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日本,一面可怕的镜子!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日本,一面可怕的镜子!   
AlphaQ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 日本,一面可怕的镜子! (566 reads)      时间: 2003-6-01 周日, 上午4:4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居,其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在历史问题上拒不

承认侵略、不在于死不道歉、不在于修改教科书、不在于参拜靖国神

社、不在于不给赔偿,甚至不在于钓鱼岛、不在于台湾问题,而在于

其理性的国家管理、在于其成熟的社会机制、在于其国民的高素质、

在于其深谋远虑的国际竞争战略与策略。  与一位在国际贸易领域

里叱诧风云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多年来,在与香港人、台湾人、

美国人、欧洲人的生意往来中,他从来没有失过手;惟独与日本人,

做起来十分困难: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产品质量、环保要求等

等极为苛刻;一单做下来,利润微薄还算好的,一不小心就会没有利

润甚至赔本。但是,他苦笑着说,他又没有理由指责日本人。因为,

在国际贸易中,任何人都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并使自己的利益最

大化。因此,他多少流露出了和日本人作生意的畏惧。  据中国青

年报所做的民意调查:被调查者中认为日本“坏”和“特别坏”的中

国人高达42%;  而日本总理府外交舆论调查则表明:对中国有亲

切感的日本国民,80年代末高达70%以上,到1996年跌至45%以下;

1997年,对中国人没有亲切感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有亲切感的人数。



  上述调查无可回避地表明:中日两国甚至在多数普通国民的层面

上,已经形成了互相厌憎的情势。  居家过日子,要是我们的邻居

令人厌恶和畏惧,如果无法让他走开,那么顶破天我们自己搬家走开

就是了。而中国和日本这一对一衣带水的邻居,即便谁都不认为对方

是个令人喜爱的芳邻,却注定了谁都无法让对方搬走,自己也无法走

开了事。因此,厌恶也好,喜爱也罢,我们无法回避对方,无法漠视

对方,无法在和对方打交道时一厢情愿自说自话。  对于我们来说

,或许最应该、最重要也是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客观地了解、研究、

认识对方,理性地把握自己,把自己的事情作好。  



数字日本之一

    日本国土面积约37.7万平方公里,其中4/5为山地与丘陵;

约为我国国土面积的1/25,人口约1.3亿万,约为我国人口的1/10。



  2002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约为4.8万亿美元,约合40万亿人民

币,次于美国的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3万多美元,居世界

前列;同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9万亿人民币,约为1.1万亿美元,居

世界第六位;人均900美元,居世界较靠后的位置。就是说,平均一

个日本人生产的价值,相当于33个中国人。  日本外汇储备世界第

一,国民储蓄总额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金融大国和最大的债权国。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拥有的美国国债达2000多亿美元,对外的纯

资产金额为8910亿美元,是居第二位的德国1818亿美元的4倍多。

 

 我国拥有的美国国债约为600多亿美元,对外纯资产金额不详,据

推测,或许可以达到日本的1/10。    数字日本之二    世

界1996年技术贸易输出额美国最高,为299.7亿美元,日本第二,64.

6亿美元,英国第三,为53.5亿美元;  而在技术贸易输入额上,

日本为98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且一直处于出超状态,而对亚洲技术

贸易的主要对象:韩国696亿日圆,泰国513亿日圆,中国大陆位居第

三496亿日圆;可以看出:日本引进科学技术十分积极,同时对中国

的技术贸易相当保守,而且基本上保持着至少20年的领先态势。  

同期,中国技术贸易输出额与输入额很低,均不到10亿美元。  中

国是日本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贸易国;99年两国贸易总额为700

亿美元,88年以来,日本对中国的贸易始终处于入超状态,99年达到

220亿美元,2000年达到250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经济贸易伙

伴国;  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高技术附加值制成品,如

家用电器、汽车、精密仪器等;  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产品则以劳动

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为主。  不论在技术贸易还

是在产品贸易上,我国资金规模相对弱小的企业还很难在技术层面上

与日本的企业抗衡。至今没能摆脱出口一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状态

。  鉴于此,一位对华持友好态度的日本朋友曾提出了这样一个建

议:加入WTO之后,中国很难用财政补贴的方式扶持出口,但可以以

国家财力加大技术贸易的输入,再通过某种方式转让给企业,以此加

强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以我国每年1.8万亿人民币的

财政收入,这或许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数字日本之三 

  

 谈到日本的高度发达,人们异口同声地说:教育。日本的高度发达

得益于完善的教育和由此培育出的高素质国民。  一个举世公认的

观点是: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建设成为文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教育战略的竞争,是国民素

