学是在国外,是外国人的专利了。现在研究文革的主体是对中国文化有切身感受的人,虽然已经加入美国籍,但是我觉得现在代表今天文革研究的成果的,以及研究的主力军是这样一批人。他们研究的路子非常正,不像许多中国人只是急于把自己的酸甜苦辣的说出来,他们做文革数据库,分门别类,按照研究的分类做出数据,可以提供后面的人做更深入、系统的研究,这种事是功德无量的,哪怕中国大陆现在暂时无法研究,做出这套东西以后就可以研究。

然后,我想说一点概况,国外研究文革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视野是非常广阔的,或者说是立体式的。中国实际上严格来说,也有文革学的研究,但是只有一家,中国唯一有一家官方的研究,就是金春明教授他们中央党校的研究,中国不是完全不能研究,完全不能发表,但是归纳为党史系统里面。党史刊物里,每一期总有一点文革的研究,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每年可以在光明日报可以看到,全国各大学研究生招生广告,每一年招生最引人注目的,有中央党校金春明教授,文革研究生,每年招博士生和硕士生,若干年一共招了将近20来个,其中大部分人后来都没有搞文革,但是至少有官方有这么一家正经官方研究机构。他们研究文革,而且官方批准出版了他们写的文革史。有一次在中央党校开会,就是讨论他们写的文革史,我在发言中半开玩笑地挖苦他们,我说在座的中央党校的教授,你们研究的东西照我看,都是挺正统的,但是有一条,按照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央党校写的文革史就写毛泽东、林彪、江青,就是写打倒刘少奇等等,全是上层的事,全是宫廷里的东西,你们写的就是帝王将相史,没有社会上的事,没有群众,这是怎么回事呢?

所以,我首先想把中国研究文革和西方研究文革的差别讲出来,西方是眼光很广阔的,是立体性的。他们的研究也包括最高层夺权,但研究得很好的是社会层面的东西,中央党校书出来以后,我就对他们说,西方研究不是这样,西方对文革的研究,绝对不只是帝王将相史。他们也有这种看法,有一个叫做切克的人写的评《文革十年史》的书评,就指出这个毛病,说作者表面上好像很激进,但思想框架很陈旧。这部著作第一篇写毛泽东,第二篇写林彪,第三篇江青。当初给我震撼的是,比较了解西方的文献以后,我觉得他们研究完全不一样,他们特别重视社会性的东西,尤其研究的内容跟我们不一样,不会仅仅落到毛泽东、刘少奇,中共中央开了什么会,发了什么文件,他们不完全这样,当然也包含这部分,他们研究是立体性的,他们研究真正历史,既包含政治史也包含社会史。

西方研究,也有一些缺陷,我认为最大的缺陷是他们没有资料。文革前世界上各国在中国的新闻记者还是有一大批,刚开始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几乎全部被赶了出去,因为他们可以在中国看到大字报,知道党内和国家的机密,同时不想让他们了解中国负面的东西,所以几乎全部赶走了,所以西方要了解中国文革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当初也下了工夫,当初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国各个地方,尤其北京、广州搜集小报,西方一些大学的研究中心材料非常丰富,至少在我能够看到北京大学图书馆资料之前,我觉得在海外看到的这种小报和其他资料是让我吃惊的,他们花的工夫很大,但是了解情况有限,我们铁桶一样地做了信息封锁,他们了解情况是非常少的,非常片面的,有的时候把一些传言也当成事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另外一个缺点研究人员没有亲身体会,这一点我自己后来做研究,发现差别很大,文化大革命我自己卷入很深,知道许多东西是宣传,不可信,需要鉴别。我要去采访什么人,对我很方便,我熟悉他们的思想和语言,他们讲的对不对我一听就知道,我在图书馆看成千上万的小报,那些小报说的话都是非常让人可疑的,到底说的是不是真话,到底话的后面有什么含义,外国人是很难看出来的,也许看了很久很久,才能悟出一点,我们这些人一眼就能看出。判断这些东西没有亲身体会,判断东西不知道真假。

一些西方研究者最大的误区在于,当时他们有一种非常天真、幼稚的理想主义,他们把《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的话,当成文革发动者真正的想法,这些人本身在西方无从发挥,又挺想有一个乌托邦社会,毛主席说我们要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我们要进行教育革命,他们把这些东西像抓住了稻草一样,对这些非常感兴趣,我觉得至少有一半的人,他们用非常理想化和乌托邦的情绪看待文化大革命,后来到了80年代,“四人帮”垮台以后,有些人转弯很困难,有些人就硬着一根经,直到现在为江青叫屈的人还有,这种理想主义固然是很可贵的,但是实际上,也是特别容易上当受骗的。

