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旧作:文字改革两则 |
 |
所跟贴 |
旧作:文字改革两则 -- 芦笛 - (6404 Byte) 2005-8-02 周二, 下午9:03 (1137 reads) |
启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天天忙着给别人疗愚的芦先生的话总是如此的震聋发聩,这回他老人家是如此开场的:"许多国人的一大毛病,便是专门嚷嚷他们连起码概念都没有的东西,气还特别粗,..."如此响彻云霄的大耳帖子,原来是芦先生对着镜子给自己的一个恩赐.
芦笛早就震震有词地向我提出过所谓的<石室诗士施氏食狮史>的问题,并以为那是他能提出的最具挑战的问题.我也回答过他无数次了,上次在他给月臣的帖子里他又提出这个沉糠烂谷子,我也又一次回答了他.大家看看,他这不又溜溜地重复这个问题,扯出来搅活.和芦笛过招,我最大的纳闷就是这位芦先生怎么好象是个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的死个瘩呢?这个人整个就没有信息输入,和他聊天就好象是在对聋子说话,现在我算整明白了,原来他老人家根本就不读对手的帖子,竟完全是凭意淫在那里自言自语.发现了这个现象后,一种恐惧感悠然而至,因为所有人知道,这世界上所有喜欢喃喃自语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精神病患者.我靠,芦大瞎,你可千万别把本坛中的各位给吓着了吧!
有了这个发现后,我突然完全没了想澄清他问题的冲动,而只有一种深深的同情.我们尊敬的芦大狭为了国家的命运竟然最后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搭进去了!我又如何能忍心再落石下井呢?
我知道芦先生根本不读帖,所以我这些话全是讲给各位网友的,请你们别在为难芦先生了,那是很残忍的.
把芦先生搁到一边,不用去理会他,我想借此机会给不懂语言学的人补充点最基本的常识:
1. 人类的语言从声音上可以被区分为: 音素,音节,和音串(或叫语音流);音素是人类能够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们由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组成,比如: S音,F音,E音等等. 人类各民族讲着不同的语言,它的种类有数千种之多,但是人类的所有语言使用的音素并不多,这是和人类的听觉能力中的分辩能力有关.比如,英语使用了近五十个音素,汉语也使用了五十几个音素,它们虽然不同,但实际上使用着差不多的音素数量.音节是由多个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组合而成的,比如汉语的"NI"这个音节就是由"N"这个辅音音素和"I"这个元音音素组合而成.英语中的"HE"也是同样的.由多个音节的有机组合,就形成的我们人类用于表达语意的语音流组,它就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优美的声音.
2.由音素组成的音节再组成音流,形成了人类自然语音,但是只有语音还不能交流,必须对语音进行对应的语意编码,于是人类的语言从语意上又可以分为:语素,词,词组,句子,段落,....组成.可以分离的最小的语意单位就是语素,比如汉语中的"我们",其中"我"和"们"都是一个语素.英语中的"NONSTOP"中的"NON"和"STOP"都是一个语素.有人曾提出说汉字的偏旁部首是语素,这是错误的,因为汉字的偏旁部首虽然有些确实具有语意,但是它们没有和语音的编码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不在汉语的语音中对应任何语音单位,所以它们不是语素,而是形素.词是由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再由多个词组成词组,进而成句,成段,...成了我们生动的语言.
3. 从书写形式上,汉字是由偏旁部首构成比如: "好"字是由"女"字旁加一个"子"形成的,这叫做一个形素.汉字的形素是按最基本的原始汉字字意构成的,是表意的,不是根据语音来区分的,这是汉字和其它文字最大的区别.英语的最小书写单位是字母,但它们不是形素,它们被称为"基本书写单位"(CHARACTERS).形素是和英语语言中的音素对应的书写单位,它们是由一个以上字母的组合构成,前面说过,英语有近五十个音素(46个),和它们对应的是大约377个不同拼写形式的形素,其中有:219个不同的元音形素和20个不同的元音音素对应;158个不同的辅音形素和26个不同的辅音音素对应.
