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没有人知道<呼唤英雄>一书在大陆遭到怎样的封锁!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没有人知道<呼唤英雄>一书在大陆遭到怎样的封锁!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   
所跟贴 没有人知道<呼唤英雄>一书在大陆遭到怎样的封锁!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 -- Anonymous - (69 Byte) 2005-8-05 周五, 下午1:14 (313 reads)
武汉蒋品超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请大家把这几篇文章做几次发在任何一个稍有人气的论坛去试试,看能持续几分钟不被封杀 (147 reads)      时间: 2005-8-05 周五, 下午2:3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蒋品超《呼唤英雄》出版发行
改变当今中国文学思潮的历史性著作

--------------------------------------------------------------------------------

【大纪元7月29日讯】蒋品超《呼唤英雄》诗文集是一本从海外进入中国网络对中国当代文学及社会思潮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著作。书中收录了诗人品超在新世纪初叶通过网络散发的自己狱中、来美以及在网络与中国显形诗坛诗人们交流与交锋所写的改变了中国现今诗歌的重要诗作及诗歌理论。
它翔实编入了诗人以沈痛雄浑、幽美清丽、广博深隧、犀利辛辣等不同的笔触所记录的史事、抒写的悲痛、揭露的丑恶、阐述的见地引起中国不同观念的诗人们为之振奋、欢呼、愤怒、嘲讽、谩骂、斥责,而引动中国新诗史上在网络发生的规模庞大前所未有的“灵肉之争”( 诗人刘歌评语) , 进而掀起中国诗坛关注社会与历史的诗派风起云涌关心民生与人性的诗作铺天盖地的“民生思潮” 的史实。

翻开此集,人们即可看到,对于改变着的当今中国诗歌,诗人蒋品超无疑是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五四”时期的胡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三、四十年代“抗战”与“内战”时期的艾青,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北岛等一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人,是新世纪以来通过新诗在网络改变中国文化复兴中国被政府镇压而沈寂了的“六四”精神的另一位划时代的巨人,他以自己卓越的自由之笔,深沈地喊出了现一时代中国百姓心底按捺不住的呐喊,唤醒了中国文学对历史--“六四”的反思、对现实--“民生” 的关注、对人性--“政治” 的焦虑与反叛。

对于研究当今中国诗歌的变迁,此书是第一手资料,其史料价值无庸置疑,无可替代。其中众多经典作品集娱乐性、艺术性、思想性、历史性和对中国腐朽现实的毁灭性完美的结于一体,傲然高踞于现代汉语文学的头顶,打破着中文世界流传已久的“涉及政治便不会有好的艺术”的神话,以无与伦比的姿态悍然逼视了中国文学。

正因如此,诗人遭受中国政府在网络无情封杀;也因如此,诗人得到了诚实人们的真诚支援。2004年9月16日,在中国政府高层极力支援的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新诗评奖“中国明天额尔古纳新诗双年展”(中共政协常委梁从诫及内蒙、湖南等省市各级政要皆亲自出席颁奖和担当荣誉评委),诗人伊沙、诗歌评论人李少君等蒋品超在中国网络与之争论与决斗引动此次空前规模思潮的对手分别获得大奖时,经善良的网友提供消息,美国动态网于同一天揭示了Google在大陆内地遵循中国政府的旨意封杀了正在国内获奖的伊沙、李少君的争论对手蒋品超,封杀了蒋品超与伊沙、李少君正在获奖的作品曾进行争论与决斗用血与泪、爱与恨写出的引动中国文学“民生思潮”的世间罕有的天赐之作,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因为善良,因为真诚,因为对人之为人的高贵品质的执著与刻骨铭心的坚持,世间善良的人们让一场淹没在网络的对中国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思维及观念的交锋在同一天呈现给世人,为东方文学和中国历史创造了惊人罕见的一页,给后人为真诚与良知留下了充满惊艳令人幢憬的奇幻传奇。

