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再悼刘宾雁老前辈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再悼刘宾雁老前辈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再悼刘宾雁老前辈 (1629 reads)      时间: 2005-12-07 周三, 下午12:09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再悼刘宾雁老前辈


芦笛


在中国,逝者从来不属于自己或家属,而是属于政治。当马克思写下“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时,他可能万万没想到,在共党社会中,不但活人如此,死人同样如此,而在中国这种烂污社会中,著名死者最常见的不幸,就是沦为活人的政治斗争工具。

正因为此,我才在得知刘老前辈仙逝之时,立刻就料到了拥共与倒共两派要拿这作政治文章。爱党同志定要出来践踏中国尊重逝者的传统,政治仇恨发泄到再也无法开口的逝者身上去,而倒共同志定要出来将此炒作为自家的政治资本,发扬光大“谀墓”的庸俗传统,把逝者捧到天上去。

果不其然,刘老尸骨未寒,马悲鸣就出来以恶心大众为“反潮流”,以在丧礼上抛撒污物为“高标独调”。堕落到偷笑的地步,还要无耻自称什么“敢说真话”,把我也拉扯进去,似乎我也如同他一般下作。其实此人什么做人的原则都没有,只知道“泄私愤,图报复”( 这是他自己承认的)。几年前,他亲口说过刘老是个好人。但现在不过是要让那些民运私仇生气,他就什么恶心事都敢干出来,糟蹋一个从未伤害过他的人。如果不是早知道他越受刺激越人来疯的毛病,为了投鼠忌器,免得这小子更加放肆地侮辱亡灵,我早就大骂出口了。

另一方面,民朋那些吹捧也太离奇了些。最无聊的还是方励之那文盲,竟然把这种场合当成卖弄他伪“楚辞”的宝贵时机,和马悲鸣一道左右夹击,败坏大众情绪。这其间就少有人实事求是,为真实的刘老,献上自己的一份超脱政治动机的真诚的个人哀思。

这就是我为何在马悲鸣辈放肆侮辱刘老后,不揣浅陋作了副挽联:

望帝啼血,乡关万里,忠骨难归热土;
触獬书青,坎坷一生,心香长绕斯民。

论写对联,我连老枭都远远不及,遑论比真正的国学高手们;论亲疏,我和刘老缘悭一面,不过是个单向受惠的陌生读者,怎么也轮不到我来献丑,但出于对刘老人格的深深崇敬,出于对党国当局无理残忍剥夺一位八旬高龄老人叶落归根的天赋权利的愤怒,出于万千受惠读者一员的感激之心,出于一个普通人对遗属的人道同情,我都不能不写出自己的心声。

因为大家不一定熟悉国学,为免误会,只好在此解释一下那对联中用到的典故。

所谓“望帝啼血”,就是“子规啼血”。望帝是传说中春秋时期古蜀国君主,名杜宇,后“禅位”与相国鳖灵,归隐修道,死后化为杜鹃鸟,又名“杜宇”、“子规”,望故国而飞,啼声凄恻,以致啼出血来,洒在花上,化为杜鹃花,所以杜鹃花心有血迹样色素沉着,据说就是这个由来。后人常用此典比喻故国之思。最打动我的乃是清末黄遵宪赠梁任公的两句诗:

“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

这儿“再拜”,典出杜甫《杜鹃》诗:“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精卫填海的典故大家大概都知道: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炎帝之女,不幸堕海而死,化为精卫鸟,每日口衔细枝碎石填海。常用来比喻个人不计一己之力的微薄,进行crusade.

“触獬”即“獬豸”。据《论衡》,獬豸乃“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相传皋陶为尧的“大理”,即掌刑官。獬豸为独角神羊,在皋陶决狱时,用角顶有罪者。后来御史身上都佩玉獬豸,清朝御史官袍上则绣有獬豸图样。

为避免误会,我那挽联最好还是改得通俗些,如下:

子规啼血,乡关万里,忠骨难归热土;
獬豸触邪,坎坷一生,心香长绕斯民。

这就是我心目中真实的刘老。他大概是最后一个优秀的传统知识分子。他让人敬仰的,不在于什么非凡的文学成就,也不在于什么政治上的远见卓识,甚至也不在于他启迪了多少人的文明意识。我已经在前文中实事求是地说过了,在这些方面,因为时代的严重限制,他都大概算不得什么伟人。马悲鸣之辈完全可以抓住时代造成的局限,居高临下地去耻笑侮辱前贤。但这丝毫无损于刘老作为一个优秀的传统知识分子的光辉。

