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据说是蒋介石给东北军下达的“不抵抗”命令手迹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据说是蒋介石给东北军下达的“不抵抗”命令手迹   
所跟贴 矫枉不要过正, 张学良自然对不抵抗负有责任, 蒋同样也有责任, 看国民党方面和海外的一些史料: -- Anonymous - (0 Byte) 2003-6-29 周日, 上午6:10 (358 reads)
hansh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蒋总统秘录》 -- 九一八事变(1) (417 reads)      时间: 2003-6-29 周日, 上午6:3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自由人注

◎ 

◎  《蒋总统秘录》的内容是以中华民国的

◎ 立场陈述中、日近代史,而由日本「产经

◎ 新闻」於中华民国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开

◎ 始连载。

┏━━━━━━━━━━ 九一八事变(1) ━━━━━━━━━┓

┃                            ┃

┃ 《蒋总统秘录》第十五卷  日本产经新闻连载 自由人录 ┃

┃  中日关系八十年之证言  本卷自第八册  (共十五册)┃

┃                            ┃

┗━━━━━━━━━━━━━━━━━━━━━━━━━━━━┛





《蒋总统秘录》网页卷(草稿)地址为

http://www.ixpres.com/freeman/milu01.txt

http://www.ixpres.com/freeman/milu02.txt

.....

http://www.ixpres.com/freeman/milu??.txt



蒋总统秘录 第八册 目录



第十章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之夜·········   一

「力避发枪」             六

日军强占渖阳··········  一一

关东军蓄意突袭           一七

板垣肆行其阴谋·········  二二

东亚从此无宁日           二六

日军阀一意孤行·········  三一

「朝鲜军」越境           三八

向国联申诉···········  四二

日本的诓骗之词           四八

两点考验············  五二

树立傀儡政权            五六

轰炸锦州············  六一

马占山炸嫩江桥           六六

期待公理伸张··········  七二

国联促日撤兵            七七

日制造天津暴动·········  八一

日图利用溥仪            八七

溥仪潜赴东北··········  九一

关东军图南下            九八

国联幕后活动·········· 一○二





第十章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之夜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间十点钟稍过。



 渖阳的市街,逐渐归於静寂。



 突然,在城北上空,掠过一道细微的闪光; 接著,响起了不太强烈的爆炸声。



 这个爆炸声被低垂的夜幕吞噬之后,街道上 有恢复了一如平素的宁静。



 就是这不太强烈的爆炸,决定了中、日两国 的命运。



 爆炸发生的地点,是在渖阳城北门外约一公 里半柳街沟附近的南满铁路线上。和在三年之 前炸死张作霖的现场只不过隔著几公里的路程 。



 爆炸的威力很小─只毁坏了三根枕木并使铁 轨稍稍弯曲。在二十分钟之后,时速八十公里 的南满铁路快车由这里通过,并没有受到任何 障碍。



■ 侵略战争自此开始

 然而,虽则是小小的爆炸,但却炸开了日本 关东军的妄念。他们自己下手爆破南满铁路, 为的是要开启侵略中国东北的战端而制造藉口 。──此后,使中国全土卷入绵亘十四年战火 的日本侵略战争,就从这里开始。



 「九一八事变」,遂於焉揭幕。



 在南满铁路东侧,距离爆炸现场约八百公尺 之处,是中国军的「北大营」所在。



 当时,北大营驻屯有张学良麾下的陆军独立 第七旅(旅长王以哲)所属步兵第六一九、六 二○、六二一各团。

 官兵们也都听到了爆炸的声音,但是,却想 不到那就是日本军队发动侵略的狼烟。



 因为这些天来,每到夜晚,日军的挑□性开 枪事件,已经是屡见不鲜,所以都以为或许是 地雷突然爆发,并没有怎么样把这回事放在心上。此时由於「万宝山事件」和「中村大尉被杀害 事件」已导致中、日关系愈益紧迫,避免冒冒 失失地惹上纠葛,乃安全之道,是谁都了解的。



 可是,料想不到纠葛竟会由对方硬是找上门 来──北大营突然受到日军的攻击。



 这是在听到爆炸声音还不过五分钟之后,约 有两百名全副武装的日本兵,步枪乱射、手榴 弹连投,越过北大营西面营垣,冲进第六二一 团营房。



■ 大家抱枪流泪



●  面对著这样的奇袭,

● 中国军队却不能加以还击。

● 原因是在差不多十天之前奉到过

● 「无论何种情况发生,不得抵抗」的严令

● 。盖坚持不抵抗,以防突发事件扩大,

● 是东北边防总司令长官张学良的方针。



 在日军的枪弹衡飞之下,中国士兵紧握著子弹登膛的枪枝,激动到浑身颤抖地要求官长允 许应战,但是官长则再三严申不得抵抗的命令 ;士兵们气愤至极──大家抱枪流泪,挥拳捶 墙,以排泄怒火;更有些士兵,手指头没有扣 上扳机,就身中敌弹倒毙地上。