汉字和英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汉字使用表意不表音的形素(偏旁部首)构成了数目繁多的汉语文的"基本书写单位"汉字,它们和语音基本上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英文则是使用了有限的26个"基本书写单位"字母,构成了大约377个和英语音素明确对应的形素.
任何一种已知的人类语言,它们的音素都是非常有限的,比如英语有46个,汉语有50多个,所以如果使用拼音文字,通过不同的形素来记录语音中的音素,它们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它们的学习负担就比较轻,因为和音素对应的形素数目少,又和语音对应,很容易记忆.而人类语言中能够表达,或说希望表达的语意内容是无限的,企图跳过人类语音和语意的天然编码形式,而通过形素来直接记录语意都是非常不科学的文字形式.汉字就是这样一种落后的文字. 事实上,人类最初的原始文字,都是采用类似汉字这种通过图形来记录语意对象方式,直到人类发现或说区别了语音并掌握了记录语音的方法后,人类的文字才走出了原始状态.
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这是人类共同的认识.汉字无法摆脱原始的记录事物图形的形素,所以汉字是介于记录图形和记录语言之间的一种落后的文字,使用它,阻碍了汉语的发展.
人类在大约四千年前就知道了通过形素来记录语音的技巧,菲尼基人是最早使用字母记录语音的民族.这种文字形式在欧洲普及也有三千年的历史了.我们的邻居,日本人大约在一千多年前就掌握了通过形素来记录语音的技巧,尽管这种日本的这种文字的普及不过才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国人到1956年现在才刚刚尝试通过形素来记录语音的技巧,可是后来他们又拒绝了使用它来替换汉字,而只是用它来给汉字标注语音,所以中国人在文字现代化上比欧洲晚了三千年,比日本人晚了一千多年.
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而不是单音节语言,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多音节词,汉语在向多音节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汉语的多音节词都是由具有语意的单音节的语素组成,这个现象完全是因为记录汉语的是单音节语素的文字,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汉语使用了汉字这种不拼音的表意文字的缘故.汉字不拼音,中国人就无法通过文字形式来记录和演绎汉语语音,使其丰富多彩,汉语就被局限在单音节语素的状态下,一经数千年. 芦先生说,因为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所以非使用汉字,这是严重的逻辑错误,应该是向反才对,由于使用了汉字,所以汉语才被局限在了单音节语素之中.如果使用拼音文字,汉语在向多音节发展的过程中何以要保留单音节语素这根原始的尾巴呢?
其实各种地方方言中都有多音节语素的现象,只是苦于没有拼音文字来记录它们,所以无法流行和传播.我以前说过,普通话中的"子"化音,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裤子,椅子,桌子,杯子,....其后的"子"字都没有语意,而只是一个音,用来彼此区分,否则,桌,椅,裤,杯,...等单音节语素都无法从单音节语音中确定它们的语意.如果用拼音文字写成: KUZ, YIZ,ZHUOZ,BEIZ,...就很自然地完全了汉语向多辅音的发展过程,何必用个具有语意的"子"字呢?,椅子又不是椅的儿子,裤子也不是裤的儿子.
从上面,芦先生应该知道了,现代汉语是在向多音节发展,多音节词比比皆是,但是汉语仍摆脱不了原始的单音节语素的拘束,这是因为汉字之故.所以我们不能说现代汉语是单音节语言,而只能说现代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而芦先生由于对语言学知之甚少,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才会有如此混乱的概念.
当然了,芦先生可能真的就是把汉语做为单音节语言来对待的,否则的话,他怎么会看到"革命"这个词,就吓得在网上大喊大叫,反对任何革命.因为他从单音节语言的角度看,"革命"是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组,而不是一个具有单一语意的多音节词.它的字面意思和它的本意具有天壤之别.
可怜的芦先生,真是不识芦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呀!
至于他在上文中向我提出的三个问题,实在是幼稚之极,比如:美国是个多种族多语言移民人口组成的国家,为什么使用拼音文字的英语没有分裂语言和国家,反而更团结更强大呢?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芦先生,既没时间看别人的帖子,也没时间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只是想当然地在那里自言自语地忙着给别人疗愚呢.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