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芦尔摩斯对林彪案件的最后一次解释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芦尔摩斯对林彪案件的最后一次解释
芦笛
因为有事,已向网友不定期请假,无奈刚才积习发作,又上网看了一眼,乃看见老邢的缠夹不清帖,本可完全无视之,无奈这小子捏在老芦的“七寸”上:我从来不在乎混混们的辱骂,但绝不无视对事实和思路的质疑。上次Requiem指责我造谣,那文章水平之低,本不值得理会,但我还是花了整整一天去网上调出材料来,将他驳得体无完肤,雄辩地证明了造谣者不是我而是他。
所以,看来邢文非答不可,他的想法似乎为许多愚民共有,更何况他是我党忠实的老党员,彼此网谊不错,也不能随意晾干不是?不过,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反复疗愚不止。如果我这次讲了有人还是不明白,则我爱莫能助,只好请他回国去从初中补起,抱歉之至。
一、呜呼,所谓“理科思维”
那天看到一篇网文,说中国大学教育,终结于“解放”初的“院系调整”。共党把从按西方模式建立的大学拆散了,把工、农、医学院从大学里分出去,留下文理学院自称“综合大学”,就此把大学教育降为技能教育,云云。
这话说得太准确了。我早在旧作中指出,中国的理工科教育完全是皮匠教育,传授的是一种职业技能而非思维能力,和技工学校并无质的不同,只有知识量的差别。理工科干面包们最大的特点,是没本事通过学习科技知识,获得一种跨学科的普适思维能力,却只能当高级工匠,一出了本行立刻就成了白痴,偏偏还要“挟理自重”,以为方程公式乃是“洛书河图”,鄙视文科毕业生甚至傲视文科本身。非但不知道自己是井蛙,却连自己根本不懂的文史哲都要看不起。天下再没比这更可笑可悲的事了。
皮匠们眼空无物,上网表演的结果,便是为大众提供廉价笑料。老芦在网上见到的理工出身的“高手”,诸如马悲鸣、林思云、樊弓、鲁肃等人,无一不是连起码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没有的同志,写的议论文都是逻辑笑话。谁要胆敢怀疑这论断,请去参阅我批驳他们的文字。
相比之下,文科虽出产了大量留声机,更拥有贝哲那种人类智力无法破解的奥秘,但毕竟还是有若干精英逃脱了中式教育对大脑的摧残。继袁伟时、王力雄、朱学勤等人之后,杨奎松、高华、沈志华等新星璀璨夺目。哪怕在人才缺乏的海外也如此。胡平虽然毛病诸多,还是有过些佳作的,我还从未见到过哪位理工出身的“高手”到了他那高度(本人这低手自然例外,嘿嘿)。
不光是我一人有这种感觉。记得消极贤甥在《驴鸣镇》甫露面,第一帖就是质问我的来历,说他从未见过国内出来的同志思维有我这么清晰严谨。我赶快赌咒发誓说本人乃地道国货,只有博士生是在国外上的。不过,我没有告诉他我为何如此,那其实早在《四谈马悲鸣现象》里介绍过了。
一个人智力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乃是中学。本人比较走运,上中学之前是“大跃进”“教育革命”,之后是文革,文革后又是旨在摧毁学生智力的应试教育,而我恰在这全民智力破坏低潮(也就是后来文革中指责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统治时期”)中完成了中学教育。
我们用的中学教科书,全是从苏联翻译过来的。苏联教育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平面几何内容特别多,初二初三都开专科讲授。与此同时,我正好看了苏联出的逻辑教科书,立刻发现整个平面几何都是逻辑学的应用,简直可以当作逻辑练习题。以此为契机,我逐渐养成了用逻辑思维去思考一切问题的习惯。对我来说,跨学科的普遍思维能力从那阵子就开始养成了。我和大部分学生的区别,是他们学一场几何,只学会解题,而我学会的是思维方式。
几十年后我上网,却发现上述网上“高手”们竟然连我初中的水平都没有。有鉴于此,我才写了点考证文字诸如《是谁杀了宋教仁》、《张玉凤证言可信么》、《斯大林死因新解》以及《试解林副统帅仓惶出逃之谜》,目的是向他们演示如何将理科那套思维方式用于文科学术考证。
令我丧气的是,尽管我讲解能力特别强,说理论证时不厌其详,导致文章冗长,许多人还是死也不懂。一旦我略去个别推理步骤,则“高手”们立刻就要犯迷糊。好几次我不得不使用初中数学的“已知”“求证”“证明”方式来补充解释,当真晦气。
眼下老邢的质疑又何尝不如此?如果他那工程师看懂了我那无比严谨浅显详细的论证,就绝不至于闹出这笑话来,还要纠缠到底。不管怎样,看来我这霉是倒定了,再详细解释一番吧。
二、林案的已知事实是什么?
