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民本观点并非建国之道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民本观点并非建国之道   
所跟贴 民本观点并非建国之道 -- 张三一言 - (3328 Byte) 2003-7-26 周六, 上午8:56 (297 reads)
张三一言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675

经验值: 56583


文章标题: 参考3:即兴 张三一言好文,好在安即兴的指挥棒起舞!下面是我准备的背景材料,备考 7/24/2003 (83 reads)      时间: 2003-7-26 周六, 下午8:27

作者:张三一言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参考3:即兴 张三一言好文,好在安即兴的指挥棒起舞!下面是我准备的背景材料,备考 7/24/2003 11:58 [Click:31]





日前偷闲到老网友《海纳百川》的越南先生文库一游,无意间见到张三

一言先生一条与越南兄文字无关的跟贴,说:『见过你几篇与即兴讨论

民本等问题的文章,对你持平说理的文风与态度很敬佩。 6/25/2002

20:39 [Click:58]』。



这使我回忆起去年我与越南兄等网友在《天下论坛》关于民主与民本问

题的讨论。我虽在2000年初上网时就有民本的提法,三年前我并没有对

民主与民本的区别作过认真的辩析。后来在以慎思为笔名,向张三一言

先生请教民主真义的过程中发现,民主究竟是什么连以普及民主为己任

的张三先生也不甚了了。而在讨论中我自己感到民本概念在我脑海中的

形象不觉渐渐地清晰起来。终于在去年五、六月间决定在网上提出来,

藉此检验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站得住脚。在与越南兄等网友的讨论中,

虽观点各不相同而且彼此都未能说服对方。但是,使我自己对民本的看

法更周全,更自信,对对方的观点更了解,非常有益。



起先,张三一言先生并未参加讨论,在讨论接近尾声时,他帖了一篇《

是民本取代民主的时候了?【民本取代民主之一】 》 我没有立即回应,

接着又出现了第二篇《民本如何叫皇帝“民本”?【民本取代民主之二】

》 根据我的经验,张三一言先生兴致一起这之三,之四……不到之九,

之十是不会罢休的。这之一,之二的可笑使我很有兴趣等待欣赏他提供

更多的后续笑料。可惜,出现一些杂务使我不得不将离网一段时间。为

了避免张三先生以为他又遇到一只不敢回应他雄辩的鸵鸟,太过高兴而

有损他的健康,又苦于我实在没有时间与他作无休止的闲聊。于是,我

以对他两篇搞笑文字作些简单的夹注的方式,劝他为了他的健康,还是

及时打住,不要再继续这样搞笑下去的建议。不出我的所料,张三先生

虽然得意起来会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说不出理的他,果然知趣地嘎然

而止。此乃大丈夫的作为,我们无品无性的小人是想学却是学不来的。



一年后的今天,无意间在越南兄的文集里见到张三先生这条跟贴,他那

两篇搞笑的之一,之二是否会保存在他的文集之中?带着好奇心,我不

禁也去张三一言文库去流览了一下。果然见到了他的两篇大作。去年因

时间有限我没能详细地回应张三一言先生,如今不妨就张三先生对拙文

的评论作一较详细的回应,藉此再试试能不能与张三先生作一次认真的

讨论。为了方便张三先生的回忆,虽然在他的《是民本取代民主的时候

了?【民本取代民主之一】 》(见文集 6/30/2002)中摘录了一些我

当时写的文字,我还是愿意再作些扼要的补充如下,(因为,我不能确

知当时的当事人是否能看到此贴,是否愿意旧事重提,所以,仅摘录自

己的有关言论,以免节外生枝)作为背景资料。正文则将尽早贴出。



一,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领域建立了不少禁区,谁不经意越雷池一步便可能

终身受难。现在,在“民主”阵营的思想领域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建

立起一些禁区。“民主制度”的讨论就是其中之一。谁触到这一神经,

也会引起不少的愤怒,我想,如果“民主”派非处于在野的地位,触犯

此一禁区者也会有不小的麻烦。



这禁区便是用种种的“共识”标出的。正象中国共产党的禁区经常引起

不少探险者的兴趣一样,我对正在建立中的新的禁区也有着一种探究的

冲动。】



二,

【我以为直接民主与间接代议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一级代议与多级代议

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了。不知XX先生为何将它看得如此重要。更不解

的是,美国的总统是间接选出,XX先生并未将此作为判别民主与专制的

