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绝对好文!ZT :)老芦老林老马和所有好史者进,必有所得 |
 |
侯一岳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抗日不分国共: 转贴沈醉先生回忆录没有公开的传奇
作者: 天吃星 R , Aug 17,2005,13:02 回贴 论坛
沈醉先生,原军统少将,曾是戴笠的得意部下。我姑父回忆(他姓杜,是基督徒,现在做税务工作了。后面我就用杜公来称呼他吧),沈先生和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不同,身上没有官气,外表十分儒雅,虽然干了多年体力劳动,这时已经全然看不出来。面色白皙,金边眼镜,常穿灰呢子的短大衣,风度翩翩,一只眼睛有些视力下降,看起来象一个大学教授,有一位中统的巨头徐恩曾,沈先生晚年和他形象很相似。但这只是他的外表,实际上沈生性好动,走路很快,杜年轻他30岁,但根本跟不上他的步子。
更令人惊异的是沈有一身很好的武功。沈先生总是柱一根拐杖,其实他根本用不着,那是他防身的武器。照他的说法,要是碰上截道的七八个人他一根拐杖就应付了。截道的没有见过,杜公可是见到沈先生吃核桃,从来不用锤子,都是手一捏就解决了 -- 那时候沈先生都七十多了。
他的武功是入军统前练成,并不是特务训练的结果。这一点在军统非常有名,也给他带来很大麻烦,1949年卢汉起义,沈醉和余程万等在昆明都被扣留,别人都是软禁,只有沈先生不但加上手铐脚镣,而且严令看守的哨兵到他身边盯着."他们不怕我点穴。"沈先生笑对杜公说。大概是做特工出身,观察东西非常细致,他说一般人睁眼看到的,只有一样东西,他呢,一睁眼,全屋里每样东西都能看到。某回来试了一下,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杜公开始帮沈先生整理文件还相当拘谨。没想到沈先生交给他的第一个活儿就十分有趣。沈先生让他查一个人名,叫龙飞虎。
杜公没反应过来,也不敢问,一想,说《封神演义》里头姜子牙有一个徒弟好像叫这个名字,等等翻出来给沈先生。沈先生大笑,说不对不对,这个是龙须虎,龙飞虎要是有,肯定是现代人,共产党的,再查。末了,发现真的有这样一位人物,原来是周 恩 来总理的参谋,后来做到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原来沈先生回忆当年曾经见到一份共产党人士的名单,对这个名字印象十分深刻,别的都不记得了,前几天有人请他回忆,吃不准所以查查。因为那时候国民党有一个李士珍,土法上马也搞特务活动,经常制造一些假情报骗取老蒋信任,看来仿佛侦探小说一般,实际全不可信,沈先生怕这个龙飞虎也是他伪造的,查了,才放心。
以后,他发现,和沈先生谈话十分随意,沈先生自己对自己的地位和加之非常明白,所以有文史,回忆的问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现在的采访对象这样的可不多。但是他有两个原则,第一,绝少说人家的不是;第二,国共双方的争执,尽量不说。所以他的话语中,名人逸事比较多,而锋锐的地方就不多。比如杜公曾经好奇向他打听白公馆烈士的事情,被他把话题引到中美合作所,知道了四川军阀白驹建造的白公馆,原来是很好的别墅,但是听的过瘾,最后自己要问的,却没有问出来。
杜公说,沈先生当年有怕见三个人。
第一个,是军统局秘书长郑介民的老婆。这个半老徐娘是有名的财迷,经常指着名向军统要东西。沈醉本人是总务处长,正是首当其冲。找他要紧俏东西的国民党官员不少,唯有这位太太个别,她要东西,不是为了自己用,自己喜欢,而是为了送到当铺里头换钱,所以是永远填不满的坑。而郑介民本人,沈先生颇为推崇。说这个人做官不在行,而且胆小,实际是个情报专家,平时的乐趣就是阅读特务们送来的材料,他不审犯人(戴笠就不行,急了还有过亲自动手的时候),就是看材料,但是好多大案子都是这样破的,说起过的,一个是吴佩孚的日本混血女儿吴冰特务案,被他从一封可疑的信件中看出了端倪,一个是当年《永不消逝的电波》里李侠的案子,当然李侠的真名不是这个。说到这儿,沈先生就打住了;
第二个,是蒋介石,沈多次见过蒋,还差点当了宋美龄赴美的随从武官。但是他怕见蒋介石。原因是沈醉的性格活跃,喜动难静,而且随便惯了,而蒋介石对部下的仪表非常重视,往往从看人的衣着,姿势,精神面貌,就决定他的好恶。戴笠是特别重视对蒋投其所好的,因此每有军统人员去见蒋,必要反复嘱咐,交待,有时还要向蒋的随员预先打听蒋的心情,决定何时谒见。这种严格的要求,对做惯了外勤的沈醉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另外就是蒋说一口难懂的宁波官话,沈是湖南人,往往担心听错,心情很紧张。
但是对于蒋介石,沈先生有一个独家的"新闻" -- 老蒋喜欢唱歌!
