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美国法律纵横谈】反向歧视(五)“肯定性行动”政策为何不灵?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美国法律纵横谈】反向歧视(五)“肯定性行动”政策为何不灵?
陈伟文章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美国法律纵横谈】反向歧视(五)“肯定性行动”政策为何不灵?
(350 reads)
时间:
2002-1-12 周六, 上午3:05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反向歧视
——美国法律纵横谈之七
陈伟
(五)“肯定性行动”政策为何不灵?
对于“肯定性行动”政策,很多美国中产阶级白人有一个巨大的疑问:这项照顾和优惠政策出台已长达三十余年之久,但为何相当多的一部份美国黑人至今仍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陷入贫困和犯罪的深渊中难以自拔呢?在受到三十多年的照顾和优惠后,为何下层黑人的处境仍无明显改善?这项既反向歧视白人又对改善黑人地位收效甚微的政策究竟有何必要继续存在呢?
一些美国学者认为,以“肯定性行动”政策为核心的平权法案只是用形式上的平等和表面化的优惠取代了以前法律上的不平等,而看不见的隐性种族歧视,仍然广泛地存在于美国社会之中。法律尽管从字面上消除了种族歧视的条款,但白人种族主义对黑人根深蒂固的偏见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社会。这是当前美国黑人仍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根本原因。对于黑人的高犯罪率以及监狱在押犯人和死刑犯一半左右为黑人的现象,一般也被解释为警察和美国司法制度对黑人的歧视和不公正对待。
但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哈佛大学教授威廉·威尔逊(WilliamJWilson)却独树一帜地提出了极具爆炸性的观点。威尔逊教授对芝加哥市南端的黑人区进行了长达二十五年之久的持续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下降中的种族重要性》、《真正的劣势阶层》、《当工作消失之时》、《跨越种族分裂之桥》等经典性学术著作。这些著作无论在美国学术界还是在美国社会中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议。
威尔逊教授的主要观点是,当前美国黑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并不是在求学、就业和司法程序等方面遭受种族歧视,而是其它一些更为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威尔逊教授指出,由于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美国经济的全球化,传统工业中大量的低技术工作已从全美各大城市中消失,造成了大城市中黑人广泛的“下岗”失业,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这种产业结构发生巨变的经济问题,是如今全美大城市里黑人陷入贫困和黑人贫民区高犯罪率的重要原因。对于黑人贫困阶层来说,“肯定性行动”政策的优惠和照顾只是画饼充饥。
威尔逊教授发现,黑人中产阶级的谈吐和行为举止,与白人中产阶级相比并无二异;在黑人中产阶级中出现的暴力和毒品等犯罪问题,也并不高于收入相同的白人中产阶级。而贫困潦倒、恶习缠身的白人贫民的行为举止和犯罪率,却与下层贫困黑人相似。这就是说,造成行为和犯罪率差异的重要的原因,主要是阶级和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并非种族的不同。
威尔逊教授认为,由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和民权立法的历史性成就,由于“肯定性行动”政策的颁布和推行以及黑人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在研究当前黑人贫困原因的重大课题时,阶级问题已显得比种族问题更为重要。在美国社会中,受益于“肯定性行动”政策的黑人,主要是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的黑人百万富翁阶层和注重教育的黑人中产阶级,他们与有钱有势的白人富有阶层和白人中产阶级并无实质性区别。实际上,在变动的经济格局中落伍的黑人贫困阶层,才是当前美国社会中的一个真正的劣势阶层。
依照威尔逊教授的理论,如今美国社会中黑人的贫困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黑人高犯罪率现象,实际上只是经济格局变化和阶级分化的结果,与种族歧视已没有直接关系。这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前景似乎一下子就简单和明朗多了。相对而言,美国是一个鼓励竞争、机会众多和没有封建传统束缚的开放社会。穷小子凭借个人奋斗发财致富的故事在美国社会中俯拾皆是。想当年,美国开国先贤的立国理想,就是建立一个没有世袭贵族特权、没有明显社会等级差别的社会。为此,华盛顿将军拒绝王冠而选择了总统。二百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仍然是一个崇尚白手起家和个人奋斗的社会,也是一个阶级界线极不固定的社会。管子工的儿子要想成为将军和教授,很容易。将军和教授的儿子要想当管子工,那更容易。就象穷小子克林顿似乎没太费劲儿就先后登上州检察长、州长和总统宝座一样,里根总统的二公子罗纳德·普莱斯科特一不留神就曾沦落为靠失业救济金度日的穷光蛋。
在美国黑人中,凭借个人奋斗成名的最佳典范,当属来自前英属殖民地牙买加的黑人移民后裔柯林·鲍威尔。此公出身纽约市最贫贱的哈莱姆黑人区,凭着个人奋斗和种种机遇,终于官拜四星上将,先后出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国务卿,并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相形之下,在英国社会,一般来说很少会有贫贱阶层或少数族裔出身的将军和教授;英国政府高官和上议院议员一开口,就能听出上流社会的牛津绅士腔。对此,鲍威尔将军在其自传《我的美国历程》中用调侃的语气说,如果他父母当年移民英国南安普敦而不是纽约,“我有可能在英军某个不出名的步兵团当上军士长,但不大可能当上大英帝国的国防参谋长。我珍重我家族的英国根,但我更爱美国,因为这里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
不过,穷小子在“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个人奋斗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实际上,美国的十二年制免费公立中小学义务教育和收费低廉的公立大学教育,是美国下层黑人提升社会地位的重要阶梯。鲍威尔将军早年毕业于有“穷人的哈佛”之称的纽约市立大学(CUNY),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这所有11名毕业生先后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著名公立大学,一年的学费仅为区区十美元。鲍威尔将军在自传中感叹地说:“如果说自由女神像是穷人通向美国的大门,那么收费低廉的公立教育则打开了穷人在美国成功的大门。”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683459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