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为自己也为朦胧诗派之后中国诗坛又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思潮“灵肉之争”还原历史(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为自己也为朦胧诗派之后中国诗坛又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思潮“灵肉之争”还原历史(一)》   
所跟贴 chr(60)还原历史之三:与小引及其他诗人在《榕树下》网小引诗作《记忆》下的交流chr(62) -- Anonymous - (19936 Byte) 2003-9-16 周二, 上午11:41 (109 reads)
武汉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chr(60)还原历史之四:中国21世纪诗歌史上振聋发聩的三《唐》之战》 (109 reads)      时间: 2003-9-16 周二, 上午11:4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榕树下》《网文大赛留言板》关闭之后我受小引之邀进入其《或者》网坛,与此同时也进入了《诗江湖》。这时我惊奇的发现这里活动的许多人都早已经熟悉我,至少他们已了解我的身份,显然《榕树下》的一些表演他们已经目睹。 但我其实还不了解他们(老实说,因为牢狱生涯太久,以及出狱之后为生活的奔波,尔后赴美又与大陆隔绝,我对中国诗坛很不熟悉,就在当时,我甚至还不知道中国诗坛曾有过一个为诗命绝的海子)。其时我看见一个叫伊砂的写手其贴后面总跟着许多跟贴,叫骂的,赞美的都有。于是我在他的贴下放上了一列,大约8,9贴,全部是我在狱中和狱外及来美有关六四和中国社会的一些诗。不久,他在几个网坛贴出一帖通告,说要送给大家一个大礼,第二天他就将他的礼物“送”来了,那就是现在正在中国大陆极力炒得火爆的《唐》。其实它最早变成纸张铅字则在美国,是我将此次论战写了一篇通讯,投给洛杉矶第三大报《中国日报》,其副刊主编黄树仁先生看很高兴,约我将其中篇什也递给他,于是就有了它的付梓连载。