已经说了,豆豆证词就是最重要的已知基本事实。如果要怀疑该证词的可靠性,则只能假定她为毛或周作伪证,而这太过匪夷所思。这就是我破案的出发点,所有未知事实都是从此推导出来的。谁想反驳本人,就必须推翻这一基本假定(presumption),证明她的证词是谎言。请老邢给我牢牢地记住这一点。
豆豆证词提供的基本事实如下:
1、林立果“要害毛主席”,要和叶群“挟持”林彪逃往广州。
2、9月12日晚9:50,她将上述情况通过8341首长张宏、姜作寿报告中央。
3、周恩来在接到情报后,于当晚10点多向8341部队“迅速下达各项确保林彪安全的紧急措施”。
4、当晚11:30,豆豆得知林彪等人要到广州去,求张宏阻拦并封锁机场,张宏拒绝了,坐视林彪三人逃走,等走后才去追赶,不但不执行周此前专门下达的命令,而且违反了内卫制度,既无警卫部队开道,并在飞机四周警卫,亦无警卫部队随机同行。
5、当晚12时左右,飞机上天。
以上证词和关键证人汪东兴、张耀祠、李文普的证词高度一致,张耀祠还具体说明了“害毛主席”的内容是“轰炸中南海”。
由上面第1条事实,可以导出“至少林立果和叶群不是无辜的,确有暗杀毛的意图”。
由以上第5条,可以导出“林彪等三人确于9月13日凌晨登机起飞”,结合第4条(违反内卫规定扔下警卫)与第5条(反常的夜间飞行),可以导出“林彪不是正常离开,而是仓惶逃跑”。
根据第一条的严重性(轰炸中南海),可以排除“毛不知情,全由周作主”的可能。根据第3第4条,可以导出“周先命令警卫保护林彪,但毛听了汇报后下令故意放走他”。
为醒目起见,再重复一次从已知事实中求证得出的未知事实:
1、林立果确有暗杀毛的计划,叶群也知情,两人以为密谋败露,准备逃往广州。
2、以上情况已在12日晚间10点左右被周知悉,周同意豆豆请求,令部队严密保护林彪,但毛听了汇报后overruled了该命令,下令警卫部队放走之。
3、林彪、叶群、立果等三人确于9月13日凌晨仓惶从山海关机场逃跑,并非正常出行。
以上三条全为经过严密推导求出的事实,不是猜测。谁想反驳,请先看懂了推导过程,否则少来废话。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已知事实:
1、外蒙和苏联证词表明,9月13日凌晨确有飞机坠毁在温都尔汗。乘客中有林彪。
2、现场有800米的滑行痕迹。
由第一条可知,飞机自山海关起飞后,未去广州而是飞往外蒙。由第二条可知,飞机是迫降失败炸毁的,导弹击落或定时炸弹炸毁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这也是通过严格证明确定的事实,不是猜测,请反驳者看懂了,否则不要来罗嗦。
三、基于已知事实确定或推测的其他未知事实
根据豆豆和李文普证词,可以发掘出以下已知事实:
1、豆豆早在9月7日就已经得知林立果试图暗杀毛并逃往广州的事。
2、从9月8日到9月12日5天内,豆豆尽管强烈反对立果计划,但竟然不向她爹举报,更不请他制止立果,却去游说警卫,想让他们违反军纪,限制首长行动自由,无效时甚至向中央低级领导汇报此事。
3、林彪一家原拟逃往广州,但林彪本人反对。
4、直到最后一刻叶群都还在公开嚷嚷去广州,但起飞后却飞往外蒙。
根据以上1、2两条已知事实,可以确定以下未知事实:
“至迟于9月7日,林彪已经知道立果计划,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制止之。”
