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北 京 警 方 and 刘 青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北 京 警 方 and 刘 青
焦点透视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北 京 警 方 and 刘 青
(551 reads)
时间:
2005-12-18 周日, 上午1:27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同性恋文化节遭北京警方突袭封闭
2005年12月16日,北京警方蜂拥现场关闭了一个同性恋文化节的开幕仪式,显示中国官方对同性恋根深蒂固不容忍的态度。
据路透社报道,这一文化节本准备在周末举行,包括电影、游戏、展览及以同性恋为主题的论坛。但是,警方在星期5晚上突袭封闭了这个文化节的开幕仪式。参加者表示,他们仍然在与警方谈判是否能在以后举办类似的活动。
“他们没有获准举办这一活动”,一位姓何的警察官员表示。参加者表示,真正的问题在于活动的主题。
“中国官方对待同性恋的态度非常保守。他们说这是非法的,但是想对同性恋有更多的了解有什么非法的”,一个学电影的学生说。
“他们不容忍任何异己,不崇尚多元文化”,另一名24岁的学生说。
直到2001年前,同性恋在中国仍然被当作精神疾病,甚至中国官方媒体曾报道,同性恋从不敢声称自己是同性恋,因为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同性恋是不道德的。
今年早些时候,原本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个以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节也不得不在警方的压力下更改举办地点。
“警方认为这影响不好,但明显这是歧视”,原本准备参加这次活动的赵永良在警方突袭后表示。
警方拘捕了当时在场的一个记者后厉声问道,“你是同性恋吗。”
赵表示,“大多数同性恋不敢谈论他们的性倾向。中国同性恋是个秘密,但是一个越来越多人知道的秘密。”
“我活着,也让别人活”
2005年,复旦大学在全国首开面向本科生的同性恋研究公选课。这是中国逐渐正视同性恋群体的连锁步骤中新的一步。
9月7日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里的507教室异常热闹。6点30分正式上课,6点10分可容纳100人的教室就已拥挤不堪。复旦大学今年为本科生在全国首开同性恋研究课程,这些人都是当天赶来听课的。媒体也闻风而动:《中国日报》、上海《青年报》、《劳动报》、《东方早报》、《外滩画报》、东广新闻台、东方卫视等国内媒体记者纷纷赶来,甚至《纽约时报》等国外媒体也不错过这次机会,日本共同社的记者太安淳一说他得知复旦大学在中国首开“同性恋研究”公选课,对此很感兴趣因此专程过来采访。
据国际先驱报报道,正式上课前,授课教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孙中欣副教授,就现场的同学对同性恋的态度和一些同性恋相关知识的考察进行了问卷调查。6点37分孙中欣副教授收回了所有问卷,并且请助教随机抽取5份在课堂上公布了回答,结果是这样的:对导致同性恋的原因,大家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是先天因素,有人认为是后天形成。但对于同性恋的接受程度,大家的回答却达到了惊人的统一:那就是对男同性恋者的勉强接受和对女同性恋者的完全接受。
“这完全是性别歧视。说明同性恋研究课程仍处于扫盲阶段。”孙中欣讲课时讲到:“我的课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的学生呢?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而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中外记者?这并不令人欢欣鼓舞,今天的场面可能会成为历史的笑话。”
“live,and let live”
这门课将以讲座的形式展开,会请到研究同性恋文化的专家学者,并配以实地调查,孙中欣说要带同学实地考察同性恋群体时,曾引起了课堂上充满意味的嘘声,这种现场的骚动表明了许多来听课的人是怀着猎奇心理的,觉得好玩。
其实早在2003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燕宁教授就专门为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名为《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的课程。每场听者如云,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同性恋。