蒋品超<呼唤英雄>经美国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洛杉矶华侨文教第二服务中心提名现正参选台湾“总统文化奖” ,于本年7月9日礼拜六下午三点在华侨文教第二服务中心举行新书发布会。

蒋品超: 历史惊人的一幕
国际媒体报告本人被Google封锁与伊沙、李少君在中国国内获大奖竟在同一天

作者:蒋品超


--------------------------------------------------------------------------------

【大纪元6月8日讯】2004年9月16日,中国新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诗歌大奖“明天.额尔古纳”中国新诗双年展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风景如画的额尔古纳市举行www.poemlife.com:9001/Subjects/mingtian/article.asp?vArticleId=21988中国政协常委梁从诫、湖南省长沙市市长谭仲池、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委书记张福礼、市长钱瑞霞等各界政要积极参与了这次盛会。
中国诗坛知名人士更是趋之若骛,有关报导其名单列出一大串;中国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呼伦贝尔电视台、额尔古纳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文艺报、诗刊、星星等中国重量级新闻及专业媒体纷纷亲临现场报导;有关此消息更是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博客中国网、诗生活网、扬子鳄论坛、诗江湖论坛、他们论坛、中华读书报、新京报、东方早报、天涯、芙蓉、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大大小小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大肆鼓噪,在中国社会盛极一时。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尤其是诗歌活动如此吸引世人眼球,在中国近年是罕见的www.poemlife.com:9001/Subjects/mingtian/index.asp?vAuthorId=tankexiu

在本次活动中诗歌作为艺术的两大门类:诗歌作品,诗歌理论分别被诗人伊沙以诗集《我的英雄》夺得诗歌作品类最耀眼的“双年诗人奖”,诗评家李少君则以诗歌评论《草根性与新诗的转型》夺得此活动诗歌评论类仅有的“双年评论奖”。另外诗人沉浩波以其长诗《致马雅可夫斯基》也被提名“双年长诗奖” 入围作品。

然而就在同一天,历史上演了惊人的一幕!

2004年9月16日在中国诗人如欢度节日般欢度属于自己活动的同天,美国动态网根据国内网友所提供信息,发布了以“蒋品超”为对象的研究报告《Google Chinese news censorship demonstrated》(《论Google中文搜寻审查》)一文www.ditinc.us/report/google200409/google.htm此一事件立即引起全球媒体广泛报导,对Google的新闻搜寻在大陆协助中国政府封锁被中国政府视为异端的敏感人物和网站信息违背当初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对社会“不作恶”(“Do no evil”)承诺的行为,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那么蒋品超遭Google在大陆封锁与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这次诗歌大奖活动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网友”将此信息由中国国内只提供给一心专注研究冲破中国网络封锁的国际最大公司美国动态网,并让其刚好只在有中国政要参与的中国诗人们如欢度节日般欢度属于自己活动的这一天发布?这位网友是不是可以让人们忽视的普通的无心“网友”?这些疑点,当人们拿起这本诗集时,就会豁然开朗,找到答案。

美国动态网研究报告引起的事件发生时,这些疑点,人们不可能会有谁去关心。即使蒋品超本人和动态网总裁夏比尔也没能对此去作联想,因为当时他们还不了解中国诗人们此时正在这同一天欢度他们属于他们的活动,因此无从去推测。而夏比尔甚至还不知道他所做的研究报告的对象“蒋品超”是谁,及以此人作研究对像除能让世人了解Google在大陆的新闻搜寻封锁了一些敏感人物和网站信息的事实外还有什么更深刻的意义,无从去想这之中还有无其他更深层的内幕,他只是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证实确有其事,他们就发布了此一研究。但有两者是清楚的,一是这位看似无心的普通“网友” ,另一位就是中国政府!