大陆诗人伊沙《唐》

1

兰叶在春天葳蕤

桂花在秋天皎洁

林中的风吹生了

一个隐者的喜悦

以草木自比的人

成了幸福的草木

自比为美人的人

就是堕落的男人

2

把自己想象成

海上飞来的孤鸿

侧看翡翠鸟

在传说里的三株树上

筑巢

矫矫于珍木之颠

猎人的金丸

神鬼的审判

千夫的所指

全在云的下面

这属于

唐人的想象呵

祖先无用的浪漫

飞得太高了

3

当幽居的隐者

归来

醉卧林泉

洗去一身倦怠

独自孤清起来

他可以仰望飞鸟

也可以俯瞰夕阳

情为何物

精又为何物

诚更是什么劳什子

唐时的朋友

我已经穿越了你的心情

干吗要了解你的抱负呢

4

遥想江南

遥想江南有丹橘

遥想丹橘经冬犹绿林

遥想绿林自有岁寒心

然后

感叹命运

抚慰心灵

一个人

一个唐人

在做完这些之后

心绪渐渐平复

好啦

他可以活下去啦

5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人在旅途

在终南山中

他不会忘记

借宿的人家

他会把盛情摆酒的主人

写进自己诗里

这回是一个

复姓斛斯的隐者

如上所述

正是李白的玩法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6

在花间一壶酒的现场

一共有三个人

明月、身影和你自己

想要行乐且等春天

这不是你的真话

那就操月亮吧

我欣赏你头发

和裤带的散乱

李白——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7

在燕草与秦桑之间

在碧丝与绿枝之间

当思妇想极了

远方的老公

她湿润了

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呵

当干燥的诗人

和春风一起

钻进她的罗帐

以男儿之身

伴其思春

诗人之诗

便有了必要的湿润

8

齐鲁青未了

帝国的山川青未了

对此是不是

还得感激造化

一个人望山

胸中便生满层云

一个人望云

便抖抖双翼

飞成归鸟

我不喜欢

志在高处的男人

我恐惧

高处

9

杜甫偶有

这样的感觉

终于见到

多年不见的

少壮时的朋友

人已经老了

杜甫说

他已一半成鬼

我相信杜甫

这么说时

肯定也把自己

包括进去了

10

佳人令我垂涎

身陷世事困顿中的

佳人

则会令我心生爱情

这样的事

已不新鲜

只是当冬天到来

在天寒地冻中

她拖着薄薄的翠袖

身倚在日暮时分的

修竹之上

等我还家

我的心不免

随着那根竹子

一起乱颤

11

身为男人

我总是梦见女人

梦想用通常的梦境

梦见一个男人

是我求之而终于

不得的事

真能如此的话

我就可做大诗人了

仿佛杜甫

总是一而再

再而三地梦见

李白

12

冠盖满京华

那还用说吗

斯人独憔悴

那还用说吗

千秋万岁名

就这么定了

寂寞身后世

就这么定了

13

圣代

是对当朝的溢美

歌功颂德之词

被海上来的和尚

装进盒子

装上了船

带回日本

成了起给女孩的

名字

14

大地上不得意的人

终将归隐南山

不要去问他们

什么也不要问

无尽的白云滚滚

追逐着不得意的人

15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波里

是王维的手艺

让我相信了他

我不相信

这仅仅只是手艺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想留在磐石之上

垂钓到死的人

我该相信做得最巧的人

还是说得最好的人

王维!

王维!

16

村庄归了

归入斜阳

牛羊归了

归入深巷

野老念牧童

牧童仍未归

野鸡叫时

麦苗秀了

蚕儿睡时

桑叶稀了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知识分子王维

目睹此景

心羡闲逸

怅然低吟——

“式微

式微

胡不归”

真正的诗意

是他的暗示

未归的牧童

正是他自己

17

唐时的男人

看不惯女人

她出身的贫贱

她日后的荣华

比如王维

就看不惯西施

他在诗中号召

全国的东施

都不要效仿西施

嘘!说到

女人的时刻

正是我的祖先

心智最为低下之时

他们说起皇帝来

更是如此

18

我早已习惯了

什么登高、雁飞

什么愁起、兴发

天边之树宛若荠菜

江畔之洲宛若月镰

在一首最终写到

重阳节的诗中

面对这些

我已见惯不惊

险些哈欠连天

可是

这个唐人孟浩然

忽然在不经意间

写出了:心——灭

吓得我从摇椅上

翻了过去

19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哦!又是知音

披着散发静候知音

敞着胸怀等待知音

理解祖先之酸吧

寂寞它逼得紧

孤独就是古代的癌症

20

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

也许唐人

真把女人

当东西了

(漂亮的东西)

他们在

男人写给男人

的诗篇里

用的是

我们今天

写给女人的

语气

我不敢

据此判定

他们都是同志

21

他们经常

会聚在一起

玩一玩月亮

他们经常

会在书房里

睡上一小觉

他们经常

能够注意到

风景的存在

他们经常

感叹时光荏苒

沧海变成桑田

他们经常

以美人自比

越吟越苦

他们经常

在微风里

闻到兰杜的香气

22

举目遥望

山顶之上

有一间茅房

在唐人的

一首诗中

也可以嵌进

如此这般的

意象

之所以无人

注意到它的存在

不过是因为

它被安置在

草色新雨中

松声晚窗里

以及

寻隐者不遇

的意境中了

23

幽意

花路

溪口

西壑

南斗

潭烟

林月

说了这么多

无非是想说

世事渺茫

春夜泛舟的人

想成为

持杆的老叟

24

在先人

隐逸的故居

松际露出微月

那清晖还在为他

而照

花影在茅亭中

睡去

满院的芍药

繁衍出青苔

我也谢时而去

我之隐去

是不是一定要

在西山与鸾鹤为群

在天上与神仙为伍

25

慈恩寺浮图

不就是大雁塔嘛

一个唐人

在七层塔顶

(我想象他

应该是倒挂着)

