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学习老田心得(二)——必须有和莫须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学习老田心得(二)——必须有和莫须有   
符德赛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学习老田心得(二)——必须有和莫须有 (705 reads)      时间: 2002-1-10 周四, 上午1:1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学习老田心得(二)

——必须有和莫须有



·符德赛·



二、必须有和莫须有



  自从秦桧发明了莫须有一法,与其相对的必须有也应运而生。秦老夫子倒是未敢独专其善,这莫须有和必须有的交相辉映也就成了我族文化的一大传统。但自宋以降,用起来得心应手的并不多,据我的管见,能如老田般随心所欲者更是寥寥。为发扬光大此一传统,特将我的学习心得公之于世,以飨后来。



  为了各位同仁能先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且看下面的简单例子。



  老田要证明中国政府的外交不力,说:“极度反华如台湾的台独大佬,在大陆一样被奉若上宾。非法在中国领空杀人的美国入侵者,也能够如愿以偿地回家过复活节。所以反华这件事一般而言是有利无害,有一点不反白不反的味道,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反华,都不会带来风险和损失。”(《中国的芳邻是怎么回事?》)



  我的心得:什么是莫须有?哪位“极度反华如台湾的台独大佬”在大陆是怎样“被奉若上宾”?美国何时“非法在中国领空杀人”?这些是莫须有的,因为有了就露了馅儿。美国入侵者“能够如愿以偿地回家过复活节”则属必须有,要是没有了,岂不是任谁一眼就看穿了把戏?



  同仁们有了初步的概念后,就可以看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了。



  老田要大家相信,俄罗斯是中国的天然盟友,就给咱们讲了一段历史:“……在1937年爆发全面抗战以后,苏联第一个非常真诚地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不仅有2亿卢布的贷款,还有飞机和志愿飞行员,今天武汉的解放公园里还有一个纪念碑,为告慰1938年牺牲的15位苏联志愿飞行员的英灵。



  “除了苏联以外,西方国家中只有法国给予中国政府象样的援助,而英美政府则非常高兴日本发动与中国同归于尽的侵略战争。日本资源短缺,其战争物质一半以上是靠从美国输入,如果美国政府愿意,可以非常方便地迫使日本停战。英国之取消《英日盟约》,是因为该盟约对美国发挥优势有影响而被迫为之,否则在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正在进行时,英国仍然会是日本的盟国。”(《二十世纪中苏(俄)双边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我的心得:陈纳德1937年来华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后组织“美国自愿航空队”,以及依租借法案的援华物资,就是莫须有。因为这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凭什么断定“如果美国政府愿意,可以非常方便地迫使日本停战”?珍珠港事件不就是因为美英荷对日本全面制裁的结果吗?列为同仁糊涂!这可是另一个莫须有,并且是千万不能有。你要是认真追究下来,岂不坏了老田的宏论?因为对日本的制裁在前,日本对美开战在后,各位同仁可不能对老田的结论证伪呀!否则,你就站到了反动精英一边与自愿不吃肉的平民为敌了。



  列为同仁如果看到这里就以为得了老田的精华,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上面的两个例子仅略显了老田的手段而已。



  老田为了进一步证明毛偶像的英明和伟大,必须证明其对手的愚蠢和渺小,此一法称为归谬——即证明了所有的敌人都愚蠢和渺小,偶像自然而然就英明伟大了!



