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修改稿:“不证而论”与伪论证(二)──“疗愚篇”之三 - by芦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修改稿:“不证而论”与伪论证(二)──“疗愚篇”之三 - by芦笛   
所跟贴 没时间陪你闲扯 -- Anonymous - (282 Byte) 2003-5-27 周二, 上午4:51 (101 reads)
咱老百姓(真)






加入时间: 2004/10/11
文章: 5307

经验值: 3142


文章标题: 看你老拿“宏观经济学原理”这大棒唬人,就给你讲点这方面的ABC吧: (80 reads)      时间: 2003-5-27 周二, 上午5:46

作者:咱老百姓(真)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你这个图中只是说明在这个例子中AD,SAS,LAS的相交点正位于Full Employment点。

这个点在哪里就“恰好等于或接近全民失业率”?而这正是芦笛原文中的关键之处。





宏观经济学理论最初出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西方,使资本主义世界陷 入了严重的萧条

和失业的漩涡之中,股市的崩溃,使人们终生的积蓄 在顷刻间化为乌有。但是,经

济学家们仍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 个自我调节的系统,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

因此,在最初的几年,西 方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种袖手旁观的态度,甚至坚信“繁

荣近在咫尺”。 危机一发而不可收,1933年,西方国家的失业人口已达三千万,

是1929年的五倍多。对于普通人而言,三十年代初,找到一份工 作,是最为

迫切的一件事。人们在问:这场大萧条何时能够终结,怎 样才能制止经济衰退?

  在苦苦的期待之中,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在 其《就业、利息

和货币通论》中,终于为挽救资本主义经济开出了 “药方”。在书中,凯恩斯对各

国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进行了猛 烈的攻击。凯恩斯断言,市场不是万能的。在

对大萧条进行了细致的 研究后,凯恩斯提出了一国总产量和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

求”的理 论。他认为,增加资本的关键是增加需求,而这需要依靠大量、稳定 的

就业。失业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对企业生产产品的需求不断减少,导 致资本家不再增

加投资,而引发就业减少,造成工人失业。消除失业 的办法,在于实行国家干预。

当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增长的力度不足以 完全实现市场调节时,国家必须使用财政政

策,把资金直接投资于 “公共工程”,以便扩大内需。



但是,我所看到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却从来就没有说什么“越是完善的资本主义,

失业率将越发接近‘全民就业’水平”。相反,它提出了一整套的行政干预手段以

对国家经济进行调节。你既然拿出芦笛的文章作学术式讨论,又何必虚幌一枪,说

什么:“多读点书,。。。向常识挑战需要多大的勇气”。其实,我问你的就是常

识问题,想看看你如何用你的矛来攻你自己甩出来的盾。能否?



作者:咱老百姓(真)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咱老百姓(真)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925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