朝下看见了

高飞的鸟群

俯耳听见了

惊悸的风声

对他而言

这是非同小可的诗意

26

一个男人

头发乱了

他将为官的困惑

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写成了一首诗

因此他对生命早年

和故乡的怀恋

以及归隐田园的心愿

变的可信了

谁能绝人命

以作时世贤

至少在此处

不只是一句格言

27

苏州刺史的客厅里

宴集的诸文士

在室内清芬的香气中

忽然感受到

海上风雨送来的

些许凉意

开始惭愧

自己居处之华丽

开始感喟

百姓未达之小康

然后

喝上一杯酒

听金玉文章

然后

觉着自个轻了

可以凌风飞去

然后

赞美苏州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双丰收

28

辞别亲爱的朋友

船入烟波浩淼中

归船之上的洛阳人

听见林间传来

扬州古寺的残钟

他不知何时

在何地才能再见

他的这位朋友

并为此而难过

在此之后

他对世事

如波上行船的感叹

显得那么多余

29

我体内的山中

就缺一个这样的道士

他在涧底捆扎柴草

归来时又像修行者

煮白石充饥

所以

当我有了给人送酒

的愿望的时候

也只能把酒

送给闹市中的酒鬼

30

身在长安

我何以断定

那东方来客

衣上的晶莹

是得自灞上的

一场新雨

问客何为来

采山因买斧

又是一个

不想在城中久留

决意归去的人

又是在去年的

黑发上发现

今春的蚕丝

因为他的《唐》帖的跟帖太多,逼眼鸡巴恶心的骂词和一捧就捧上天的奉承,很没意思。而我前面跟贴的那些诗是我的经历与思考,我贴的意思是希望这些所谓的诗人们不要不想正事只是在那里无聊。我原本不想太去深究,于是只跟了两帖与他探讨,告诉他我其实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我是认真的。这两贴如下:

《华佗的药方只救想活的人》

--和大陆诗人伊沙《唐》

何许死也是一种幸福

当生成为你唯一的痛苦

何许退缩也是一次进步

当身处绝壁

你不再会有出路

而天地尽管荒芜

它还是会有草木扶疏

而生命尽管空虚

我无法同意你

完完全全

它只是一个包袱

所有的归隐

其实都梦想着

一次自在的复出

所有的托辞

其实都潜藏着

一个更真的企图

华佗的药方只救想活的人

对于求死者

他也只能隐忍悲哀

含泪痛哭

车子正在走上正途(注:因为我在前面的跟贴中有一首1992年作的名为《一次危险的旅行》的诗,把中国的改革比为一群人乘坐司机无手电机无油的车子旅行)

崎岖需要人去架桥修路

不想动手

自有不想动手的借口

愿意付出

就是愿意付出的理由

世界已经不再是

你想象的当初

我也不必

再去企求什么

神仙上帝的保佑

天地有眼

天地它会明白我的孤独

02-10-02洛杉矶

《问诗人伊沙》

是否我们应该成为隐者

象寂寞的高僧

只游玩在事实之外

看鹤起鸢飞

听山空松静

而独守闲云

是否我们应该满怀凄冷

象高墙内的囚人

只坐对自己的愤懑

苦苦追问

不闻窗外的风声

也不听壁内的动静

顾影自怜

将自己隔成孤身

是否我们应该

站在边缘之上

象沉默的大多数人

既不往里走

也不背里而行

在内与外之间

在实与虚之间

看外面的香烟

听里面的炮声

永远是惊慌

永远是苦等

诗人,我们应该怎样呢

如果我们眼前

确有一种真情

如果我们身后

确有一片空清

02-11-02洛杉矶

因为我很忙,上半年是我最忙的时候,一直要到七月过后我才能舒缓一些,我不想浪费时间太多计较。不料,他大不以为然,陶醉在他的大作之中,很不在意。这下惹恼了我。于是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贴出一帖预告“我也将送大家的一个小礼《唐》”,意思显而易见,我要冲撞他了。其实这时我还不知道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后来才有所了解,原来他在大陆诗坛竟还大名鼎鼎,是什么“下半身”诗歌的旗手,真让人惋惜。中间还穿插有在我贴《唐》之前与伊沙两探讨帖同时对另一诗人江南篱笆《飘啊,飘啊》骂我的回帖,《飘啊,飘啊》一诗严重轻蔑六四那一代人的真诚,大意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再不会那样愚痴,我们宁愿玩避孕套,玩女人,因为天安塔已经成了一级保护文物,无人敢碰。