如果稍稍了解当时获奖作品及部份提名入围作品与蒋品超有何渊源,我们就会懂得这位“网友” 这一看似无心的信息其中有着怎样的苦心:

一,伊沙以诗集《我的英雄》获双年诗人奖。而这一部诗集的作品就是诗人品超与大陆伊沙、沉浩波、小引、于坚等诗人在网络交流甚至决斗引动整个中国网络诗坛狂风巨澜直至现在已改变了那里诗歌腐败之风波澜壮阔兴起“民生诗歌”的伊沙当时的部份现场作品,伊沙诗集之初在网络张帖取名《我的英雄》意即直接与品超《呼唤英雄》等一系列作品决斗。另外他们还各有以三百多首短诗决斗写成的两部长诗作品《唐》。

二,李少君以《草根性与新诗的转型》http://www.poemlife.com:9001/ReviewerColumn/lishaojun/article.asp?vArticleId=20812诗歌评论获双年评论奖。此论也是品超与之在网络交流时李少君的现场作品。当时他的作品叫《拯救端午传统,恢复诗国荣名》,蒋品超的作品是《中国诗坛的悲剧:伟大诗人失去了伟大的读者》www.poemlife.com:9001/Wenku/wenku.asp?vNewsId=1055上述两个链接皆为中国知名网站《诗生活》的刊登位置(我作品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讨论现场转走的,我是后来在Google以“蒋品超”搜寻我的信息时才发现,至今我仍有权申诉版权)。此次交流蒋品超还有另一文《用观念去写诗歌,用诗歌去追求世人渴望的观念》在海外《大纪元时报》发表www2.epochtimes.com/gb/4/10/23/n697959.htm

三,沉浩波被广泛宣传也在此间被提名入围“双年长诗奖” 、现还被提名“中国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长诗《致马雅可夫斯基》即是浩波与本人长诗《不幸本拉登》决斗作品。这里是我在写此文时终于找到的其原初之作,可惜在想起该留下此网页地址时,我被发现正收集当时的资料又被大陆网络拒绝,且再找不到此页。不过这里有拷贝http://209.108.201.123/BBS_Data/1/500/100/3000/500/492481.asp?oD=1我将我的长诗《不幸本拉登》和其长诗《致马雅可夫斯基》放在了一起,大家可以更清晰的比较其手法是否与我类似(从前的浩波是不曾有此写法的,就如他曾在网络所言,他为自己能以此手法写作感到惊诧),其言说对像到底是谁。

在没此活动颁奖之前,以上各作者获提名的信息出处是:《诗生活》网站一文《中央电视台、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新浪网、网易、人民网、光明网》www.poemlife.com:9001/Subjects/mingtian/article.asp?vArticleId=22104所转中华读书报www.booktide.com

2004-08-18鲍晓倩《200亩牧场50年使用权奖掖诗人》:

15名活跃在当代诗坛的诗人(诗歌评论家)进入提名名单:艺术贡献奖(柏桦《往事》、于坚《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西川《大意如此》);双年诗人奖(孙文波《60年代的自行车》、伊沙《我的英雄》、杨健《暮晚》);双年新锐奖(尹丽川《掩藏》、胡续东《新年》、宇向《一阵风》);双年长诗奖(梁平《重庆书》、沉浩波《致马雅可夫斯基》、默默《在中国长大》);双年评论奖(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李少君《草根性与新诗的转型》、刘春《或明或暗的关系》)。

另外也请再看此文所报导该此大奖如何收集参选作品和对参选作品进行提名:

首届“中国诗歌双年奖”评选活动共设5个奖项,于2004年6月拉开帷幕,经过两个月在诗生活、扬子鳄、诗江湖、他们等网站以及《明天》专用信箱的提名征集并评委综合评审相结合。

而诗江湖、扬子鳄、他们、诗生活以及没被列入收集地点的或者等论坛就是当初诗人蒋品超与中国诗人们交流作战的主要阵地!

