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市长手记>> 部分内容摘录. 求全书....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市长手记>> 部分内容摘录. 求全书....
所跟贴
<<市长手记>> 部分内容摘录. 求全书....
--
Anonymous
- (4959 Byte) 2005-9-20 周二, 上午10:39
(207 reads)
Fisherman2004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part III
(63 reads)
时间:
2005-9-20 周二, 上午10:46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贪婪是永无止境的
金钱是许多人贪婪的东西,但一个人的贪婪有时还不仅仅是金钱,贪婪会在其他方面体现出来。尤其是金钱已经达到一定的量以后,他还要抓其他的东西,包括名利都在其中。李富荣没有文化,"大老粗"一个,为证明他有文化,他不仅仅搞了一个"高级经济师"的头衔,而且还要"科技进步奖",以便为他获得更多的金钱做铺垫。
记得我刚到德阳的时候,市政府研究科技进步奖,当时的德阳市科委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硬是要给他一个人两项奖。当时的市长居然力排众议,否定了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副市长的意见,硬是同意他一个人拿了两个奖项。也许市长有难言的苦衷。
李富荣在德阳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有人给他撑腰,他就明目张胆地要这要那。每一年市政府都要对纳税大户进行一次性表彰和奖励。在我分管工业时,到他出事的连续两年,按照实际的纳税情况,他是根本就排不上表彰获奖之列的。但是,每次都有他,而作为真正纳税大户、又是德阳工业经济台柱的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的总经理却没有。我严格按照纳税额的排名顺序,毫不客气地划掉了李富荣,补上了二重集团的总经理。但是,财政局局长不依了,他们非要奖励李富荣不可,而决不奖励二重集团的总经理。市财政局又送来奖励企业的人员名单,要求我重签。我不知道,在德阳,财政局可以强迫副市长签字。"弄权",我想起了这个词,这个只有在历史小说上才能见到的字眼,我感觉对它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拒绝签字。按照程序,没有我这个分管市长的签字,奖励就不能得到市政府的批准。我充分地运用了我的这个权力。但是,最后不知怎么一回事,二重集团的总经理仍然被拿下了,财政局就是要给李富荣4万元奖金,而被德阳人认为是立市之本和纳税大户的二重集团的总经理却没有。
真是霸王硬上弓。财政局长赤裸裸地坚持,市长妥协了。他把我拉到会议室外说:"4万元先给李富荣,其他事以后再说。"财政局战胜了市政府。
我至今也不理解的是,财政局是一个什么单位?财政局是政府的财政局,财政局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财政局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一。有一次开会,市长冒火了,话已经说得非常"通俗"了:"财政局,你是政府的口袋、政府的出纳、政府的保管,你无权自己花钱,也无权决定政府花钱。政府的决定你必须执行。"
按照我国现行的体制,财政的钱是应该由政府支配的,每年的预决算,由财政局代表政府专题报告人大通过,在日常的运行工作中,财政局只是政府工作的执行部门。我在想,财政局,不,确切地说,应该是当时的财政局局长,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谁把你惯坏了?!
