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古希腊神话之三仙女纺线而终以一剪 (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古希腊神话之三仙女纺线而终以一剪 (ZT)   
Imbecile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古希腊神话之三仙女纺线而终以一剪 (ZT) (431 reads)      时间: 2005-11-03 周四, 下午11:2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徐梵澄: 百岁瞻言 (原载《光明日报》1997年5月6日)

人寿是有限的,而人的事业可以长存。习俗逢生辰祝人长寿。但人的整个寿数虽非前定然是有定的。取喻古希腊神话之三仙女纺线而终以一剪,则前段增一岁,后段减一年,未曾延长,只是又接近终点一段了。这么看,庆寿辰的意义殊少。

论于人生的事业,大不相同了。子又有孙,孙又生子,若支持或发扬同一事业,则可以长存。如是乃成其为历史。史之体属过去,其用则属现在和未来。正如此乃成其为可宝贵的传承,无历史则亦无文明可讲。在长川历史上某点略一停驻,回顾过去,反省现在,远眺将来,所以成其纪念,则其意义丰富多了。

商务印书馆经历一世纪了。以一书本的微小事业,从“书坊”,“刻印处”,“官书局”的环境生长出来,发展到与生民同其休戚,与国运同其盛衰,为学林所倚重,舆论所称扬;而且,几经变乱,备历艰难,灵光岿然,功业辉赫,其间自有其所以然之必然而非偶然者存,这便值得探讨,纪念。

溯此事业之初创,在逊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时近大清帝国的末日。内则西太后秉政,造成了戊戌政变,随之以庚子之义和团。外交则可推到其前一庚子(1840)之鸦片战争。从此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又大败于甲午(1897)。稍治中国近世史的人,便知道内忧外患,是怎样一胶胶扰扰之局。其时的政治之事无一不使人疾首蹙额。中国无一日不近于危亡。那一时代的有识之士,处于那种环境中,以切身的忧患激发了志节。“兵莫惨于志,镆邪为下”,志是最利害的武器;大志一立,百理皆顺,由此忧患意识的磨炼,所以能艰难创业,而折不回。终于志遂功成,大有造于邦国。

观于创办此一文化事业的前修,原皆学术界铮铮佼佼的人物,著名的领导者,有张菊生先生,辅之以高梦旦先生。由他们罗致了一班名在东南志同道合的学者,组成了商务馆的骨干。颇闻最初便成立了印刷厂,石印最先,铅字排版其次,珂罗版又其次。同时成立了销行处。从初便是编、印、销三事合成了一条龙,卓然自立,不受外力的约制。其最初发行的是教科书。其次是类书或丛书,如《四部丛刊》等。因为菊生先生自己是目录学名家,精于校勘,所选《百衲本二十四史》等,皆一时代所可得的最佳版本。到1925年,已有影印《四库全书》的整个具体计划了。惜乎北洋军阀为梗,未能实现。然仍出版了多种“珍本”,甚得时誉。后下王云五先生接手,发行了《万有文库》,《百科小丛书》等。作风稍变,然工作是一贯振作奋起。其次是辞书,及各种外文之字典、文法等。其次是林林总总世界学术著作之翻译。其次,或者是其余事,是以珂罗版印行碑版字帖,法书名画。多为艺林所珍赏,取为真赝之准绳。其他较小的文化事物不必一一数。

在经济学上,总说供与求互为因果,互相激发。有供在先,即可早开风气。其传布西方新知识,正应了时代之需求。则严几道,林琴南,及后来之伍光建等人著名。严氏译著8种,支配了一时代的新思想界。后集为《严译名著丛刊》。林氏快笔,译述出版凡132书,大大使西洋社会为国人所见。而风气开通了,又印行了列治(Legge)所译之英文《四书》。至今仍有参考价值。还由周越然等出版了一种《英语周刊》,亦复风行全国。可见今之所谓“文化交流”,始此。

追想创业诸前修,多由儒而入商,其商业道德亦复是高尚的。大致于十三经之外,还须博通另外一经,即“生意经”,算盘打得丝丝入扣。因为这是私人集股的有限公司,不受国家津贴,无由自何处取资,除了从书本上挹取微利。倘非如此,则商务馆早已不能存在。分馆渐已设立于国内各地,后闻其且设立于南洋。其呼应之灵通,供求之调整,早已将基业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从事“商战”。战争中之运筹决策,皆取决于上海棋盘街之总馆,如立一分馆,使某人独当一面,实赖乎总馆之知人善任,调度得宜。必成,倘败亦不致影响全局。犹记三十年代初世界经济萧条,日本劣质纸张,大批倾销中国,索价只求取运费。于是一时书市场秩序大乱,书价落到“一折八扣”,即值1元的书,卖8分钱。许多上海小书店关门了。较有名的“世界书局”,也快倒闭了。因得到某“要人”拨款80万元,乃支持了局面。商务馆当然也遭冲击,然未曾动摇,因为基础巩固。颇闻晚近学人也多“下海”,海上不免时有风波,如此等事是值得借鉴的。

浸至此百年中段,国事更不堪问了。惨案如“五卅”等,连续发生,全国民众运动如潮涌起。商务馆随时代进步,其工会组织是健全的。因其为文化事业的基层,与江南诸纱厂相呼应,也举足重轻。其劳资两方面仍然有分,然已做到内外上下融为一有机的整体,在患难中顺轨则运行。后下从之脱颖而出一伟人,陈云,往延安立有功绩。时变愈亟,1932年“一·二八”之役,日本军队残破闸北,以及1937年“八·一三”淞沪之役,商务馆所遭受的损失是巨大的。所附设的东方图书馆也毁掉了,若干珍贵版片无从弥补的也烧掉了。在抗战时又迁川。其种种牺牲,记忆犹新,自有史家稽录。

总体说,此一文化事业是成功的,经历了一百年。而鄙人之所闻知,仅及其前半。诚致叹于其创办人学问之广博,眼光之高远,气魄之雄强。在患难时代中,未蒙国之休,乃遭国之戚,而一致本其爱国精神,奋斗迈往,以措此事业于磐石之安,可久可大。据统计,百年中已出版图书三万余种;看来其中寻不出何种有伤风教专为赢利而销售者。此事理之当然,但长时期保持了这种法守,亦足称许。积极方面的嘉惠学林艺苑,提高了文化水平,有功于国,亦未可量。犹记抗战时期,日本飞机滥炸重庆,密集投弹,商务馆未改常度,仍用四川土产粗纸,在隐蔽下翻印其《世界名著》。

纪念征文谬及鄙人。尊所闻而怀旧谊,略记其前半百岁之史事。祝其从此增盛光大,再历百年或者更长久。……如是如是。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754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