 来自日军的攻击中,杂有炮声。炮弹以惊人 的命中率落到了北大营的各处设施上。



 晚间十一时,第六二一团第一营营房开始著 火。



 十一时半,日军增援部队一队由西南方的围 墙冲进营内。



 最好,驻军奉到了自北大营撤退的命令,第 六一九、六二一两团乃放弃了西边的营房,向 东退出。



 可是,在北大营东边营房内的第六二○团( 团长王铁汉)则由於没有奉到撤退命令而坚持 不动。这一个团为了要守卫营地乃开枪还击。 ──这是在北大营唯一的应战。



■ 王铁汉的回忆



  ◆王铁汉(现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对於当 时北大营的情况回忆如下:

  手榴弹声,断续的步枪声,接著就是炮响 。………这时才觉得事态并不寻常,当即叫旅  部(第七旅)电话,始知旅长(王以哲)在城内;又叫六二一团(团长何立中)电话,已  无人接听;复问第六一九团(张士贤)团长 也不在营。



  至十一时将过,才得知第六一九、六二一 两团已经撤退。但我在未奉到命令之前,不能  自由行动,只有就营房及已有的简单工事, 作战斗准备。



  到十二时,接奉旅长电话指示:「不抵抗 ,等候交涉。」此后即失去联络。



  「等候」,不等於「挨打」。敌人向本团 营房进攻时,我决心还击。──这是自卫必要

 的手段,是「不抵抗的抵抗」。   十九日上午一时四十分钟,日军步兵二百 余,并有跟进的部队,逐次向本团接近,炮军  也开始射击本团营房。



 此刻,适奉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 臻电话,询问情况;并严令:



  「不准抵抗!」



  我答称:



  「敌人侵我国土,攻我兵营,斯可忍,则 国格、人格全无法维持;而且现在官兵愤慨,  都愿与北大营共存亡,敌人正在炮击本团营 房,本团官兵势不能持枪待毙。」▲



■■「力避发枪」



 王铁汉的证言,继续引用於后:

  ◆荣参谋长当即指示:「将枪弹缴库!」我答:



  「在敌人炮攻之下,实在无法遵命。我也

不忍执行这样命令。」



  荣参谋长又问:



  「你为什么不撤出?」



  「只奉到『不抵抗,等后交涉』的指示,并无撤出的命令。」



  「那么,现在就是下达命令,你就撤出营 房;否则,你要负一切责任。」



  电话到此中断。



  不得已而正在准备撤退的时候,敌人步兵 四百余,已开始向本团第二营攻击。



  我即下令还击,在激烈枪战之下,毙伤敌 人四十余名;本团第五连连长陈顺瑞负伤,士  兵伤亡十九人。



  忍痛撤出北大营,正为十九日上午五时。



  次日,日军公布「日军死伤一百二十余名 」,乃是为扩大「中国军队滋事」的反宣传,  并不确实。▲



 北大营就是这样地到了十九日上午被日本军 所占领。



 在北大营北侧的弹药库,也被炮弹击中而爆 炸起火;日军更对营房一一防火,北大营整整 燃烧了一天。



 驻守北大营的中国军所受损害计为:伤亡三 百三十五人,失踪四百八十三人。



■ 张学良正在北平养病



 中国军队之不抵抗,是东北边防总司令长官 张学良在事变发生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既定方 针。



 张学良於一九三一年五月到南京出席三届四 中全会之后,便去北平养病;本来打算在九月 初返回渖阳,但因得闻土肥原贤二(当时日军奉天特务机关长)将对他有阴谋暗杀的秘密情 报,乃继续留在北平。



 在这个期间,发生了「万宝山事件」和「中 存大尉被杀害事件」,东北方面的中、日关系 日益紧张。



●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不久的关东军,

● 显然是不断地在准备著制造一点纠纷,

● 然后抓住纠纷的机会,

● 便拿出难题来找麻烦。──

● 这是日本一向所惯用的伎俩。



  ◆在事变刚一爆发之后,便曾到达渖阳的 美国报人鲍惠尔(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主持人)  ,曾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有当时在渖阳增 加了数千便衣队的日本军人,内容大致如左:



  「我发现了证据──当访寻日本人在渖阳 经营的照相馆时,我见到很多照片──上面都  是身穿平民服装的日本兵,背著步枪,带著臂章。据住在渖阳的美国人说:事变前,渖阳  街上忽然来了很多日本游客。这些日本便衣队,是事前由朝鲜偷偷地运送进来的。



  「而且这个报导,在上海刚发表出来不过 几小时,日本军方便在渖阳街上搜查各照相馆  ,没收了所有可为证据的照片。」▲



■ 曾有密令容忍自重



 对於关东军的动向已有察觉的渖阳公安局, 曾於八月二十五日发出秘密命令──「日本正 在极力挑□,应各容忍自重,力避发枪。如遇 日方发枪,应即退入分局,以避免冲突。」



 张学良也曾於事变即将发生之前的九月六日 ,发电报给东北边防军及东三省政务委员会, 重新下达贯彻「不抵抗」方针的指示:

 「现在对日方外交渐趋吃紧,应付一切,亟 宜力求稳健;对於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 方务当万分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属切实遵照注意。为要!」



 当北大营受到日军突袭时,在渖阳城内的辽 宁省主席臧式毅及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等人 ,便立即和在北平的张学良通电话,请求指示 ;张学良以「务必尊重和平,避免冲突」的理 由交待「不抵抗」。



