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走下魔坛的希特勒(3)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走下魔坛的希特勒(3)   
西乡子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走下魔坛的希特勒(3) (195 reads)      时间: 2003-8-04 周一, 上午12:4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走下魔坛的希特勒



西乡子





3、“德意志从此觉醒了!”

--希特勒



虽然在总统大选中以36.8%对53%的票数差距输给了兴登堡,但在整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政治生涯的运气一直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他于1931年组建的右翼政治联盟“哈尔兹堡阵线”的协助下,纳粹党在1932年的两次议会大选中连续获胜:7月31日大选,选民投票率84.1%,纳粹党赢得了37.3%的票数,获得议会608席中的230席;11月6日大选,选民投票率80.6%,纳粹党赢得了33.1%的票数,获得议会584席中的196席。作为议会第一大党的主席,他于1933年1月30日被兴登堡任命为德意志魏玛共和国总理。从希特勒当选的过程来看,应当说是完全民主的:一年内连续两次大选;选民投票率均远远超半数;不存在用暴力威胁方式拉选票,或计票时舞弊的情况;无任何政党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第一大党靠组织联合阵线获胜。严格地讲,希特勒在选举中确实有过一些反民主的言论,比如攻击社民党、基督教人民党等政党混淆概念,是一丘之貉,没有独立的政治主张,所以应当被取缔之类。但说实话,这些也都不算太出格,大家都以为他只是情绪过分激动而已。



希特勒的另一个好运,在他被任命为总理以前就来到了。1932年6月17日至7月9日的洛桑善后财政会议,在德国支付了531亿金马克以后,首先是二月份的国际裁军会议的终止了所有战争赔款,让希特勒政府大大减轻了未来的财务支出负担和通货膨胀压力。但此时,德国政府的赤字仍然高得吓人,失业人数超过600万,莱茵河西岸地区虽然已被盟军在1930年6月归还,但却百废待兴;而且法国还占领着萨尔州,并企图用培植当地分裂势力和亲法分子的做法,通过全民公决,把这个州正式吞并掉。只要德国的经济形势不好转,法国人的这个阴谋就随时可能得逞。而且,纳粹党的执政还有些先天不足,因为它并不拥有议会中的绝对多数席位,这些都困扰着魏玛共和国的新任总理希特勒。



希特勒执政后的几个月内,德国发生了许多事情。先是2月初的国际裁军协议,按照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德国不得拥有超过10万陆军和15000海军的部队,而德国后来显然违反了这项协议。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后来松口到20万士兵,但德国还是不同意,会谈在10月份破裂;2月27日,柏林发生了“议会纵火案”,荷兰共产党员范·德·卢伯被认定为罪犯。次日,兴登堡签署总统令,宣布因为发生了针对政府的严重恐怖主义案件,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全国进入紧急状态,魏玛共和国至此与它的宪法一起宣告寿终正寝。被责成管理全国事务的希特勒总理于是向议会提出并成功通过了一系列的授权法案,最后把议会的所有权力都剥夺了。共产党及除纳粹党外的其它政党相继被宣布为非法邪党,大量党员被逮捕;3月5日,旧工会也被政府通过议会表决,宣布解散,并立即被改组为“工人阵线”。6月,在伦敦举行的世界货币经济会议因罗斯福的反对而破裂;7月,在墨索里尼的发起和主持下,英、法、德、意四国会议圆满结束,按照该会议决议,德国与英、法、意三个欧洲的一战战胜国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和军备权;9月,意大利又与苏联签署了互不侵犯协议;10月,德国加入国联;12月,在国际裁军会议上,德国同意把军队人数控制在30万以内。同年底,戈林与希姆莱建立了秘密警察组织,简称“Gestapo”,即“盖世太保”。



应该说,在执政的第一年里,希特勒政府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反对党被不违反民主的程序和手段取缔了,莱茵河西岸重工业区的工厂相继恢复了正常运转,德国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收回了大量主权。除了被取缔的那些政党的忠实追随者外,大部分德国人民对反对党和工会的消失都并不反对,甚至很赞成。魏玛共和国的14年统治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场丧权辱国的灾难,人民生活水准比一战前的帝国时期大大下降,所以他们对这个民主政体及其政党并无好感;旧工会连起码的就业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争取不到,更遑论其它。1933年,希特勒除了把少数反对党成员打入监狱以外,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他的亲手设计和主持下,人类历史上不仅空前,而且很有可能绝后的伟大经济奇迹开始了。



由于战争赔款已经终止,新版的德国马克币值也很容易地保住了稳定。现在,希特勒要解决的主要经济问题是长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如何创造就业机会呢?大凡有些志向的独裁者,历来都重视建设基础交通设施,秦始皇治驰道,隋炀帝开运河,斯大林建水库,希特勒当然也不例外。德国这地方盛产工程师,自1928年起,各种高速公路的修建计划就已经纷纷出台了,但总是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而作罢。希特勒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但也有很多反对意见,因为德国人当时穷得叮当响,连能否保住饭碗都有问题,根本没钱买汽车。但希特勒还是决定拉紧裤腰带来加以支持,因为按照他的逻辑,必须先有路,然后才能有汽车,不然汽车就是造出来也没地方开。何况高速公路可以创造大批就业机会,而高失业率又使得当时德国人的工资低廉,降低了建筑成本。所以他力排众议,跑遍全国各地,喊了许多口号,四处为工程剪彩、奠基。有的时候,口号比钱还管用,德国人民真的不计报酬,不讲待遇地跟着他们的领袖,以军事化的纪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Fuehrer(领袖):这个词一直被错误地翻译成“元首”。这是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身的希特勒给自己取的新称呼,目的就是贴近群众,不要像“主席”或“总统”那样,显得太贵族化。在上任后的前四年里,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政建设方面。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政府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实在出色:1933、1934、1935,仅仅三年,希特勒就把德国-这个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的、实际上已经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而且这完全不是靠外国投资和援助取得的。在这三年内,德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无疑远远超过了100%-当然这也得益于大量旧工厂重新开工,世界经济复苏等客观因素,而德国国民的失业率从30%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监狱的那些犹太人和反对派以外。更加惊人的是,希特勒实际上兑现了他竞选时的诺言,为德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决不是让少数人率先富起来,而是让广大工薪阶层和管理阶层一起富起来。工资上涨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管理阶层不久就找不到什么东西,是他们买得起,而工人们买不起的了。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工人,三年前还在下岗,为了每小时工资只够买一块面包的临时工岗位,你和你的左邻右舍争得头破血流。而三年之后,你却坐着豪华游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阳光假日去了。工薪阶级有权并有钱出国度假,这之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英国没有,美国没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现在还没有(甚至想都不敢想),而在1935年的纳粹德国就有。随着长达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它至今还叫做“希特勒路”-建成,各种造车厂、修车店、加油站如雨后春笋般相继破土而出,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1938年建立的“大众汽车”公司。不仅如此,希特勒还在比较飞机和飞艇之间的优劣,以决定他下一个支持建立的交通公司到底是应该叫做“大众飞机”,还是“大众飞艇”呢。当然,希特勒热衷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累实力。他曾经说过:“人民需要度假,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坚定的精神状态。”



国力的迅猛增强,大大提升了德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归属理念。1935年1月13日,萨尔州举行了未来归属问题的全民公决,结果以90.8%的高票率,决定回归德国。同年,柏林获得了1936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带着秦始皇“帝万世”的豪情壮志,希特勒信心十足地宣称:“在以后至少一千年中,德国将不会再爆发什么革命了!”正如尼采所说,上帝死了,因为他希特勒已经诞生。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355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