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马悲鸣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标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867 reads)
时间:
2005-12-22 周四, 下午8:04
作者:
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马悲鸣.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首「大学」开篇处有这样的句子∶
“(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五)、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六)、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这话有问题!
我们从第四、五两句看,互为顺逆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最后的结论却说∶“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在这八个层次中处于左五右四的位置,正好是中间偏右。怎么能算是根本呢?根本应该是“格物致知”才对。
格物是为了做事,修身是为了做人。格物使人聪明,修身使人善良。儒家和一切宗教一样,都是教人向善的,也就是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但按照这部儒家经典的排列却分明是做事比做人更根本,当然聪明比善良更重要。可笑的是这部经典给出这个排列之后,再自己给出个与这前提排列并不一致的结论。历代的太学生们就此走错了路。
物不格,知未致,意无诚,心非正,却直接就要修、齐、治、平。“独尊儒术”以后的士大夫下不了苦功夫格物致知,没有“不计成败利钝地追求客观真理①”和“不管三七二十一非要把自己往聪明里弄的那股劲头②”,却偏要把空口大话说成是“捭阖宇内,纵横今古”,把信笔写空文说成是“华章立就,可扫千军”。这类钻刺投机的取巧心理,皆本于此。是故自然科学的启蒙运动没有在中国发生。哥白尼、伽力略、牛顿、爱因斯坦也都没有出生在中国。?到八九年之前,妨碍中国走正道者,仍是不格物,未致知,无诚意而又没安好心,却偏要以“书生气”自表修身,夸耀齐家,一心要攫取国家最高权力,并以五十年后称霸世界以平天下相期许的一帮自诩为“职业政治家”的智囊精英。
王夫之《读通鉴论》曰∶“难折者,文人之躁志也”。文人之躁志难折,固不曾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者也。究其原因,「大学」开篇处“明明德”时给明错了。
------------------------------------------------
①②见王小波杂文「智慧与国学」,《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作者:
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老马也知道去网上下载国学原典了?我昨天又跟老洪打电话,他已经找律师咨询,马上就要
--
芦笛
- (14 Byte) 2005-12-23 周五, 上午7:39
(247 reads)
没问题。我等着呢。
--
马悲鸣
- (0 Byte) 2005-12-23 周五, 上午10:30
(128 reads)
要是动不起手来,我看你怎么向天下人交代?
--
哑巴
- (0 Byte) 2005-12-23 周五, 上午8:03
(139 reads)
之乎者也不好看。
--
哑巴
- (0 Byte) 2005-12-22 周四, 下午9:14
(132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91486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