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贫困和饥饿标准各国不同 |
 |
云儿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读到楼下罗嗦大爷(^-^)的贴子,简单谈几句看法,说说
中美贫困和饥饿标准的不同。
我在中国做过扶贫工作,到美国来后,又帮着教会朋友
做过一点救济的事。每年圣诞期间,教会都会请学区办
公室提供低收入并领取免费午餐券的家庭名单,给其中
一些看来最贫穷的家庭寄去$50到$150元不等的支票,
给他们一个惊喜。
他们都是本地的Food Bank认定处于饥饿边缘的家庭,
其中不乏正在学校读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家庭。有一家我
认识,他们按美国标准确实属于低收入,孩子上学也领
取免费餐券。但是与中国的情况相比,他们比绝大多数
中国人都生活得好,住两居室有大客厅,不愁吃不愁穿,
孩子胖嘟嘟的。
我从事贫困救济和研究的体会是,贫困和饥饿这两个
东西,在中国基本上是个比较有绝对性的生物概念---
贫困就是衣不遮体,饥饿就是食不裹腹。但在美国,通
常并不是这么回事,贫困和饥饿基本上是相对性的社会
概念。贫困通常指收入不足以使人过上社会所公认的体
面生活,饥饿指营养不足以到达社会所认定的健康标准。
而美国的体面生活标准与健康标准,比中国绝大多数人
目前实际达到的水准都高。
比如美国2002年的官方贫困线,单人家庭为每年8800美
元,四人家庭为18000美元,八人家庭为30000美元,以
后每多一人,提高3000美元。没有达到这个收入水平的
都是贫困户,算是衣食住行都受到威胁,其中一部分家
庭更算是处于饥饿边缘了。
与中国比较一下,2002年中国9亿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不到每年人均2500元人民币,折算一个四口之家的收入
还不到每年10000元人民币。即使按1:1将人民币折算成
美元,也大大低于美国的官方贫困标准。
再来看食品,美国贫困线大约按三分之一为食品开支划
定,算起来,2002年美国一个四口之家,倘若每月食品
开支标准未到达500美元,就算没有到达应有的健康标准。
对比一下中国的平均水平。2002年中国一个四口之家的
食品开支,城乡加起来全国平均, 也才每月约合500元人
民币。其中农村居民每月只有400元人民币食品,这包括
了全部自产自食部分的折价。城镇居民多一些,食品开支
约合每月1000元人民币。
两国食品价格水平如何呢?可以肯定100块人民币在中国
所能买到的米面肉蛋奶等基本食品,绝不会比100美元在
美国所能买到的基本食品多。比如美国优质大米仅两三毛
钱一磅,猪肉一般2-3美元一磅,鸡蛋5块美元可买60个,
都比国内按人民币计算的价格便宜。
这些足以证明我前面说的话:美国用以计算贫困与饥饿
的体面生活标准与健康标准,比中国绝大多数人目前实
际达到的水准都高。
简言之,在西方等发达国家,贫困和饥饿与中国的绝对
贫困和绝对饥饿不同,都是相对的收入分配概念,其标
准随着收入提高而不断上升。只要了解到这一点,我们
就不会对美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生活在官方贫困线之
下感到惊讶了。
任何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不管如何富裕,收入总不会是
完全平均的,总有人收入低有人收入高。社会把收入最
低的一部分人划出来,作为贫困人口加以救济,体现了
可贵的社会公平与人道理想。
2003.7.9
本文引用的中国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2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1200302280214.htm
其中食品开支按恩格尔系数推算
附一篇关于中国扶贫的文章
===========================
真实的故事
云儿
宁夏南部有一个西吉县,号称全国首穷。国务院主
管扶贫的专门有个“三西办”,其中一西,就是宁
夏的“西海固”地区( 西吉,海原,固原三个县)。
这个县最穷的地方,冬天全家人只有一条棉裤,大
家都挤在炕上,来了客人或是有什么事儿,只有一
个人可以下地干活。这样的情况,说给谁听都不会
相信。
这里我要说的,却是一桩亲身经历。
那是一个深秋的上午,山风已带着刺骨的寒意。我
们去访问一所山村小学。孤零零一间教室,是土垒
的,经过夏天的暴雨和山洪,成了危房。老师在外
墙挂一块黑板,孩子们就在寒风里露天上课。写作
业了,好些孩子既没有纸也没有笔,就使用最原始
的工具:一节树枝,一方土地。就在地上,一笔一
笔,认认真真做着他们的练习。
看见他们单薄的衣裳,全神贯注的模样,当时我们
这一行人,眼中无不噙着泪水。
离这所“学校”不远,就是我前面提到,据说冬天
有人全家只有一条棉裤的村子。
带我们去的,是这个县的团委书记。他的希望,是
我们可以帮他找捐助,在这里办一所希望小学。前
不久,同事来信说,那所希望小学,已经落成了。
我走过几十个贫困县,知道有很多穷乡僻壤,教育
条件跟那个山村小学差不多;有很多做梦都想读书
的穷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我们就不能为他们做些
什么吗?
1999年4月26日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