在谈到开设这一门课的初衷时,高教授告诉记者:“我们是从预防艾滋病的角度切入的,不仅需要生理学的知识,更要从医学角度看。”他们虽然尽量低调,但仍难免受到一些社会舆论的攻击。
但令高教授欣慰的是,同学们积极良好的反馈。一位预防医学系大三的同学在给高教授的邮件中这样说:“我在您的课上,学会了宽容和谅解。虽然我不够聪明,但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之做出我应该做的。Live,and let live……”
Live,and let live,曾是艾滋病大会的一句宣传口号,直译的意思是“我活着,也让别人活”。
“通过这门课把学生们引导到我们所不熟悉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亚文化中来”,高燕宁教授告诉记者。
同性恋现象“值得正视”
复旦首开同性恋公选课的消息,在各个同性恋社区激起很大反响。天涯社区面向同性恋的版块“一路同行”以及新浪的同性恋社区中,身为同性恋的网友对此普遍持支持态度。但也有不少人对此不理解,对这一现象进行批评甚至漫骂。
但对于课程的直接接受者来说,复旦学生大多报以积极的态度,一位大四化学系的女生告诉记者:“我对这个领域比较有兴趣,希望通过这门课了解一些现代科学的前沿。”另一名男生说:“我们是抱着好奇的态度来到这个课堂,我们希望多角度地探讨问题。”
孙中欣副教授说:“即使学生是出于好奇来选择这门课程,也并不是坏事,如果因为好奇而能让更多的学生投入这个研究领域,对学术是非常有好处的。”
性学家方刚认为:“这很好,是社会多元文化的表现。社会对同性恋更宽容了,同性恋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也更明确了。” 日本共同社的记者太安淳一认为:“这是中国越来越开放的表现。”他说在日本也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课。
一个细高个子、金黄头发的外国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的中文名字叫太舒华,是美国的自由撰稿人,当问及美国有没有开设过类似课程时,他说:“四年前,我的学校密歇根大学曾经开设过一门课叫“如何成为一名同性恋”,是研究同性恋文化的,反响和今天同样热烈,教会的保守势力强烈反对这门课程。”而在同性恋人群中颇有影响的“星星问答”的开办者美籍华人星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则称:“美国现在几乎每所大学都开设了同性恋研究课程。”
高燕宁教授表示,同性恋者无论是在宽松或是在严格的文化环境中,他们的数量基本上是??w的,他们有着特殊的性取向,周围人并没有被“感染”的危险。而《同性恋研究》课程的设置,是大学教育对长久以来被忽视的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反歧视呼吁”,更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呼吁。“同性恋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作为一种学术,都值得我们大家去正视它!”
◆ 王 丹 被 踹 出 美 国 人 权 组 织 的 内 幕
总部设在纽约帝国大厦的“中国人权”理事会于2004年一月间多次明确要求王丹辞去“理事”一职,就此彻底结束与该组织的关系。数周后,王丹被迫在“多维新闻网”发表了一份“辞职声明”,宣布退出“中国人权”。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王丹在“声明”中一句也没有提到个中原因。
不过,据“中国人权”内部工作人员透露,该组织的“主席”刘青曾与王丹发生过激烈的争吵。事情的起因是台湾《TVBS》电视周刊在《大陆网友爆料:王丹真gay仙》的一篇报道中,质疑王丹的病历和学历存伪,并首度披露了王丹乱搞同性恋的丑闻。王丹要《TVBS》拿出说他是同性恋者的证据来,并向他道歉。结果《TVBS》却在一份回应王丹的公开信中指出,他们根据“绝对可靠的消息来源”,并得到了多位社会知名人士的证实,而决非仅仅根据网络信息或者“一名流亡诗人”所提供的内情。“中国人权”主席刘青认为象王丹这样的人若继续留在理事会里,必然会玷污该组织的名声和“道德形象”,而王丹则强调,不应将他的私生活问题与政治问题混淆起来,小题大做。
刘青指出,虽然搞同性恋属于私人问题,但是,王丹的同性恋行为居然闹到被公共新闻媒体曝光,则说明他实在过于放荡,缺乏检点和节制,这种事情一旦被共产党拿来做文章,必将有损于海外民运的声誉。在一次争吵中,刘青曾向王丹大声骂道:“你知道你的咽喉炎和痔疮为什么总是好不了吗?那都是因为你不正当地使用自己的口腔和肛门,上帝才惩罚你。有人说你‘唯男是图’,‘人可尽夫’,看来一点也不过份。你滚吧!以后你做任何事,都跟‘中国人权’没有关系。”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1668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