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为了保障中国“海空雄鹰团”形成强大战力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为了保障中国“海空雄鹰团”形成强大战力
朱棣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为了保障中国“海空雄鹰团”形成强大战力
(311 reads)
时间:
2002-1-03 周四, 上午9:28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近年来,东航某场站根据所担负后勤保障任务的特殊性,按照“不经补充、不经临战训练,即能遂行作战任务”的要求,实现了从定点保障、单一保障向机动保障、多机种保障和应急保障的跨越,优质保障了“海空雄鹰团”8次换改装,次次提前形成战斗力,飞成海航首批甲类团;出色完成兄弟部队近10种型号飞机的驻训、合练以及10多次重大演习的飞行保障任务,优质安全率、保障良好率始终保持在100%,连续多年被评为“优质安全场站”,受到海军、海航首长的高度评价。
和新型战机同步———
几年前,当新型作战飞机装备部队时,地面保障设施仍有相当一部分是老旧装备,配发的新装备由于处在“磨合期”,效能尚未得到最大发挥。站党委实施了用科技创新手段让老旧装备发挥潜能、让新装备拓展效能的新老装备“对接”工程。
新型飞机与老式牵引车不配套,牵引过程中牵引杆轮子与地面相磨擦,造成飞机牵引过程中无法转弯。他们改装了老车结构,成了新机种的“专用车”;某新型电源车由于设计原因,与新型飞机供电系统不配套,易造成电源插头与飞机对接时跳火,他们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进行改造,受到海航肯定并被工厂采用,此项成果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两年前的一次“走麦城”让该场站领导至今难忘:一次,上级组织部队进行反空袭实战背景的“红蓝”对抗演练,飞机再次起飞时间与上级的要求竟差 X分钟之多!其主要原因是单机加油时间过长。新型战机本身有压力加油装置,而地面加油设施还是采用重力加油方式,导致单机加油时间较长。为此,他们在上级和有关科研单位协助下,对外场直线加油系统进行改造,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实现了重力加油变压力变频加油和微机全程自动控制,使单机加满油时间缩短,增强了战鹰的快速升空能力。
与未来实战贴近———
新战机装备部队后,航空器材数量大增,尤其是近年来“海空雄鹰团”战备训练、战斗起飞、跨区机动演练、重大演习任务频繁,航材消耗与供应矛盾突出。为填补这一“空白”,场站采取贴近训练一线跟踪调查、积累资料定量分析、建立供需直通网络等科学方法,用一年多时间,摸索出一套“备品标准”,并采取建立“备品方舱”的正规化携行样式,形成了24机、12机、8机战备器材标准化快速保障方法,使航材保障率极大提高。
一次诸兵种联合作战演习中,由于作战课题需要,场站重点保障单位的人员装备要随作战飞机前到某演习地域,进行前所未有的“伴随保障”。在长达九天九夜的演习中,他们保障了所有战机一次启动成功,紧急起飞50多架次,发射导弹12枚,全部命中目标。
被实战“逼”着拿出新的保障课题,使场站沿袭多年的保障模式被打破。政委成丕贤提出了后勤保障训练改革的新思路:“必须贴近实战需要,改革后勤保障训练和保障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确型转变。
场站领导认识到,未来战争中,机场将是敌方精确打击的重点部位,作为后勤保障部队,必须在磨练中不断提高“走、打、藏、修、联、救”的能力。针对未来战争特点,把提高快速反应、信息对抗、野战生存、协同作战和综合保障五种能力贯穿训练始终,作为检验后勤训练质量的标准。经过摸索,制订了本区、本场、跨区转场以及野战机场等各类保障预案,其中“三类八种”预案被舰航推广。他们在“野战机场保障”课题试验中,迅速建立了完备的野外应急机动指挥通信体系,演练了快速导航、抢设油路、线路抢修等各种方案,使预案更加贴近实战需要。
向打赢目标靠拢———“搞后勤保障要时刻与未来战争对表,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用‘超前意识’破解未来后勤保障难题,这样才能保证‘打得赢’。”站长李华水、政委成丕贤道出了他们超前搞好各项战备设施建设的良苦用心。
他们对训练保障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的第一个“大手笔”,就是飞行保障指挥中心的改造。他们在海军航空兵第一个安装了外场监控系统,给每辆保障车辆安装了车载电台,利用自己开发研制的“后勤保障辅助决策系统”统一下达保障任务,使保障区域之间没有交叉指挥和“空挡”,真正达到了快速、准确、有效、合成。
近年来,场站领导把主要精力用在训练保障上,把“重头”经费花在战场建设上。在上级支持下,相继引进
了卫星通信、塔康等先进训练保障装备,进行了疏散机窝和应急疏散道整修、输油管线新建、油库扩容等战备设施建设,使训练保障设施建设一直保持在超前状态。
在科技练兵战鼓刚刚擂响之时,场站就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
他们结合新的兵役制度改革,摸索出一套全新的专业技术人才训练路子———科学编组训练法,把共性专业合并,根据官兵知识水平、装备性能、任务特点,合理搭配,编组进行多专业训练,使之掌握两种或多种专业技能,成为“一专多能”、“一兵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关键时刻都能实行“角色互换”保障,形成了场站快速机动保障的“拳头力量”。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王伟掉在离岸几十公里的海上,到现在都捞不到,这就是海空雄鹰团的强大战力.
--
害人虫
- (0 Byte) 2002-1-03 周四, 上午11:23
(105 reads)
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现在不同了!!
--
元昊
- (0 Byte) 2002-1-03 周四, 下午1:58
(95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977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