《飘啊飘啊》

十多年前吧

这个城市的最高处

是火葬场的烟囱

在第一次的男女关系发生之后

我爬上了烟囱的顶端

在一个小小的平台上

一边咳嗽,一边抽烟

我还把一个避孕套吹得大大的

放在烟囱的边沿

我下了烟囱之后

看见那个避孕套

在空中飘啊飘啊

最后落在

一个破花圈的旁边

《殉情的男女四处可见》

我记得有一阵子

殉情的男女

四处可见

比如西山路的公园里

一对恋人喝了乐果

死的时候口吐白沫

两个从天安塔上跳下来的

把一个水泥窨井盖

压成了两半

还有北碧中学的一对孩子

撞向了北京来的列车

那个男的

穿的应该是回力球鞋

不过现在因为污染环境

乐果严禁销售

天安塔变成了

国家一级文保单位

只有过年过节开放

而北京来的列车

早已不从这里经过

下面是我的回帖:

《唉,难受》

--和大陆所谓诗人《飘啊,飘啊》

那天我在天安塔下

看见一个小朋友

把避孕套吹得象个气球

怪模怪样

学着一副瘪三腔

炫耀着高声叫嚷

看,看

我刚刚泡了一妞

我刚刚泡了一妞

我心痛啊

小朋友脸色发黄

皮包骨头

人形都已经走样

我知道他好不容易

泡到的那妞

其实是一个破妓女

患有梅毒,爱滋和花柳

脓疱遍体

血水满身在流

而他因为饥渴

慌不择食

象只饿狼

匆匆忙忙便跟她上了床

现在他满街叫嚷

学着一种流里流气的瘪三腔

(怎么可能学出什么名堂)

美国人呕吐的嬉皮士

他这样子模仿

我的心为他象揪心一样

而他依然在

“我刚泡了一妞

我刚泡了一妞”

象当歌在唱

漠不关心

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唉,难受啊

没有教养

竟把他害到快要命丧

而他丝毫不知道自己

应该恐慌

02-10-02洛杉矶

我的回伊沙《唐》的《唐》是根据现场争论的情况分几次贴出的,第一篇如下:

送大家的一个小礼《唐》

这几天都在跟客户闲扯淡或在车子上颠簸,又

逢连夜雨,跟网路公司起瓜葛,总算上来了,

就把在车子上留下的碎思分123列给大家,作为

我留话的交差吧。这样也好,既然是碎思,今

天我列了123,明天我可以列456,后天我可以

列789,余地比较大。而且我枯肠尽了的时候,

想收笔就可马上收笔。

1。(注:这首诗是指斥伊沙这样的人胆小怕事,逃避现实)

乌龟是长寿的

因为它是冷血

而且冬眠

最主要

水草一有动静

它就会立马缩头

--它会避险

可是一只很会缩头的乌龟

如果食物在眼前

它也不伸出头

也只在那里憋着

它一定会饿死

2。(注:是指尽管民主奋斗的事业现在处于低潮,但他其实有着茁壮的生命力。他依然有人爱戴与同情)

树叶粘着的一个蛹

看起来很薄

很轻

随风在飘

而且是在冬风

很冷

寻常人是无所谓的

不去踩一脚

就已经可以

只有菩萨

他懂

他会拾起来

吹吹掸掸倍加珍惜

因为

有很多有生命的东西

他们在冬天是无力的

会很脆弱

春天来了的时候

他们则异常蓬勃

异常美丽

3。(注:意在提醒伊沙对“民主事业”反感的真正原因不在“民主事业”而在反感者本人。)

对于一个厌食症的人来说

食物是多余的

甚至恶心

可是食物毕竟是食物

是不会错的

是你身体里的养份

很多厌食症的人

不是因为吃得过饱

撑的

而是因为过于饥饿

吃不到食物

4。(注:这里“尘沙”是指如他一样的浮躁的社会心态,

虽然明矾很少

一湖的水

都浑浊了

山洪把每一粒尘沙

都冲得悬浮着

静不下去

可是

少少的明矾

也能澄少少的一片水域



是终究会澄清的

如果是尘沙

何必老是悬着呢

前四首贴出后,他马上也贴出一帖,很多骂诗(目前还没找到)。那天是我得闲,我马上回了《唐》第二篇:

唐2

1。(注:这一首是针对伊沙大量不可一世的骂贴所作的回应,这里的“马”即是“骂”的谐音。自从这一帖贴出后“马”“鱼”“桃花”“春天”就成了在大陆网络诗坛被广泛引用的经典意象,人们一传十十传百铺天盖地运用。这不是在夸张,是事实情况。只要大家打开大陆诗歌网坛就会碰上到处都是这些意象。)

