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叶华实:“崩溃论”和“稳定说”曲异同工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叶华实:“崩溃论”和“稳定说”曲异同工
资料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29
经验值: 5282
标题:
叶华实:“崩溃论”和“稳定说”曲异同工
(592 reads)
时间:
2003-7-02 周三, 下午2:06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叶华实:“崩溃论”和“稳定说”曲异同工──同一枚锈币的两个印面
叶华实
从王力雄先生的政治寓言小说《黄祸》到张家敦律师的《中国即将崩溃》﹐再到何清涟女士“火山口稳定”之形像描述﹐似乎看到一个呼之欲出的恐怖的未来中国。立意于文学作品﹐“崩溃”的说法符合部份读者心理预期并产生共鸣﹔借此折射对独裁政权的愤恨也是人之常情。我愿提醒读者的是﹐将这样的语汇和立论系统延伸到政治分析是不宜提倡的倾向。
本文无意讨论文学意义上的“崩溃”﹐关注的是其政治延伸。因为﹐面对中国严峻现实﹐摄人心魄的“崩溃”论不仅其本身是一个延迟的政治判断﹐而且其延伸也无法引导人们正视现实﹐作出理性思考。
1。“中国崩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寓言小说《黄祸》描述的是整个中国崩溃后的残景。《中国即将崩溃》也是谈论总体“中国崩溃”之因与果。试图定义“中国崩溃”是徒劳的。因“崩溃”至多表达一种强烈的“情绪感觉”﹐而“情绪”具随意性且无法产生认知统一。如果出于“情绪”上的需要﹐还离不开这种极端术语﹐至少应该把崩溃具体化而不是统论“中国崩溃”。否则﹐人们只能对“崩溃”建立表面化的 P性认识﹐而非理性把握。
如何具体﹖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社会﹕价值系统﹐经济系统和行政体系(功能与司法)。现试图暂借用“崩溃”一说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当今中国社会。
价值系统。“文化大革命”已经将中国的传统价值体系摧毁。文革后期﹐社会关系可幸简单﹐维系人与人(或所谓和会整合)关系靠的是具“恐惧”意味的﹐无处不在的政治意识形态。八十年代以后﹐伴随中共意识形态的解体﹐“一切向钱看”和“一切向权看”似恶鹰双翅把民间社会彻底拖入“权宜至上”的状态﹔“文革”幸存的诚信纽带也被无序的﹑毫无节制的私欲撕裂。何清涟女士不久前撰文说﹐相互欺诈已经渗透到了家人或亲人之间。如果“诚信”危机已延伸到了居家客厅﹐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社会的价值系统还未“崩溃”。所以﹐价值系统已经“崩溃”。
经济系统。要用“崩溃”来描述中国的经济体系﹐前提是采用什么界值﹖《中国即将崩溃》显然以自由市场经济的标准来衡量。首先看国有经济﹐大陆四分之三的国有企业亏损﹐其中大部份资不抵债。按照自由市场规律﹐这些企业要宣布破产。然后看金融系统﹐现在的说法是中国银行的坏帐律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按华尔街的标准﹐中国银行早就倒闭了。再看农村情况﹐数以亿计的青﹑壮年农民拋家弃田﹔不仅废耕﹑荒耕和亏损种田现象严重﹐而且构成社会稳定的家庭细胞也支离破碎。所以﹐经济系统可谓已基本“崩溃”。
行政体系。如果说社会混乱是一个社会“崩溃”的标志﹐那么﹐自慈禧一命呜呼以来﹐中国社会什么时候“稳定”过﹖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一直处于“崩溃”或半崩溃状态。但是﹐经过五十年动荡﹐49年后中国的专制政权整体上是稳定的。文革十年﹐“推翻党委”闹革命﹐行政﹑司法和文教系统全面瘫痪﹐是名符其实的“崩溃”。但这是表面﹕其十年里﹐毛式专制政权是稳固的。不过﹐这个稳定政权与人民福祉无关。七八年以后﹐文教系统恢复较快。但挣扎于“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中共政权﹐始终在“摸石头过河”﹐未能建立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和稳定发展的司法功能体系。
