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历史连续性叙述的一丝微光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历史连续性叙述的一丝微光 (ZT)
peacemake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76
经验值: 24408
标题:
历史连续性叙述的一丝微光 (ZT)
(430 reads)
时间:
2005-8-17 周三, 上午10:27
作者:
peacemak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者 老董 发表在:百灵社区
www.blsq.com
胡主席,温总理:
你们好!
这是我写给你们的第25封信了,第一封信写于2003年9月。我写信的宗旨是:希望我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意见能够被中央采纳。
这封信要谈两个问题:(1)历史叙述的连续性;(2)节约的号召与实行。这些都跟教育有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CCTV和新华网对中国人民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进行了长时间多角度的报道和回忆,其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对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情况和抗战事迹进行了报道,首次以正面的方式对国民党的抗战业绩进行肯定,并把国民党将士中的事迹卓著者与共产党的将士同列为“永远的丰碑”。另一件事是不久前国务院研究机构公布了对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除了结论“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大受民间和舆论关注与议论之外,该报告还把改革开放前的医疗卫生的成就进行了大篇幅的回顾和总结,并与目前的状况进行比对。这也是十分罕见的。
我提这两件事是想说什么呢?
我想说,我感到了一丝欣慰,因为官方机构和主流媒体在历史的叙述上开始把中国人民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开启了历史的连续性的叙述。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产生了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党都秉持自己的意识形态,互不相容,互相厮杀,直至打到隔海分治几十年,扮演了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角色。这两个党的意识形态对立是一方面,他们其实还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在各自辖区内的宣传上极力抹黑对方,一方说另一方是“反动派”,另一方说对方是“赤匪”。如果这种咒骂只限于双方交锋的场合,那也就不值得我提了,可事实上,双方都将这种情绪“普及”开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在历史宣传和教学上的表现尤其严重。对国民党,我就不谈了,下面专门谈谈共产党的方面。
我认为,共产党在中国历史的叙述上有两点是不对的。
第一点是关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或称“旧社会”。宣传告诉我们,旧中国的历史简直就是一无是处,不仅如此,自“五四”以来,中国在近代的落后都被归结为“封建社会”,尤其是归结为中国的文化和官僚政治。于是,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封建和反对旧文化的运动。在这种“扫荡”旧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历史就按照意识形态的要求被分割了:旧中国的一切是黑暗的,是该控诉的对象,甚至是该遗弃的对象;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才是充满光明、公正、幸福的人间天堂。在旧中国中,又划分出国民党时期和国民党以前的时期,国民党时期被定性属于军阀混战、半封建半殖民地、民不聊生、腐败遍地、独裁专制、甚至卖国不抵抗、专门跟共产党和人民作对的时期。这样一来,学生和老百姓就不仅痛恨国民党,而且也痛恨旧社会,痛恨自己的祖宗。这种宣传和教育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就拿我来说吧,我上小学时已经是“文革”后期,我所学的课本、看的报纸、读的画书、听的戏曲、看的电影都一再教育着我,让我激动和痛恨,让我热血沸腾,发誓要消灭世界上一切害人虫,砸烂旧世界,解放全人类。你还别说,这种情绪还真有用,对我有很大的鞭策作用,使我成为班级和学校的学习表率。然而,后来的一件事情让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触动和转变,那是我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对天文知识的热爱让我久久地看着太阳系的图象发愣:地球一天就转一周,太阳的光芒在地球表面扫描一遍,只要能照耀到的地方,每天都应该如此,除非被云彩遮住。而我又知道,云彩是水汽运动所成,不可能长久存在。因此,太阳应该经常出来,从地球诞生之日就该如此。这就跟我过去的印象发生了冲突:我过去所看的书籍和电影,在涉及旧社会的时候,总是阴着天,低云沉沉,寒风呼嚎,穷人衣不蔽体,走在逃荒的路上,枯树上、天空里有几只乌鸦,看着这些快要饿得走不动的人,虎视眈眈。走不多远,遇上国民党抓壮丁的,一家人就厄运临头,妻离子散;后来来了共产党,穷人得了解放,大家欢呼胜利和团聚,光芒四射的太阳也出来了,天下一片幸福祥和。这种情况一再重复,我在不自觉之间有了这样的印象:旧社会是没有太阳的,共产党来了才有太阳出来,共产党就是太阳,毛主席就是太阳!现在,面对太阳系的图象,这样的印象要崩塌了:原来太阳什么时候都可以出来,旧社会其实也有太阳。得出这样的结论,令我困惑和沮丧:原来我学的那些历史是不对的?!我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感觉。我极力想从这种阴影里走出来,想弄清历史,但这种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直到多年以后,我当了教师,才有机会读一些历史的书籍,包括大陆以外的人写的书籍,才对中国的历史有了一点真实的了解。