如果这个世界

流行看马的时候

我绝不会告诉你

我是马

日行千里

夜行八百

马或许能走很快的路

脚不点地

但马毕竟是马

有野性

缺乏灵性

最爱马的人

最懂

我也骑马

我的马是跟随我的心

哪怕林间小道

沟谷山岔

我的牧场是在前面

我绝不让它偏程

它的脚踏出我的痕

我的马代表我的人

如果我已经

看见那里是岔道

我更不会轻易松开缰绳

我会放马

但不随便放马

如果我放出去的马

让我感到不值

甚至觉得伤身

我会为我的马和自己

心痛

这是我的秉性

2。(注:这里的“鱼”是象征“为中国民主而奋斗的人们”。应该说我当时的想法还并没有将自己完完全全归入民主运动人士之列。一是为了争论的需要,在摸大陆网络监察的底,二是这种身份可进可退,适合更进一步的争论。)

捉鱼是一件乐事

我很喜欢

可是有鱼的地方

水总是会浑

而浑水的地方

你又无法看清

哪一条鱼

会是哪一条鱼

而我不是鱼

我是鱼的养份

溶在水里

来供养鱼

我漂过了很多的水域

肯定也了解众多的鱼性

或许这里永远无鱼

或许你就是这里的一条鱼

鱼食

随水而生

是备给鱼吃的

这我甘心

3。(注:这里的“美人”显然是“民主事业”)

泡上床

是一瞬间的事

可是

要咬住那激动的嘴唇子

去在她的躯体里

奋挣出你身上的一点点兴奋

其实

并不容易

你得花心力

去跟随她温馨多变的眼神

用时间

去抓摸她起伏动荡的心

不然

装帅哥或酷弟

美人

她会微笑着

与你擦肩而过

4。(注:因为在伊沙之前我和小引在中国最大的中文原创作品集散网《榕树下》有过交流,很多人看过[这次争论,洪哲胜先生《民主论坛》已经传阅给大家]。同是在这家网站所举办的第四届原创作品大赛中我在其留言板与那些眼盯入围和获奖名单一心渴望看到自己名字的诗人们,进行过长达差不多一月之久的争论[此争论我另外再传给洪先生发给大家],所以当初进入其他主要网站时,我还有些怯生,他们则对我早就熟悉了。所以当我以“桃花”一词来自喻的时候,他们当然清楚。)



吹动满树的挑花

象玩具店里的仿真花艺

美得

让很多人们不敢相信

谁也不曾看见

在那上面

挂了什么果实

可是

可是你秋天

你再去看看

它居然

居然就结了那么多又肥又大的桃子

而且

还很香

很甜

如果

你是第一次碰到桃树

你怎么知道会是这样的呢

真的

人一生

可能就只那么一两次

能碰得到桃树

5。(注:显然,这里的“遭重物一击”是指“六四民主运动”遭镇压。)

挨了重物一击

或者遭了一粒砂子

闭上眼

流出眼水

用手去揉

或者找药物清洗

这是很必要的事

可是闭上眼

流眼水

用手揉或清洗

决然不会是目的

目的

当然还是希望睁开眼

去看世界

不然

瞎子为什么要找医生治疗眼疾

这个世界

一定会有

值得我们眷恋的事物存在

只要我们

睁开眼

去看

除非

你真的眼病很重

无法医治

6。(这是很多支持我的朋友大加赞赏的一首诗,因为我在这首诗中狠狠贬斥了那个伊沙,替他们解了恨。)

一个大大的牛脚窝

风雨过后

盛着一脚的水

在地上

泛着夕阳的光

很象一种应和的美

如果是一只蚂蚁望着了

它会被吓坏了的

避之不及

因为

那可能是它的死亡之湖

可是再大的牛脚窝

断然不会蹦出

一条五斤重的红鲤鱼

而五斤重的红鲤鱼

其实也并不大

这个世界

还有比五斤重的红鲤鱼

大得多的鱼

他们沉在海底

(本篇连同通讯载于《中国日报》,后推荐给烘哲胜先生《民主通讯》,被《世界名人》《新月文摘》转载)

(<还原历史之四:中国21世纪诗歌史上振聋发聩的三《唐》之战》 全文完博讯www.peacehall.com)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560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