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贴:刘晓波:吃饭哲学与跛足改革──胡锦涛七一讲话评论之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贴:刘晓波:吃饭哲学与跛足改革──胡锦涛七一讲话评论之三   
陈礼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270

经验值: 96


文章标题: 转贴:刘晓波:吃饭哲学与跛足改革──胡锦涛七一讲话评论之三 (471 reads)      时间: 2003-7-11 周五, 下午10:09

作者:陈礼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通观胡锦涛讲话全文,核心只有一个:怎样把“三个代表”这一维护

现政权的新工具用好。“稳定第一”是大前提,一切其他策略,全部是在

这一大前提下的灵活选择,甚至怎么干都行。而对于改革以来的政权来说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保持稳定的指导思想是“吃饭哲学”,其最佳策略

是“经济优先”和“GDP崇拜”。于是,“只要稳定,怎么干都行”,就变

成了“只要经济高增长了,怎么干都行”。所以,“先进生产力”居于“

三个代表”的首位,在构成先进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居于关键地位的制度

要素和人力要素,都曾经是与中共性质不相容的:经济制度上的资本主义

及其市场,人力上的有产阶级──资本家及知识分子。



  胡锦涛对“三个代表”的解释,首先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生产力优

先”。他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

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

展。”他对“生产力优先”的创新性解释,也就是从胡温上台以来,在所

有重要讲话中都强调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他在总结

抗炎的胜利经验时,也强调了“抗炎和发展经济”两手抓。



  新华社七月二日发表了十四位省部级干部学习三个代表的文章,也进

一步验证了这样的底线。他们的发言甚至很少凸出“立党为公”,而大都

把落实“三个代表”表述为“执政兴国”,“执政兴国”的主要手段就是

“保持稳定”和“发展经济”。在谈及如何落实“执政为民”时,这些高

官主要谈及怎样兑现物质上的“小康承诺”,仍然是“吃饭第一”和“生

存权优先”的猪哲学。



  谁说中共现政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这种“经济拜物教”正是马克思

主义粗俗唯物论的“与时俱进”,也是中国漫长的独裁政治总结出的实用

主义天条:“民以食为天”。而在毛泽东制造了饿死几千万国人和贫困的

票证中国的大灾难之后,中共现政权把“吃饱饭的小康”塑造成政绩神话

或执政奇迹,自然理由充足。用高增长和吃饱饭的政绩,来代替社会的综

合发展和人对自由的本能欲求,也就成为现政权的自我辩护。在中共的统

治逻辑里,“吃饱”就是“天大地大的事”,牧羊者能够让羊群吃饱,“

天大地大”就转化为“不如党的恩情大”。比天地还大的党恩,经常通过

回顾中国漫长的饥饿历史来强迫民众忆苦思甜,以此支撑“今天是中国有

史以来发展得最好时期”的自我标榜。这种体制逻辑对被统治者的要求形

成了循环论证:让我代表你们,你们就能吃饱;既然我让你们吃饱,我就

有权强行代表你们──不管你们是否同意。“吃饱了知道感恩”,才是良

民;而“放下碗骂娘”,就是刁民;良民被奖励,能够坐稳奴隶地位;刁

民不愿做奴隶,就要被镇压。



  温家宝的首次香港之行,也时时刻刻践行著这种“经济拜物教”。温

家宝给香港经济送上了政策优惠的“大礼”,在公开演讲中也大谈如何重

振香港经济,甚至还指出香港经济的结构性弱点。而对敏感的政治问题,

特别是港人的主流民意和国际主流社会皆反对的23条问题,温家宝却刻意

回避,甚至要避开与香港大学生的见面。有人就23条提问时,温家宝也是

顾左右而言他:“我们希望香港创造一个有利于外资进入香港的稳定环境

。”这样模糊的回答,也离不开“外资”,他所指的“不利于外资进入香

港”的因素,显然是指政治上反23条大游行。他在庆典酒会上的讲话强调

:只有稳定和团结,才能振兴香港经济。



  这样的“稳定第一”和“经济拜物教”,也成了董特首及亲共挺董的

香港富豪们的口头禅。在此次23条所导致的港府执政危机中,董特首多次

讲话都强调:当前香港的首要任务是“重振经济”,而重振经济的关键是

“稳定和团结”。如此大陆腔调,甚至在宣布押后二读的讲话中也在重复

。在中共政协里当了数年花瓶的大亨霍英东,对如何化解当下的意见是:

“香港是个经济城市。我们应当多讲经济,少讲政治。这才会带来社会稳

定。”50万人走上街头的民间政治行为,已经击碎了霍花瓶的谎言,也已

经驳斥了“港人只关心金钱而不关心政治”的偏见。因为,今日香港,前

有北京钦定的特首,背靠独裁大陆,港人的自由可谓腹背受敌,稍不留神

,强权就会乘虚而入,不但昔日的自由空间被蚕食,未来的民主化也将更

为艰难。所以,香港的政治与每个港人的自由之多寡和有无密切相关,焉

能无动于衷!



  总之,启动政改就必然要超越“吃饱哲学”,超越“稳定第一”和“

经济优先”的跛足改革,超越坐稳奴隶地位就心满意足的传统国民性,而

胡温体制决不会超越由邓小平开创的、江朱继承的跛足改革。特别是,在

“面包万岁”的民智之下,就连很多精英都认为“民主不能当饭吃”,那

么,牧羊者只需做大面包就可以安枕无忧,根本不必考虑羊群的“自由”

。甚至对要求自由的人们进行大屠杀,也可以用“稳定”、“发展”和“

吃饱”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加以正当化。2003年7月9日于北京家中



作者:陈礼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陈礼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4496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