你们可以说我笨,也可以说这是个笑话,但当时没有人告诉我书上和电影上的东西不过是人为的,不能当真,我却是真诚地接受了那一切。这样的历史宣传和教学,那时候有,现在也没有绝迹,教育界对这种事情早就忧虑和呼吁了。我不知道它还能持续多久,还能误导多少年轻人。如果我不在某个时刻醒悟,我可能一辈子都在做傻事,都生活在虚妄之中。这种虚妄,在小时候危害还不大,当我该服务社会的时候,如果我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是错的,问题就严重了。
第二点就是共产党对待自己历史的问题。众所周知,共产党从诞生起,经历了多次严重的党内斗争,这种斗争也波及了老百姓。我过去所接受的教育中,一部分即是关于党内斗争的,说经过几次路线斗争,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那些被清除的人都是罪人,差点把中国革命引到死路上去,等等。这种情况对建国后的历史叙述依然如此。改革开放以后,情况也没有好转,随着对“文革”的否定,一股新的思潮来势更加凶猛:这一次不是单纯地否定个别人,而是否定整个建国后27年的毛泽东时代。这一次,路线之争退居到了幕后,表现在前台的是知识分子批“极权统治”和“极左运动”,其言说的理论背景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在自由主义面前,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政治、教育和社会政策是整个地错误,而且是罪恶累累。与其相对应,对毛泽东时代的历史也差不多跟封建社会放在一个等级上,只有供批判的价值(用意识形态去批判和否定历史,都是说的“大话”,老百姓是怎样生活的,老百姓怎样言说他们的历史和感受,则不值得他们提起)。这种情况不只是表现在知识分子圈子里,事实上,在官方的教科书上、文件上,也是明显地表现出来。远的不说,胡主席今年的“2·19”讲话就是个例子,胡主席在谈到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时是这样说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这个句式已经成了官方叙述的标准句式。整个毛泽东时代就这样被一笔代过,而且还是作为对照被提及,是为了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就被提及的,以凸现现政府的光辉业绩。在同一个讲话里,胡主席也没有忘记提醒老百姓:毛泽东犯了严重的错误;而对于其他人就只有歌颂的份了。
然而,如果没有对比,上述做法还不会显得太唐突。不久,国民党主席连战来访,中央媒体上说,国共两党可以“一笑眠恩仇”,应该携手促统一。先不说昨天和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上还讲着国民党的罪恶,这让学生和老百姓怎么转这个弯;单就共产党本身来说,对待自己的历史却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包括党员在内都私下里说,能原谅国民党却不能善待自己人。这种情况下,官方的言说怎么能让国民党和台湾人相信?自己内部就紧张,就不和谐,“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对自己的同志采取非敌即友、非“左”即“右”的思维,这对于声称要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张来讲,不是矛盾的吗?共产党和国民党争执打斗了20多年,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几十年的对峙,消耗了多少人力、资源和机会。对于这样的重大问题,怎么能在悄然间就一笔勾销了呢?老百姓要问问:你们争执是为了什么?你们争执的问题解决了吗?能不能共同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呢?如果国民党被消灭,或者自我解散,找不到人了,问题也就自然消失,不用回答了,但现在国民党成了大陆统一台湾的最可靠的指望,它忽然赋予了被利用的价值,然后就立即从反面形象变成正面形象。然而,这不过是大陆的幻觉,国民党还是在顽强奋斗,它还要秉持自己的意识形态,它在交往与统一问题上是讲原则的,它没有放弃自己在政治上的价值追求,所以,和共产党的“心还是不通”的,因此,“三通”不能实现,这可能就是宋楚瑜说的“心灵相通,一通百通”的意思。仅仅一次主席访问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仅仅送几项“大礼”依然没有实质的沟通,他们可不是“领袖外交”。跟台湾其他政党的沟通就更成问题了。我观察,台湾发展到今天,台湾人已经不是给一点经济利益能够诱惑的,他们有办法挣钱,跟大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差别已经很大了,他们并不怎么急切地“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这个崇高说法就稀里糊涂统一了事(大陆各地的诸侯都不信这一套,各干各的),除了充分利用大陆赚钱,增进岛民的福利,还觉得自己有了文明的优势。这可是他们无论在岛内还是在国际社会立足的原则问题。因此,对待台湾问题,还真需要来点新思路,不仅是对待台湾,也是为了看清自己。