因此﹐中国政权有序发展社会的功能(唯一增强的是压制功能)是处于“崩溃”状态的。先以SARS为例。SARS危机不仅说明中共没有建立基本的国民卫生保健体系﹐而且在疫请发生后﹐为了能让基层官僚重视和汇报实情﹐从国家主席到总理手忙脚乱﹐最后还是回归“政治”手段。这说明政权的行政执行功能脆弱。再看司法﹐大学生孙志刚按盲流被抓且殴打致死﹐国民稍有不慎就会在自己的国土上被抓﹑被遣送﹐警员甚至可以随意深夜入新婚洞房”扫黄“﹐警匪勾结现象严重﹐有人具此称中共的基层警察系统为“匪”﹐突显司法体制的失控状态。不要说﹐九亿﹑十亿农民从来就没有什么“医保”和“劳保”之说﹐就是城市职工的“双保”体系也在八十年代后期解体。一个政府如果在功能上无法维护社会的健康﹐无法保护弱势民众的人身安全﹐也无法体恤国民的生老病死﹐这个政府在功能上就已经“崩溃”了。
如果这三个方面均“现实”表现出“崩溃”状﹐“中国即将崩溃”是脱离现实的判断。生活在“崩溃”之中却寓言未来“崩溃”是令人奇怪的。实际上﹐“崩溃”论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很大程度上不过是重炒历史剩饭。我在上面不厌其烦地借其分析社会表像﹐就是要说明一点﹕中国已经是一个功能上频频“崩溃”的社会﹐而专制政权本身却没有﹐也不会轻易“崩溃”--这才是中国数千年结症所在﹐理应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
今天讨论现实问题的时候﹐仍把“崩溃不崩溃”或“如何避免崩溃”远推并锁定为讨论的参照系﹐是无助于摆脱传统思维的。虽然王力雄先生最近将“崩溃”概念缩小为“政权崩溃”(见其多维《随笔》系列)﹐似乎试图由此为坐标导出其对中国时局的看法。这虽较“中国崩溃”说法具体些﹐但仍然是一个充满作家想象力的惯性坐标。
2。中共政权不会很快﹐也许也不会以传统方式“崩溃”
没有人可以预设历史。但我的倾向是中共政权不会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崩溃”。如果我们把“转型”情绪化为“崩溃”﹐中共政权的所谓”崩溃“大概也不会以毛式农民暴动的方式催生。王先生把“政权崩溃”作为当然的预设来催生他的政论系列﹐不免让人读起来困惑。我甚至忍不住觉得是在读《黄祸》续篇。
我相信朱元章﹐洪秀全和毛泽东们的阴魂永远不会散去﹐但现代通讯和科技使他们“借机行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现政权有能力(军事和经济)迅速隔离﹑消解或由流动民工或由失业工人引发的事端。中共再也不需要反过来温习老蒋的教科书﹐搞什么“西征围剿”﹐千里之外的一个下士按一个红扭﹐秀气的“延安宝塔”和“井冈山”上的玲珑石洞就瞬间灰飞烟灭了(网传笑话)。
问题的关键不是没有那样的途径去让中国“改天换地”了﹐而是我认为即使依然有机会那样做﹐那也不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为﹐没有现实理由让我相信﹐把“延安式宝塔”移到在天安门北侧﹐改建成另一座“人民鲜血纪念碑”和目前的那座遥相呼应﹐就可以赶走专制。
那么﹐专制政权会以什么方式崩溃﹖我不知道。但我确信的是﹐今天中共代表的中国专制传统“应该”逐渐萎缩在中国人重建的智能体系之中﹐消融在逐渐成长起来的民间力量之中。现代传播方式和逐渐变细的国境线﹐给国人提供了成长新智的新参照。让“专制”文化在重建的华夏新文化中慢慢“边缘”化是完全可能的。就看我们的耐心和选择了。
专制政权不会象有人希望的那样很快“崩溃”的另外一个根据是《灾变论》(作者﹕大陆青年学者任不寐)中描述的国民性格﹕承受“崩溃”状态的阀值是很高的﹐已经习惯灾难﹐且把灾难看成是生活的宿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个体”每天在“崩溃的现实”中承受各种各样的不公正和悲惨遭遇﹐而整个社会却看起来生活在莺歌燕舞之中﹐且有很多人在大谈“未来之崩溃”。“崩溃论”思维其实是“灾民心理”的典型特征。
虽然认为“政权崩溃”不是一个引导正向思维的假设﹐也不认为王先生对“崩溃”后的某些情景想象是严谨的﹐但丝毫不怀疑王先生善良的愿望﹕借之导引其渐进改革的思路。王先生或许还认为“崩溃”说法及其背后的隐含﹐会对中共内部抗拒改革的的保守势力有警示作用﹐或是对盲目相信暴力革命的人也有提示功效。