刘老之所以让人敬仰,让人哀悼,让人追思,还是因为他那崇高的人格和清白的良心。凡是稍微看过点他的著作的读者,不论政治立场如何,如果敢尊重事实,都不可能不触摸到那在字里行间处处跃动的爱国爱民的拳拳之心。哪怕是在蒙冤受屈被终身流放到海外后,他还在西方因六四大屠杀制裁中国之际写下痛苦的心声:一个中国人,要同意外国对祖国进行制裁,感情上实在难以接受,让我看了当场就涕泗横流。

我本来很讨厌用“良心”、“人格”作文章,因为这些概念已经被政客们用成了一钱不值的攻击政敌的政治武器。但刘老确实代表着传统的良心概念,那就是为范仲淹阐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正如侯一岳网友指出的,刘老在70年代末期复出之时,完全可以不必再走57年中断了的那条危险的路。他本人是老革命,早在抗战时期就投入了东北地下党的秘密抗日斗争。论资历,他远远超过了后来荣任文化部长的王蒙。如果他如同今日“犬儒”们一般识相,跟着唱唱主旋律,什么荣华富贵享受不了?又何必风尘仆仆地奔走基层,“微服私访”,调查民间疾苦,写成文字后不用安全的内参形式寻求解决,却要捅到媒体上去引起轩然大波,得罪了党内无数实权派?

至今犹记《第二种忠诚》那惊心动魄的开场白:一个前劳改犯回忆一位难友是怎么被监管的士兵未经警告就任意开枪射杀。整篇文字似乎是为倪育贤(不敢保证是否记错)翻案。凡是大陆出来的人都知道,那种意欲叛逃到苏联大使馆去的前政治犯比麻风病人还可怕,凡头脑“正常”者谁不是避之犹恐不及?然而刘老不但接见了这种untouchable 的贱民,不但不顾这显而易见的政治风险,写长文为他翻案,而且竟然以那个血淋淋的故事作为开场白!

这么作的后果不问可知:任何党国高官,哪怕是最开明的改革派也罢,看了都会七窍生烟。如果刘老不是置个人祸福于度外,又何必去引火烧身?那么做,他能获得什么个人好处,又能实现什么政治野心?难道驱策他的唯一动力,不是那以祖国之弊病为心头之患,以草民之疾苦为切肤之痛的传统优秀知识分子的火热的良心?

刘老的一生,就是林则徐警句的人格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最难能可贵的还是,刘老的良心不是方励之辈的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而是传统的责任伦理。他无情地暴露社会的阴暗面,还是希望引起当局重视,得到合理解决,并从制度上根绝此类弊病,并不是像方励之那样先验地认定“民主不能等待他人恩赐,必须起来自己去斗争”。他的文字没有煽惑力,根本就不是方励之那些讲话以及八九《绝食宣言》那种滥情煽情文字。他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想的也是实实在在地解决那些问题,并不是大而无当地提出一通毫无实际可行性的口号,煽动人民起来去不计后果、莫名其妙地斗争。

愚以为,中国人最需要也最紧缺的就是这种良心。这就是我为何用“獬豸”、“御史”来比喻刘老,并不觉得那是对他的贬低甚或是侮辱。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勇于砸烂一个百病丛生的旧社会,并不是什么利国福民的良心,需要的不过是肾上腺,绝对只会祸国殃民,千方百计医治它才更需要大智大勇与强烈的责任伦理。

马悲鸣昨天侮辱刘老,说他“以反对为荣”。我觉得这正是刘老最大的光荣所在,“反对”正是唯一能保证社会能够维持肌体健康的机制。古代中国人之所以发明出獬豸这种神话动物来,并以此激励御史们效法,顶出那些祸国殃民的恶人来,正是因为他们朦胧地意识到不可缺少体制内的反对派。

如果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能像刘老那样,效杜鹃啼血,如精卫填海,将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化作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努力,如刘老一般獬豸顶触恶人,补偏救弊,匡时济世,甘作平庸、有限、然而实在的体制内的反对派,则病入膏肓的中国社会也才有痊愈希望。

我想,这就是刘老为中国人民留下的精神遗产。在一个从未有过民主实践、绝大部分国民特别是愚昧绝伦的知识分子都是“民主盲”、“文明盲”的国家,刘老对西方文明特别是民主的认知有限毫不足奇,只有轻薄之徒才会去诟病,也只有别有用心之徒才会不顾事实把他捧为“民主先知”。刘老给咱们留下的教诲,还是怎么去做人。

最令人悲愤的还是,刘老的悲剧性遭遇,彰显了坚持良心的惨重代价。我那位朋友说得真对:共产党连刘宾雁这样的人都容不下,真是不亡无天理!党国当权者虚弱昏聩到了连一个身患绝症的老人都怕,残忍到了连他埋骨乡梓的起码请求都断然拒绝。这又岂止是刘老那位赤诚的爱国者的个人悲剧?它更显示了党国前途的黯淡。于是刘老之逝,便化成了子规最后之啼:

“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883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