根据以上3、4两条,可以推测(不是确定)出以下结论:
“不按立果原计划次日去广州,却提前一天行动、飞往外蒙乃是林彪本人的决定。”
综合以上所有求证出来的事实,加上推测出来的最后那条事实,可得基本结论:
“林彪在得悉立果杀毛计划可能已经暴露之后,反对立果逃往广州的主张,决定逃往外蒙,因毛故意放行,得以成功逃出国外。由于未知原因,飞机在外蒙迫降时出事炸毁。”
这结论的依据全是事实,只有“逃往苏联而不是广州是林彪的主意”这点是推测而非严格证明。尽管如此,如下文所说,“林家被骗往苏联”的可能根本不成立。排除了这条后,剩下来的唯一可能就是“林家主动决定飞往苏联”,这应该属于被证明的事实。
唯一无法准确确定的,就是逃苏到底是林彪还是立果的主意。基于林彪反对去广州的已知事实,我认为是他的主意。就算是立果后来提出的,那也得到了林彪批准,因为他们此前一直在紧张讨论,林彪根本就没有如张宁或豆豆说的那样丧失神智,何况此后他还能爬上飞机舷梯去。
四、林家受人之愚,蒙在鼓里飞向苏联?
此乃最荒诞的笑话。据说,飞行员潘景寅乃是周的细作,受命欺骗林彪及其亲人。林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稀里糊涂地拉到了外蒙。
这可能我早就排除了,无奈老邢就是要缠夹不清,纠缠到底。再耐心说一遍:
1、伟大领袖南巡后,周已知林在毛眼中已是“反革命”。
2、在获悉豆豆情报后,周恩来已知林立果犯了谋反暗杀大罪,林彪一家万劫不复,周根本没有必要设下复杂阴谋坑害林。
3、把林弄到外国去,于公于私对周都毫无好处。于公,林彪熟知中国所有的政治军事绝密,又是党章宪法确定的副统帅,如果跑到苏联另立中央,则定将为党国弄出无数麻烦来;于私,周势必升为2把手,从此要遭到毛的无穷猜忌和暗算。
4、林彪已知儿子犯了杀头大罪,非逃不行,否则全家完蛋。要逃就只能逃往国外,国内断无生机。
5、飞机上有空军作战部的林立果和刘沛丰那些内行在,当此逃命之际,岂会任人糊弄?
还要说一下前文提到但没强调的重要问题,那就是周没有作案时间和技术可能。
如上所述,周是当晚10时才得知豆豆情报的,过后立即给8341部队下达保卫林彪的一系列命令,12点多飞机就起飞了。在两个多小时内,他怎么来得及收买飞行员潘景寅,交代如此重大的任务?即使潘是他早就安排好的特工,除非两者之间有秘密电台联系,否则他根本就无法绕过层层官僚机构,去把熟睡中的潘唤醒,下令让他把飞机飞到外蒙去。就算潘真有电台直通周恩来,那也只能是在约定时间联系──大国总理日理万机,岂能跟我辈朋友间打电话一般,随叫随通?
因此,哪怕潘是周早就布下的卧底,周真要紧急下令让潘作弊,也必须完成以下步骤:
1、给北戴河的8341部队下令,取消当晚10点多下达的保护林彪的命令,改令他们不得阻拦林彪行动,更不可跟随林彪上飞机。
2、令他们立即和山海关机场联系,把潘叫起来听电话,再在电话中给他下命令,或者
3、令军委总机接通山海关机场,把潘叫起来听电话,再在电话中给他下命令。
无论是采用1+2或是1+3案,都兴师动众,不但有8341部队参与,还非通过山海关机场不可,毫无机密可言。这种绝密阴谋,绝不能有第三者参与,连通过军委总机打电话都不行,更何况是让山海关机场与闻?
综上所述,“周恩来密谋论”完全是笑话一则。
老邢还质问道:“林副要逃,何不逃韩国,为何舍近求远逃苏联?”
