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原告陈词之三(补充版)
这个主题已经被锁定,您不能发表,回复或者编辑文章。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虚拟法庭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原告陈词之三(补充版)   
所跟贴 原告陈词之三(补充版) -- Anonymous - (4810 Byte) 2003-10-24 周五, 下午8:54 (1510 reads)
贝苏尼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原告补充证据之一:澄清《斑竹荣衰录》非影射 (956 reads)      时间: 2003-10-24 周五, 下午10:19

作者:Anonymous虚拟法庭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先生谓:

第二例则是贝苏尼的<斑竹荣衰录>。那个帖子的出笼背景我不便披露,但我出来质问后,她居然重申“真人真事,欢迎对号入座”!( 顺便说一句,我现在正在考虑是否打跨国官司,请贝女士不要再惹我,行不行?我实在不想花那钱。我想你大概也不想吧。)



答:这一点和读者有关,非限于先生和本人之间,需要多费一点笔墨。



《斑竹荣衰录》系应网友霜之邀而写的关于丹麦思想家Søren Kierkegaard (1813-1855)的生平和思想介绍,有关内容都取自他的传记和作品,是“真人真事”。之所以说“欢迎对号入座”者,是因为涉及人物都注明了生卒年,其中最晚一位也在1904年去世,早在多数网友出生之前,想对号也入不了座,所以乘机幽默一下。



为了改变哲学思想晦涩枯燥玄而又玄的刻板形象,将有关人物的名字进行了意译;为了让读者产生亲切感,把这段史实编成了网战,如读书叫“潜水”,发表文章采用“上帖”,评论叫做“跟帖”,杂志改称“网站”,生前未发表作品叫做“硬盘存盘”,批判戏称“恶意跟帖”等等。



一些网友问过我,说的是哪一段故事。本人进行过多次公开说明,“这是借今说古,不是借古讽今”,没有影射任何网人网站。实际上,网友的提问本身就说明用网战的perspective根本无法“解读”这篇故事。也在这里进行最后一次说明:这一系列小说的写作无论从动机还是内容来说,都和芦笛先生毫无关系!



先生却坚持认为那是影射先生本人,否则“打跨国官司”云云岂不成了抱打不平?不论是认为影射先生本人,还是为哪个被影射者抱打不平,本人的态度都很明确:当然不希望打官司,如果先生不仅不怕花自己的钱,而且不惜花费两国纳税人的钱,下定决心要打这个官司,一定奉陪到底。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本地法官一看状子就会告诉您:“鄙国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作品、手稿、雕像、部分故居、家族合墓、以此人命名的广场和研究中心等见在。先生不远万里而来,莫不是想参观么,欢迎!”






http://www.hjclub.com/TextBody/103350.asp >Link

作者:Anonymous虚拟法庭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这个主题已经被锁定,您不能发表,回复或者编辑文章。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虚拟法庭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549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