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民运麦卡锡究竟想干什么?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民运麦卡锡究竟想干什么?   
所跟贴 ZT小道所传胡耀邦去职后自嘲词(未经考证,仅供参考) -- Anonymous - (124 Byte) 2005-11-20 周日, 上午1:42 (122 reads)
曾参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环球时报孙长江及朝鲜日报赞胡耀邦文 (95 reads)      时间: 2005-11-20 周日, 上午2:2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居然能出现胡耀邦这样的政治家

环球时报

今年十一月二十日是胡耀邦诞辰九十周年。十六年前他因突发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而去世,但他并没有从中国人民的心头离去。他生前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死后人民心中依然装着他。他的生平、事业、思想、品德,乃至音容笑貌,已经成为任何力量都无法抹去的历史性话题。今天我们有幸纪念他,感到格外欣慰。
在长达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胡耀邦为中国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国际上也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以极大的勇气、热情和智慧,克服种种阻力,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他是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奠基人之一。今天,只要说到解放思想,组织和推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说到平反冤假错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说到关于农业问题的几个“一号文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在重重困难中崛起的“光彩事业”等等,只要说到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就不能不说到胡耀邦。他的英名已经和他的丰功伟绩一起载入史册,注入人民心田。

胡耀邦长期从事青年和知识分子工作,这是他的一个独特的工作领域。他反复强调对青年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他殚精竭虑,爱护、教育和培养青年,关心青年的成长。他本人始终朝气蓬勃,永葆青春。他是青年的没有代沟的朋友。他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他自己一生渴求知识。参加革命前,只念过半年初中,以致被某些狂妄自大的人讥为“小知识分子”,但他好学深思,博览群书,终于成为一位知识渊博、能诗善文、长于演说的令人信服的大知识分子。他政治生命中的几度坎坷,几乎都和他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年独立思考,保护知识分子免遭政治风浪的打击分不开。他是知识分子的可以交心的朋友。

胡耀邦受人敬重和爱戴,不仅在于他的思想和事业,而且在于他的品德。他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是忠实地实践革命圣徒的道德理念的楷模。他从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岗位上下来以后,党内党外,对他的敬仰有增无减,形象更加高大,这是他自己没有想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他的高贵的品德。李昭大姐在胡耀邦墓侧立石上题写的八个大字:“光明磊落,无私无愧”,胡耀邦是当之无愧的。

胡耀邦无论作为政治家,还是普通人,他人格中最大的特点是真诚、坦率、正直。这是他的巨大的魅力所在。他是一位难得的真诚的理想主义者。他的崇高和不幸,受人尊敬又令人惋惜,可以说都和他的理想主义分不开。他坚定地相信,他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就是客观真理,因而义无反顾,全力以赴为之奋斗,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他以为党内同志特别是高层领导同志,都和他一样坦诚,因而可以真心面对,结果累遭不测。他自己从不整人,而且总是想方设法为蒙冤者伸张正义,结果自己却落了个挨整的结局。他克己奉公,严谨治家,几近苛刻,以为凭借这种表率作用,再辅以思想教育和一定的规章制度,经过三年五载,党风就能根本好转,结果预期一再落空。这一切令他伤感不已。尽管如此,他却初衷不改。他的真诚令人感动。他是一个透明度极高的政治家,一个真正的好人。

和一切历史人物一样,胡耀邦也有他个人的缺点和时代的局限性,这是不必讳言的,也是不难理解的。令人惊异的倒是,在当代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居然能出现胡耀邦这样的政治家,这样富有人道精神的人。在当代中国,被称为“政治家”或“伟人”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就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而言,没有几人能和胡耀邦相比。诚然,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好事,成就过一番事业,因而头上都有一个耀眼的光环。可是,只要转换一下视角,就不难看到,他们或者因为谎言被戳穿,神圣的根基发生动摇,已经从神坛上跌落下来;或者因为虚伪的面纱被揭去,“正人君子”露出了两面人的本来面目,正在遭人唾弃;或者因为在民主发展的紧要关头,扮演了段琪瑞、蒋介石都不曾扮演的角色,留下终身骂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将变得越来越渺小,直到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雾霭之中。与此相反,胡耀邦为人低调,处事随和,淡薄名利,没有那么显赫,可是死后却能在人民心中长存,而且形象越来越高大。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

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这是历史人物评价的最终分野。胡耀邦始终把自己投身的政党,看作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的政治集团,而不是看作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权势的朋党、帮派;始终把这个党所奉行的意识形态,看作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的指导思想,而不是看作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权势的“旗帜”、旗号;始终把自己看作人民群众的仆人和儿子,而不把自己看作人民群众的主人和老子。

当然,今天看来,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看法是过于纯真了。但他是一个忠于信念,言行一致的人,他这样想,也这样做。这正是他的伟大和可贵之处。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在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而奋斗的过程中,将时时回顾他,从他那里吸取智慧和道义的力量。他是一个不朽的话题。人们将长时间的纪念他,谈论他,研究他。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本文作者孙长江原系科技日报副总编辑,张显扬原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胡耀邦得到肯定评价平反六四迎来曙光

朝鲜日报

“对胡耀邦的肯定评价使平反六四事件迎来了一缕曙光。”中国名门高校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对1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前总书记胡耀邦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做出了上述评价。当天的纪念仪式是中国现代政治史上的重要一笔,自始至终活动都在严肃的气氛中举行。
韩国朝鲜日报19日报导说,当天上午9时许,各种高级轿车通过人民大会堂北门接连抵达活动现场。每辆车的前窗都放着本次活动的停车证。停车证上写着“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座谈会”。活动开始前抵达的轿车约有250辆。还有一些老人乘坐20座客车到达现场。从车辆数量推算,参加活动的人士约有350名左右。不少轿车还配备着“军”和“京V”车牌。这些都是人民解放军所属车辆。活动现场禁止记者出入。

活动从上午10时到11时举行。11时15分,活动结束之后,参加活动的人们开始离开现场。因为都乘坐遮挡车窗的轿车,所以很难确认车内人士的具体身份。记者向参加这次活动的、名叫杨威(音)的老人进行了确认,结果发现活动内容不像是座谈会,而更像是纪念仪式。他说:“中央领导人发表演说,其他出席者坐着听演说。没有进行讨论,也没有人发表意见。”活动并不是香港媒体所报道的研讨会。

主持活动的是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发表了演讲。杨威还说:“曾庆红的演说(对胡耀邦)是非常肯定的。”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正式给胡耀邦平反了。温家宝总理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胡锦涛主席因为正在釜山参加APEC(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所以没有出席当天的活动。

中国当局对老百姓没有公开当天的活动,而且事先也没有预告。活动结束之后,新华社报导说:“中共中央于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温家宝出席,曾庆红讲话,吴官正主持。”报道仅两句话,43个字。就像报道一样,非常谨慎地对待这个问题。

共产党有关人士就当天活动表示:“党中央不希望此次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就是说,如果向老百姓公开胡耀邦纪念活动,可能要重新评价迫使他失去权力的邓小平和对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压力等有可能演变为政治争论。

但是像清华大学教授指出的情况一样,就像悼念他死亡的活动触发六四事件一样,对胡耀邦的重新评价,有可能成为平反六四事件的契机。当年,受到“推进资产阶级自由化”批评,被挤出历史舞台的胡耀邦在16年后重新“复活”,开始重新铺写中国现代史。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331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