入主金路集团
2000年,在德阳市发生的金路集团"夺权"事件已经结束。这时候,李富荣时年已经60有4,但他仍不甘寂寞,别人也不让他寂寞,给他封了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的头衔。为的是什么,谁也不清楚。反正原来坚决不去金路集团的他,现在看到金路集团已经走出了困境,有搞头了,他愿意去了。
他去金路集团当然也不是白去的。在这之前,为了金路集团的夺权,当时市委的最高决策者和操盘手都找到他,非要让他把天然气公司的钱拿出2000万元购买金路集团的法人股,以凑足9个股东。
实事求是地说,最初李富荣对金路集团确实是不感兴趣的。但经不住决策者和操盘手三磨两磨,尤其是给他许下了重诺,他才吞吞吐吐地把钱借出来买了他极不情愿买的金路集团的股份,以至于与他配合得最好的副手见人就说:"市政府非要我们去买金路集团的股份,把我们的流动资金都抽空了。"
当时的决策者认为,李富荣有能力控制遇到麻烦的金路集团。
市里的决策者和操盘手对李富荣寄予了厚望,整个宝都是押在他身上的。但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年过6旬的人早已有自己的考虑,他不愿对市上的决策者和操盘手负责、争气,他无论如何也要铤而走险先为自己捞一把。但不知是这一把,还是其他哪一把,让他的经济问题爆发出来了。
东窗事发
市里从来没有因为某个人的问题向我做过通报,但是,这一次却例外了。某天深夜,市委的一个副书记给我打电话说,由于属于我分管的原因,所以,向我通报一下,今天晚上21点,李富荣因涉嫌经济问题而被"双规"了。其实,李富荣的问题是在天然气公司任职期间发生的,而天然气公司在德阳一直是归计委管,不属于我分管的范围。不过,市委给我的通报,我应该理解为是对我的尊重,他们知道,我早就对李富荣很反感。
可是,后来市长和我都不在德阳的任上了,我才从市长那里知道了一个更莫明其妙的事,在李富荣已经被"双规"之后,他还能够给外面的人写信。就是说,"双规"实际上并不能阻断他与外界的联系。
经认定的是,他在西昌借投资一个铜矿之机,从中贪污了100多万元。由于那边发案,他所犯的事成了四川省检察院的挂牌大案。德阳的确有人想为他开脱,也有人明确提出要缓一下再处理,但这是上面来督办的,民愤如此之大,当然任何人都再没有办法保他。2001年10月,李富荣被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不过,这10年仅仅是省高检的挂牌项目。其实,李富荣又何止这一个项目。他要只有这一个项目,他就不是李富荣了。本来他早就应当受到制裁,那样,也许他后来的下场还可能稍微好一点。
他的能耐仅仅在于能够变着把戏将公家的钱按不同的需要送出去,以博得别人的青睐与欢喜,他则由此而编织了一张关系网。这个关系网,都是以他们的个人利益为纽带的。这些人,当然都决不是一般的人。
这些人在他的后面,他就敢于与政府抗衡,就敢于称霸一方。这些人的利益,不仅决不是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是在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些人借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利用他手中掌握的权力和特殊的国有资产(垄断性的天然气公司),拼命地经营着自己的利益和自己关系网的利益。
随着利益欲望的膨胀,他的头脑也在膨胀,越来越自不量力。他要与他感到不舒服的现任政府较量,要让现任政府在他的意志下行事。当然,他自认为有后台,有庇护。所以,他疯狂了。当然,国有资产也就这样在流失着。
政府的决策实际上还没有走上真正地、完全地依法执政的轨道,更不可能完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政府的决策往往是各种力量平衡的结果,也就是说,实际上,李富荣的力量有时候也能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有执政的人帮他说话,他的意志已经渗透进了当地市的上层执政机关,所以,危害就显得更大。
......
何局长拿了16万元
问题源于李富荣的倒台,必须尽快找一个接替他做金路集团董事长的人。于是,市政府党组突然在临近下班前的17:30要开会"研究"这个问题。
之所以对我来说是突然的,还不仅仅是已经到了17:30才想起了要召开党组会,更主要的是因为过去金路集团的班子是由市委任命的。甚至任命之后,我这个分管副市长也不知道。我都已经习惯了。突然就突然在打破了我的思维习惯。参加党组会后我才明白,这一次是一定要让我知道的,不仅要让我知道,还要由我说出来,把他们的主张变成是采纳了我的意见。
市政府党组会由市长主持,他简单地说了一下金路的班子要找一个董事长,只能在两个人里选一人,让与会的副市长表态。副市长们个个面无表情,没有一个人有表态的样子。沉默太久了,17:30开始开会,到18:30也没有人说话,看来即使再等下去,也没有谁有打算说的意思。这时,市长指名道姓要我说了。理由是我是分管副市长。
由于金路事件我有不同意见,所以,我说这件事最好不由我说。市长说,今天就非要你说。这对我显然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我回避不了,我已经感到了今天这个会就是冲着我来的。
本来我对这两个人都没有成见。在我到德阳任职之前,并不认识他们。认识他们是在到德阳任职之后,完全是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在工作中,这两个都是因为金路集团的事情而发生的联系。在当时,我对他们的认识一直是很肤浅的。发生金路集团与三通集团的夺权风波之后,我对他们才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于是,我说了三条意见:第一,金路集团的班子能否把视野放宽一点,不要仅仅局限在这两个人中选;第二,我个人的看法,这两个人都不合适;第三,实在要在两人中选一个,那就何局长去。