我把这种特点介绍了,我就介绍西方文革的研究。

西方文革研究,当我首先看文献的时候,我感到很吃惊,他们动作之快,他们这种政治的敏感性之强,是非常使人吃惊的。西方有很多杂志,有些专门研究中国问题,比方叫《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有些包含中国,叫《亚洲概览》(Asian Survey),还有更著名的叫《共产主义问题》(Problems of Communism)。这些杂志它们平常就是专门研究中国,研究共产主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一般把文革的开始定为1966年5月16号,即所谓的“五•一六通知”发布的时间,过了两三个月以后,我刚才说的研究的主要杂志和一些重要研究机构,已经开展大规模系统研究工作了,比方说《共产主义问题》杂志,是从8月份、9月份,从第五期、第六期开始,发表一系列的论文著作。探讨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革,发动文革的政治理论,这种理论的基础是什么,而且后来到了第六期,也就是1966年12月开始,他们就有系统研究,取了总题目叫做《中国的新革命》,一直谈文革。另外一个例子,大家知道很著名的,给美国政府做智囊团的叫做兰德公司,大概从1966年9月份,就开始把兰德公司的社科部的研究员,以及所有的高级顾问召集起来,正式开学术会议,研究文化大革命,到了1971年发表研究文革的系统著作,那本书名大概叫做《中国的文化革命》,其中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组织理论,研究周恩来,研究中国农村问题,外贸问题,这些都开始了。

这种研究,它大概分了这么几个阶段,有个外国学者叫迪特默,写过一本关于刘少奇的书,这本书在中国已经翻译出来了,他对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情况作了一个总结,我觉得他总结得很有意思,他说西方研究文革,大体上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那时候研究文革是主要研究文化革命的事件,这种事件你们可能搞不清楚,对于外国人就更搞不清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还发生“反革命兵变”,简直天天发生非常惊天动地的事情。外国人离得远,简直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所以琢磨这些事件非常费劲。武汉军区到底怎么回事,河南军区到底怎么回事,他们力图把这些事情搞清楚。同时,他们研究最集中的就是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这是第一个阶段。所以那个阶段,我看了很多论文,比如在《中国季刊》上发表的,谈文化革命是不是一场权力斗争,毛泽东为什么打倒刘少奇,都是以这种文章为主的。

第二个阶段,是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这个年代,西方学者研究文革从政治层面,从研究毛泽东为什么发动革命,转向了研究中国社会,因为这不是几个人政变问题,有亿万人卷进去了,到了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的地步,是什么原因?西方人比中国人强就在这里,中国学者研究长期缺少这个方面。我是第一次把西方这方面的成果介绍到中国来的,中国人从来没有这个概念,实际上每个人,每个社会成员,都是有自己的利益的,在文化大革命中,大家能够把那么大的能量爆发出来,实际上跟利益有很大关系。所以第二个阶段到80年代,西方人研究中国社会,中国社会到底分为哪些阶层,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大一统的党的专政,毛泽东当时讲的全面专政暂时松弛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文革,怎么样追求自己利益的,而且因为这种利益不同,形成不同的派别,不同派别追求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他们队伍的成分也不一样,他们的行事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这第二阶段,把中国社会的问题暴露出来了,通过分析中国社会问题,分析中国文化革命中间的人民群众的行为,这些群众的组织行为跟个人行为,这是第二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改革开放以后,那时候一大批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包括非常著名的汉学家和研究文革的人,能够访问中国了,以前研究文革几乎没有人能在中国本土进行,这些人现在能够来访问了,而且那个时候比较开放,比方说我知道的一些搞中国党史的高级人士,与他们做了很多交流,而他们从中国人口头上得到一点消息,都可以改变自己的理论。我记得很清楚的施拉姆到中国来,我们一个姓金的学者,当时是党史研究室的副主任,说你们应该看1956年6月20号有一篇社论,刘少奇指挥写的,反对搞大跃进,说我们既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冒进,这标志着毛泽东和刘少奇路线之间的分歧。给他们点化了一下,他们就欣喜若狂。

所以分这三个阶段还是很有道理的,第一个阶段从政治层面,谈文化革命为什么要发动;第二阶段谈文化革命期间中国人的行为,从中国人处在不同社会阶层,社会利益不同来理解;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大概情况就是这样。

