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李志绥在“四清”中的见闻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李志绥在“四清”中的见闻
六者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50
经验值: 816
标题:
(ZT)李志绥在“四清”中的见闻
(899 reads)
时间:
2005-10-08 周六, 下午8:38
作者:
六者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本文选自李氏回忆录第54章,标题是另加的。
---------------------------------------
54
—九六五年六月尾,毛叫我去见他。毛说:「现在农村中的阶级斗争形势很严重,四清工作搞得如火如荼。你们还稳坐钓鱼台,丝毫不动,这怎么成啊。告诉汪东兴,公安部部长谢富治都下去了,你们还不动啊,叫汪东兴和你们一起下去。」
我去找汪东兴将毛的意见都告诉了汪。汪说:「又是什么地方让主席不高兴了?来了这么一手。」
田家英说:「这是怎么回事啊。看起来,主席这里的工作人员要大换班了。」
我说:「每次他要打发人走,一定先过渡一下,过渡的方法就是下放劳动一段时间之类。这次大约就要换个地方了。」
叶子龙和李银桥一九六○年就是这样被打发到信阳的。这次大概轮到我们了。
一组里毛只留下机要秘书徐业夫和服务员兼理发员周福明,其他的人都下去。江青一听到要「四清」,病就全回来了,所以她不用去。
田家英说:「换换也好,现在北京政局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还不知道要怎么变化。走了也好,免得遭池鱼之殃。」
汪决定我们去他的老家江西的铅山县。毛听了後,又讲:「要走,应该拍屁股就走。用不著什么准备。六月底集中,七月四日前走。」我要求卫生部副部长之一的黄树则,在我「四清工作」期间,暂代负责毛的保健工作。毛觉得不必再找一个医生。毛说:「我的身体好得很,无健可保。我不像那些老爷,动一动都要量血压、量脉搏,他们惜命惜身,养得脑满肠肥。他们要保健,我不要。护士可以找一个代替吴旭君,不要到北京医院找了,到三○一医院(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找找看。」
我同吴旭君到了三○一医院,找到了主管保健工作的蒲荣钦副院长。我向蒲说明来意以後,他受宠若惊地说:「人家北京医院对保健工作比我们强的多,主席他老人家怎么想起我们来了?」蒲未受过正式医学教育,只在红军时期做过医务兵。
他叫我们先看看他从高级干部病旁中挑的两名护士。一个比较沉静,一个比较开朗。我与吴旭君将这两个人的照片交给了毛。毛挑了开朗的刘。毛说:「这个人看来灵活,不那么死板。」
汪东兴组织的四清工作队在七月二日动身。
我们到江西时,这个四清工作队总共有一百多人,包括了几处人员——中央警卫局、警卫团、卫生部、第二炮兵部队人员和江西省省委机关工作人员代表。李讷也同行。
这里先插叙一事。一九六二年一月,在北京开七千人大会的时候,有一天北京大学有人打电话来,说李讷病了,我匆忙从人民大会堂赶去北京大学。李讷当时是北大历史系学生。我赶去时发现李讷只是重感冒、发烧。北大的党委书记兼校长陆平小心谨慎,通知了我。当时历史系的总书记也在,陆平和他两人十分担心。两人一再向我认错道歉,他们说知道的太晚了,耽搁了时间。李讷很不高兴,在发脾气,嫌我不早点去看她,还说要是死了,不会有人知道。她一个劲直吵。我最後终於生气了。
我讲李讷:「你已经二十一岁了,不是小孩子。生病,学校的领导们都来看你。北京大学有一万多学生,都像你这样子,学校就没有办法办下去了。」
李讷听了嚎啕大哭。我连拉带扯,将她弄上车子,送去北京医院。一路开车,她一路哭闹。甚至有两次经过交叉路口时,被交通警察截住,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後来我跟毛报告此事,毛不高兴地说:「北京医院是高级干部才能住的医院啊,她怎么能住呢?」