我的话音刚一落,马上得到了市长、常务副市长的支持。他们并不在意前两条意见,他们要支持的是第三条"让何局长去"。他们兴奋了。别的副市长怎么表态都不重要了,别的副市长实际上也不好再说什么,
一个很不正常的政府党组会的决议就这样形成了。我有一种被强迫而又说不出口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政治。别人会玩这种手段,我却不懂,我更不屑于这样做。
何局长到金路集团任董事长一事虽然已经堂而皇之地经过市政府党组"讨论",得到了政府的同意,但只有一个晚上。第二天,情况就急转直下,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有人举报:一年前,因参与金路集团赶走民营企业三通集团有功,李富荣奖励何局长16万元。
贿赂夺权人。我立即想到的是难怪他们那么积极。利益驱动嘛。
李富荣的行为表明,他去金路集团之后,真正意义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用金路集团的钱给扶自己上马的人一笔不菲的回报。所以,这件事情自从李富荣的经济问题一爆发,就引来了连珠炮般的爆发。
何局长何许人也?别人刚一举报,当天,他就拿着16万元的存单退赃去了。
不管怎么说,我对何局长出现的这个突然变故很关心。昨天刚刚在会上被强迫推荐了他的我,当然希望弄清楚这16万元是不是真正被何局长拿走了。
按照规定,何局长是化工局的局长,是属于我分管的工业战线的局长,而我是工业这条线的党风廉政责任人。如果何局长有不廉洁行为,我有责任,也应该给我通报。但是,这种事情没有市委、市政府的人给我通报,没有人想到我是分管副市长,我是从市经贸委一个同志那里知道的。为了证实市经贸委那位同志的话,我找了何局长,希望他把事情讲清楚。
何局长从来就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但他这一次口齿不清了。他哭了。他说:"这件事情已经给市委说了,能不能以后再跟你详细汇报?"我明白了,这件事情市经贸委的同志没有说谎。他既然不愿意再说,而且已经给市委说了,市委并没有找我,那就到此为止吧。何局长走了,他的情绪从未有过地低落。
人们在等待,人们在看着:这件事情怎么处理?
16万元,当然不是一个小数字。按照现行规定,5000元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了。16万元,金路集团刚刚才摆脱困难,那是多少职工的工资才能凑成的数字?那是德阳市政府能够给出的老百姓最低贫困线的1000倍。但对于能花180多万元公款买宝马车的李富荣来说,拿16万元公款给何局长,他根本不在乎。
后来,听说就只是何局长一个人的事。难道李富荣就只给何局长一个人送了16万元?这是我至今也没有想清楚的道理。听说给了何局长一个党内警告的处分。可是,没有任何人再想起我是分管领导,也没有任何人给我通报。直到我卸任回到学校之后,除了那一次我找何局长谈话外,其他都仅仅是听说。来自组织的正常渠道的通报,统统没有。当然,何局长自己说的以后再找我说,也就至今没有找过。
不过,那一段时间里,我仍然在等待。因为按照我的思维,我的逻辑,既然那天市政府党组研究金路集团的班子是基于没有发生何局长拿别人16万元钱的前提下决定的,那么,现在发生了16万元的事情,市政府党组应该重新开会研究这个事情,但是没有。市长说,那个事情早就研究定了。仅仅过了几个月,何局长办理了退休手续,兴冲冲地走马上任,到他拿了16万元却只受了个党内警告处分的金路集团做董事长去了。由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暴涨,金路集团的产品价格也就随之上去了,效益也就好了,且越来越好,这真是何局长的天福,他也就心安理得地做他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了。
我不知道那里的职工知不知道这些事情,如果知道又是怎么想的。对于我来说,何局长拿了16万元却给予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已经够让人吃惊了,而且居然还可以继续去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真是不知道,这又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高瞻远瞩"。而何局长到处给别人说,他去金路集团当董事长是郭市长提出来的,让我哭笑不得。既然这件事与我有这么大的关系,那我就不能不在这里说清楚了。
看来,本来5000元就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事情,到了16万元的时候,罪与非罪原来不过如此而已。
李富荣在做完这一件事情后还顺理成章地给自己定下了一笔巨额的年薪。当然,完全说是他自己定的也不准确,只有傻瓜才会相信他没有经过批准或默许。巨额的年薪与那16万元或比16万元更多的或更少的交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他并没有进去
李富荣被判刑10年,应该说属于重刑犯。虽然被判刑10年,不过,他的这10年徒刑仅仅是名义上的。据说,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有去法律规定的地方服过一天刑。
判决书一下来,李富荣就保外就医,就可以照样做生意,照样赚钱,照样出入高级宾馆。犯罪不受罚,反而照样享受。真是匪夷所思!
