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出尘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467 reads)      时间: 2003-6-01 周日, 下午4:3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出尘







此句出自我的同乡柳永的【望海潮】,“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据说当年就是这荷花桂子,引得后来长据江北的金帝完颜亮痴迷不能自己,终于重启战火,结果为同样爱好和平的金朝王公大臣们的唾弃,趁南征之时,将其弑杀。生于九曲玉女峰下,死于温柔香中的柳三变泉下有知,怕也得捏把冷汗了。



言归正传,大日本帝国当年东征中国,自然不只是为了中国的荷花桂子那么简单。那兰同志驳吾时言:



“‘小日本要是当年成功进入中国’,那结果可与当初的蒙元亡宋大不一样,按照日本的人口比例和文化优势,中国也许还叫中国,但主体民族早成了日本大和族了。到时候,汉族也享受民族政策受照顾。高考加10分(不用说当然是用日语考啦),在汉族自治区必须由汉族当知事,但党首一定要大和人当。汉族自治区的资源归中央政府支配,为民族团结,大家都是大和民族的子孙,坚决杜绝孙文那样的汉独分份子出现,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汉族已经成为大和民族的一部分,不能以民主的名义破坏国家统一,更不能提反对大大和主义。汉族文人必须效忠国家,以国家利益至上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为爱国的基础。民主人士还必须牢记,即使以牺牲民主为代价,也不能让‘大东亚共荣国’国家分裂。”



说的就是这个理。前两年读过赵无眠《如果日本进入中国》,我就曾拟过几个假设,不过当时在各BBS上文无名武无望,自是不敢向这位老奸叫阵,嗬嗬!



假设之一,日本当年如其所望在45年前拿下中国,自是以中国的物资和人丁为根据地,苦心经营,并武装一支八百万的伪华大军四面出击去实现他们王图霸业。而大德意志仍照历史所矩在美俄的夹击之下崩溃,那事情就好说了,日本的科研水平远不逮德美俄,可预见的是美俄倚德国的科研成果先造出骇人听闻的原子大弹,迫不及待地倾数泄在日本四岛上,当然,在日占的中华大地上几个重军工业地也少不了沾点光,吃上几枚。而后苏俄匪军长驱直入,大东亚共荣依然是南柯一梦。



假设之二,美俄不是希特勒的对手,和中国一样亡国称臣,那不可一世的德日分头平定天下后少不得也要找个战场一决雌雄,德国那时据原子弹诞生仅一步之遥,日本四岛和在中国的殖民地仍然少不了吃原子弹,大东亚共荣圈里的中国人、日本人、高丽人、东南亚人最终怕是得和美国人、俄罗斯人、高卢人、撒克逊人一样,一起服膺于日尔曼优秀人种的德被之下。



假设之三,日本败于德美俄的前提取消,日本想要治理若大一个中国,怕是还得像当年我大清一样,以华治华,扶持汪伪一系,并让汪伪诸公进入内阁,共建“日朝”。可以肯定的是,单纯靠日本人自己治理中国是绝对不可想象的,连朝鲜半岛都办不到。至于让全中国人说日语,怕也是南柯一梦,台湾让日本控制五十年,台湾人依然在说普通话、闽南话、客家话,韩国人也没忘了韩语。治天下和打天下不同,打天下时不论蒙元、大清、日帝都得靠杀个尸积如山来打吓破汉人的苦胆,中国人吃这一套。但治理中国则少不得怀柔,以日本人的聪明,是学贵蒙元可汗,还是学我大清,殊不难料。不过,总之这民族隔阖是难消的,日八旗的胸襟和策略如果比满八旗还不如,拒绝与被征服的中国人在文化上融合,怕不要说三百年,估计连蒙元的八十年都挨不住。





前言累赘,姑且打住。再谈谈那兰同志的“汉”:“汉族的形成是在宋元。唐朝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叫做汉族的民族出现,‘汉子、汉儿’等称谓大量出现,也不过辽金。”此言有谬啊,我“中国”自我至圣先师孔老夫子那时起就有华夷之辨。彼时匈奴虽尚未成形,但大漠北民族的彪悍对中原已初现威胁,北方诸侯莫不能挡,节节败阵,直到齐桓管仲横穿燕国入北地远征,方解除威胁,保中原诸侯数百年平安。夫子提到这事时还感叹,若不是桓公与管仲,怕我辈现在已是穿胡服奏胡乐了,可见当时来自“胡”的威胁有多严重,把老夫子后怕成这样。照那兰同志的说法,宋元以前虽无“汉”民族的称谓,可是汉民族已然早已成形几千年,从民族构架到文化体系无不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说少了这个称谓便否定这个民族的存在。那个破唐的来历那兰不会比我更不了解,自三国曹操之后“汉”人已经没本事再驾驭当年的手下败将北方诸胡了,从东晋到南朝诸政权无不是在苦苦对抗来自北方的威胁,诸胡乱华,匈奴鲜卑羌狄什么的与治下的汉民几百年整合,到隋统一南方,这个中国早已是华非华,胡非胡了,分那么清楚干什么。所以说宋元时期的所谓“汉”,也是大混血后的杂汉,而非陈汤口中那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个“汉”。