标致,为什么民主制度的总统可以不直选而议员必须直选呢?】



三,

【再说,即使一国通过多级的间接选举产生国会议员,我们将最初的几

级选举不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选举,也就是只当作参加最初几级选举的人

并没有实际的选举权,而只是作为对最高一级的参选人进行的参选资格

审核。这样我们是否可以将间接选举看作剥夺了大多数人的选举权情况

下的直接选举呢?我想应该可以的吧。那么,接下来要判断的是,达到

如何广泛的民众具有选举权的选举才称得上民主制度。美国1869年男性

黑人公民才有选举权,1920妇女才有权选举,1963年印第安人才获得选

举权。XX先生认为美国是从什么时候起才变成民主国家的呢?以后获得

选举权的范围是否可能进一步地变动呢?】



四,

【先生是否因为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构,而最高检察院与最高法院的

首长由立法机构选出,表示立法与司法机构不独立,从而否定了司法的

独立性。如果,我的猜测对的话,那么,又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最高法

官由总统提名,国会通过。检察首长由总统任命的司法部长任命。这三

权又如何分立得清楚呢?我认为这三权分立之说主要依据不在政体结构,

而在于通过民选立法机构所制定的法律体系来保证的。美国总统所拥有

的特赦权,就是一种对司法的合法干涉。除非最高法院也由民众直接选

举产生。何来先生所想的司法完全独立可言。我倒也真不明白为什么当

时民主制度的设计者,不让民众通过xx先生赞赏的直接选举来决定大法

官,让民众更多的机会来当家作主。可能他们知道法律系统是维持他们

所需的社会制度,社会平等!社会公正!社会正义!社会秩序的命根子,

是不能轻易让平民染指的吧。可怜的,信奉民主制度能让“人民当家作

主”的善良的人们!其实,倒是由人大来选举法院院长,及检察长,作

为“民众参选”制度应该至少在名义上更符合先生所主张的民选原则,

对行政系统更具独立的可能性。】



五,

【正如我以前曾说过,我与XX先生的主要的不同在于观察的侧重点。不

知是否能如此说,XX先生视民主制度是当今最好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

人们过着很满意的生活。如今在中国现行的制度下,人们过着令人极不

满意的生活,因此,中国的制度就不是民主制度。就我而言,我还不确

定中国的制度究竟是不是民主制度,甚至根本上我就对世界上真有民主

制度存在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因此,我要从讨论中获得结论。如果中

国现在实行的是民主制度,那么说明民主制度并不能保证人人获得满意

的生活。我们还得另劈溪径以求改进,或改变社会变革的主导思想。如

果不是民主制度,那么再分析如何才能在中国建立心目中的“民主制度”

。我们之间相同之处我相信是,在今日中国,人们的生活还不能令大部

分人满意,人们热切地渴望变革。民众可能的参政程度还不符合民众的

要求,民众还未能真正享受到所有宪法上规定的应有的自由权利。宪法

本身也还不能有效保障民众的全部合理要求,等等。



六,

【我以前已经说过,将民主说成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众中的幻想,是争

取当政者的工具,是正在当政者的谎言。xx先生也说对民主制度下是否

能当家作主并不感兴趣。只要有选举权就好。那么,我将现在存在的,

被人称为民主制度的制度叫做“民众参选”制度,先生能否接受?】



七,

【就政治制度而言,中国的现行制度如也可称为“民众参选”制度的话,

与所谓的民主制度就不是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就不

该是推反现政权的暴力革命。而是渐进式的和平改革,就如美国二百多

年来进行的,在“民众参选”的制度下,不断扩大民众参政程度的社会

和平变革一样,使中国民众能逐步扩大各个领域中的自由度,及更广泛

的参政,迫使政府行为不得不以民为本。】



八,

【我不同意存在的就是对的,这种说法,但我同意存在的总是有其原因

的,有其根据的。如果你不喜欢这种存在,单抱怨是没用的,你得找出

他的存在的根据,从而消除这种它据以存在的东西。通过讨论找出这种

根据是我参与讨论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你喜欢这一存在,你就要动

手保护这种根据,如果你讨厌这种存在,就动手铲除这种根据。



现在,有许多社会问题不能解决,就是因为太少人在重事找这种根据。

那么所谓的“运动”除了骂还能做什么呢。



九,

在没有人能说服我之前,我还是认为社会改革的先驱们把 democracy

翻译成“民主”,凭空造成了人们的奢侈的空想。再加上接着而来的共

产主义,配合了土产的大同思想,整整地搅和了中国思想界百来年。人

民通过选举当家作主,哪来的好事!