“和谐”不能看暂时的你好我好,也应该包括“历史的和谐”,历史叙述上前后不冲突,冲突只表现在不同人的政见之间。昨天的东西已经固化了,无论涉及到谁,都不能从历史中剥离出来单独自处,历史没有隐私,否则,历史研究和考古就是非法的。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毕竟还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小部分,如果为了暂时的利益需要就随意地阉割、修改和隐瞒历史,把历史弄得支离破碎,那是对前人和现在多数人的不尊重。一个没有正确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的民族,怎么能在世界上自立?无论是跟国民党斗还是共产党内斗,或者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去斗毛泽东时代的历史,总之,都是窝里斗。这样斗的结果,给后代留下的印象是:中国人之间就是敌人,现在不好的地方就是前辈造成的,或者是另一部分“左”或“右”的人造成的,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凝聚力?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国务院研究机构把新中国的医疗卫生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叙述和考察,是应该大大值得肯定的。这不仅是个历史公正的问题,而且也是扩展学术视野,通过比较,找到我们正确出路的问题。古人尚且能把历史当作镜子来对待,皇帝都没有权利干涉历史的记录,现在更有必要把历史作为财富来对待,而且是全民的财富,不是一部分人的私物。任何不从这样的角度来对待历史的行为,都是自私的行为,不仅仅是阻碍学术研究,更是对中华民族前途的戕害。作为一个执政的政党,没有权利掩盖和歪曲一个民族的历史,包括自己执政时期的历史。对待历史的问题,应该有个独立的国家机构来整理和研究,对历史的教学,要秉持中性原则,不是按照意识形态来叙述,更不能为了歌颂而叙述。否则,中国人就依旧是精神阉割的,依旧是贬低精神价值的,依旧是文明的矮子,在世界上依旧“找不着北”,给人家一个“混吃混喝”的形象。中国政治的形而上学思维已经把中国人害得够戗了,希望这种情况能有所遏制,在历史问题上,对别人对自己都要讲点公道,留点余地(当一个学生不知道新中国建立有多少年了,倒不是大问题;要是他说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之后,那就真的出了大问题了)。不要以为现在的人就明白多了,更不要以为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要时刻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匆匆过客,自己的作为可能是个历史的大笑话。
上面谈的是历史,下面谈谈现实,谈谈关于“节约”的问题。
有一首歌唱到: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的快。这句话还真有些道理。中国的政治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这几年,中国政治的口号从“小康社会”、“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到“节约社会”,可谓花样翻新,跟不上理解也就不奇怪了。如果说,是否能按官方的说法达到小康,是否能达到和谐,大家还有不同看法,则对于资源不够用,需要节约,大家都高度认同。不过,认同是一回事,能否有一致的做法则是另一回事。
需要节约资源过日子,这件事还暴露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科技还不怎么神圣,还难以造就一个“财富涌流”的社会。因此,刚刚制定的那些经济指标能否实现(甚至有否必要)就大可怀疑了。节约资源过日子,老百姓都能明白,那些专家和院士再来教育老百姓就是多余的。事实上,“高科技”的玩艺搞得越多,资源越不够用,环境破坏越严重。“科技迷信”是不是能通过这件事有所破解呢?“科技迷信”也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一味追求时髦,追求花样翻新,追求物质刺激,本身就是一种毛病,不仅丧失精神健康,也造成了身体毛病增多。标志政绩的GDP里除了含有煤矿工人的血,还含有治理消费污染和防治疾病所叠加重复的经济数字。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不能放任科技成果横行,它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文化。
提倡节约,口号易出,但执行就难了。首先,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对如何才能叫“节约”有不同的理解。有钱人会说,我以前住230平米的经济适用房,家里放7台电视安6个空调,我现在改成6台电视5个空调,是不是算节约呢?穷人会说,我们连水电费都快交不起了,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想浪费都难。怎么过才算是节约,这个标准就难定,但必须定。没有标准,政府难以监督,更不可能挨家挨户每天监督。靠电视宣传的效果很有限,也不可能长久。怎么办呢?这个任务还是靠教育来完成,整合教育资源,屏弃现在单纯的知识和功利教育思想,彻底重构教育制度,按我寄给你们的《中国教育改革提纲》上说的那样,做好持久扎实的文化培养工作,全民一体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才是解决之道。
此致
敬礼!
作者:
peacemak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14999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