我现在讲第一个阶段的成果,其实研究文化革命不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包括在座的各位,最奇怪、最想问,而且觉得文化革命头号重要的问题就是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你说斯大林那么残忍,他搞的和毛泽东的文化革命还不一样,毛泽东自己缔造了一个共产党,自己缔造了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什么要发动群众向自己缔造的党和国家进攻,他们把问题提到这个地步。所以这确实是一个应该回答这个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革命。但是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答案,毛泽东死了,不可能听他说,他不死也很难说。你去看文化革命中间的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社论,能信吗?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西方的研究大概可以说分成三派。第一派认为毛泽东之所以要发动文化革命,纯粹是为了要实现他的社会理想,实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毛泽东是所有共产主义者当中最伟大的人,一般认为共产党夺了江山以后,就是怎么保住江山,毛泽东眼光远远超出这些,革命的原因是要消除剥削和压迫,毛泽东发现共产党夺江山以后,革命者成为执政党,又有了剥削和压迫的人。他是最彻底的人,不是仅仅要保护住自己的政权,还要坚持当初的理想。比如跟他的侄女王海蓉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大学的修正主义教育,对剥削阶级的文化深恶痛绝,在关于“陈正人蹲点的一个批示报告”中,毛说我们的制度又产生了新的吸血鬼。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吸引人是代表了一种社会乌托邦,他认为资本主义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每个人在像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社会分工非常细密,马克思的这种社会乌托邦,畅想早上钓鱼,下午打猎,无拘无束,人性得到全面发展。在毛泽东那里,即在他那著名的“五七指示”中,人们又要学工,又要学农,又要学军,我们当初了解毛泽东有超凡脱俗的理想,他希望每个人的人性得到极大发展,每个人的性格得到充分发展,一辈子当工人当然不好,一辈子当农民也不好,所以毛泽东说我们每个人要当工人,要当农民,要从事商业活动,要当售货员,还要读书学习,批判资产阶级。大家觉得毛泽东确实有一个非常高远的想法,完全是主张人性的根本发展,人的最自由、最全面的发展,所以他看到自己缔造的党的机器和国家机器已经违反了革命和社会改革的理想,因此宁愿不要以前所有的成果,要重起炉灶,为了恢复当初革命的理想。而刘少奇、邓小平他们搞的是正统的,科层制、官僚化的东西,因此发生对立,毛泽东必须把他们搞掉,等于搞掉修正主义的代表,搞掉剥削阶级的最大代表人物。由于毛泽东坚持自己的高尚社会理想,与现行的党的官僚和现行的路线发生巨大冲突,因此他要进行这种真正的社会革命,这是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就正相反,毛泽东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是纯粹的权力斗争,这与第一派几乎旗鼓相当。有一个学者叫勒斯,写了一本书,书名模仿“皇帝的新衣”,叫做《主席的新衣:毛和文革》,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除了名称,跟革命丝毫没有关系,跟文化也丝毫没有关系,说到底,就是因为毛感到大权旁落,为了夺回权力,他发动了文革。

但是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的是第三种,居于两者之间的观点。麦克法夸尔就是这种观点,他的《文革起源》共三本,已经出了头两本的中译本,第三本听说在翻译,麦克法夸尔就这样认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首先有自己的社会理想,这种政策和刘少奇的政策不一样,首先是思想跟政策方面的分歧,这种分歧根源于大家社会理想不一样,但是要解决政策分歧,就涉及权力,说穿了观点政策分歧导致权力斗争,好像这种观点是一般人接受多一点,因为它把前面两种观点都调和在一起。

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些观点我们没有想到,不一定正确,但是很有趣,比方我给你们介绍一种观点,我从来没有想到,但是特开阔眼界。有一个人说,文化大革命发动,这种分歧不说成社会理想也不说成政策分歧,实际上是毛泽东跟刘少奇个性不一样,毛泽东是个人魅力的这种类型,是直接对群众的,刘少奇是仅仅的依靠党的机器。两种性格完全不一样。毛泽东就喜欢站在高处讲话全国都动,刘少奇就是层层发文件。毛泽东是打仗出身,那种万马千军野战,必须有一个最高统帅,一声令下,大家都得去干,刘少奇是非常谨慎,特别注意保守秘密,特别注意一层一层的关系。

比方还有一个学者叫里夫顿,用宗教心理学来解释,说毛泽东特别关心死后的不朽问题,这种不朽只能寄托在年轻人身上,用这种观点解释为什么毛泽东文化革命中特别寄希望于红卫兵,因为下一代代表了不朽,毛泽东是所有可能除了埃及法老以外,古今中外最重视身后事的人,毛泽东活着的时候,随时都在想谁要当赫鲁晓夫,特别关心身后还要发生什么事情。我认为文化革命理论中间,在解释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革命的理论中,这是最荒诞不经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有一些说服力?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4633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