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客观和真实 |
 |
鲁肃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客观和真实
鲁肃
我以前就一些常见的看法或表现在实际行为背后的隐含假设提出过一些疑问。
比如:我以为,启蒙运动的本质是人类试图探寻仅仅依赖自身的智力和理性所能达到的理解范围的尝试,或者说,并非什么精英分子对愚氓的启迪,而是精英们对自己的启迪的尝试。对别人启迪,是反启蒙的,因为那前提就是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再比如:批判的本质是自我批判,对对立面的批判本质上是和批判精神矛盾的,那不叫批判,应该叫个别的什么东西,在还没有别的叫法以前,让我们多费点事,做自我批判。自我批判不是说“我是个混蛋”,而是不断地重新思考自己已经习惯的概念和思维方式,然后拿出来和大家共享,以期引起同样的反应,而不是宣传一种观念去代替另一种过去宣传过的观念。如马悲鸣之流所爱作的那样。
这几天,我就偶然地被激发地推敲了一回“客观”和“真实”的关系。
咱先不要吊书袋,去寻找什么主观和客观的英文、拉丁文甚至古代希腊文的来源,这事让老贝去做,咱丢不起那丑。咱就从马列主义开始说起好了。“客观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俺现在发现这句话和没说一样,我们怎么去检验一个东西是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了呢?比如,李四是个小人,俺希望他是个君子,结果发现他依然是小人,所以,他客观上是小人。这不是白说是什么?可你别说,还真的很多人是这么运用逻辑来判断小人的。
客观似乎还有一个含糊的暗示性定义,比如,客观真理,客观的和真实的,客观的和公正的,稀里糊涂就把前后两个概念联系起来了,联系得如此紧密,以至于虽然在语法上两者不一样,却在数理上基本是等效的。还有,真理,客观真理,基本上是理念吧,凡是能够达到的,就不是真理,那我们平常的很多判断肯定就不是真理,所以也就自然不客观,别和我说什么“相对真理”,相对真理之间如何借助其他相对真理比较相对性,简直就是一本糊涂账。
真理这么大的题目就不说了,那么真实呢?我们现在大概很少有人说掌握真理了(尽管居然还有,我昨天就在某论坛见过一个说法律是什么的我很不以为然的真理),但“真实”我们绝大多数人相信我们是掌握了许多的,不是吗?那么“真实”就等于“客观”了吗?
比如,当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事物的真面目,我们是不是就客观地认识了这个事物了呢?而这之前我们是不是就不够客观呢?当只有我了解真相(注意这其实是自信),别人不了解,那我是不是就是最客观的呢?“真实”既然就是客观,那要这个劳什子“客观”干什么呢?困惑!
那么就把客观和真实分开好了,“客观就是站到一个另外的立场去看问题”,而不和“真实性”联系到一块,这就好理解多了,但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一个新问题:客观立场到底是什么立场?似乎应该是:客观立场就是否定主观立场的立场,逻辑上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实际上依然会导致极大的混乱,比如,我(自信)了解真相,我是不是应该放弃我对真相的了解而以不明真相的客观立场上的判断来作为“客观判断”呢?如果是的话,这种意义下的“客观判断”还有意义吗?大概绝大多数人已经以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意义。那么真的没意义吗?又困惑!
可见,不说那么玄乎的哲理的话,即使从生活的普通道理正面出发,客观也是很难做到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无法或不愿意因为似乎没道理放弃自己相信的对事物真相的理解,而去接受一种不了解真相的角度的判断,因为相信自己了解更多的真相,我们就无法退到一个不了解真相的角度去做判断,或强迫自己接受一种了解真相不多的观察角度所得出的和我们不同的结论,这不是很有道理吗?如果没有道理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真相”和“客观”之间取舍呢?
大家当然已经看出来,我已经在怀疑“真实性”在哲学上成立的可能,然而在实际生活的具体事情上,我们能够每天都怀疑自己了解的事情真相而有意识地去看看或接受那不了解真相角度的判断吗?
信不信由你,我认为最后这种奇怪的马大哈方式,就是民主的日常政治生活方式,至少是谐调方式,是处理复杂政治关系之必需具有的习惯和能力。
这就是我的最新的想法,但还没想太清楚。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