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乐透社特稿:一亿年前的中国共产党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乐透社特稿:一亿年前的中国共产党   
利士多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乐透社特稿:一亿年前的中国共产党 (149 reads)      时间: 2003-10-11 周六, 下午5:3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以下内容为转贴]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片美丽而赋有传统民族文化神秘色彩的土地上,正当人们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从偏远的平塘县掌布乡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一块亿年巨石上有天然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五个繁体字!这五个字当地老百姓称为“天书”,后来当地政府将这个巨石命名为“救星石”。从县委县政府到州委州政府,党政领导无不关注此事,一个创建"红色文化峡谷旅游景区"的大胆设想终于产生了,这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意识、文化观念和经济理念三碰撞的雷电之。



一、著名文化人雄心策划“红色文化峡谷”



  我在平塘县采访时曾听到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位州委领导人与平塘县一位领导人和省内著名文化人林先生在一起谈论旅游开发的事,当大家谈到寻找旅游亮点时,县领导人对突然对州领导人说:"平塘县掌布乡有一块巨石上天然形'中国共产党'五个繁体字,可不可以开发成旅游亮点?'州领导人一听,正色地说:"不要乱讲",县领导人急了,忙说:"我说的可是真的呢,如果我说假话,我可以辞去我的职务!"在旁的林先生以文化人的敏感对县领导人半当真半玩笑地说:"这可是你说的,我亲自到现场去考证,如果是假的,你就等着辞职吧,如果是真的,我就以策划开发安顺黄果树景点和龙宫景区的经验为你策划这个旅游景点,把它做亮做大,我看到平塘县很穷,策划是完全免费的,你看怎么样?"县领导人坚定地说:"好,一言为定!"州领导人听后含笑不语。

  林先生到达现场一看,石壁上清晰可见的“中国共产党”繁体字令他大吃一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林先生定下神来看究竟以后,浑身的文化因子翻腾起波涛巨澜,天意?神话?传说?迷信?无神论?共产主义?经济?旅游?文化?……这些概念在脑中翻腾不已,他突然感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下一步要做的事……

  我于9月19日到达平塘时,在县政府招待所遇到了林先生,他拿出做好的整体旅游景区规划方案给我看,规划的基本思想是,以"救星石"为核心景点,在附近新建以中共党史为素材的“碑林”和"雕像",辅之以峡谷特有的自然景色,形成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并将原名"掌布峡谷景区"更名为“救星石旅游景区”。

  林先生7月份开始策划,多次到平塘和掌布考察测算,终于形成了完整的开发规划,8月24日平塘县召开了开发“救星石旅游景区”的专题会议,全面布置了开发任务,决定在十月黄金周作为旅游亮点正式向全国推开放。仅一个月的时间要建成一个面向全国的旅游新景区,时间紧、任务重、工程强、标准高,可见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打造全国名景区的决心和工作力度是非常强大的。我在景区考察时,看见各景点都有很多布依农民正在马驮人抬地紧张施工,据说有300多人同时在各景点作业,景区道路基本上已经建好了。



二、神奇峡谷天道清质衬托"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峡谷位于平塘县西北掌布乡桃坡村,“救星石”在距风景区大门3.5公里处。景区距县城63公里,交通便利,公路可直达景区,汽车可直达景区大门。峡谷景区长达6公里。景区距省府贵阳市的直线距离为61公里。

我于9月20日上午约11时到达救星石景区。"救星石"是主景点,当时正在修整道路,场面有点零乱。救星石分为左巨石与右巨石,当中对裂间距为1.50米,在右巨石的壁面上赫然展现浮雕型的"中国共产党"五个近似楷体的字。我注意观察左巨石的壁面上也有印型,与右巨石上的"中国共产党"同宽、同长、同高,推测是在巨石左右分裂时,右巨石上附得多而成字型,而左巨石上附得少而不成字型。现在,左右石之间的地面已经铺上了人工青苔,禁止人进去踩踏,更禁止人去触摸字体。在巨石的边上竖立了石栏,阻拦人踏进去。