也许,这是我的孤陋寡闻,我相信,他可以这样做,别人也一定可以这样做。这是制度上的问题,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令人烦恼的博览会、交易会
在我分管工业期间,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博览会、交易会。从每年两次的广交会到高交会到沈阳的制造业博览会,还有各地方的各种各样的博览会、交易会。
适当参加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参加这些活动可以接收许多新信息,可以开阔眼界,但使人感到烦恼的是各种各样的博览会和交易会连绵不绝,真是让人应接不暇。会议是政府的主要工作形式之一。政府的会议很多,有的是自己安排的,有的是上级安排的。
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后,会议尤其多了。似乎这就是西部大开发,或者这就是落实了西部大开发,或者是仍然在研究和论证西部大开发。总之,西部大开发首先启动了地方政府的许多会议,以至于有的已经有了会展中心的城市还要再搞会展中心。
参加什么样的博览会,应由企业自主选择。在各种各样的博览会中,对于政府摊派来的博览会,企业往往很不高兴。上级政府摊派的会议,下级政府往往也很不愿意参加。但是,作为上级的决定、分配的任务,又不能不执行。分管这项工作的我真是千难万难。
在我任职期间,最使我难忘的是2001年四川省要到黑龙江的哈尔滨去搞一个博览会。在此之前,四川省已经在广西南宁、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了博览会,这两次会议还搞得不错。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对于哈尔滨博览会,德阳市财政局就是不出钱参加,我在政府办公会上提出来,结果市长也不同意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又不停地催促,说像德阳这么一个工业城市不参加实在过不去。我只好如实向省上的分管领导反映,希望他们能给德阳市委或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说一下。但最后市长还是不同意。
缺乏积极性的不仅仅是市政府,企业往往也没有这个积极性。参加什么活动,企业总是要算账的。很多企业的心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德阳市的许多企业的产品压根就没有打算卖到哈尔滨去,他们认为那里并不是他们的产品销售的流向,去了是白花钱,没有意义;另一方面是也有的产品要卖到那里去,或者与那边有许多经济联系,比如德阳的二重集团与离哈尔滨不远的一重集团、东方电机与哈尔滨电机厂有很密切的关系,不用政府操心,它们就已经存在很深厚的关系了。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它们不需要政府用这种方式去牵线搭桥,要联系它们自己会联系,需要联系它们自然会想办法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到哪里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吗?政府为什么要操这个心?如果需要政府帮忙,它们自然会找政府,不需要政府帮忙的事情,它们也就不麻烦政府了。
当然,也有的地区积极性很高。上级部门认为那就是大家的积极性,惟有德阳市没有积极性。不仅没有积极性,而且工作也没有做好。省里搞的博览会,往往还要进行评比,以形成你追我赶之势,这就给我造成更大的压力。但市里和企业都没有积极性的事情,我也的确没有办法,也就只好不求上进,不去与他们在这方面你追我赶了。
不仅仅是博览会,更使地方政府难堪、企业苦恼的是若干的招商引资会,新闻媒体还要不停地发布信息,声称本次会议已完成协议或意向性协议多少。人们在招商引资会上发布新闻,说已经完成了招商引资意向性协议多少亿元,结果经常最终也没有见到一个真正的投资项目进来。在这方面,各地仍然是你追我赶。