我说:「感冒这种病,一般医院都不会收住院。北京医院里的人很熟,只能送到那里。」
毛主张以後不要这北京医院,我说:「如果不送北京医院,只好放在家里,会传染给你,更麻烦了。」
毛又问我,李敏、李讷和毛远新回中南海时,在什么地方吃饭。我告诉他,在他的厨房内,由李锡吾师傅做饭给他们吃。
毛说:「以後做这么一个规定,她们吃饭都到大食堂,不许再在我的厨房内吃。」
这一次毛叫李讷也去四清工作,就是要证明他的子女没有特权。倒是苦了汪东兴,还得另外安排一个人照管李讷。
打一开始我们在江西的四清工作就是个闹剧。派了在北京的一组特权分子下乡调查农村的腐败情况,领导「阶级斗争」,只有「荒谬」两个字可以形容。我们这一路包的火车,住招待所用的全是公费。光安排我们下乡及吃住,就浪费了不少公帑。数十万都市人口派下去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我们一样,大家全去得心不甘情不愿,这运动到头来,只是金钱和人力的双重浪费。
我们到了江西後,便分成四组,分别前往四个农村。大跃进後,人民公社依地理位置分成几个生产大队,然後再下分为生产队。我与警卫局副局长王生荣率领的那一组到铅山县石溪镇。江西上饶专区公安处张镇和处长和铅山县县委书记随後加入我们。他们二人十分随和,以後我们都成了时常来住的朋友。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江西的农民过得这么艰苦。我已经回祖国十六个年头了,随侍毛十一年。我在一组中能知道各式各样的机密消息。我知道大跃进造成了饿殍遍野,农民民不聊生。我知道民生凋敝,但未料到比我想像中更苦。农民们穿著破烂褴褛的旧棉衣,吃的米饭好像是砂子,咀嚼很久也难以下咽,只配几根青菜。茅屋简陋,漏水,四壁萧条,家具全无。狭窄的土路一下雨,泥泞四处飞溅。在石溪镇上没有小学,也看不到报纸、杂志,或是书。村中成年人几乎全不识字,小孩子也没机会念书。最近的学校在几里外,上学的小孩只有很少几个。
四清工作队有次从外地调来了电影放映机,露天演出了五十年代中期出品的一部旧电影。农民们各自带著凳子,周围四、五十里的人,都赶来看映出。大部分的人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电影。
我们穿去的单衣棉衣都是旧的,可是没有补绽,生产队里的农民看了非常羡慕。一位老农民摸著我的棉大衣说:「什么时候我们有这样的衣服穿,就到了共产主义了。」
村民们对我们都很好奇。王生荣一向生活优越,身材比较胖。我们这组的农民个个骨瘦如柴,没有人见过像王这样的胖子。每次王从茅屋出来,村民都围上去啧啧称奇。大人们问他吃什么才会这么眫。小孩子们则跟在他的後面欢叫:「看大胖子罗,看大胖子罗。」
按规定,应该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民家里太小,很难挤出地方,我们借他们的一个谷仓,搭起木床,垫上稻草,摊开铺盖,架上帐子,成了临时宿处。我们自己成立了厨房,雇请大师傅烧饭。为了与农民的生活相差不远,我们也吃农民吃的硬乾饭。
我的小组负责的那个生产队,一共有十二户人家,共同耕种五十几亩地。各户有一点自留地,种自己需要的蔬菜。没有拖拉机、牛马,只有几个简单工具。耕作全凭腿、手的劳动,干一天下来,全身酥软。这种劳动实际上是将人变成牛马。田地小,耕作技术原始,收获自然贫乏,再扣去税粮後,农民更是所剩无几。
世界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可是中国耕种仍然依循几千年来的旧方法。在这种状态下,空喊跃进,岂不是自欺欺人。我不懂中国为什么不将精力和智慧拿来发展节省人力的农耕机器,帮助农民脱离落後和贫穷呢?我跟汪东兴提起,我不了解为何解放十六年後,广大农民仍然如此贫苦?他只说,许多地方更苦。
汪所言极是。在江西有些妇女是一九六○年前後,从安徽逃荒来的。在安徽没有粮食,再待下去,会饿死。於是抛下丈夫和子女,逃到这里,又找人结合生了孩子。这时虽然农村情况稍有好转,但是她们也很难回去了。