中国诗坛发生过一场波澜壮阔,撼人心魄,血与泪的生死殊杀!那里中国诗坛正因这场生死殊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这位无心“网友”之所以要选择这样一个中国诗人们在国内在他们的2004年9月16日在欢度属于他们自己活动的日子向动态网向世人提供这一消息,原因显而易见了:他是要告诉人们是那批获奖作品的对立面正在真正改变着中国诗歌甚至改变着中国诗歌以外的其他一些事情!

人们不妨上网搜寻出自品超《是语言创造了什么还是创造了语言的什么》的一词“话语权”,及源自《呼唤英雄》诗句“让无力摆脱弱小/让无助得以依靠/让无聊远离空耗/让无奈收获目标”的中国著名报刊《南方周末》的办刊口号“让无力者有力/让悲哀者前行”在人们生活中有多流行。

写此文时我在Google搜寻“话语权”www.google.com/search?hl=en&q=%E8%A9%B1%E8%AA%9E%E6%AC%8A搜寻结果是十六万一千条 (Results 1 - 10 of about 161,000话语权。取自该网页记录),一个诞生于诗歌理论的学术术语被如此广泛使用在当代汉语中是罕见的。搜寻“让无力者有力”

www.google.com/search?hl=en&lr=&q=%E8%AE%93%E7%84%A15%8A%9B%E8%80%85%E6%9C%89%E5%8A%9B&btnG=Search其结果是一万四千六百条( Results 1 10about14,600让无力者有力。取自网页记录)。有人曾说,数字会说话。这些惊人数据让人们不难想像足见蒋品超诗作及诗歌理论对那里的人们影响有多深广!

我不知道这是否属闲话,但想留在下面:动态网发布《Google Chinese news censorship demonstrated》(《Google中文搜寻审查》)一文是2004年9月16日。

Google被中国政府拒绝进入中国市场两年多后重返中国市场是在2004年9月2日,离动态网发布其报告相隔仅两个星期。

这时与网络新兴科技密切相关的中国当今诗歌举办中国新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型盛会已酝酿成形(再见《中华读书报》www.booktide.com 2004-08-18载鲍晓倩《200亩牧场50年使用权奖掖诗人》:首届中国诗歌双年展活动颁奖晚会将于2004年9月上旬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举行。——资料来源与上同为www.poemlife.com:9001/Subjects/mingtian/article.asp?vArticleId=22104) 是与Google进入中国市场日期仅隔两星期的2004年9月16日举行,即“ Google蒋品超事件”同一天。

如果大胆猜测一下,可以想见“蒋品超”的名字可能就直接牵动过Google进入中国市场的整个日程安排!若真是这样,我真不知该怀怎样感激来回报Google!它以它的苦肉计将一个深埋在网络的杰出诗人发掘出来,为世人所知,并让中国政府不得不又一次被迫接受海外民运的努力其实深受国际社会以各种不同方式在尊敬、爱护、支持与瞩目,以及海外民运也以自己的方式对那里的人们已成功实现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维变革,这两个事实!
2005/2/10洛杉矶

蒋品超《呼唤英雄》出版 王丹等作序

--------------------------------------------------------------------------------

【大纪元7月13日讯】一本从海外进入中国网络对中国当代文学及社会思潮产生深远影响的蒋品超诗文集《呼唤英雄》新书发布会7月9日在洛杉矶华侨文教第二服务中心举行。发布会由六四学生领袖王丹主持,洛杉矶加大(UCLA)统计系副教授吴英年、原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因全、长篇小说《天安门情人》作者安田分别对此书的传奇经历、文学成就以及它对中国文学与社会的影响与意义作了翔实的介绍与高度的评价。
这本由美国国际出版社出版的350页、53万字的新书,收集了蒋品超创作的130篇诗歌和20余篇诗论。著名六四学生领袖王丹、王军涛,学者刘因全,专栏作家草庵居士,中国大陆自由诗人党管生为该书作序。



主持人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六四学生领袖王丹(中)向读者推荐蒋品超诗文集《呼唤英雄》。(大纪元)


