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愿造就刘宾雁老的悲剧时代早日结束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愿造就刘宾雁老的悲剧时代早日结束
芦笛
今早在坛里看到,刘宾雁老以八十高寿仙逝,不由得心里沉甸甸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一般人知道刘宾雁老,大概始于《人妖之间》。我却早在文革中就看过他的作品了。其时武斗正烈,闲在家里没事作,就到处找书,甚至几次趁乱到图书馆偷书。不管什么读物,找到就狼吞虎咽地看。“右派”作品看了不少,其中自然有最有名的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刘老的《在桥梁工地上》。
看来看去也就知道了“反右”是怎么回事。斯大林死后,苏联开始了“解冻”时代。苏共20大,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社会主义阵营普遍受到冲击。中国当时唯苏联的马首是瞻,自然也难免受到苏联短暂的“自由化”潮流影响。
其时毛开始发现苏式社会主义的缺陷,想为极权制度注入生机,提出反“官僚主义”,号召“拆墙填沟”,想恢复战争时期密切的党群关系,使得业已官僚化的中共恢复战时青春。那时苏联《火星》杂志登出中篇小说《拖拉机站长和总农艺师》,一反斯大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马屁文学陈套,极度有限地暴露了共党制度下官僚主义的阴暗面,正好符合我党需要,于是立刻就被翻译过来,出了单行本,被迅速推到“样板戏”高度。短期内便有若干作品按那样板裁制出来,上面说的王蒙那小说和刘宾雁的报告文学都属于这些仿制作品。因为符合党的“中心工作需要”,发表后都受到高度评价,记得王蒙那小说还给选进了中国作家协会当年的短篇小说选集。
因为年代久远,我已经记不住宾雁老的那文字讲的是什么事了,倒是王蒙那小说还有点模糊印象:主角是个刚分配到北京某区组织部工作的年轻人,他发现该部官僚主义严重,主管官员革命意志消退,麻木不仁,于是便奋起斗争,获得上级支持,取得胜利。和那苏联样板小说是一个调调,当然作者才能不如人家远甚。这是虚构,刘老的则是纪实,大致也是同一主旋律。发表后先是备受赞赏,但“反右”后都成了著名大毒草。
我那时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嘛事不懂,但也本能地觉得许多“右派”做得真冤。从字里行间,我实在看不出这两位全国著名的青年大右派的恶毒用心,似乎还是为党担忧着急,一片忠党爱国的赤子之心。这种温和的批评,比起文革“炮轰火烧”各级党委的大字报来当真有天壤之别。幼稚的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何毛能在后来发动造反派猛烈攻击各级党组织,当初却连这种善意批评都无法容忍?
再见到刘老的作品,已经是70年代后期,其时平反了的“右派”纷纷再度登台献艺。我惊讶地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反右”确实是我党说的“母亲错打了孩子”,许多著名右派非但不是什么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根本就是积极分子,其觉悟远不如我等后生小子。丁玲那老积极自不用说,什么“神童”刘绍棠、从维熙的作品,简直就没法看下去。至今犹记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那玩意的唯一价值,就是证明被党妈妈往死里打过的从先生确实是党的好儿子。当然这也可以原谅──人家给关在监牢的净土中,没像咱们那样亲历“大革文化命”。
刘老则很不一样。我至今犹记在报上看过他的两段话,一段的大意是,如果我们1957年不是打击了应该保护的,保护了应该打击的人,那么国家后来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灾难。另一段则是说,中国乃是最强调“阶级斗争”的国家,但吊诡的是,咱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却非常落后,云云。
我的启蒙主要是靠阅读西方社会科学书籍完成的,这大概就是我从“新”中国作家(乃至所有中国作家)中唯一得到的启发,所以至今记忆犹新。
那第一段话使我深长思之,发现它说出了“新”中国和传统社会的一个重大区别,后来便成了我写作《马屁之邦》的基本出发点。在其中我指出,传统社会君王还知道安装“刹车”的必要,不仅特地设置了言官来监察朝廷和地方的施政,而且在理论上从来表彰那些敢言直谏的忠臣。唯独到了“新”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专门提拔溜须拍马的无耻奸臣,严惩敢于直言批评的耿直贞亮之士。最后便是把党变成了实行负筛选的吸尘器,专门搜罗富集人渣。那时我根本没想到,刘先生此话竟然成了他日后命运的谶语。
刘老那第二段话则让我倍感我党的大老粗实质。的确,我党乃是全世界嚷嚷马列主义最凶的政党,但自党魁以下似乎就没谁真的掌握了马列主义。马列主义的教科书化完全是苏联完成的,我党不但毫无贡献,就连照搬过来的本事都没有,以致连艾思奇、于光远那些知识青年编写的低档小册子竟然成了教科书。中共连他们自己的教义都没本事拎清爽,别的还用说么?刘老这段话,让我再次痛感泥腿痞子治国给文明带来了何等毁灭性灾难。
后来当然就是《人妖之间》了。自有报告文学以来,大概再没有哪篇如它那样引起过全民性轰动。一时间,“王守信”的名字家喻户晓。就连工厂的穷哥儿们来找我聊天时,也难免要骂上两声“大贪污犯王守信”,跟时下追星族讲他们的偶像差不多。
那文章使我很激动,但也就是激动而已,情绪反应过去后,便“事如春梦了无痕”,过后再没去想,遑论受到启发,跟上面提到的两段话完全不一样。要一直到去年,我看见马悲鸣出来指控刘老,这才回忆了一下,立刻悟出了时代造成的荒唐。
看到《第二种忠诚》时,我正在上研究生,看后只觉得深深的悲哀:世间哪有什么“第二种忠诚”!咱们的社会倒退到如此骇人的地步,以致刘老连“溜须拍马、阿谀逢迎不是忠诚,敢言直谏才是忠诚”的话都不敢对我党说,只敢温和地讽示我党:“除了无耻奉承之外,敢言直谏也是一种忠诚。献媚是直线尽忠,批评是曲线尽忠,不要再错打孩子”!
