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闲谈体制内改良 --- 答茉莉姐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闲谈体制内改良 --- 答茉莉姐   
所跟贴 闲谈体制内改良 --- 答茉莉姐 -- Anonymous - (6064 Byte) 2003-8-08 周五, 下午10:09 (550 reads)
藏獒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不会就是钱颖一吧? (208 reads)      时间: 2003-8-08 周五, 下午10:5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你这帖子早点上来就好了,楼上我的灌水就跟你这帖子算了:)



中国的财政分权,也是因为阿共政治局“选侯制度”中地方大员(他们组成所谓的 selectorate)对中央领导权有相当的影响力。这种中央不敢过分得罪地方的博弈结果,固然一时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记得马骏张维迎金立佐等人都做过静态和动态的模型),但也使得中央的许多改革无法顺利推行,并造成贸易地方主义等恶果。



非常赞成意大利的例子。意大利和瑞典都是民间组织直接参政的合作主义典型,和美国那样利益组织组成压力集团十分不同。不管是专制还是民主,这些利益团体的参政对人民和政府都是有好处的,也会对平稳转型大有好处。好像前段时间,小左也这么提过。



不同意哈佛那厮对于中俄改革成败的归因。我觉得俄国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戈尔巴乔夫对计划经济转型(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问题)的困难估计不足,又有叶利钦的寡头主义为害于后。再者,所谓中国成功俄国失败,与其说是因为中国现在干得比俄国好,不如说是因为中国在计划经济建设方面过去干得比俄国差。中国如果改革前有俄国那样发达的计划经济体系,则就算把全世界经济学家都集中到中国来搞改革,也做不到8%的增长!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33157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