主持人王丹说,诗是用生命才能写出的东西。蒋品超的诗之所以感人、震动人心,在于它贯注着诗人全身心的真诚。他的诗不像中国诗坛有些所谓的诗人丢弃人本性的东西,而在此之外或迷恋于肉体或流连于空洞的文字游戏。都说诗人狂,不狂不诗人,今天我们来这里就见证一下诗人的狂。
“蒋品超”被google封杀

UCLA副教授吴英年指出《呼唤英雄》一书不仅是一本诗文集,而且还是蒋品超先生在新世纪之初通过网络与中国大陆诗坛交流交锋的一个记录。蒋品超先生提倡“民生思潮”,他的诗文对大陆诗坛的颓靡之风产生很大的冲击和震撼。

吴英年介绍了动态网2004年9月16日发表的一个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 “蒋品超”的名字当时被google在大陆的搜索引擎封杀。令人深思的是,2004年9月16日,大陆当局举办了“明天-额尔古纳”新诗双年展的盛大活动,其中的获奖诗人曾经与蒋品超在网络上以诗论战。中共以此诗坛盛会点缀其所谓的盛世时,对中国诗坛产生很大影响的诗人蒋品超却被中共在网络上封杀。

吴英年介绍说,动态网、无界浏览、和花园网是海外三个网络技术公司,其主旨是突破中共网络封锁,维护大陆民众知情权和言论权利。这三个公司提供的破网软件目前在大陆网民、尤其是异议人士中很受欢迎。

就蒋品超遭中共封杀一事,吴英年还特别提到大陆的诗人师涛和刚刚由博大出版社出版诗文集《悲怆的灵魂》的作者张林仍被中共关在狱中迫害,此外还有很多异议人士和法轮功修炼人士遭劫持迫害。对这些人,蒋品超都曾写诗声援。

吴英年说认识蒋品超是一次在中领馆前举行的“退出共产党”活动上,那天蒋品超朗诵了“向往信仰--读王玉芝女士‘穿越生死’”一诗。吴英年说通过蒋品超的诗歌能感受到他对遭受迫害的人们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同情。

这个时代需要他的诗

刘因全教授从诗歌的整体内容与风格上阐述了蒋品超作品的价值。他说蒋品超的作品,融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重、白居易的晓畅于一炉,流动着中国诗歌鼎盛时期的唐代三位杰出诗人的血液。有的诗,他读着读着,不由自主哭了起来;有的诗,他读着读着,不由自主拍案叫绝,笑了起来,惊得家人莫名奇妙;有的诗,则让他定在那里,陷入一种宁静;有的诗则让他心里面打破了杂货罐五味杂呈。

刘因全说我在这里这样讲大家以为我在吹,以为我是蒋品超的朋友所以在帮朋友讲好话。不是,这是我的亲身体验。蒋品超的诗不需要人吹,只需要人看,你看了,你就会如我有相同的感受。他不止是一个民运诗人,他更是一个充满大爱的悲悯诗人;他不止是吟风咏月的风月诗人,更是深入生命内在的性灵诗人。这个时代需要他的诗,作为人也需要他的诗。这个时代视而不见他的诗,是这个时代的可惜;人们不看他的诗,是人们的可惜。如果人类还需要诗,蒋品超这些诗就应该被传诵。

现实主义的诗人

作家安田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回应了吴英年教授提到的蒋品超与大陆诗人们争论的史事,并对蒋品超的作品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安田回忆说,他曾接受蒋品超邀请一起去到大陆网络,与那里的诗人们作过交流。当时已经是此次争论的末期,在蒋品超与伊沙、沈浩波、于坚等大陆诗人争论的影响下,那里已经出现了中国诗坛现在很有影响力的“垃圾派”。

