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说不尽的鲁迅和他的超越性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说不尽的鲁迅和他的超越性   
茉莉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说不尽的鲁迅和他的超越性 (550 reads)      时间: 2003-7-31 周四, 下午7:0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说不尽的鲁迅和他的超越性





早上起来,奸坛各位对于胡适鲁迅的辩论进入了新阶段。众口一词批判鲁迅亲共、吃国民党骂国民党。古迷兄似乎对鲁迅拿钱这一点最反感,不知古迷兄反感不反感现在拿共产党工资骂共产党的人?我是对这种人很敬佩的,因为他们还有饭碗可丢。



我认为各位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缺乏一点历史眼光看鲁迅亲共的问题,有点强求古人。因为古迷兄等人是历史专家,专家自然有细致考证的长处,但也容易过份纠缠于历史细节,反而不能跳出来,去正视鲁迅的超越性---他远远超越了意识形态和国共两党之争。



我茉莉本人不亲共,这一点大家应该不否定吧,而且茉莉一贯说自己是国民党崽子,按照阶级路线划分,我应该赞美亲国民党的胡适,而反对亲共的鲁迅。



但这样按意识形态划线,是没有意义的,我希望正视历史真实,正是我的国民党家庭出身,让我了解了国民党。父亲在重庆和南京读中央政治大学时,曾经常聆听蒋介石等人国民党大佬的演讲,我家外公是国民党的军需官。国民党的腐败和不民主,我因此听到父亲私下和我说了很多,国民党失去江山,多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这些话,从一个老国民党员口中说出来,是有点份量的。



因此,在国民党掌权的时代,鲁迅批判国民党,是需要勇气的。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看法“国民党多少比共产党好”,就否定鲁迅当时的批判(不包括个人攻击)。鲁迅当时并不能肯定共产党就一定比国民党坏,他心里怀着对共产党的“希望”,虽然那个“希望”被后来的现实否定。



只要鲁迅批判的是当时的非正义,他就永远具有价值,对后人就永远有启迪作用。



正因为这一点,对鲁迅误入共产党歧途痛心疾首的刘晓波,也还是要称鲁迅为“民族的伟大良心”,并且说:“尽管鲁迅不是完人和圣徒,但他仍然我们这个冷血的民族最需要的精神资源。”



因为刘晓波懂得,鲁迅的意义超越了意识形态,超越了反共与亲共,已经成为中国一种珍贵的独立精神。因此,被视为最反共的刘晓波,不因为鲁迅曾经亲共而否定他,而是真心地赞颂他。



我还是那句话,全面认识一个真实的、有缺陷的鲁迅是必要的,而轻易否定鲁迅则是浅薄的。否定者看不到鲁迅留下的精神遗产,具有何等的超越性。同样是学历史专业的朱学勤,有这样一些话谈到鲁迅:



“我怀念鲁迅,有我对自己的厌恶,常有一种苟活幸存的耻辱。日常生活的尘埃,每天都在有效地覆盖着耻辱,越积越厚,足以使你遗忘它们的存在。只有读到鲁迅,才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才能多少医治一点自己的耻辱遗忘症,才迫使自己贴着地面步行,不敢在云端舞蹈。”



“而鲁迅,本来是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更有资格过上那种精巧雅致的文人生活。在鲁迅的精神世界里,通常是文人用以吟花品月的地方,他填上的是几乎老农一般的固执。他是被这块土地咬住不放,还是他咬住这土地不放,已经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他出自中国文人,却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被中国的文人传统所腐蚀的人。这是一件很平淡的事,却应该值得惊奇。”



在这里请大家注意,作为文学博士的刘晓波,作为历史博士的朱学勤,他们对鲁迅的了解,不一定比各位差,各位例举的鲁迅性格缺陷和为人的错误,他们不会一无所知。然而,前面的文字,是刘、朱两位在国内一片批鲁之声中写的,为什么他们仍然如此尊敬鲁迅呢?



这是因为,双方谈的不是一个鲁迅。我上次提到歌德,恩格斯曾经指出:“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 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有人津津乐道作为魏玛公国大臣的歌德庸俗渺小的一面,而我们更多地看到歌德在文学中体现的伟大的一面。评论鲁迅的情况也是大致如此。



我奇怪的是,今天中国知识分子为何如此热衷于褒胡贬鲁?如果大家只是要破除共产党树立的偶像,那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果大家要彻底否定鲁迅,在这个政治专制更严酷的时期,彻底抛弃鲁迅“不妥协的斗士姿态”,那么大家都去从事改良好了,只要能够改好,也是中国的幸事。



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拿来西方各种方法的胡适,并没有改变过二十世纪的中国,即使在国民党那样较为宽松的时期。



我不反对胡适拿来的方法,我只是看不起胡适的“缺乏承担”。



今天我们在西方久矣,一百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人权思想和新的民主制度。即使我们认为胡适那些方法不错,我们也可以直接从西方“拿来”新版本,不必再去瞻仰胡适。



例如,在革命和改良之间,还有第三条路---体制外和平抗争。这是东欧民主运动给我们新的的启示。



拿来西方各种方法和主义,在今天已经不是很难的事情。但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最难的是“承担”,最难的是,在自己生活优裕时,对他人的苦难,还有一份忧愤之心。从这一点上说,我和刘晓波朱学勤等人一样,永远爱“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虽然如大家所说,他是一个有那么多缺陷的人,但我们眼中的鲁迅,是超越具体是非的精神鲁迅。



鲁迅是说不尽的,我的时间却有限。暑假将要过去,要做的事情还一事无成,就此打住,并勒令自己不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言。在此谢谢各位的指教!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06839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