几年中我感到几乎每次意向性协议签得最多的城市,最后往往并没有看到有多少项目在启动,媒体的宣传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后来别人告诉了我一个"真谛",像这种招商引资会,不仅各级政府有任务,而且新闻媒体也有任务。所以,那些所谓的意向性协议,有的地方官员事先与媒体已经在协议中附有另一个"协议",即此协议只作为宣传之用,无法律效力。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不仅仅是在我分管的这个口,其他副市长分管的口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为了应付省上的各种各样的博览会,市里就进行了一次专门的讨论,规定今后省上的博览会采取"吃转转饭"的办法,每个县轮流去一次。
有的县经济实力薄弱,就两个县搭配在一起去。这个办法实际上也行不通。因为整个德阳市有实力的企业就那么几个,摊派到县上,县上也是无法承受的,转来转去还是只有找那几个有实力的企业去撑门面。开会的次数一多,企业也就不愿意了。
说实在的,政府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为什么并不受到企业的欢迎呢?这就需要政府深思了。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到底是什么?这类事情到底要不要政府来办?应当说,最初的一两次,似乎地方政府和企业还是欢迎的,但过于频繁,各个部门都在搞各种各样的博览会或招商引资会,以致太多太滥,是不是真的有效益?这些,的确需要研究。
数字经济学
接手工业经济的第一件事就是接手了一大堆数字。
在此之前,统计局是不向我和其他副市长提供数字的。据说,统计局的《工业快报》只在每个月5日前提供给市长和分管工业的副市长。
数字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些数字,德阳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就比较清楚了。经济学没有数字是不行的。数字对经济学重要,对政府更重要。然而,后来我才了解到,数字是政府政绩的体现,并且,数字总是人做的。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以下的现象:评选先进的时候,有的地方先要打听在前面的是谁?在后面的又是谁?老实的人不打听就吃亏了,不老实的人处处占了便宜。甚至在不少地方,先进点和贫困点是同一个地方或单位。因为他们的数字报出来总是符合上级规定的条件,这就不难理解在报端上,我们不时可以看见:贫困县同时兼着先进县,优秀企业很快就是破产企业,这些都是数字打造出来的"怪物"。
玩数字游戏是一些人为官之道的"必修课"。有的人天生就深谙此道,自然就会为官。不知情的人总认为他们的运气好,甚至认为他们真有能力,其实大不然。
最有意思的是,每逢一个地方主要领导干部调整,数字的起伏往往都是很大的。老同志退下去之前,总是要表现出自己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所以,数字都比较好看;而新同志上任之后,要表示自己是受命于危难之中,所以,数字都是比较难看的。于是,对于主要干部的任免,学问就大了。主要看是在什么时候任免他们。一般来说,在上半年调整主要领导,当年的经济数字都是不好看的。因为不好看的数字是前任的责任,越不好看的数字,说明前任越糟糕。而在年底调整主要领导,数字往往比较稳定,因为当年的数字基本上无法动了,而来年的数字如何是自己的政绩,所以,起伏相对小一些。
这不仅仅是地方政府,而且在国有企业也往往是如此。新任的国有企业的老总,为了要表现自己,上任伊始,总是要把前任的数字"水分"挤干,把"问题"暴露够,然后,自己再来一个"迅速扭转局面"。到他自己离任时,有的继任者往往也会如法炮制,数字从新一轮的"挤干"到新一轮的"发水"又同样出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后任来了之后,往往再如法炮制。周而复始,新的一轮数字游戏又开始了。
当然,这样的事情,苦了的是老百姓,虚假的数字表现的是虚假的繁荣或虚假的困难;苦了的是不知情的上级领导,他们赖以决策的基础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指挥的数字是难于让他们实现正确的目标的;更苦了的是经济研究人员,他们在那些不真实的数据的基础上搞出的科研成果,怎么会是科学的?