 因此,荣臻乃转知第七旅旅长王以哲「不抵 抗」;并且重复告知:「即使被日军勒令缴械 ,占入营房,都可听其自便。」



  ◆据日本资料──当时传说:臧式毅的第 一次电话打到北平时,张学良正和英国领事在  第一戏院观赏名青衣程艳秋的平剧,未能通话。三十分钟后,再通电话,副官转达指示:  「可在当地协商处理,等回去之后,再作商 量。」其后电话不通,直到黎明四时,渖阳得  到来自北平的联络说:「已经通霄开会商讨,渖阳方面,请臧式毅慎重处理。」



  由於这些原委,所以后来被人咏有「渖阳 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的诗句,传诵 人口。



  又据曾被张学良谘询的曹汝霖之记述:「 张学良当时正在生病,刚自协和医院出院,每  天打针服药,精神很弱,实在也无力解决困 难问题。」▲





■■日军强占渖阳



 「九一八事变」的当夜,在渖阳的辽宁省政府主席臧式毅暨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等人打 算出面和日本方面在当地交涉,以谋解决。



 根据荣臻参谋长的报告,可见日方是丝毫没 有循交涉途径解决问题的意向。



■ 日领事馆一再推诿拖宕



 当日军进入北大营、甚至加之以发炮轰击的 时候,臧式毅派员到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询问 日军攻击的理由何在?



 日本总领事馆的答覆是这样的:



 「本馆正向军方查询中,现在还不明情由,所以无法奉答。」



 为此,中国方面乃再通告日领馆:「望於五分钟内制止攻击,并将日军行动真意见覆;如 逾时未得回答,我方(中国)则将通告驻渖各 国领事;不能负保护外侨之责。」



 五分钟过去之后,日方答覆:「在进行制止 中,请再待五分钟。」然而,经过一小时之后 ,还是毫无消息。



 而在这个时间,日军攻击范围则已逐渐扩大 中。下午十一时左右,对渖阳城外东北面的兵 工厂发炮轰击,并且侵入西门外商埠地,开枪乱射,将大西边门、小西边门各警察所占领, 颇多中国警士在未经抵抗的情况之下被杀伤。



 中国方面乃再度打电话给日本总领事馆,催 促制止军事行动,而日方的答覆则是:「刻正 召集军官会议,商讨办法;会议结果,即行通 知。」



 过了一会,得到日方的联络说:「现在军队 既已出动,制止甚为困难;且军方行动,总领 事无权制止,只有向军事当局提出要求。不过 该不至於进入城内。」



 十九日上午二时左右(十八日深夜),日军 进抵渖阳各城门附近,中国方面将日军进攻状 况通知各国领事,领事们都预料──「总该不 至於侵入城内!」



■ 日军侵入城内滥行射杀



 可是,这样的看法实在太乐观了一点。上午 四时,日军登上西南角城墙,用机关枪向城内 扫射,并即开始侵入城内,连装甲车也都出动 了。



 上午六时左右,全城被日军占领;中国方面 的各机关,都被贴上──「日本军占领」、「日 本军之外禁止出入,违禁者射杀!」等标语, 并由日军站岗警戒,更任意枪杀行人,尤以著 军警制服者为目标;并且收集被他们所枪杀的 中国军警人民遗体,将之焚化,以湮灭证据。



 天亮之后,臧式毅、荣臻等再三向日本总领 事馆探询「日军真意」。



 可是日本方面则只推诿地答称:「一切都要 等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到达渖阳,才 能接上头。」



 上午十一时,本庄繁率领幕僚人员及增援之 步兵第三十联队(团)由旅顺到达渖阳。



 谁知本庄繁却表示:「不能与渖阳军、政当 局谈判」而片面拒绝,同时并在市内张贴布告 ,明白表示由日军管制渖阳,布告为中文,其 原文如下:



■ 蛮横的日军布告



 「照得昭和六年(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 午后十点三十分时,中华民国东北边防军之一队,在渖阳西北侧北大营附近,爆破我南满铁 路;驱其余威,敢然袭击日本军守备队。── 是彼开始对敌行动,自甘为祸首。



 「抑我南满铁道者,往年日本帝国依据条约,正当获得,归属我所有,使他国一指尚不敢 染;今遇民国东北军,不但敢犯之,更竿头进 一步,至於对帝国军队发枪开炮,是彼东北军 自对我军来求挑战也明矣。……  「本职(本庄繁)夙负保护铁路之重责者,

因为拥护既得之利益,确保帝国军之威信,兹 方执断然处置,无敢所踌躇。……」



 这是日军不宣而战的侵略战争之开幕辞。



■ 革命对象的转变



 蒋总统在事变的两年之后,曾有以下一段讲 词:

 『九一八以前二十年中,我们和帝国主义的 斗争,都是局部的冲突,没有正式的作战。我 们历年来直接的革命对象,始终是国内的军阀,而帝国主义也始终没有正式出兵进攻我们、 企图消灭我国的决心。这就是因为当时我们革 命军的力量,还不充足,所以帝国主义不大注 意;换句话说:就是他在当时看不起我们。但 是,到最近几年以来,他们看到我们革命的力 量一天一天的发展扩张,快要把整个国家完全 统一,就要实行打倒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了, 因此遂嫉恨而且恐慌起来,所以不得不趁现在 中国天灾人祸相逼而来的时候,赶紧拿军队来 压迫我们,并且下最大的决心要来消灭我们。