这愚问只说明该同志一点都不懂我党是怎么回事。林副不逃则已,要逃出国去,就只能投修,绝不能投帝或投反。投修还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列主义者,照样可以当党领袖(诸如“中国共产党革命委员会主席”之类),投帝投反若不是作许家屯那种政治难民,就只能如张国焘一样作小特务。从林的背景和信念来看,投修是形像和地位损失最小的选择。
五、不要因主观爱憎随意描绘历史人物
许多中国人的通病,就是喜欢对历史人物作简单的道德批判,尤其热爱“负负得正”的弱智“推导”。
某些同志为林彪翻案,我看就是出于这种幼稚心理:因为痛恨老毛,所以被老毛整的人也就成了香饽饽;因为周恩来是毫无原则的不倒翁,可中共非要把他吹成圣贤,于是逆反心理就决定了他们非要把周说成是个大阴谋家,愣把莫名其妙的罪名加到他头上去。
周当然是恶魔,可周的特点是对“阶级敌人”无比狠毒,对毛却扁扁的伏。他生存的秘诀就是永远站在毛一边。一旦谁失去了毛的欢心,他就及时和那人疏远,但他很少把事做绝,常在对方倒楣后去洒上两滴鳄鱼的眼泪,假惺惺地表示同情。习仲勋倒楣后他特地打电话慰问;刘少奇倒楣后他还特地打电话给王光美,要她“正确对待考验”。
这些做作无比虚伪,可在那个翻脸不认人、热衷于痛打落水狗的无比势利的痞子党中还真有奇效。习仲勋复出后还专门写了文章,对周千恩万谢。这就是为何周从不拉山头营造“周派”,与刘、林、邓完全是两种作风,却在党内人望极高。
以他这种性格,竟然还有人会异想天开,设想他会毫无必要地使用如此笨拙、复杂、毫无必要、后患无穷的阴谋,去坑害已经是犯了谋逆大罪的林彪!
那“负负得正”的公式更是可笑。我早说了,毛林之争毫无意识形态因素在内,乃是纯粹的权力斗争,毫无是非可言。林彪历时多年的造神运动以及在关键时刻对毛的支持,使得毛得以发动文革,起到的作用无人可以取代。他对人民犯下了大罪,根本不是什么“被错整的好人”。希望同志们把这最起码的历史事实弄清楚了,再撒一掬同情之泪不迟。
某位奇想家竟然发梦,发明了“林彪曲线救国假说”。类似地,许多人把毫无骨气的周恩来想像为曲线救国的高手,据说他忍辱负重,却安排了老干部在毛死后粉碎四人帮的大计。对这些胡说八道,我只想大喝一声:
“拿证据来!!!!!”
不论您学文学理,有个起码的常识请牢牢记住: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不能出自主观感情或先入之见,去随心所欲地创造出“事实”来。学术考证和自然科学一样,最起码的一条就是遵守“充足理由律”,每个结论都必须经过严格证明,否则就只能是搞笑。
此文就是专门为了演示这个原则写作的。如果老邢和其他同志看了还不明白,这就去自寻了断罢。无论如何,求老邢饶了我,让我得以真正休假办事去,谢谢!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他是中共干部,当然是死了好。 -- 偷笑 - (0 Byte) 2006-2-16 周四, 下午12:45 (155 reads)
- 俺近视250以外,眼重有十八只鞋没下落,提上来为大众提供君师逗征D高级笑料。 -- 邢国鑫 - (203 Byte) 2006-2-16 周四, 上午11:13 (210 reads)
- 不是 我们死也不懂。是我们死也不读。 -- 马悲鸣 - (46 Byte) 2006-2-16 周四, 上午10:58 (346 reads)
- 我还真漏了你把我驳得体无完肤的"雄辩",现在就去拜读, 谢谢 -- Requiem - (0 Byte) 2006-2-16 周四, 上午10:36 (140 reads)
- 阿共把西方大学办成高级技校,完全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巴戏,芦大学问把这茬忘了.啊哈哈 -- Mr.Anderson - (0 Byte) 2006-2-16 周四, 上午10:28 (142 reads)
- 捧林是fq反日的需要 -- 消极 - (27 Byte) 2006-2-16 周四, 上午9:06 (196 reads)
- 纳底——移个证据来聊: -- 邢国鑫 - (432 Byte) 2006-2-16 周四, 上午8:15 (246 reads)
- 800米擦痕不能排除击落说。 -- 老道 - (172 Byte) 2006-2-16 周四, 上午8:10 (263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