蒋品超在那里叮咛那里的人们,真正的“非灵非肉” 的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就像“共产主义社会” 一样,理想很美,却是“乌托邦” ,不可能出现。文学作品代表的是一种意识形态,非灵即肉,非肉即灵,要想摆脱肉就必须走向灵,回避灵其实就已陷入肉。

他认为蒋品超的诗歌风格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他以蒋品超对中国诗歌影响最大的诗作《呼唤英雄》为例分析了其气势磅薄摧枯拉朽之势,另外《傻事》也是一首民运人遭受中国政治磨难的史诗。他喜欢蒋品超的作品《六月》、《黄鹤楼 - 回大雁塔的写作者们》。他认为《六月》是蒋品超诗歌写作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而《黄鹤楼 - 回大雁塔的写作者们》也是传世之作,在这样作品下大雁塔写作者的声音经过历史将被完全覆盖。

中国政治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蒋品超说他的书其实已出版很久,为什么现在才开新书发布会呢?他是要等王丹。他说六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制后的五四,他的诗歌是六四精神的延续,而王丹是标志着六四的重要人物,且王丹也是优秀的诗人。他说在给王丹新书所写的序言里就向人们推荐过王丹一首回顾自己经历的诗,淡淡的自嘲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很美。

蒋品超谈了自己对中国新诗的观点,他说每一次思潮的兴起总是先以诗歌为前导,而现实主义的诗歌则是这前导的先声。现在我们看徐志摩,可能会以为他是浪漫主义的,而徐志摩在当时则是因他的厌战出名,翻开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现实主义的,包括他的《再别康桥》,很多人因为它的梦幻般的清丽氛围就将它看成了浪漫主义,其实此诗是现实主义的,它是写徐志摩面对康桥离别时的真切感受。

蒋品超认为中共建政以后,中国政治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文化为政治服务”始终是中国文化不得不被迫所处的状态,甚至包括北岛,其实也是因中国政治需要而崛起。在他之前一位比他更优秀的诗人叶文福被点名批判,说成是“资产阶级自由化”,他的《将军,你不能这样做》本该揭起一轮民生思潮,结果被邓小平一句话“诗人,你不能这样写” 而扼止。“六四” 被镇压后,在“稳定压倒一切” 的没落方针指导下,中国文学中出现海子现象、“后现代主义” 、“下半身写作” 等颓废、偏安、没落、淫秽现象, 把中国文化带进了一片荒漠。

蒋品超最后朗诵了他的两首诗《梅》与《呼唤英雄》。


曾仁全 : 读蒋品超的诗集有感

作者:曾仁全


--------------------------------------------------------------------------------

【大纪元7月14日讯】我收到蒋品超的诗集已很长时间了,开始是漫不经心的看,当看了一些后,我这个对诗歌没有研究的人,感到一种热浪滚滚的气息冲击而来,我被那种慑人心魄的诗句震得心荡神怡。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的诗歌,每一个民族都有他自己杰出的诗人,歌德因为《浮士德》而成为不朽,拜伦因为《唐璜》而留名,裴多菲因为《民族之歌》等著名诗歌而流芳千古,普希金因为《自由颂》、《致恰阿达耶夫》、《叶甫盖尼、奥涅金》等脍炙人口的史诗而成为俄罗斯诗坛的里程碑,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蒋品超将和他的诗集《呼唤英雄》而成为中华民族诗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

梅,我看见我美丽宫殿/飞起的碎末了,他们是如我一样 /晶莹的童心,/梅,他们是在履带 /和枪声的轰鸣里被摧毁的 /我目瞪口呆,流不出泪 /梅,那座用童心做成的/美丽宫殿啊,装着好多 /美好的梦哦,就这样被摧毁了 /鲜血在流,肢体在飞,为什么 /有人,会不如我一样心疼 /梅,他们摧毁了我的美丽宫殿哦 /他们就造出了一座荒坟,我的心/就埋在里面了,会永远都冷 /我的心就埋在里面了会永远都冷哦 /梅,你了不了解我的伤心……。

