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贝苏尼帖: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胡言乱语之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贝苏尼帖: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胡言乱语之一   
国路客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转贝苏尼帖: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胡言乱语之一 (931 reads)      时间: 2005-11-13 周日, 下午3:5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胡言乱语之一

俺们小时候有首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结尾部分,为了避免伤害亲美网友的感情,改一下,“专吃胡启明”吧,呵呵。

话题是启明网友挑起来的,坚持汉字是万恶之源,汉字不废,中国永远没有“崛起”的一天。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拿数学来说事,一听“数学”二字,看主席就换上严肃马甲跳出来,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不过,物极必反,“我是科盲我怕谁”,再捅一次马蜂窝:论数字,还就数汉语(也许还包括日韩等东亚语言)最科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汉语的数字表达方式,最接近“阿拉伯”数字的直观形式。单音节,跟数字一一对应;表达个、十、百、千、万……的顺序也跟“阿拉伯”数字一致,阿拉伯文本来就是从右往左写的,嘿嘿!

有人说,能不能熟练地运算是衡量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指标之一。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是彻底的hopeless,学语言的时候,一碰上数字就缴械投降,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数着数着总要“啪”的一个立正向后转。就拿英语来说吧,从一数到十还没事儿,死记硬背呗,到eleven就莫名其妙,还有那个什么twelv,OK也是t打头,跟two有点关系。13到19都是个位数在前,十位数在后,到20又是“啪”的一个立正向后转,十位数在前,个位数在后……

德语也差不多。从一数到十就是“啪”的一个立正向后转,不过比英语强的是,直到99都是个位在前,十位在后,到100才向后转。

好不容易把这两门子官司转圆了,到学丹麦语的时候又傻眼了。别怪我科盲,也赖不着汉语汉字,同班的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法国人……都是从小习惯了立正向后转的,专业背景估计也有理工科的,异口同声说数到49就数不下去了,个位数在前还好说,整数50到90的前缀怎么看也跟5,6,7,8,9联系不上。

等到死记硬背得差不多了,偶然碰上一个数学副教授,听他讲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丹麦古代有个单位是20,所以60是3X20,80是4X20,那么50,70,90就分别是“三乘以二十减半(个二十,下同)”,“四乘以二十减半”,“五乘以二十减半”!

我曾陪国内来的代表团参观历史博物馆,听解说员一说到数字就发愣,旁边的汉学家就帮忙报年代数字。怕团员们说我俩笨蛋,一个光会数数,一个连数数都不会,从博物馆出来赶紧解释,像1874这么个年代,丹麦文直译出来是“八加十个一百,四加四乘以二十减半”!

同在广义英语的范围之内,也会出现“文化差异”,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英吉利海峡划线站队,但是碰上数字又不灵了。就说Billion吧,“英美联盟”和“德法同盟”统统解体,重新排列组合。法国跳过英国跨过大西洋跟“死对头”美国拥抱,都是10的9次方;英国把“姑表亲”美国扔到一边,越过法国,跟德国“保持一致”,是10的12次方!

本人虽然是科盲,也知道碰上零不敢听毛主席的话,照着三个加减,硬着头皮把这几个关系记住,才知道英、美、德、法国人嘴里的Billion是几位数,可要是一个母语在这四家之外的人用英语说Billion,就只好请他一个一个“圈”的“画”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996485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