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载】张清溪谈论中国经济的论文与演讲报导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载】张清溪谈论中国经济的论文与演讲报导   
所跟贴 【转载】张清溪谈论中国经济的论文与演讲报导 -- Anonymous - (16910 Byte) 2003-8-12 周二, 上午4:52 (625 reads)
藏獒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谢转帖,不过还是没有原文呀。这里的秋实曾经质疑过罗斯基的“能源说”) (163 reads)      时间: 2003-8-12 周二, 上午5:3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转帖的文字看不出什么有力论证,说来说去还是只有若斯基同志的能源消耗量质疑。其他作假的逸事再举也没有用,我们知道得可能比张教授还多,关键是这些作假的部分是否能抵销大陆地下经济的产量和企业为了逃税漏报的产量?由于大陆吏治的腐败,这两项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即使是“能源说”本身,也是罗斯基教授自己不太了解中共经济统计的漏洞有关。本坛的秋实曾经质疑过罗斯基对中共官方能源数字的滥用。简单说,既然您不相信中共的国民生产总值数字,那凭什么相信中共的能耗数字?:-)



罗斯基的原文网上有,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http://www.pitt.edu/~tgrawski/papers2002/oped.pdf



作者: QS 假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4/17/2002 02:47 [Click:169]





送交者: 鱼 于 April 17, 2002 15:39:12:[新观察/xgc2000.net]



借用问问的标题,谈同样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水分究竟有多大?



好久没碰这样的题目了。这两天在别的论坛瞎侃计划生育问题,找

人口资料时候,附带查到了罗斯基(THOMAS G. RAWSKI)的一篇论文,

钩起了一点兴趣。



这位匹茨堡大学的罗斯基教授,就是《经济学家》杂志那篇质疑中

国经济增长的著名文章中引用的那位美国汉学权威。他认为,1997

到2001年期间,中国经济如果不是衰退的话,实际经济增长不会超

过官方公布数的三分之一,顶多就是平均每年2-3%的样子。



他提出了很多证据,其中最主要也是最有力的一项证据,是中国能

源消费变动,与GDP走向正好相反----1997到2001年,官方统计GDP

累计增长了34.5%,而能源消费总量反而累计下降了5.5%。其中尤其

以1998和1999年为最,能源消费下降分别高达6.4%和7.8%。世界上

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经济以7-8%的高速度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

居然会不增反降。罗斯基教授推测,这些年中国经济最乐观的估计

也就是2-3%的低速增长,如果不是经济衰退的话。



说到能源消费,很多人就把它等同于电力消费,其实大谬不然。中

国的能源消费,煤炭是绝对大头,占大约四分之三,其次是石油,

约占 18%,只有 6%左右才是电力。这些年电力消费其实是增长的,

如1999年,虽然能源消费总量下降,电力消费却增长了6.1%,与该

年7.1%的GDP增长比较相符。石油消费同样也是增长的。



问题出在煤炭上。国家统计局统计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1998年以

前是不断上升的,1998年却突然下降了7%,1999年再下降了16%之巨,

由此导致了统计的能源消费总量绝对下降。



罗斯基教授以能源消费下降为根据,否定GDP增长,就有研究者问了:

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如此急剧的下降,对头吗?难道就不可能是国家

统计局大大低估了煤炭生产和消费数字吗?



这个怀疑,被证明是大有根据的。正是从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大

力整顿小煤窑。1997年年底全国有七万四千家小煤窑,到2000年底,

号称关闭了其中的四万六千家。但是你到下面去查一查,许多号称关

闭了的煤窑,实际上还在照样挖煤,只是其产量和销售量都不再上报

了而已。这四万六千家号称关闭了的煤窑,只要有一半没关,每家煤

窑年产煤8000吨,就足以补偿官方统计数的下降还有余。



因此,这几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实际上是一笔糊涂帐,以此否定官方GDP

增长的数字,根据大大的不足。



当然,我不否认中国近来的GDP增长有不少的水分,问题是水分究竟有

多大?就我看到的研究而言,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近年来的官方增长

数字,可能高估了两个百分点左右,实际增长率可能不是官方公布的

7-8%,而是6%左右。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事实上,去年罗斯基教授本

人就组织了一个关于中国统计准确性的圆桌讨论会,有关的论文后来

发表在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0年第12期。我在这里提及的大部

分论点,都来自于这些论文。有意思的,虽然大部分论文都与罗斯基

的悲观估计不同,都持比较居中的立场,认为官方数据有水分但并不

太离谱,但新闻报道中却是罗斯基的观点占了绝对大篇幅。看来耸人

听闻总是大占便宜的。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913194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