据介绍,贵州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毛健全教授、何丰胜副教授、顾尚义博士、崔淑萍副研究员、芮延龙助教共五人于8月中旬到此作了地质考察,带着样品回去分析,写出了《平塘县救星石峡谷风景区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对字体形成原因作了地质分析:峡谷内出露地层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含燧石厚层石灰岩,以及第四系冲积、崩塌堆积物、洞穴堆积,距今上亿年。被命名为救星石的两块巨石,是从掌布河左岸陡崖上坠落下来,沿节理分裂为左、右两块巨石,在陡崖上仍可看到崩塌岩体留下的凹槽。救星石上的字体向上凸出,多由生物化石组成,在成字的痕迹中可以清晰看到有许多椭圆形和柱状结构,正是这些无序的化石堆积物,在这节理破开的断面上就十分巧合地组成了有序的"中国共产党"五个字。

  《考察报告》说,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研究,救星石上所显出的"中国共产"五个字浑然天成,无人工雕琢、塑造、粘贴痕迹,其成因是在沉积时生物遗体顺层堆积,在这一层中化石相对富集,在成岩石阶段,通过交代作用,碳酸钙交代了生物遗体中的原有成分,形成生物化石,由于结构与原岩有所差别,在坠落到地面,沿节理面裂开时显得凸出,同时抵抗风化的能力又强于基岩,因而更加突显出来。

  《考察报告》指出,由于救星石坠落的位置正好处在掌布河左岸陡崖所形成的半洞下面,可以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同时救星石上部(在字体上部30CM)岩石也向外突出,对这些字体也起到防止日晒雨淋的保护作用。

在"救星石"的右旁的石壁上,刻有一面党旗。游人首先正面面对党旗,然后左转身过去观赏"救星石"。再过去距"救星石"右边约30米的地方,建有一排阶梯,这里设置"红色碑林",将中共"一大"至"十四大"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刻成碑文,永古相传。旁边是一块稍阔之地,计划设置中共"一大"代表、中共著名领导人、中共黔南籍名人等的分类石雕人像群,附带生平简介。这一区域以"救星石"为核心,形"红色文化"主题。

  “救星石”有三大神奇使各种猜想无法成立:

  一是上亿年的巨石上天然形成的汉字几乎象是工艺作品,这一天工夺巧的自然杰作当先就令人叹为观止,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自然形成的。有人一手拿着”救星石“图片,一手拿着专家鉴定报告,口上却不停地说”不可能!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上亿年前别说还没有出现中国共产党,就是文字也没有出现,连人都没有出现,怎么可能会有这几个字呢?不可能!不可能的!”。有人还说:“你摸那几个字了吗?是不是用化学药水弄成的?”。还有人对专家的鉴定持怀疑态度,认为可能是新闻炒作。但是,“救星石”不仅只出现“中国共产党”的字痕,在其它石面上也有类似痕迹,只是无法看出是什么字体,其中有一路痕迹从整体上看很象是“英文”,但是看不出具体字来。所以“中国共产党”这几个字并不是孤立出现的。

  二是“中国共产党”五个字,“中”字是繁简通用的,“党”字是简体,其余是繁体字。曾有人说:“别瞎闹了,肯定是红军或者是南下解放军路过的时候刻上去的”,可是面对这个简体的“党”字,又无语了,因为简体字是在解放后才实行的,红军或南下解放军是不可能写简体字的。

  三是“救星石”的左右两块距石上都有字痕,只是左石上不成字型,右石上字型清晰。如果是人工刻造的,应该只在右石上有字痕,左石不会出现对应字痕。

  由于现代科学对亿年前“救星石”上字体的形成无法圆满解释其“巧合”的因素,因此人们自然会对“救星石”产生许多文化猜想,有推测的,有神话的,也有迷信的。对于这些文化猜想,不会形成思想主流,人们作为“茶余饭后”的闲谈,未尝不是一种文化的丰富。

  “救星石”上自然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是亿万年难遇的“巧合”,可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大地上的出现却不是巧合!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主义者从欧洲引进来的。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共产主义”运动在欧洲诞生,传入中国后却在欧洲消失了!为什么在中华大地上能承载和滋养共产主义思想?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历经苍桑,大落大起,却越来越强大?为什么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普遍跌落马下之时中国共产党却百折不挠,宗旨不变,依然是共产主义的一面旗帜?这算不算是人间的一种神奇现象呢?那么,“救星石”上的“中国共产党”的神奇性与中国共产党在现实中的神奇性是不是有着某种无形的对应?这样的对应有没有科学依据,这个有还待于科学上去探讨,但是我们从“救星石”上看到了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性。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997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