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浅议王守信的贪污罪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浅议王守信的贪污罪
六者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50
经验值: 816
标题:
浅议王守信的贪污罪
(1840 reads)
时间:
2005-12-28 周三, 下午10:46
作者:
六者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浅议王守信的贪污罪
读了马悲鸣、安魂曲、ICE关于王守信贪污一案的讨论,并结合ICE提供的链接官方材料,谈一点看法。
王守信52年参加工作,58年到煤建公司,67年任煤建公司接管会主任,68年任商业革委会副主任,69年入党并调任煤建公司经理兼书记。这段履历说明王的能力较强也有人脉,在造反与保皇之间没有站错队(至少投机得当)。县商革会副主任至少相当于文革前的商业局副局长,并且在文革初期入党,这一点不简单。
据官方材料,王犯罪的时间为71-78年,这是计划经济年代。所以讨论王案不能脱离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
国家煤矿(国矿)所产出的煤是属国家统配一类物资,其矿价是由国家计委定价的(其它统配物资也是如此)。宾县煤建公司应是地方国营物资供销企业(主管部门一般是县物资局),它是承担本地统配煤资源供应的唯一渠道。煤建公司销售国矿煤的价格称为供应价(计划价格),即在国矿价的基础上加核定的综合费率(这种综合费率就是包含管理费、进货费,储存费等内容,各地并不一致,但应由省计委核定)。计划价格是非常严肃的,既不能高,也不能低。否则,就是违反价格政策。
地产小窑煤属于地方自产自销,不列入国家大计划的分配,但分配与价格要受地方计委管理,价格当然可比国矿价高些,但绝不是煤建公司能自定的。
总之,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煤建公司是地方上经营计划内外煤碳的唯一渠道。因此,这一垄断地位就为王守信贪污创造了条件。
据ICE的材料,王的犯罪事实是,⑴将计划内国矿煤九万五千吨非法加价销售,⑵计划外的小窑煤一万七千吨加价销售。
对于第一条,有人会提出疑问:计划内的煤碳是按计划分配的,就好比人的定量口粮,如果王将计划煤盗卖了,那么得到计划分配的用户岂不是落空了,他们岂肯罢休呢?这里不得不说明一下计划经济的弊病。计划只是纸面上的数字,但计划从来没得到完全的执行。首先,国家的计划要先保国家的重点,然后才能考虑到地方。其次,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总是要打折扣的,在文革时期,生产不正常,更是如此。假设,国家每年分配给宾县十万吨计划煤,县计委也按十万吨分配到基层用户,但实际上县里只拿到五万吨,因此最终用户肯定是不能按计划数买到足额的煤。这种实际状况,就为王守信犯罪提供了条件。对计划户的供应,可多可少(一点不给也不可能),反正这个计划的满足水平是多少,用户也不知道,王守信完全可以克扣计划。
对于第二条,只是说明了王未执行地方定价,私自又加了码。
总之,王守信盗卖计划内煤碳,首先是犯了“破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罪”;第二,计划内煤加价,是破坏“价格政策”罪;第三,加价收入不上交国家,据为己有,那是“贪污罪”。
再分析一下王的贪污手法。据材料,王“将多收的加价款,单开凭证,单独保管,不入帐,不上缴,私设黑金库,从中贪污、挥霍。”
这个“单开凭证”,只能是“一货两票”。一张是正式发票(计划价),另一张可能是自制凭证(但有些问题,因为自制凭证没有财政局的发票专用章,用户报销入帐有些问题,此处存疑)。至于“不入帐”,应是这部分加价款不入“销售收入”科目,在会计处理上可以作为“其它应付款”挂在帐上。那个时代,单位款项往来都是通过银行转帐,不用现金的(除非老百姓买),因此,加价款不大可能是现金。正因为加价款不作为销售收入,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就反映不出超额利润来。而王在业务、财务部门都安插自己人,只要内部不乱,上级就很难知道。
事情办到这个地步,王要用钱就不难了,可逐步从银行取现金,公司帐上只要冲减所谓的“往来款”就行了。
老马说,“既然是单位小金库,钱还是公家的,怎么能算贪污呢?”此话也有些对。因为王贪污程序第一步还是将小金库的钱放在公司的银行帐户里的,如果就这样,用多少拿多少,向上级送点礼,为职工谋些福利,搞点基本建设,那么事情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按王的人脉关系,办她个“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也能糊得过去。但是,但是,最后在她家里搜到四十余万(现金还是存折?),这个性质可就变了。她把帐上的钱变成她家现实的人民币,这还不算贪污?
老安说,“她有一定的承包经营自主权……”、“四万元做王守信个人奖金都不够”等。俺认为,现在论王案不可以脱离时代背景。那时还未改革开放,国营企业还谈不上“承包”二字,国家对全民企业是统收统支,财经纪律是严格的,企业就是要盖一个厕所也要打报告给财政局申请,不然,这个开支没法入帐呀。至于个人奖金,那只有什么年终奖之类,还要分等级,搞得员工为那么几块钱的差距而吵得面红耳赤。什么“四万元”?做梦也想不出啊。
老马说得更妙:“但我知道,王守信被指为“贪污”的钱数是50万人民币,折成美元也不过六万多一点吧。”
唉!真TMD的信口开河。那时的美元汇率是多少?好象是二元左右吧。只有一种官方汇率,也没有调剂一说啊。那时的工资水平是多少?三四十块吧。就是王守信的工资估计不会超过五十元。那五十万是天文数字了!所以啊,刘的文章出来后,社会上确是吃惊,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罗。
作者:
六者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2.7是80年代的,70年代末好象是1美元=0.8rmb左右
--
消极
- (0 Byte) 2005-12-29 周四, 上午1:43
(342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8664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