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自找的内忧(二)||诬反事件模式之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自找的内忧(二)||诬反事件模式之二   
所跟贴 自找的内忧(二)||诬反事件模式之二 -- Anonymous - (16422 Byte) 2005-8-03 周三, 上午9:49 (666 reads)
老伙仔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回复(四)  to none (277 reads)      时间: 2005-8-03 周三, 上午9:5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回复(四) to none

回复(二)说得还不够清楚?那这文就说清楚些。

「为什么人类会有战争这种大规模屠杀同类的现象发生?这在其它动物身上是看不到的」

是的,其它动物确实不存在大规模屠杀同类的现象;就我所已知,我不否认这点。而我更关心的是,各地区人种虽然不同,但就共同具有兽性、人性这点而言,却是相近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同的。人类有战争不稀奇,人类大量屠杀人类也不稀奇;这我非常懂得。

但,我们可曾在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看到历史中国这样密集、反复、长时期而又巨量的屠杀?据我们所已知,应该是没有这样平均一百多年,就来一次动辄十之八九、十之七八的数千万大屠戮,与若干次小屠戮的记载;并且前后长达二千多年。

若是我无知,这里先致歉;并请看倌明示,我一定赶快修正自己的史观,并再公开致歉。不过,请注意,我所强调的是「密集」、「反复」、「长时期」、「巨量的屠杀」。

如果没有,那么在所有人种兽性、人性基础相去无几的状况下,是否汉文化岀了其它文化所无的问题?

在我的看法确实如此。因为既然不是人性基础有问题,那必是规范人性的文化有问题。文化的功能,不就是一面规范人性,一面引导人性的吗?我所有长篇大论就在证明这点:汉文化出了不小的问题!不然,何以他处没有;而中国却有了这样密集、反复、长时期而又巨量的屠杀?

再说,既然「人类首先是生物才是人类,一条生物都遵循的规律人类也必然遵守」,而「其它动物身上是看不到」这样的「大规模屠杀同类的现象」;那么,显然所有人类都演化出了某些其它动物所不见的问题。加上上述的说法,是否可以反证汉文化又演化出了其它文化也所没有的问题?

看来好象是,不是吗?既然好象是,那就该进一步探究了,不是吗?

「所以说,俺不同意你以秦汉之前的王都“天下为公”秦汉之后的都“极私天下”来解释中国历史更迭。。你不觉得这样认为太牵强了吗?」

这恐怕是您误读了小文。

我的说法是,「公天下」先转换为「家天下」(以上孔子所说),再由「家天下」转换为「极私天下」(老伙仔所说)。当中各有着数千年漫长的时间转换。这数千年漫长的时间转化,让人们有了不同的价值观,于是,不同的价值观引导出不同的思想、行为。思想与行为的总合就是文化。我所有的文字都在说明这个转化的过程出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与行为--问题。

如果,所有人种的人性基础都相近,而我们所传承的文化也没啥问题,那么,民主进步国家已经完成中国数千年前《礼记˙礼运》所描述的那些境地,汉文化传承地不是更该有资格、能力去达成吗?为何早有《礼记˙礼运》引导的中国,却还在避秦?

历史记载,有其可信,有其不可信。正好,我修稿到东汉某段纪录;顺手简引如下,做个参考:

公元2年---西汉平帝元始二年----人口总数59,594,978(注一)
公元37年--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人口总数1,000余万(注二)

(注一:59,594,978的人口数,载于《汉书˙地理志下》。文曰:「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history/hangshuhbg/hans039.html)

(注二:《通典˙卷第一》:「后汉之初,百姓虚耗,率土遗黎,十纔一二。」《通典˙卷第七》http://www.chinapage.com/big5/history/dd01.htm同文又说:「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率土遗黎,十纔二三。后汉光武建武中,兵革渐息。至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称帝之第三十三年),户四百二十七万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明、章之后,天下无事,务在养民。至于孝和,人户滋殖。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户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

我们可以确切地说,以上数字虽然详尽到个位数,但那绝非完全可信的。以现代科技之发达,要完全掌握到个位数的人口总数,都恐怕问题重重。何况当时?这些数字,仅具有参考价值,非确信价值。

我在台湾网站贴出这些内容时,有朋友反对说,平均一年纯减一百多万人,连续35年。怎么可能如此屠杀?何况这必然还没计算出生人口。他的质疑有道理,因为不完全是屠杀,当中必然出现饥荒、流行病(瘟疫)等等;人口数也绝不会是上述那么精准。但参考价值那是跑不掉的。那时屠城之普遍,连史称仁君的刘秀都不得不跳出来大骂特骂他手下的将领,就别说其它支军队了。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八》载:「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王莽的更始将军廉丹,非更始帝)杀我」。换句话说,当年王莽的官方军队,比农民军(赤眉)更好杀。

而刘秀的将领耿弇(ㄧㄢ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焉」(《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一》)。一大将屠城三百,可见屠城是多么地普遍。

是以,有些记载仅具参考价值,有些记载则绝对可靠;这些仅具参考价值与绝对可靠的历史记载,都是中国史书的高度成就。

如我在本文〈自找的内忧(二)||诬反事件模式之二〉所说的宋初平蜀的那段故事,这绝对可靠。因为可以互考的资料太多了。藉这种类似的资料所建构的「诬反事件模式」四个类型,也绝对错不了。

史书是人写的,人之具有兽性、人性,古今如一;当初写史的那些人亦不例外。难不成他们都将人性神化了,或兽化了?千祈看倌别小看中国古代的史家。

事实,我无意突显历史中国的恶行恶状,我只是在归纳历史记载中的恶行恶状,以及尽力解说何以出现这些恶行恶状。在归纳这些恶行恶状之同时,我同样不会遗漏总有一些人奋不顾身,为着王朝、小民、文化˙˙˙请命。并解说何以这些奋不顾身者无法如愿。

请看倌思考,何以这些奋不顾身的人,总是无法如愿!

请看倌留意,这里我用的是「!」不是「?」。这不就是文化的问题吗?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00760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