后来便是86年学潮,刘老和方励之、王若望一道,被老邓当成“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点名,开除出党。王我不了解,方的遭遇我也不觉意外,最让我震惊的是我党也没放过刘老。我这才从头到尾想了一遍我知道的刘宾雁,越想便越觉得绝望,悲哀如同潮水一般袭来。
记得当时的感想是:其实刘宾雁先生的生命有20多年的空白。他70年代复出,立刻就接上了57年正在干的事。57年对他来说似乎就是昨天。这其间那20多年,似乎就如同一个夜晚一般。57年他消失时是什么样,“前度刘郎今又来”时还是那个样──自始至终都是个忠心耿耿的御史。如果要说这两个“刘郎”之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后来这刘郎因为在那“一夜等于20年”中做了个噩梦,所以一边忠谏一边小心翼翼地劝告我党:“不要再度错打好人!”
然而20多年前发生的事再度发生了,刘老如此微不足道的希望竟然就是无法满足,我党再一次“打击了应该保护的,保护了应该打击的人”。
后来便是89学运,刘老不知何故便被放逐到海外来了。似乎其时他正在国外访问,就此失去了回国资格。尽管如此,一开始,刘老似乎并未放弃他的“第二种忠诚”。记得我在海外华文报刊上看到他的演说,他还在为社会主义制度辩护并批评民主制度,坚持强调中国普通百姓享受的人权并不差。那理由相当滑稽,我至今还记得两条,一是希特勒是民主制度选上去的;二是一个普通中国工人敢拍着桌子和厂长吵,而这种事在西方根本就无法想像,云云。
然而就连这种传统御史式的人物也无法见容于我党。刚才看《多维新闻》报导,谓刘老病重之时想回国都没有得到许可。中国有所谓“狐死首丘,叶落归根”的传统,不难想像中国政府粗暴无理的拒绝老人生前最后一个请求,对那为真正的爱国者感情上是何等残酷的打击!读着那则新闻,我耳畔不禁又回荡着一位朋友的话,该同志根红苗正,又红又专,80年代就成了所谓“第三梯队”。可就连这种春风得意者,也曾偷偷跟我说:“共产党连刘宾雁这种人都容不下,真是不亡无天理!”
我想,这其实才是刘老的悲剧所在──他以个人经历,凸显了“新”中国空前的黑暗、反动与荒谬绝伦。正如我在《“为民请命” 的悲哀》中指出的:
“传统社会的正直御史,干的无非也就是刘老的活:体念民艰,察觉时弊,冒死写成‘内参’ ,以圣贤之道向君王责以大义,以‘水能覆舟’ 的功利考虑痛陈利害,力谏君王珍惜祖宗百战得之的家业。刘老与统治者作的‘人格较量’(郑义引哈维尔赞刘老之语),干的不也就是这活么?无非是把朝奏改成了登报而已。”
当然我也指出了区别,那就是古代御史们有圣贤之道的指导和鼓励,而新时代的御史根本就无法从官定意识形态中汲取精神力量。相反,我党专门打击忠谏之士。所以,哪怕刘老的忠谏比起前辈来当真是微不足道,漫说如海瑞一样上疏严厉指责皇帝本人,就连大臣他都没资格弹劾,甚至连中级干部也不曾抨击过,仍然被无情放逐海外,至死有家归不得。
海外“民运”人士主张革命,曹长青辈曾写专文嘲笑攻击国内自由知识分子,谓之曰“谏士”,似乎那是非常耻辱的角色。其实既然无法革命也不可革命,知识分子剩下来的良心选择当然就是作“谏士”。作谏士不可耻,可耻的乃是那些连传统帝王都不如,要彻底铲除谏士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社会存在可能的反动、愚昧、凶残的现代独裁者们。
这就是刘老的生存价值所在。刘老在80年代发表的文字,和当时破空而出的“伤痕文学” 作品一样,构成了涌动著的思想解放大潮,启蒙了整整一代人。但那乃是知识分子们的集体努力,从个人贡献看,刘老似乎算不得什么文学家,更谈不上是启蒙家,连先知先觉大概都算不上,似乎更无法称为民主志士。作为一个在那个荒谬的时代中造成了巨大影响的知识分子,他的存在意义,大概是以悲剧人物的荒诞命运,彰显了今日中国与古代和现代文明世界的惊人距离。
为“文人不以文传而竟以时代悲剧传”的悲剧时代一哭,愿这种时代早日结束。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