我的感觉是﹐“崩溃论”思维不会帮助实现上面的愿望。当然章家敦先生借以实现销售量的愿望的确是实现了﹐因有人需要那样的感官刺激。但﹐王先生似乎不是在兜售其新的政治寓言小说﹐而是在试图启发我们的政治思考。
3。“崩溃论”和“稳定说”曲异同工
“崩溃论”警示了谁﹖恐慌了谁﹖困惑了谁的思维﹖
“崩溃论”对中共最高层没有警示作用﹐它反而和中共的尚方宝剑“稳定”一说曲异同工。这两种说法是一枚古老“恐惧钱币”的两个印面。官方钦读“稳定”印面为拒绝改革和残酷统治找借口﹐知识界朗诵“崩溃”印面吓唬自己和普通百姓。中国已经“崩溃”数十次了。历史上视国家为私家所有的帝王都无法从“崩溃”中吸取“保家”的教训﹐从而改善执政方式以延续其统治﹐最后不得不鱼贯成为“崩溃”历史的一章。有什么理由相信“崩溃”之懮会改变中共集团专制的行为模式﹖
照常规﹐独裁政权对“崩溃”的说法应是十分忌讳的﹐但中共对“崩溃”一说却出奇地“开明”。不仅国内的网站和论坛包括“强国论坛”大谈这一议题﹐“求是”杂志还载文对此进行不涉具体细节的驳斥﹐播撒“恐惧语意”的用意明显。其中的猫腻并不难解读﹕“崩溃论”是“稳定”说的天然脚注。
“崩溃”论还可能是中共体制内相当一部份缺乏政治判断的中高级官僚“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依据。他们因此信奉“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于是疯狂挥霍﹐贪污和向境外转移国有资产。其实中共是“稳定”的﹐这些官僚大可不必如此缺乏自信﹐如此慌张。“崩溃论”对潜在的陈胜﹑吴广也没有警示作用﹐他们还可能从中受到鼓舞。对流动民工和失业工人﹐就算他们枕头底下压有一本盗版的《黄祸》好了﹐但“崩溃”的恐怖会给他们以理性启示﹖恐怕正相反。
“崩溃论“思维倒是对对普通的知识层有困惑作用。相当多的受教育者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喜欢在窗帘还没有打开之前﹐就担心窗玻璃不够明亮﹐因此迟迟不愿拉起窗帘。哪怕是在进行解放思想﹐开启智能之泛泛讨论时﹐也幻想自己讲的东西就会变成“红头文件”﹐并由此开始担心明日“政策”实施后的“灾难”后果﹔然后滑入“权威政权”的思维陷阱去“想方设计”。其体现的是对“红头”文件的过度迷信和权威思维传统之根深蒂固。实在没有理由需要自加一层“崩溃”之恐惧来束缚我们的思维--条框已是太多太多了。
进一步﹐没有必要在“中国之崩溃”或“政权之崩溃”上绕圈子。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让自己的传统思维“崩溃”﹐让脑中的被“政”﹑被“权”锁定的条框“崩溃”。建基“崩溃”框架而立论中国变革不是积极的思考模式﹐就象“灾难”长不出智能﹐“恐惧”也吓不出理性。面对专制﹐把一切(出发点和目标)指向“权力”或“政府”﹐然后想象其“崩溃”后的终极惨象﹐并由此出发找理性出路﹐这不具启发新意。
4。结论
中国“已经”是一个基本社会功能崩溃的社会﹐但专制政权不会很快以传统的方式崩溃。正如同说“中国不适合民主制度”是对中国人天性和智能的贬损﹐说“中国崩溃”或“政权崩溃”也低估了中共适应时代潮流的能力。“崩溃”论没能对“人溃﹑家溃﹑国溃而专制不溃”的历史特征提供新视野。“崩溃”论和“稳定”说相辅相成﹐是政治恐惧的双头蛇﹐我们没有理由自绕缠身。
要面对的“敌人”的确是专制﹐但维护专制制度的士兵恰是我们自己。重建这一常识是国人用新智能挑战专制的第一步。迈不出这一步﹐什么“第三条﹑第四条道路”都终将不过是原地踏步。
用不着谦虚﹕历史是我们自己造的。如果不寻找新的思路﹐历史一定不会亏待我们﹕它会用惯性碾造我们。而“崩溃论”正是这样惯性列车的一个轮子。
(7/2/2003 12:40)
来源:新世纪
www.ncn.or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 发表意见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好文。
--
多元
- (0 Byte) 2003-7-03 周四, 上午4:26
(169 reads)
如果说大陆的生态环境在崩溃,好像还更有说服力些
--
藏獒
- (104 Byte) 2003-7-02 周三, 下午9:15
(20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326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