我想手上有些股票的人大概不少吧,会经常收到一些邀你去参加选举大

会的吧。有哪位认为自己当了股票所属公司的主人的。】







《弃“民主”,行“民本”继往开来》【全文】



十,

现在民主制度在一些人的嘴里只是好制度的代名词,只有主观的随意性,

失去了客观的标准。凡合我意的制度就是民主制度。不合我意的便是专

制制度。张三一言便是自封的制度民主与否的终审判官。在他看来,这

是民主无效的唯一领域。



十一,

现在所说的民主制度源于西方,由直接民主向间接的代议民主转化而来。

但直接民主与代议民主实际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代议制下所有

决定不能由每个公民直接参与表决。这就使原来直接民主所具有的公民

作主失去了真实性。现在,代议制中的所谓的民选代表不可能完全代表

他的选民的意愿,所以在代议民主中,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是一种不实

际的幻觉。



十二,

最多只能说由代议民主产生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意。今天的“民

意”与原始的“民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现在所谓民主,不是由人民

当家作主,只是政治人物参照选民的意愿,将其作为行为的依据之一而

已。



十三,

被参照与直接决定,其中人民的作用之差别是本质的差别。今天民主人

士所谓的民主充其量只能称为以民为本。“民本”比 “民主”概念更

清晰,目标更实际,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承继更密切。与现在被搅混了的

“民主”理论泾渭更分明。使每一个人对自己能起到的实际政治作用的

定位更现实。对处于领导地位的政治人物所提出的行为准则更切实。



十四,

任何个人无论政治经济地位,丢掉主宰世界的狂妄,建立以民利为国本

的观念,弃“民主”,行“民本”是重振中华文化,改革弊政,继往开

来的正途。



【重录说明:由于Democracy 与今日所流行的民主说法不是一个意思,

所以在我上面的文章中也可看到这民主两字可能引起的语意不清,所以

我今后当论及西方民主时将尽量用 Democracy 以避免意含的模糊。写

此文时,我还没意识到这点所以如有含意不清处请读者指出,为了保持

原貌在此暂不更正。】



十五,

【我这里再简单地说一句,江泽民的三代表,只代表了先富起来的人的

利益。如果你在其中,你当感谢它,如果你不在其中,那就不要信他。】



十六,

【你找出的这些社论(重录说明:指XXXX所转录的中共建政前宣传民主

的文章)说明一个道理。政治地位的改变会引起人的质变,实现所谓人

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根本不可能。人民当家作主永远只能是为民者的幻想,

想当政者的工具,已当政者的谎言。



十七,

这些社论完全适用于如今的民运刊物,但当如今的民运精英当政,他们

又会找出今天的江泽民发的社论作为文稿的。



信不信,如果你当了什么主席后,定会把今天在网上发表的文字盖上绝

密印章加封的。



多党比一党好,党多到无所谓党了便更好。



十八,

以上是决心当一辈子老百姓的人,愿与你分享的一些心得。丢掉对任何

政客的

幻想。只有保持对任何政客的独立,才能保持为民者在政客眼中的价值。

如果你本是个政客,请反其道而行之。】



十九,

【我完全同意先生的上述意见。我不是反对“民主”制度本身,我是反对

将民主解释为人民当家作主,从而使老百姓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反

而将自己的利益盲目地寄托给某个人,某个党,或某个制度,而丧失了时

刻关注自己利益的清醒。】



二十,

【平等,与公正,公平一样。在对立的集团之间是不存在共同的标准的。

法律主要代表的总是社会中强势集团的利益的。所以,将民主制度说成是

全民平等,公正的保证就如今天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一样,在政治上是

虚伪的。



共产主义者对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的批判是成功的,问题是无产阶级说

的民主也同样是虚伪的。】



二一,

【在网络时代,对于党派的作用,我以为还当研究,从西方政治的运作中

不难看出,多党的竞争的确起了一些监督作用,但是,党派之争带来的负

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对中外历史中,曾出现过的党

派之争对社会造成的正负影响作出客观分析的文章。从而认定中国到底走

多党竞争之路,还是促使共党功能渐行消退,直达无党社会。我以为应该

对于如何保护甚至鼓励个人言论自由而限制组党自由,有所研究。根据党

的功能来看,如果个人有了充分的言论自由,党派存在的必要性是否就会

减少,这也就同时解决了军队国家化的问题。结党总为营私,党同伐异,

也是现时西方社会中有目共睹的事实。中国传统中提倡的群而不党是否有

参考价值。



二二,

根据以民为本的原则,政府不是简单地按民的每条具体要求来施政,但又

要善于概括存在于民众中的紧迫要求,并以此作施政的根据。所以,并不

能误认为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改良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任何社会变革

的源头总由民心,民利而来。因而,任何社会变革的推动者的工作重点,

都首先需着力于发掘,凝聚,推动变革的民意。造成迫使政府变革的时势。





二三,

【那我再说一句:从法律上说,有些人可以说是人民的代表,但就现实的

社会实际而言,没人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也没有人能代表人民说话,不论

是绝大多数人也好,少数人也好。】



二四,

【存放着很多单个老百姓的声音,“民本”不只是当官的,当皇帝的应该

有的观念。作为单个的老百姓在决定可行不可行,可言不可言;行什么,

言什么时,也要有以民为本的民本观念。】



二五,

【我已经说过有了“民本”观念,在各个社会中随着民意,民利的改变,

以民为本者的行为也必然会作相应的改变。所以,一千年前的人应有民本

观念,一万年后只要有人存在就要有民本的观念。相对而言,民主一千年

前没有过,今天没有,一万年以后也不会有真正的民主。“民本”与民主

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此。】



二六,

【至于“人民”两字原来在我心目中是个很神圣的词,可是现在实在因被

一些人整天挂在嘴上,代表 ,代表的,由于代表们的劣迹玷污“人民”