……



 『九一八以来,帝国主义积极侵略的原因~ ~一则是由於他们恐惧我们的力量,一则是我 们国内再无可供他们利用的军阀。  『这是我们革命力量增长的结果,也就是我 们革命的直接对象之转变。』(注)



 中华民国和日本的战争,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注:蒋总统─「革命军的责任是安内与攘 外」(一九三三·五)





■■关东军蓄意突袭



 在日本关东军占领之下的渖阳,无线电台既 被占据,电报、电话都为之不通。──对外联 络,完全断绝。



 九月十九日(一九三一年)上午七时,大东 门外军用飞机场也被日军占领,被掳劫飞机六 十架。



■ 一夜之间落入魔掌



 日军的进攻,并非仅限於渖阳一个地区;东 北境内其他冲要之地─安东、营口、长春等十 八城市都被日军突袭而失陷。



 只是一夜之间,东三省南部的主要地区,就 在不明情由的状况之下,落入了日本关东军的 魔掌。



 虽则自十九世纪以来,中国已长期饱受列强 侵略,但在历史上,却未尝有过像这样公然军 事占领如此广大区域的先例。



 爆炸南满铁路、全面出动日军谋略的编制者 ,是以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主任参谋 石原莞尔为中心的一个集团。



 以「武力侵略满蒙」为既定方针、很早就在 悉心策划的板垣、石原等人,抓住「万宝山事 件」和「中村大尉被杀害事件」导致中日之间 益见高涨的紧迫情势,乃油然兴起时机终於到 来的念头。一九三一年七月,板垣等人曾有第 三次的「参谋旅行」,此时,已经确定了以渖 阳郊外的柳条沟为发火点,发动闪电式的攻击 战以占领渖阳;其时机则预定在九月底。



■ 七月间偷运攻城炮



 有一个情况,是在事变之后才公开出来,就 是

● 关东军为了破坏渖阳城墙,

● 早於七月间就在其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

● 营区内秘密装置二十四□口径的榴弹炮

● (攻城炮)两门,瞄准北大营、飞机场

● 等主要目标。

● 

● 这样的重火器,在日军本来的目的──

● 「铁路警备」方面,

● 根本就没有必要;

● 当然,这是为了侵略战争。



  ◆日军之占领渖阳,是在掌握东北军政中 心机构而外,还有防备中国部队反击的意思存  在。



  当时担任步兵第二十九联队长的平田幸弘 ,后来在东京军事法庭曾有证言:「当时,日  军一千五百人,而对方张学良部队部署有二万人;如受到反击,则日军在城外的防卫阵地  不啻是坐待溃灭。因此,曾在事前奉到命令 ──当非常事态发生的同时,即行夺取奉天城 (渖阳)。」



  使用攻城炮,是出於当时陆军省军务课长 永田铁山的建议,由东京兵工厂通经神户、大  连,送往渖阳。大炮经拆卸之后,郑重捆包 。伪称「高官棺木」,自神户启运时,特地托  交客轮载运,到达大连起卸上陆,日军的兵 器部员穿著中国服装,假装当地码头工人。



  大炮装置场所,必须挖掘直径五公尺、深 度一公尺的大坑,乃故意散拨造游泳池、掘井  等流言;又为遮掩炮身,曾建有洋铁皮屋顶 的一百平方公尺小屋。



  为了让步兵也可以开炮,所以预先准备好对於每一个主要射击目标,在瞄准器上加以记  明,只要对准一下,就一定会命中。



  当事变发生之后,立即有一门瞄准北大营 、一门瞄准飞机场发炮射击。▲



 形成一个「执行部队」而在板垣、石原之下 从事活动的人,有今田新太郎大尉(张学良顾 问柴山谦四郎的补佐官)、奉天宪兵队长三谷 清中佐、奉天特务机关员花谷正少佐、奉天独 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长川岛正大尉,以 及隶属於该中队的河本末守(工兵出身)大尉 等。



 这一夥人,详细决定了分担爆炸铁路、袭击 北大营、占领渖阳等任务,并作成决心实行的 「血誓盟约」。



 这些阴谋,只是极少数几个人在秘密策划, 不仅说不能让中国方面察觉,而且也不能使日 本陆军首脑部或外务省方面得知,因为预料他 们会下令「中止进行」的。



 当「九一八事变」之后,在当地的关东军拒 不遵从其首脑部的「不扩大方针」,而独断擅 专地把问题闹大,可以说是他们早就立定了这 个路线。



■ 王以哲部曾有所发觉



 关东军这样险恶的动向,中国方面也已经有 所发觉。当时,驻渖阳的第七旅旅长王以哲便 曾在报告中提到下列一些事实:

 ~~在八月二十六、七日,由日本内地运到 飞机三十余架、野战重炮二十余门,控置於渖 阳南郊的南满铁路浑河车站。



 ~~八月二十七、八日,日军曾发给在渖阳 的日本、朝鲜居民枪械。



 ~~九月一、二两日,在铁岭□辽阳间的南 满铁路(以渖阳为中心、南北约一百二十公里 )两侧,构筑各个射击用之掩体。



 ~~九月二、三日,日军在北大营附近施行 野外演习。



 ~~九月四、五日,作大规模包围渖阳城以及东北兵工厂的攻击演习。



 ~~九月四、五日,於渖阳日本铁路占用地 内各工厂仿制中国军第七旅军服二千余套。



 ~~九月初旬,来自日本和朝鲜的浪人,有 悄然侵入中国方面的长官公署、粮秣厂、兵工 厂等机关从事间谍活动的形迹。



 ~~九月十日至十二日,时有日军三、五名 ,出现北大营附近,向营内窥探。



 像这样一连串的活动,很明显地是在以发动 战争为目标。



 在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对於关东军的专擅行 动也有了警觉。



■ 币原曾令制止「狂奔」



 当事变发生的不久之前,大连的关东厅向外 相币原喜重郎秘密报告:「关东军少壮军官图 迫使中国军队与之冲突」;币原乃据此报告於 九月五日电令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制 止关东军狂奔」。



■■板垣肆行其阴谋



 此时,日本陆军首脑部也颇采制止发生事变 的态度。为此,特地派遣参谋本部第一部长建 川美次携带陆军大臣南次郎的亲笔信,前往当 地(东北),加以劝阻。



 未料,和板垣一鼻孔出气的参谋本部俄国班 班长桥本欣五郎得知此一动向,遂即向当地传 递了情报。因为在他们这一夥人之间,定有互 相联络的密电本,桥本就是使用密码通知了板 垣。



 桥本发出的密电有三通:



 「计画已露,应速断然施行。」



 「应在建川到达奉天之前,断然施行。」



 「不必耽心内地,应断然施行。」



 这是指导他们──最好是先制造成既成事实





■ 曾经取决於抽签



 九月十五日夜晚,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 今田新太郎、花谷正等主谋分子差不多全体聚 集在奉天特务机关,协商最后态度。当场有「 断然施行」和「暂且中止」的两种不同意见, 一直讨论到凌晨两点钟,达不成协议;最后采 取抽签办法,才获得「暂且中止」的结论。他 们对於像这样左右其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竟 然是取决於抽签而毫不介意。



 然则,抽签结果所指示的道路,虽说是出於 偶然,但也显见天意是在於和平的。



 可是,板垣、石原等人连这个抽签的决定也 置之不顾。



 石原在次日清晨,问明了三谷清等强硬派的 决心之后,乃告诉他们──在建川美次到此展 开活动之前,断然施行,并即进行准备。

■ 灌醉东京的来使



 建川美次到达渖阳,正是在事变这一天的九 月十八日。



 当天,板垣出迎建川美次於来渖阳途中的本 溪;下午七时五分,抵达渖阳。这一夥人著奉 天特务机关员花谷正担任接待,把建川接下火 车,便一直送进了市内的日本料亭(餐馆)「 菊文」;建川被花谷灌得酩酊大醉,最后,便 头枕美人膝,呼呼入睡。



 就在这个时候,一片漆黑的南满铁路柳条沟 附近,担任爆破作业的河本末守,率同部下数 人,在铁轨上安装好了由今田新太郎所供应的 四十二个黄色炸药。



 另一方面,在预定爆破地点的北面约三公里 之处,有川岛正所率领的驻屯於虎石台之独立 守备步兵第二大队第三中队,以「夜间演习」 的名义,散开在那里,等待时间到来。



  ◆建川渖阳之行的目的,是保守秘密的, 因而引起一些谣传,说他并非为了制止关东军  的行动,而会不会是去收买王以哲,制造发动事变的肇因。但在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作战  课的机密日志上则於九月二十三日记有:「 获悉关东军内有未经与中央部门联系的积极策  动之企图,爰奉上司命令──为说服彼等暂 时隐忍自重而赴满洲。」



  又据其后曾任关东军参谋的田中隆吉在远 东军事法庭证言:「事后,建川谈起过南次郎  陆相嘱咐务希加以制止;但建川则并无制止 之意,故而不打算在渖阳勉强和关东军的一夥  人面谈,所以就一直跑进了料亭。夜半,炮 声大作,艺妓们战栗失色,但建川则一枕沉酣  ,直到天亮,前往关东军那里,而事情已经 是闹起来了。」▲



■ 板垣露出满足的微笑



 爆炸过后,在十点半钟,河本等人便开始向 北大营进攻,并按照预定计画,派遣传令向川 岛部队「告急」,使川岛部队立即沿铁路线南 下,加入对北大营的攻击。

 同时,并和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长岛本正一 联络,告知「铁路被炸」、「和中国军队交战 中」;不明实情的岛本,便完全相信「是中国 方面在挑□」,乃下令其驻奉天(渖阳)第一 第四中队以及在抚顺的第二中队出动。



 安装在独立守备队兵营内的二十四□大炮, 也朝向目标喷出了火焰。



 另由平田幸弘所率领的第二十九联队,则开 始进攻渖阳城。



 此时,事变的导演板垣征四郎,则在成为「 阴谋总指挥部」的「奉天特务机关」升帐,对 於一如预先想定的进行情况,脸上流露出满足 的微笑。



 板垣随即向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作 了大致如下的报告:



 「因中国军爆破南满铁路,现已和北大营之 敌进入交战状态。如果这样下去,将有受到优 势敌军的围攻之虞,因此,步兵第二十九联队 (联队长平田幸弘)下令全力攻击渖阳,职( 板垣)为身历其境的本军参谋,已予允可,特 此报告。」