  老田继续讲述历史:“从抗日战争早期的外交态势,就可以看到蒋介石政府的愚蠢和短视,仅仅是为了清除异己共产党(当时共产党还完全没有威胁政权的能力),就,卖身投靠英美。这也是为什么抗战中,中国民众和南洋侨胞付出了如此重大的血的代价,中国放弃真正的朋友与宵小之辈为伍,背弃了战略盟友却亲近战略上的敌人。这种情况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才得以改变,现在中国才是美国的真正盟友,因为中国人多,可以代替美军士兵在美国造武器后面向日本人开火。同时对日本的物资豢养,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嘎然而止。”(《二十世纪中苏(俄)双边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我的心得:蒋介石“毫无原则地背弃了最可靠的盟友”,这盟友是谁?自然是苏联了。因为正是毛泽东在六十年代以前始终无条件的与斯大林苏联结盟,如果苏联不是“最可靠的盟友”,岂不是偶像的智力有了问题?智力有了问题,如何当得偶像?这是必须有。蒋介石“卖身投靠英美”,这卖身投靠可是中国传统的贬义词,投靠的当然是敌人了。这是另一个必须有。至于卖了多少钱,可是个莫须有的。还有更多的莫须有。在太平洋战场上,全部以美军作战;在二战高峰期,美军最大兵力有一千二百万之巨,是当时中国总兵力的三到四倍,在老田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莫须有。如若不然,这“代替美军士兵在美国造武器后面向日本人开火”何以成立?在此,制裁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一事,再次成了莫须有。至于中国军队为解放自己的领土浴血奋战,在老田就是莫须有了,要不然如何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美国的代理战争?



  列为看到这里,诸位可能以为领会了老田。否!



  老田说:“在苏联人看来,早期的共产党是毫无希望的力量,唯一的作用是作为中国政治中的后备力量,作为牵制和制衡作用,以促进中国政府采取对苏联有利的政策,共产党的作用就是一个筹码的作用,并不真正受到莫斯科的重视。实际上这种利益交换受到孙中山的默许,因为孙中山不仅需要苏联的支持,而且苏联的目标与利益,是当时世界上和中国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最不矛盾的唯一大国,苏联实际上就是孙中山所寄予厚望的‘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因为苏联需要强有力的东方盟友,而英美需要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原料基地和工业品市场,而苏联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开始,完全没有此类不着边际的长远打算。”(《二十世纪中苏(俄)双边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我的心得:说明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和中国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最不矛盾的唯一大国”你能理解吗?你当然不能理解!这也正是老田的高明之处。列为若看过我的《学习老田心得》(一)就会知道,老田的深刻就在他能先让你深深地进去,再浅浅的出来,让你越弄越糊涂。你可千万别信词典里的解释,对深入浅出一词的解释权在老田。你要不信再往下看。



  老田说:“在抗战进入最后关头,雅尔塔密约中规定的蒙古独立条款,是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美苏分赃。其实质利益内容是苏联承认蒋介石政府的亲美现实,而美国保证不与老蒋合谋对付苏联,蒙古就是美国从中国领土上划给苏联的安全缓冲区。后来共产党的全面胜利,分赃密约中划定的美国利益完全无法体现,共产党的胜利客观上导致了苏联的‘乞浆得酒’的结果,所以美国转而支持老蒋在台湾宣布拒绝接受已经签署的条约。”(《二十世纪中苏(俄)双边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我的心得:斯大林分裂外蒙古在何时?当然是在雅尔塔会议上了!这是老田的必须有。你可不能理解为在二十年代斯大林苏联就鼓动外蒙古独立了。这样的理解不仅毛泽东吃不消,就连孙中山也被折腾进去了。这可是大大的莫须有。还有一个小一点的莫须有:早在雅尔塔会议三年零十个月前的1941年4月13日,日苏两国签署《日苏中立条约》。与此同时,日苏发表联合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这就是老田说的中国和苏联“要努力实现的”“最不矛盾”的目标。你想想看,这样的目标是不是莫须有?有了还当了得?列为同仁,你们要认真学习老田,为了让人们相信美国是中国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必须有和莫须有要运用得当,方可以把白的说成是黑的,要不谁会相信?