的圣洁。为了与代表们的理论作一区分,我在讲我自以 为是的道理时已

经尽量地用民众,人们,老百姓之类来表达我的意思了。这有些象“精英”

原本是很高尚的词,那些我现在不知该如何称呼他们为好的人,开始被冠

以“精英”称号时,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人们也确曾真对他们寄以厚望。

但曾几何时,“精英”两字也被他们的言行糟蹋得几乎成了贬义的称谓。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那些以前因被称为“精英”而对民众不肖一顾的人,

现在都忙着摘去这一桂冠,而千方百计地往其它人头上套。但他们没弄清

的是,不是这两字使他们被人遗弃,而是他们的言行使“精英”蒙尘,我

但愿他们不要再污染了“民运”两字,否则他们只能头上光秃秃的无帽可

戴,而无法无天了。“精英”两字真被他们抛弃后,真有平反希望的。】





二七,

【我说的“民”不是“人民”的民,而是“民众”的民,是“人们”的意

思。希望我们的分歧仅源于此。】



【没有党有的人真会感到活不下去的。但他们说不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为什么必须有党。我说结党就是为了营私,就是为了党同伐异,所谓监督

倒是付产品。所以,只有选举时,只有分脏不匀是才会相互揭丑。他们在

暗中分脏时,小伙子,你正在睡梦中做当家作主的好梦呢!有些人喜欢“

民主”只是为了自己能做个好梦,有的人是为了能让人们在梦中安乐而死。

所以要发出不要用“民本”惊醒我的,或他们的美梦的呼声!】



二八,

【我上网是有空玩玩而已,愿意一起玩我欢迎,不愿意我不会强求。对张

三一言之类的启蒙师的文字有时我会当作锻炼一下逻辑判断力的智力测验

游戏不请自来的。因为他们在网上设的是游乐场。】



【可能在他们看来“民主”原也只是帝、王、将、相才该有的思想。他们

所说的民主也只是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他们既非帝、王、将、相,是民,

那么,“民主”非他们言行的准则,凡事他们说了算,他们应该可以对任

何事情作主。他的声音就是人民的声音,其它单个老百姓说什么,想什么

他们不必去听,去想,是不必当会事的。每个人都要有民主思想,在他们

看来也是一种“演义”,是“不正常”的奇想。难怪,在他们的理论中,

民主制度只是限制统治者的权力的制度。对他们的任何追求而言,民主制

度的作用只是纵容。以前,统治者可以无法无天

,现在该轮到他们这种“人民”来无法无天一阵子了。在他们注释下的“

民主”原来是这么一会事。要得么?】



二九,

【我以为能挨骂,有时真是一种幸运。如果,人家的骂能使你修正偏差,

犹获珍宝,岂不快活。如果人家的骂,暴露了他本人的恶习,或谬误,省

了自己不少口舌,何其美哉!说不说由不得人家,关键在于自己的判断,

有没有值得一说的内容与勇气。】



【从小伙子这段话中可看来,小伙子认为民主思想单个老百姓还是要的。

那么,为什么“民本”观念单个老百姓就要不得呢?】



三十

【“民本”就我而言,是某个思维主体分析社会问题的一种主导原则。所

以,不只是帝王将相们的事。我建立这一原则是基于本人的生活经验,与

其它什么人的

民本”如果相同是巧合,有不同是必然。所以不对任何人的“民本”论述

负责。对我的叙述如有指教我不论赞同与否,不会避而不答的。



基于我的原则,我是将任何帝、王、将、相。主席、流氓都一律作为一个

社会个体看待的。在分析事理时,对任何人的言行,尽量避免由主观爱憎

的情感可能带来的偏见。】



三一

【我再说一遍,我的理解,所谓的“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就是民众参选

制度,这也是你说100%同意的】





【请重复一下没有得到答复的问题。“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先

生日前发出的“民主的代表性实在太低下”是什么意思。XXXX与我都赞同

的人民不能被代表是否能被你认同。美国是什么时候成为民主国家的。】



【顺便一提,我主张的“民本”观念,不含“天下为公”的意思,所以与

“为人民服务”不同。“天下为公”只能导致集权。可能导致专制意识。

在哲学上与我所坚持的辩证法(既不唯物,又不唯心的辩证法)不相容的。

“公”与“私”是从不分离的一对喜欢冤家。】





作者:张三一言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张三一言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336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