老蒋喜欢唱歌可是以前没有听说过。沈先生说老蒋不但每天必唱,而且有的时候能唱相当长的时间,颇为自我陶醉。警卫人员都听过他的歌。有趣的是老蒋不唱京剧,不唱一般的歌曲,只唱三样:军歌,党歌,国歌。按照沈先生的记忆,如果唱国歌多的时候,就比较正常,如果唱军歌多的时候,那就是比较有麻烦了。党歌,一般都是有纪念日的时候才唱。老蒋的嗓音一般,但是就是这几首歌,居然百唱不厌,或许也是一种休息吧。奇怪的是蒋在公开场合从来没有唱过歌。
饱吹饿唱,难怪老蒋搞经济总是出毛病。
第三个呢,是蒋的持从室主任钱大钧。钱是保定军官学校出身,黄埔军校军事教官,资格老的可以对陈诚一类的人物指手画脚。
此人形容威武,在西安事变的时候负过枪伤,对于特务颇有些瞧不起,因此也不太好相处。后来从别的特务嘴里听到钱大钧曾经为了娶太太险些自杀,让沈醉大吃一惊之下,也对这位将军的看法大为改变。
那是钱大钧任武汉警备司令时候的事情了。
二.风流上将钱大钧
下面这段是杜公讲的,是否是沈先生的原话不可知,大约有所补充。
钱大钧在武汉担任警备司令是从教导第三师师长职务上面提拔的。因为他善战,善治政但不善治军。武汉警备司令这个职务,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华中军区司令员。
钱风度阳刚,身材高大,相貌英武 -- 和陈诚站在一起好像辞修发育不全似的。可以到军事博物馆看黄埔军校人员的照片,最为英俊的三个人:政治部主任周 恩 来,校长蒋介石,军事教官钱大钧,-- 而且文武双全,对佛学很有研究,通晓英文。更兼身为国民革命军的青年将领,前途无量。
如此人物,称为黄金王老五应该说并不过分。名门闺秀之使络绎不绝。偏偏造化弄人,钱自己,却对舞会上认识的一位欧阳藻丽小姐一见钟情。起初一切都顺理成章,钱将军拿出东征陈炯明的功夫发动猛攻,欧阳小姐招架不住,很快就堕入情网。钱将军随即派人上府求婚。欧阳小姐家为上海的民族资产阶级大家,一对姊妹花沪上有名。但老爷子家教森严,对于女儿私定终身大为愤怒,及至知道未来乘龙是一位"丘八",更是坚决拒绝。想想也有道理,中国政治翻云覆雨,今天的将军,明天就是断头冤魂,谁家的女儿肯安心嫁给军人呢?钱将军攻城不克,遭到断言拒绝。
自古军人做事坚定,钱再三派人上门说项,但欧阳家就是不同意。最后搬动了蒋委员长出面,还是吃闭门羹。想想当时的政治局势,欧阳家也真算骨头够硬。奇怪的是这些国民党大员也真就没办法。
某以为当时能够成就非常功业的人物必有非常性格。这位素以稳重沉毅著称的钱将军也不例外。他和欧阳小姐洒泪而别,回了汉口,按照他自己的方式铨叙爱情去了。他丢下公务不干,带上马队上街巡视,礼服洋刀,一副威仪。但是表情怪异,似笑非笑,举止失常。突然抽出手枪,顶住自己的太阳穴就搂火。
幸好他的副官久经沙场,早就看到长官今天表情不对,一直留心在意,见势不妙,抬手就是一马鞭。子弹顿时飞到爪哇国去了,一群官兵赶紧把他们的司令官拉下马来,拖回司令部去。当时高级将领自杀的例子并不少见,沈先生说,这个级别的,抗战前有三大自杀未遂事件,第一个是我国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先生,担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期间,因为壮志难酬,无法为国建立一支国防军军官队伍愤而吞枪,第二个是军委会高参,老同盟会员续范亭,为了日本侵占东三省在中山陵前切腹。第三个呢,就是这位钱大钧将军为情所困了。 -- 数他没出息,杜公笑言。
消息传到上海,欧阳家发生了家庭革命,一直看不惯此事的二小姐欧阳生丽挺身而出,护送大小姐"私奔"武汉。实际上,沈先生认为,大概欧阳家也怕事情闹大,对这个"私奔"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于是,在武汉的警备司令部,钱大钧否极泰来,洞房花烛。这位将军可算痴情,在国民党的腐败阶层之中,有名的贪污而不纳妾 -- 当然,后来也纳了,是太太逼的。后面另说。
沈先生和钱将军打交道,是因为军统特务往往负责蒋介石出巡的外层防卫,归钱的侍从室指挥,沈为人精明干练,多次担任这个职务。而钱总是神情踞傲,很不好合作,极少给特务提供方便。因为他是上级,沈等特务都吃过不少苦头,因此不愿意去见他。后来才知道,钱是在西安事变里和军统结下的梁子。