至于“驱逐鞑虏”,这是出于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抵抗外来侵略的本能,对外来文明和民族不认同的本能,一个民族,强大时便想开发别人,但在孱弱和面临威胁时,本能地便想保持自身单民族的政权,这是一个民族的生存之道。历史上的中国,依然是与异民族不断融合的中国,或征服或被征服,包括直到现在也是,不论你情不情愿,你弱后,别人必然来开发你,要说强盗逻辑,古今中外哪个民族不是强盗?你用来质问我的岳飞,在我眼里是一个代表汉族政权的军人,保国安民,忠君爱国的英雄,一个国家不论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的英雄好汉,不然岂不是要不断处于外来威胁的宰割之下,让外来政权轻来轻去,那百姓生计文明传承怕也无从提起了。和贵族近代的嘎达梅林为反抗汉人军阀在草原军垦而愤起抗暴最终英勇就义一样,都无愧于民族英雄称号。所以说把异族侵略美化为什么兄弟打架的事可怨不得我,我可没说过这样的话,您这箭可没射到靶子上。



另外秦桧如何做不得人民的好总理,害死岳飞他不过是帮凶,替主凶赵皇帝背了千年黑锅,可若非他老人家和大金国谈判斡旋,我南宋焉有几十年的偏安,创造出东亚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顶峰。还不是得和金朝打打打个没完没了民不潦生。就冲这个,为他老人家在岳庙边上立座秦祠也是应该的。



汉人不是不能做奴才,也不是没做过奴才 ,关键看主子够不够英明,忽必烈做汉人的主子就不如康熙爷英明了,康熙爷做汉人的主子那又不如我太宗李世民英明了,李唐李世民明明出于鲜卑胡狄,可为做汉人的主子就硬攀了个汉人祖宗,谁说他是胡人他跟谁猴急。忽必烈汗如果效仿之,蒙元断不至短短几十年就被赶走;康熙爷如果也效仿之,功利一点,孙黄乱党焉有籍口。而所谓法统不过是事后统治者的借口,从来就是一笔胡涂账,谁能当真。中共想统一台湾,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法统还是中华民国是中国的法统,这也是一笔扯不清的糊涂账,公有公理,婆有婆理,用理论能说服不同意见者,那世界各国早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



至于民国和我大清的关系,那就看各自看历史的角度了,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看法,这好像也是那兰同志关心的话题。照我的看法,如果从这个满八旗主子们刻意搞满汉之分、搞种族歧视的角度来说,孙文乱党革命就是把这个满汉两族不平等的政权推翻,重建个满汉两族平等相处的政权,不过他老兄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号召实在太恶劣,拜忌明陵更是小肚鸡肠之举,但如从狭隘民族主义的眼光来看,他老兄就是光复汉祚的民族英雄了;可是从整个中国的前途发展和百姓生计来看,他老兄的所有做法就都不高明了,革命乱党作乱前,他老兄还与日本密谋,如果日本出手帮忙,便出卖满蒙领地给日本。辛亥革命后,不甘寂寞,与我洪宪皇帝争权,还搞什么三民训政,一党专制,结果才智平庸,有搅局的本事没有定天下的能耐,搞得整个中国一蹋糊涂,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老百姓过的日子比我大清治下百分之一都不如,更有民国搞得中国国力衰歇之际,又遭来东邻来侵,无力抵抗,几乎再次亡国……总总都拜孙黄一干乱党所赐,如此说那就不是民族英雄而是祸国殃民的蝥贼了。



至于先前我说“中国不能说是从满清分出去的”,因为满清的结局与蒙元大不相同,可汗们退出中国,可北元政权仍在大漠与明廷分庭抗礼,并且成功阻击了成祖朱棣横扫漠北的煞气,而朱明王朝也还算争气,于谦也成功地阻遏了可汗们重入中原的雄心壮志,所以说明与元的关系可以用印度与大英稍稍相比;但我大清不同,不论你愿不愿意,大清在与列强百年交涉中始终代表“中国”,无论汉人、满人、英国人、法兰西人、美国人从无人表示异议。现钟不打去铸铜,我曾不只一次和狭隘汉族主义的小兄弟商榷,否认我大清是“中国”可以,把满蒙藏疆吐出来,然后有本事再组建军队去打回来,美俄在畔,看你有没这个本事。所以不是脑子进水的,何苦去钻这个牛角尖。



清吞明,民吞清,大清亡祚后,身无寸土,好不容易在日帝操控下折腾出了个伪满也是悬花跳梁,不论你八旗贝勒,还是逊帝小溥,最终都成了中国公民,所以说这个“分”,实在勉强。外来政权建立王朝,至少就有两种炯然不同的情况:当年诺曼人威廉大军压境英格兰,在遍地撒克逊人的英格兰建立诺曼王朝,称“征服王”,之前丹麦人也干过这种事。没多久,法兰西的贵族享利再次率大军进攻英格兰,建立金雀花王朝,几百年后诺曼八旗最终与撒克逊人在英格兰融为一体,现在有几个英国人能分得出自己的祖上是诺曼人还是撒克逊人?相比之下这种情况才与满清入中原并最终融入中国相类似。金雀花王朝时代的英国人就与如今的部分中国人思维酷似,他们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英国有权领有在法国境内的诺曼领地,并为此和法国人打了几百年战;另一种才是那兰所举的英国殖民印度,此便与蒙元殖民宋国这类典型的殖民方式类似了。很难否认,两者毕竟是有区别的,一种是征服后融入,一种是征服后殖民奴役,这便是蒙元与我大清的差异所在了。









2003.6.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388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