这是蒋品超诗歌《梅》里面的如倾如泣的诗句。

蒋品超的诗歌大多是为“六、四”而作,狱中诗占了相当多的一部份。如果说,廖亦武是为著名的诗歌《屠杀》而坐牢的话,那么可以说,蒋品超是坐牢生涯才有那些闪光的诗歌,那些牢中写作的诗歌,无处不透视诗人那对国家,对民族深深的爱戴,对光明的渴望,对黑暗的咒骂以及对爱情的忠贞。同时,也是诗人对人生的意义、对中国前途命运苦苦思索与追求的结果。在《沉沉的一握》这首诗里,诗人记载了他与导师分别的一刻,导师那沉沉的、无言而胜过千言万语的“一握”,即使在监狱的高墙里,诗人在诗歌里并没有流露出意志衰退和沮丧,而是热情洋溢地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主张,他在诗中写道:

……这是一条悲凉的路 /高墙,电网,荷枪实弹的哨岗 /注射着窒息生命的思想 /而我明白肩上的重任 /……生命到了尽头 /我会有饱满的收获 /灿烂的行程 /历史有了日出 /祖国将日益民主日益自由 /日益繁荣昌盛 /而我将清楚地知道 /这一次收获这一次日出 /离不开你 /我沉沉的真挚的一握 /以一个祖国赤子的名义 /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蒋品超的诗,很多都属于政治诗,极具号召力与感召力,主张自由与民主,号召中国人民要从六、四的血泊中站立起来,与独裁、专制进行坚决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揭露了中国监狱的种种黑暗,由此,诗人在监狱里写了《苍蝇》、《月色沙滩》、《傻事》等,表明自己坚贞不屈的斗志。

拜伦在《唐璜》这个诗史里,有一节的诗篇是《寻找英雄人物》,诗人在列举了拿破仑等“英雄”后,话题一转写道:英雄人物何止一个阿伽门农/在他前后,也出过不少俊杰之辈/虽然英勇象他,却又各有千秋/然而,只因为不曾在诗篇里留辉/便被世人遗忘了/但老实说,当代我实在找不到谁/适合于我的诗/因此,我说过,我就选中了唐璜……。这与蒋品超《呼唤英雄》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是作者对大庆工人不公的待遇数万人上街游行难受而作,诗人对独裁专制的憎恨、对工人运动的激昂情绪表露无遗。诗人“拨动了神圣的琴上的每一根弦,弹出最细小以至最强烈最震动心灵的调子”,作者在这首诗中写道:

……大庆原是一面工业的红旗啊 /是这片国土屹立在世界 /曾经久久让人们引以为荣的自豪 /是多少人呕心沥血 /生死相抱 /为这东方的人类 /托起的一副难得的至宝 /如今 /在这静止的改革里 /在这痛楚的转弯中 /也已经进退维谷 /风雨飘摇这片国土 /这片多灾多难百业待举的国土啊 /谁,谁才是那个真正的英雄 /谁,谁才能痛定思痛 /为民舍命 /才能举起那把锋利的手术刀 /才能为他们 /为那些期待中的百姓 /为那些破碎不堪的百业 /切除痛苦的病灶 /将那不公的分配不轨的体制 /彻底 /干净 /连根斩掉 /换以新血 /换以制衡 /换以这天地间正确的生存之道……

对专制的憎恨与对中共政体的无情抨击,是蒋品超诗歌的主题,在《我的心如此难安》、《中央是什么》等诗歌,抒发了作者满腔愤怒和嫉恶如仇的情绪,这些诗都是诗人漂泊到国外而作。《江南,我该用怎样的痛苦来回首我的江南,我的江南》、《农民》、《农家女》等是思乡之作,诗人远游他乡,却改变不了对祖国的眷恋、对人民的热爱,及以对国内亲人的思念。

笔者对诗歌没有更多深刻研究,以上只是读了蒋品超的诗后一些感性认识而已。

2005/6/29日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76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