  学到这里,你才可以自称是入了门。不过,欲驰骋黑白两道如履无人之境,光入门恐怕还不够。同仁们还应努力学习。再看。



  不知怎么搞的,到了六十年代,老毛跟苏联闹翻了。这种不大容易说清楚的事情,老田当然自有他的高明说法。老田分析说:“1968年,苏联干预捷克内政成功。1969年,苏联也非常希望干预中国国内形势,所以在珍宝岛出手试探中国的反应。在战斗中,一个名叫于向阳的小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然向苏军冲锋开火,对于这样的士气,苏联人十分缺乏底气。最后苏联人认识到,如果进攻北京,500万的兵力(苏联当时全部兵力320万)还不一定管用,而且如果如果被老毛拖入人民战争,能够从北京撤回主力的可能性不足10%。除非动用核武器,否则中国人在付出重大牺牲之后,就有能力使用武力恢复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所主张的边界。而如果使用核武器,苏联不仅对中国的核能力不摸底,而且在使用核武器以后,苏联将无法两手空空面对美国。”(《二十世纪中苏(俄)双边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我的心得:斯大林是如何建立那个庞大帝国的?这是莫须有。苏联是如何控制那个庞大帝国的?也是个莫须有。为什么苏联要干预中国的国内形势?就更是莫须有。必须有的是苏联借镇压布拉格之春的余威,“在珍宝岛出手试探中国的反应”。那是不是事实就莫须有了。战斗英雄孙玉国被莫须有了,苏联要进攻北京是如何判断的被莫须有了,进攻北京需要500万兵力是如何算出来的也被莫须有了,那个10%?反正你不糊涂不行啊。最重要的必须有是什么?是老毛的“人民战争”“在付出重大牺牲之后,就有能力使用武力恢复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所主张的边界。”列为同仁,你们知道当年支左的人民解放军吗?只要有了红宝书,什么敌人都是纸老虎。毛偶像的思想威力无比呀!这才是必须有的。苏联握有毁灭中国若干次的核武器?美国人警告苏联不许对中国动核?那都是老田当然的莫须有!



  老田还特会玩弄数字:“1949年,根据当时南京的金陵大学学生所做的一次大规模社会调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而在毛泽东逝世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急剧上升到65岁,而成人识字率也大幅飙升至82%,接近于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衰颓的社会风气也为之一振,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看来平均主义的经济效果也是不错的,这明显符合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由于边际效用价值递减律的作用,同样的收入尽可能平均地分配给更多的人口,则总的边际效用必定大副上升;相反贫富分化越突出,则因为富人增加一元钱收入的边际效用价值小于穷人,所以必定降低社会总的平均效用(福利)水平。”(《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流变》)



  我的心得:成就是用数字表述的,不由得你不信。“成人识字率也大幅飙升至82%”?别是大跃进的数字吧?莫须有!看来要活学活用老田的方法还是相当的不容易。为了便于列为学习,打个比方,原来一个私塾有10个学生,后来老毛废了私塾办了学堂,有了18.2个学生,在校生人数“大幅飙升至82%”。你瞧有多伟大?你要问我是怎么糊弄出这个数字?还要“至”?理由,莫须有!那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何等样儿?莫须有!当然,要是有人说基数太小,那就说明你莫须有运用不当,基数可能是个莫须有呀。为了表明你的博大精深,还一定要弄些专业术语,就可以让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平均主义”怎么能产生出非平均主义“同样的收入”,就更是要莫须有的啦!



  列为可别以为老田的莫须有和必须有只适用于中国的事情,否则就要犯大错误!



  老田给咱们讲西方历史:“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国王和商人合谋,以牺牲封建主的利益为代价,实现有利于商人和国王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国王实现了国家政治统一,商人获得特许权等商业优势地位和获得进入政治权力中心的机会。这就是西方‘经典民主制度’的产生过程,也是英国十三世纪‘大宪章’的核心内容。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是‘有组织的少数’阴谋家,战胜了各自为政的封建主,是国王和商人的‘官商结合’然后各得其所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流变》)



  我的心得:十三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核心内容怎么会是“以牺牲封建主的利益为代价,实现有利于商人和国王的社会变革”?领会老田的要义,看来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糊涂了不是?悄悄告诉你,除了莫须有和必须有,这里面还涉及到“暂时改写历史”的功夫。待我以后慢慢道来。



  老田的方法可以概略地总结为,大凡能证明自己论点的,无论其真实与否都在必须有之列,实在没有,可以捏造;大凡会证伪自己论点的,无论其有多么真实多么重要,都万万不能有;大凡你说不清楚的或不能把别人弄糊涂的,皆属莫须有。老田的要义中之要义就是,你的结论最为要紧,因为你的结论服务于你的目的,你的目的越是见不得人,手段就越要卑鄙。切记切记!



  说到这里,想要骗人的诸位同仁,老田的莫须有和必须有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2002.1.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939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