质的竞争。  



目前,日本文盲率为零。  日本适龄儿童与少年已

经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96.8%的初中生入高中

学习,将近50%的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学习;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

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  日本有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8位是

自然科学方面的。日本已经制订计划:在未来50年中,将此人数提到

30名。  科技人员总数,按照万人人口和万人劳动力比例两种口径

计算:1965年,日本仅相当于美国的1/3,然而,到了1986年,日本

就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分别为:55.1/万人和102.2/万人; 

 专利申请件数日本为38.9万件,居世界第一;  而据“搜狐视线

”报道,我国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全人口的15%以上。该报道提供的

数据如下:  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92年度我国的教育经费

只占政府预算的2.5%,这一比例到93年、94年更下降到2%以下,在世

界151个国家中,名列第149位。全国仍有1/4的县没有普及小学教育

,贫困地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升学率只有30%,中学升学

率只有10%。全国平均中学升学率只有44%,也就是说,全国有56%的

孩子没有读到中学。全国大学升学率不到2%,92年的统计为1.4%。即

使完成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计划,仍大大低于世界大学生占人口

的平均数:16%,更无法与高收入国家大学生占总人口的42%相提并论

。  至今,人口十倍于日本的我国,尚与诺贝尔奖无缘。  



日本比较教育学者南亮进认为:我国的初级教育相当于日本1905-1910年

的水平,落后85年;中等教育相当于日本1915~1920年的水平,落后

75年;高等教育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70年;教育经费相当

于日本1925年的水平,落后65年。  在我国工业职工中,高级技工

占2%,中级技工占24%,初级技工占74%,而同期日本的高级技工则占

32%,中级技工占43%,初级技工只占25%。在高、中、低级技术职称

比例方面,中国大陆是1:7.4:20.3,而世界平均为1:3:6,发达国家

为2:4:5。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工业产品中,每年残次品

造成的损失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了。在这样的技术教育水平之上,我

们能成为世界工厂,能抓住成为世界工业中心的历史机遇吗?  近

年来,我国将数百亿教育经费投放到少数名牌大学,使基础教育、普

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雪上加霜步履维艰,使九年制义务教育

几乎形同虚设,使几乎所有城乡民众(除少数富有者之外)都在教育

支出的重压下痛苦不堪。可以断言:这也许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

来,最为失败、最将为历史所诟病、也对中华民族的整体社会发展产

生最为深远负面影响的一个领域。    



数字日本之四 

   

1988年,中日友好条约10周年时,竹下登访问中国,签定日中友好环

境保护中心协议,日方出资105亿日圆,1996年5月该中心开始运行;

  1999年日本提供160亿日圆无偿援助在中国100个城市建立环境情

报计算机网络系统;同年7月,小渊首相访华,倡议设置100亿日圆的

小渊基金,进行中国的绿化协作;  在1999年一年内,日本对中国

的环境保护事业提供的无偿援助与借款总计为1249亿日圆,约合12亿

美元,100亿人民币。  据童新政博士在《日本高层看中国》一书

中介绍:日本的经济是使资源的采掘、消费使用以及废弃物等派生的

环境负荷发生在本土之外的经济。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

为全世界首屈一指;且日本已经完全不对国内森林进行商业性采伐,

木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日本的矿山几乎已经全部关闭;其陆地

矿产资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对比之下,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

,远远落后于22%的世界平均水平,且仍然在进行商业采伐之中,并

且居然在对日本大量出口木材与木制品;据说日本人使用的一次性筷

子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我国的多种矿产资源则已经或正在遭受疯

狂般的掠夺性滥采乱掘。其丧心病狂的程度,在不绝于耳的各种矿难

事件中可见一斑。  日本雨量丰沛,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居世界前列

,其大气透明度,水资源的洁净度,土壤的清洁度,均居世界先进水

平;  反观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约2700立方米,仅及世界平均水

平的1/4,且所有自然水系几乎全部已经污染或面临污染;  在空

气方面,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都已经程度不同地遭受污染,在世界一百

九十多个国家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就占了4个:  