当时钱也和蒋一起去西安。华清池附近原来有一个火车头,为了防止蒋乘火车逃跑,张学良找到钱大钧,说要让自己的好马"盖西北"和火车赛跑,诱骗钱同意将火车头调到临潼车站。这个细节事变后被特务密报上来,认为钱和张有勾结的嫌疑。钱因此受到审查。当时钱曾指挥侍从拼死抵抗,掩护蒋逃走,自己被东北军的子弹打穿胸部,却遭到如此对待,内心极为痛苦。因此终生对特务没有好感。
钱大钧后来在抗战的时候指挥过武汉行营,当时日军空袭武汉,钱指挥空军应战,有一个奇怪的命令,就是飞机升空必须绕武汉一圈然后才去迎战。那时空战都是讲究抢占高度,等绕完一圈再爬升,往往就吃亏了。有的空军人员就有所抱怨。军统的特务收集到这个情况,就准备向蒋介石打小报告,但是被有军事经验的大特务文强扣下了。文强说,抗战本来就是以弱对强,军事上的胜利是很难的,保持民心军心士气与日军相持下去才是目的,空军绕武汉飞行给军心的鼓舞,远不是多打下一两架日本飞机能够补偿的。可见,钱大钧对军事政治的理解,还是颇有造诣。
钱后来娶妾非常传奇。因为他的妻子欧阳藻丽后来身染重病,垂危之际夫妻情深,不忍钱后半生寂寞,要钱同意自己死后娶自己的妹妹为妻。欧阳二小姐早就对这位姐夫情有独钟,长期不论婚嫁,自是垂泪答应。
钱表面答应,却在同僚面前露出后半生独身之意。钱夫人遂强要钱发誓,并在自己有生之时即让二人同居。一时传为美谈。不料阴差阳错,钱夫人心事已了,病势却一天天好了起来... 没办法,就形成了姐妹同嫁一夫的奇事。军统里茶余饭后之余,便有人一边羡慕钱桃花运好,一边笑话欧阳老先生阻婚不成,把两个女儿都赔了进去。
这后面一段是某所知道的,和沈先生无关了。钱后来很长寿,到台湾后蒋拔撰新血,钱退役转任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席。
后来某在一部台湾关于黄埔抗日的纪录片里看到过他。那部片子里片头是一位国民党将军回忆8.13上海抗战,说开战前中国军队将领在南京开会,由蒋介石宣布参战部队,那时将星云集,军容整肃,每个人都期盼能念到自己的名字,能够被编入战斗序列的将领无不激情澎湃。此后的八年中,这些黄埔之光有二百名以上的将领,倒在了异族的枪口下。片子的结尾,是年近百岁的何应钦将军,戎装佩剑,领唱黄埔校歌亲爱精诚,背景就有耄耋之年的钱大钧将军,阳光绿草之间,在双杠上作慢起手倒立。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黄埔精神。
有一个说法,讲戴笠是反共老手,沈先生的看法是,这句话言过其实,戴笠从反共角度,相当的没有地位。
三.戴笠和军统中的 共 产 党
假如说戴笠不是反共高手,只怕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胡话。可戴笠的确不是。军统的主要工作不是对付共 产 党,这方面,戴笠的成绩并不突出。
沈先生回忆,当时国民党特务系统政出多门,但是各自有自己的主要业务范围,其中军统的主要工作目标,初期是各类军阀,第三党派势力,抗战开始后,主要是敌伪。邱开基系统主要是侦毒缉私,邓文仪所部是空军系统(前二者最终被戴笠排挤吞并),康泽是武装特工,而国防部二厅是军事情报。反共,是中统的主要任务。
蒋介石从自己的生存出发,不断平衡两统的工作,也不总是以 共 产党为优先。在1932年,军统的经费为80万元,中统仅仅为20万元,相差四倍之多。这也不奇怪,因为当时对 共 产党主要是军事围剿,情报工作的威力不及军事进攻,而对军阀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老林 -- 侯一岳 - (264 Byte) 2005-8-19 周五, 下午12:15 (346 reads)
- 老狼也深受感动 -- 狼协 - (0 Byte) 2005-8-20 周六, 上午11:11 (213 reads)
- 一个小错 -- 侯一岳 - (153 Byte) 2005-8-19 周五, 下午12:02 (301 reads)
- 我正要说这点 -- 狼协 - (45 Byte) 2005-8-20 周六, 上午11:09 (274 reads)
- 是这样 -- 侯一岳 - (181 Byte) 2005-8-20 周六, 上午11:51 (268 reads)
- 故事极其精彩 -- 狼协 - (305 Byte) 2005-8-21 周日, 上午3:36 (246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