在这一片贫穷景观中,我们的工作是领导阶级斗争。大跃进失败後,毛认为三年困难时期的导因是生产队的基层干部贪污,他们从中揩了农民的上交粮,因此不是错误的政策引起饥荒。
而这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和清理工分的所谓「四清工作」,其实是庸人自忧。我们仔细查了生产队会计记下的账。全生产队只有这位会计认识有限的几个字,这本账真是「烂账」,谁也无法弄清楚上面记的是什么。好在全生产队只有十二户农家,做了世代的邻居,对彼此瞭若指掌。全生产队有多少财物,社员都清楚,全队打多少粮食,每家分了多少,大家也都一清二楚。全队实在穷得很,就算干部想贪污,也根本没有财物可贪。
这也不是说真的没有贪污问题,是有,只是在公社和县及省一级的干部。这一级干部才有权力向农民收税粮,并为所欲为。他们才有权力腐化。
农村中仍在疯狂进行著地主和贫农、封建主义和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共党接收石溪後不久便施行土改,地主和富农被剥夺了所有的财产,全家都受其他村尺管制。目的是让地主、富农(包括他们的妻小)在劳动中强迫改造。
每逢节日假日,地主、富农都要集中起来,把生产队负责公安工作的社员或生产队长训话。令人最难受的是,队里出一点事,例如牛吃草时,杂草内有碎的一枚铁钉,一同吃下去了。事情没有查清,就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地斗这些地主、富农的子女。
我们工作的这个生产队里,有一个地主的儿子,一天到晚不声不响在农田干活,在受「管制」。我们打听了他的家史:在一九四九年以前,他生身父母穷得没有饭吃,将他给了这个地主。地主名义上收养他做儿子,可是实际上是个苦力,苦活、重活都由他做,吃的很不好,穿的是地主穿破的衣服。土地改革以後,给他定为地主子女。
这队里另一位,他的祖父是地主,早已死了,父亲不是地主,却仍然属於地主子女。尽管他干活努力,早起晚睡,仍然事事受歧视,在我看来简直在受虐待。但是这种状况,谁也不能加以改变。
直到我离开的时候,虽然一再替他申诉,也不能解决。甚至有一位「好心人」劝我:「你想想你是主席的医生,替地主子女说话。如果有人将你这举动告了上去,你可吃不了,要兜著走。」
任何人替地主说话,既使是被冤枉的「地主」,也有可能因此惹祸上身。这就是毛的阶级斗争。因为原来的地主、富农,经过这十六年的「管制」,已经只有零星几人活下来,其他的早已死去,这些「了女」自然成为阶级斗争的对象。我常想,毛说,阶级斗争贯穿整个社会主义这过渡时期,要五十年到一百年,那么这些「子女」的子女的子女,永远脱逃不了这一斗争的厄运。
後来,文化大革命初期,干部子弟,特别高级干部子弟提出的口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即曾盛行一时的「血统论」),正是这种阶级斗争观念的反映。
中国农村的残败凋敝,阶级斗争的荒谬不公,以及我的无力感,在在使我心灰意冷。解放十六年後,中国农村不进反退,共产党的政权猛苛残酷。以前在封建时代,平民布衣仍有晋登龙门的机会,而有「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激励人心的认识。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体制,这些受「管制」的「子女」却永远不得翻身。
我的确从四清工作中得到教诲,但不是毛以为的那种。我的疏离感更深。我对共产党越加不满。高级干部在锦衣玉食,极其奢华的同时,农村农民生活之艰难超乎我的想像。共产党做了什么好事?毛的革命所带来的伟大转变在哪?我的四清工作队到农村来,是做所谓的「阶级斗争」工作,又有什么用?我们离开农村後,农民的日子仍会一如往昔。
我的政治不满越来越高涨,但我仍保持沉默。
作者:
六者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9815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