■ 拔出军刀威吓文官



  ◆在事变爆发时,赶到奉天特务机关的日 本驻奉天领事森岛守人,目击当时板垣等人的  行为,曾有记述如左:

  特务机关内,电炬煌煌,皎如白昼。以高 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为中心,参谋们都在忙碌不  停。板垣大佐对我说:「中国军破坏了我方 重大权益的满铁线路,我军已在出动中。」并  且要求总领事馆协力。



  於是,我(森岛)便询问:「是谁发布出 动军队的命令?」



  他答称:「此系紧急突发事件,因司令官 (本庄繁)在旅顺,所以是我(板垣)代行。

 」



  我虽然感觉到日本军队的行动有点怪异,但由於没有证据,所以不便提及,而只得一再  强调:「有循外交交涉途径和平解决的必要。」可是板垣大佐则以相当粗暴的语气反诘我  说:「眼看著统帅权已经发动,总领事馆还 要来插嘴,是不是想干涉统帅权?」而且,同  时在场的花谷正(在料亭中将建川美次灌醉 之后赶到此处)甚至在我(森岛)的面前拔出  军刀,摆起威吓的态度说:「干涉统帅权者 ,不能宽恕。」▲







■■东亚从此无宁日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原任驻日本姬路之日 军第十师团长,奉调继菱刈隆之后出任现职, 刚於一九三一年八月二十日到任。



 他自九月初开始,沿南满铁路线检阅部队, 作战斗准备。事变当天的十八日,曾根据检阅 结果,对驻扎东北地区的第二师团长指示如下

 「现在,满蒙情势日益动荡,不容一日偷安 ;当万一有事件发生之际,宜督饬各队积极行 动,下定决心不得疏虞失败,并务期在准备上 不能有丝毫失算之处。」



 十八日下午十时,本庄由辽阳回到旅顺,入 浴之后,接到板垣自渖阳发来的电报,是十一 点钟,当时接纳了石原莞尔的进言,下令关东 军全面进攻。

 在板垣、石原的导演之下,关东军开上了武 力侵略的列车,升火出发。



  ◆本庄繁在他的日记中,轻描淡写地留了 一些如下的记载:



  「九月十八日 星期五 晨大雨



  「午后十一时许,接板垣参谋急报──日 、支(中国)在奉天冲突,已出动独立守备步  兵队及驻札联队。」



  「九月十九日 星期六 晴



  「午前零时,到达司令部(已先以电话命 令第二师团向渖阳进军),召集各幕僚,命令  全线同时出动,攻击奉军。



  「继之,决定司令部立即移往奉天(渖阳 )。一度回寓,作各项准备;午前三时三十分  ,率各幕僚及步兵三十联队出发。」



  又据在关东军参谋部总务课任职之片仓衷 大尉所记「满洲事变机密政略日志」──当初  ,本庄对於发动攻击颇有踌躇,但经幕僚劝 说,乃下定决心。▲



■ 日军报告掩盖真相



 事变发生之后,到达东京日本陆军首脑部的 第一个报告,是在九月十九日上午一时零七分 ,内容是这样的:



 「十八日夜十时半左右,暴戾的支那军在奉 天(渖阳)北方北大营西侧破坏满铁线路,袭 击我守备兵,与赶往之一部分我守备队发生冲 突。据报:奉天独立守备第二大队正向该地出 动中。」



 这个电报,用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 义发出。但当时土肥原正回到日本,是由其

属员花谷正所代发。

 从这个电报可以明了,他们是一贯地指称南 满铁路乃被中国军队所爆破;可是,日本●●

政府当局、尤其是外务省,对之怀疑的人颇为 不少,但陆军方面则极力否定怀疑者的意见。



 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之后,当时事 变的责任者本庄繁於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自裁, 他在死前不久写下的「满洲事变的本质」中, 仍旧坚持──「满洲事变,是由极端排日的爆 破铁道行为开端,基於自卫而不得已采取了行 动。……」还在打算掩盖真相。



■ 战后军事法庭判决



  ◆九一八事变的起因,在直到二次大战后 真相大白於世之前,日本方面的定说,一直是  照陆军的主张──「由於中国方面爆破铁路 而引起」。就连在对外保密的参谋本部所编之  「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中也是说:「支那正规军(兵力三、四百名)竟敢突然有在柳  条沟附近(南满铁路奉天车站东北约七公里 半)爆破满铁本线的暴举。」然而,事件的背  后有关东军在策动,在日本也被认为是「公 开的秘密」。

  及至二次大战后,在东京军事法庭上,对 於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也有所辩论。辩护团方  面的清濑一郎律师便曾以本庄繁的遗书为依 据,认为「军队为了本身的自卫和他的基本任  务,有将中国军击破的必要。」又以被告身 分出庭的板垣征四郎在他的口诉书中也曾主张