当乘坐飞机来到沈阳、太原、西安、兰州等等大城市上空,俯瞰下去

,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工业粉尘和化学烟雾之中;  当沙尘暴一次

次漫卷大半个中国,酸性粉尘和沙尘已经隔海漂浮到了日本列岛、韩

国、台澎列岛上空;  当飞机飞过南海、东海、黄海、渤海上空,

几乎所有沿海城市的海面上,本应湛蓝的海水几乎全部变成一片灰黄

,其间还有大片大片可疑的红色、绿色、褐色、黑色等五色斑斓的水

面。我们最喜欢吃的国产黄花鱼和国产带鱼,早就由于污染而发生畸

变了;  面对这一切,我们的确没有理由抱怨别人、仇恨别人。“

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我们实在是在自作孽。  事

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甚至是有理由被别人抱怨、被别人仇恨的

。    



数字日本之五



日本经济已经持续十年低迷不振了

。对此,应该承认,我们在内心深处即便不是幸灾乐祸,也是高兴的

。一句没有说出来的话是:活该,小日本!不用我们竞争,你自己垮

了才好!  我国经济已经连续多年高速发展了。我们真的很兴奋。

世界一片萧条,中国一枝独秀,天下满目疮痍,这边风景独好。我们

没有理由不兴奋。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报道:按照这种态势

发展,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国际市场竞争力不

断提升,超越日本大有希望。等等。  然而,《中国改革》杂志的

报道却提供了令人震惊的另外一幅图景。该报道称:我国驻日本大使

馆经济商务处唐淳风先生,经过长时间追踪与核对,提供了与我们的

想象大相径庭的关于日本经济的一组数据:    在《真实的日本

经济》一文中,唐先生写到:到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一举增

加了3317亿美元,达到了3.2046万亿美元;而日本制造业在海外的销

售额每年都在1万亿美元以上,2000年达到了1.3万多亿美元。仅此一

项,就超过了我国当年的全国国民生产总值。  



据日本总务省的统

计,到2000年底,日本国民银行存款总额为7.7万多亿美元,约为我

国当年国民储蓄总额的10倍以上。这里还不包括其它金融资产,不包

括保险储蓄、邮政储蓄、产业集资等各类资金储蓄。  1995年日本

提供的国际难民援助金额为超过2.6亿美元,1996年为2.8亿多,1997

年2.5亿,1998年为2.4亿,1999年约为2.9亿美元;  日本的国际

难民援助金额为世界第一位;这是联合国难民署高级官员经常由一位

可尊敬的日本女性出任的重要原因,也是日本争取其国际同情与地位

的利器。  更为可怕的是,到2000年的前5年中,日本在不停哭穷

,不停叫喊衰落的同时,静悄悄投到设备技术开发和刺激生产上的资

金,已经高达1000兆日圆,约合9万多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在60

万亿到76万亿之间。  据我国经济学界估算,到2001年,我国社会

总资产大约在36万亿到52万亿人民币之间。这也就是说,即使日本过

去的工业基础为零,用这笔真正的巨资重新打造一个工业王国,也已

经超过了我国社会资产的总和!  加入WTO以后,我国将在相对公

平的条件下,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之中。我国发展最好的家电行业与几

家摩托车企业可能最清楚,在产品质量、在技术含量等方面来自日本

的狙击有多么可怕。至少,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

家,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以及前苏联东欧等国家,我们在饱尝了自

相残杀的价格战之后,还得面对日本产品以其高高在上的技术与质量

品牌所维系的高高在上的价格的威胁。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在几位富豪一餐饭吃掉36万元人民币,当我们划出城市中最好的土地为富

豪们打造亿元豪宅并不厌其烦地阐述其合理性,当我们在每年成千上

万的处级干部、厅级干部、省级干部翻身落马的腐败狂潮中醒来时,

我们也许会目瞪口呆地发现:日本又把我们远远地甩到了后面。

  

  简短的结束语  写下上面一组组数字时,笔者的心情异常沉重

异常复杂。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居,其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在历

史问题上拒不承认侵略、不在于死不道歉、不在于修改教科书、不在

于参拜靖国神社、不在于不给赔偿,甚至不在于钓鱼岛、不在于台湾

问题,而在于其理性的国家管理、在于其成熟的社会机制、在于其国

民的高素质、在于其深谋远虑的国际竞争战略与策略。  作为一面

镜子,假如这一切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和我们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开

始算起的话,这份沉重和复杂就几乎无法摆脱了。  未来,在我国

与日本的相互关系中,只能有三个选择:友好、对抗、并立。  友

好,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就能得到的;  对抗,也许两家都不愿意;

  而如果我们做不好自己的事情,无法在竞争中赢得自己的地位与

尊严的话,那么我们可能连并立的资格都没有。  抱怨没有用,咒

骂没有用,仇恨没有用。  有用的只有一件事情:作好自己的事儿

!  我们能作好吗?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492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