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效益的好坏、经济发展的走向、政府对经济如何进行调控、需要在什么时候出台什么政策等,都需要依据准确的数字做出判断。而政府对经济调控的灵敏程度,又需要及时的数字来表明。
所以,我给统计局的同志再三说,统计数定一定要及时、准确,既不能浮夸,也不能瞒报,一定要实事求是。统计局是政府的权威部门,它所发布的数字就是历史,也是政府指挥经济活动的依据。在很大的程度上,统计局应该是政府的一个参谋机构,它不仅要将已经发生的情况如实报告政府,更重要的是,它还应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做出判断,为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但是,统计局很难实现这两个要求,更不可能给政府当好参谋。他们说,他们的数字是保密的,保密的数字只有一个途径可以变通,那就是卖钱。无论是从网站上查询,还是到统计局直接索取,他们的数字都是要钱的。
统计局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它们应该是财政拨款,所以对政府和政府的相关部门,它们应当提供数字,而不能说要钱,这是规矩。但实际上往往并不是这样。
地方政府对统计的重视很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说,统计局经费和其他手段的欠缺,其实就是地方政府对于统计局工作的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在2000年以前,德阳市统计局只有1台旧的桑塔纳汽车,传真机只有1台,电脑也只有1台,他们要负责全市5982平方公里、382万人口所必须统计的所有数字。可想而知,要做好这个工作是多么的艰难。不仅如此,按照德阳市的体制,他们还要负责本局包括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在内的所有人的奖金和按月发放、逢年过节给他们的"表示",压力是非常大的。就是说,在财政拨款之外,他们必须搞钱。
因为要搞钱,问题就出现了。由此,政府的许多部门要了解全局的情况是很难的。统计局的真实数字只报给政府,而且不是政府所有的领导,只是主管领导和"一把手"。一些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统计局为它们提供及时而准确的数字。有的数字,统计局要那些部门和单位出钱买,虽然并不多,但这些部门和单位所得到的财政拨款并没有这个款项或很不愿意出这个钱。
按规矩,我是全市工业考核领导小组的组长,统计局必须及时向我报告全市的工业经济运行指标,每个月3号,必须首先给我报告上月的工业经济数字。从总体上说,统计局给我的数字是及时的,但这些数字很多时候又是不准确的,它们随时要调整。在经济学上,一个百分点的意义可以是很大的也可以是很小的,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后果可以是很严重的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
不仅如此,他们的这些数字又不能交给经贸委和政府的其他工业主管部门。这就不能不产生问题了。经贸委的同志很难堪,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已经了解的情况,他们并不了解。我问到他们,他们往往是一头雾水。但如果不能依靠他们,就只能我自己一个一个企业去跑,这于我也是很难堪的事情。如果全部企业每个月的情况都只能由分管市长自己去跑,经贸委又做什么呢?
于是,在不少场合往往出现了两组数据:按照经贸委的口径和按照统计局的口径。政府发布的数字信息,当然是要以统计局提供的数字为准,于是经贸委就尴尬了;在内部讨论中,经贸委的数字更有说服力,更能够说明问题,于是统计局又尴尬了。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已经影响到了工作的开展。
虽然我是全市工业经济考核领导小组的组长,但我不是管他们"帽子"的"长官",所以,很简单,他们并不听我的,于是,不准确的数字送到了我这里。我不能容忍不准确的数字,因为我不能在不了解准确数字的情况下发出指令。
我不停地找统计局的同志,一个一个地核对数字,分析情况。说实在的,就仅仅这一点,我这个分管市长就非常累了。
在计划经济和"官本位"的年代,数字服务于政绩。真正的市场经济,人们倒不知道怎么统计数字。虽说有统计法,但统计法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不仅如此,数字又不仅仅是做假的问题,还有一个统计口径的问题。中国的统计口径是经常在发生变化的。
数字的悲哀在于现行的体制。我无论如何是搞不过别人的,我的工业增长的数到了10%以上,而别人是20%以上;我的数字到了20%,别人已经是30%,我还是赶不过别人。我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在哪里?我到别人那里去看,并没有看到已经开工的项目,但他们的数字总是一个劲地增长。
后来,县上的同志给我说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就是:"数字好办,我要它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个月的数字我压了一下,到年底看其他县报多少,再说"。县里报出的数字是行政长官的意志,他说报多少就是多少。我这才恍然大悟。其实,很多地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然,这要主要领导发话。"............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8593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