 :「显然是中国正规兵对日军有计画的挑战 。」但法庭的判决则是──「在共同策谋之下  ,为制造军事行动藉口而惹起的事变。」▲



 「日军发动攻击」的消息,立即自渖阳报告 到南京国民政府。



 当时, 蒋总统正因为第三次剿匪而驻节於 南昌行营,十万火急的电报,接连不断地由南 京转到南昌。



 「昨(十八日)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渖阳兵 工厂。」



 「突占我北大营营房。」



 「渖阳已被占领。」



 「长春亦被占领。」



 …………



 每一通电报,都是九一八国耻的烙印。



■ 蒋总统的日记



 蒋总统当接到这些报告之后,在九月十九日 、二十日留有如下的日记:



 『倭寇果乘粤逆叛变、内部分裂之时,而来 侵略我东(三)省矣!呜呼!痛哉!余唯有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拼以一身报我 总理!报 我先烈!报我民族!』(十九日)



 『日寇野心既一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 将无宁日矣!』(二十日)



  蒋总统於二十日下午中止指挥剿匪战事,由南昌乘船返回南京,在船中又接到报告:外 交部於十九日向日本提出抗议,要求日军立即 停止战斗;继之复於二十日提出第二次抗议, 要求日军立即退出占领地区,恢复原状。



 同时,在国际联盟的中国代表施肇基,也在 会议上提出这个问题,向各国报告实情,要求 支持。



 此时,在国民政府立场,是打算就不抵抗的 状况,循外交途径尽到最大的努力,以抵制侵 略。







■■日军阀一意孤行



 试图通过外交路线,消弭在东北的危机,是当事变还没有爆发的时候就已经在进行之中。

 接洽的窗口,在中国方面是行政院副院长宋 子文,日本方面为驻华公使重光葵。



 宋子文与重光葵两人已决定同赴大连,和南 满铁路总裁内田康哉会谈,日本政府也已予以 承诺,并且预定了九月二十日(一九三一年) 由上海首途的船票。



■ 外交交涉已难承担



 未料,事变却在两天之前爆发,宋子文乃於 十九日约重光葵重行协商,决定仍照预定计画 前往大连;然而,就在重光葵报候日本政府指示期间,关东军的战火,已经是无止境地在扩 大中,於是,在大连进行高阶层交涉的计画, 乃未能实现。



  ◆当时的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在他的回忆

录─「外交五十年」中,有对於重光葵、宋子  文的交涉寄予很大期待的记述如下:



  九月十九日晨,接到驻南京重光公使的电报报告──当事变一发生之后,公使立即和宋  子文见面,提议:「这样的事件,如果不迅 谋解决,便会有很多麻烦加进来,将非常困难  ;故宜赶快派员前往当地调查,再由我们两 人来协商解决。」宋子文很乐意地答应。……



  我(币原)感到这个作法很好,大为高兴,首先告诉陆军大臣,旋并奏呈天皇之后,即  覆电勉励重光公使──「做的很好,盼能努 力获致结论。」自此,乃对於重光葵、宋子文  的交涉寄予一线希望,一直在翘跋以待,但 却没有再见到重光葵的报告到来。………

  其后,便由驻南京总领事上村伸一传来停 止了直接交涉的消息~~一度回到南京的宋子  文,於二十二日向上村表示:「东北的事态 ,一直在扩大中,已经非个人所能承担得了;  南京方面的大势所趋,是诉请国际联盟处理 。」



  可是,另据重光葵的「外交回顾录」,则 指币原外相迄无表示,经多次催促,直到二十  一日才示知认可,但为时已晚了。▲





■ 日阁决议不能贯彻



 日本政府在事变爆发之初原采不扩大方针,而且也知道肇事的责任是在日本方面。



 十九日上午十时,举行「内阁会议」。其情 况,在陆军参谋本部的「满洲事变机密作战日 志」(战后被联军没收)等文件中有如下的一 些纪录:



 在「阁议」开会之前,若□礼次郎首相曾向 南次郎陆相叮问:



 「能够相信关东军此次行动,是面对来自中 国军的攻击为了自卫而采取的行动吗?」



 南次郎答称:「本来就是这样的。」



 及至开会中,外相币原喜重郎朗读外务省方 面所获得的各种情报,很多是对於日本陆军不 利的报告:



 ──「抚顺独立守备队说是要在十七日出动 ,曾经事先请求满铁准备列车候用;但到了前 一天,又称十七日不出动,请变更准备於十八

日使用。」



 ──「关东军司令部於十八日夜半曾作出动 的准备。」



 ──「森岛守人领事要求关东军停战,受花 谷正拔刀威胁;林久治郎总领事也要求停战, 但无效用。」



 币原手头持有的来自当地的报告,使人推想 得到此一事变是军部有计画的发动,同时也透 露出关东军在图谋扩大事态。



 又关于事变发生的报告,根本就没有送到币 原那里;他是於十九日早晨在家中看到新闻报 导,才晓得有这样的事情,乃慌慌忙忙地赶到外务省。可是,在陆军参谋本部方面则已於上 午五点半发出紧急通知,举行会议,决定「派 遣援军」,表现得非常迅速俐落。



 再说,在阁议中,南次郎陆相本来打算提出 自朝鲜调派援军的提案;但会议一开始就被币 原的报告所压抑,失去了说出提案的机会,而 阁议则决定──「不使事态扩展到现在的程度 以上」。



 当天下午,南次郎向陆军转达了阁议决定。



 血气方刚的青年将校们,对於不扩大的决定 大表不满,代理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的该部 第二课长今村均,便曾在部长会议上申述了如 下的意见:



 「事如箭已离弦射出,若中途加以压制,使 之恢复原状,则影响军队士气甚大,相信为军 队著想,乃一非同小可之大事。此际,应极力 排除万难,保持国家、军队之威信,达成伟大 目的。」



 对於这样的情况,参谋总长金谷范三先是以 劝抚工作自任,但结果却被青年将校们所影响 ,未能做到对於在东北当地的关东军之抑制。



 十九日下午,参谋本部在发给关东军司令官 本庄繁的电报中,对於关东军截至目前为止的 行动予以肯定之后,并将日本政府的「不扩大方针」之意改变为「关于事件之处理,不超越 必要程度。」指示循此主旨「善处」之。



 关东军则对於如是云云的指示毫不在意,而 一步一步地在造成其既成事实。



■ 土肥原做「奉天市长」



 占领渖阳之后的关东军,於二十日通知辽宁 省主席臧式毅──治安责任由日军担负,同时 将渖阳的行政体制置於其「军政」之下,由土 肥原贤二为「奉天(渖阳)市长」。



 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在这一天趁日军开城 的间隙,手提菜篮,作出城买菜的仆役模样, 混杂在人群中逃出城外,乘平奉线列车抵达锦 州;在同一列车上,有张作霖的第六夫人携一 女、四子,都只是穿了一身衣服,剩得一条性 命逃了出来。



 自此之后,辽宁省政府迁移锦州,但臧式毅 则留在渖阳,以绝食对日军抗议。





■■「朝鲜军」越境



 对於关东军所导发的事变,立即加以响应的 是「朝鲜军」(日本驻朝鲜部队)。



 在事变之前,关东军便已曾通过朝鲜军参谋 神田正种和朝鲜军司令官林铣十郎约定──当 发生非常事态时,朝鲜军迅速即来援。



 是故林铣十郎在事变爆发后还未过半天的九 月十九日清晨,便按照约定决由驻平壤的飞行 第六联队派遣战斗机、侦察机各一中队飞往中 国东北,以及出动陆军增援的方针。



 林铣十郎并立即打电报向东京报告:



 「本军鉴於在奉天附近的日、支(中)交战 情势,并基於关东军的要求,派遣混成第一旅 团(隶属於驻龙山的第二十师团)前往奉天附 近,增援关东军;该旅团已於九月十九日上午 十时左右分批自各卫戍地出发,由铁路输送,渡过鸭绿江后,便转隶於关东军司令官指挥之 下。」





■ 违反了军队的统制



 林铣十郎这一个增援决定,是出於他的独断 ,而欠缺了必要的手续。



 因为在惯例上,日本军队向国外出兵,必须 有天皇的命令;如果仅由一个司令官的判断便 派兵超越国境,则是违反了军队的统制。



 是故东京陆军参谋本部在接到这个报告之后 ,对於如此非法举动,毕竟还是不能予以默认 的。於是,乃立即对朝鲜军发出指示──未奉 到天皇的命令,不得超越国境进军中国东北。



  ◆据日本方面资料:参谋本部作战课长今 村均等人对於朝鲜军的陈请独断出兵一节,主  张由参谋总长金谷范三单独帷幄上奏──就 是不通过内阁而直接奏陈天皇,取得准予越境  的勒命,金谷总长也已经同意。



  可是,陆军省军事课长永田铁山等人认为 :「增派军队则连带地有支出经费的必要,未  经内阁会议承认便遽行出兵,实有问题;且 如被阁议否决,则势必要仰候天皇裁决,殊非  臣下之道。」而且,据说天皇内心也是反对 越境出兵,以致终於决定制止。



  另一方面,据关东军参谋部「满洲事变机密政略日志」中九月十九日的记述:关东军获  得朝鲜军增援前来的消息,充满喜色;但旋 即接到阻止越境的情报,大为失望。并且留有  慨叹的议论:「如朝鲜军不能到来,则结果 将只是重蹈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事变(炸  死张作霖事件)的覆辙。如果不能设法把朝 鲜军拉进来,则是费尽苦心,终归泡影。」▲





 在十九日举行的日本阁议中,决定了不让事 变扩大的方针,且已下达指示;但朝鲜军却极 力以扩大事变、「越境」为目标──载著全副 武装朝鲜军的列车,则陆续不断地开向新义州 的中、朝国境。



 对於多年来阴谋得以实现、好不容易才抓到 了占领东北良机的日本驻外军队来说,军的规 律乃至於日本政府的不扩大方针,都只不过是 一种障碍物而已。



 同时,就在参谋本部内,主张事变扩大的中 坚干部们也已经决议:「朝鲜军有向满洲出动 之必要」,以冲击其上级的「软弱」态度;至 於虽然站在抑制立场的上层干部们,在总有一 天要使东北成为日本属地的「帝国主义共通意 见」上,也是和驻外部队的见地不会有多大差 别的。所以上上下下对於要将难得已经出动了 的朝鲜军撤回到原驻地的努力,可以说是根本 就不会做;故而只下达了一个「在奉到另外的 命令之前,应停留於新义州待机」的指示。所 谓另外的命令,不用说就是「前进!」而他们 所谓「制止」,其本质,只不过是要有一点时 间重新履行一个手续ぉせ竦锰旎实拿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9980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