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关于广州留学人员科交会的有关报道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关于广州留学人员科交会的有关报道   
狼协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215

经验值: 12262


文章标题: 关于广州留学人员科交会的有关报道 (807 reads)      时间: 2001-12-30 周日, 上午4:15

作者:狼协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按:本汉奸参加过三届广州留学人员科交会,属于“归国创业”留学人员。留学人员在国内的创业,有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我们可以开辟一个专栏来讨论。以下是正在广州举行的第四届广州留学人员科交会的有关报道。



留交会开幕首设50个人才交流展位方便求职者

---------------------------------------------------

  本报讯“一年前有位留学人员对我说,广州引进科技人员的高潮,将是在中国入世之后,今天的情况印证了这句预言。”昨日,第四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人员交流会正式在广州开幕。面对空前盛况,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黄华华在会后高兴地提起了这句预言。 



  此次的留学人员交流会开幕之时,正逢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利好消息

不断,因此此次交流会盛况更是空前,据统计,报名参加的留学人员共达2615人,其中具博士及博士后学历的占了49%,他们向大会提交了2194个交流项目,这些都创下留交会的新纪录,留学生所带项目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等领域,留学人员们带回的智慧成果,也使交流会变成真正的高层次“智力广交会”。



  与往届交流会相比,本届报名的留学生显示了强烈的回国工作的意向,据统计,约有30·8%希望回国工作,20·8%打算回国创办企业。34·4%要在国内寻找创业合作伙伴,5·5%想回国进行学术交流,6%推介科技成果。



  据介绍,国内33个省、市政府团参加了交流会,255个展位一早便被抢订一空。参展单位当中,政府展位数目最多,共有65个,北大、复旦等高校展位35个,科研院所19个。此外,14家风险投资公司、13个留学人员创业园、9个高新技术园区报了名,香港科技园也首次派员参加。



  为方便留学人员介绍带回的项目,大会还为留学人员展馆设了近2000块展板、152个展位给留学人员介绍带来的项目。馆内还集中了50个人才交流中心的展位,方便今年大批回国求职的留学人员应聘。这在交流会史上还是第一次。



  3天时间里,大会组织3个推介会,分生物技术项目、信息技术项目、新材料与环境技术3个专题,由留学人员向国内代表介绍项目,并举办一系列学术报告会和论坛,由有留学背景的知名专家、学者主讲。



两千余留学生聚会羊城 回国创业热情高涨

---------------------------------------------------

  中新网广州12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从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赶来的2615名中国留学生相聚羊城,第四届留学人员广交会在广州白云山麓的新广州体育馆开幕。



  据“留交会”组织机构介绍,留学人员希望回国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今年的报名总人数超过了前三届总和的两倍。



  参加本届留交会的留学人员向大会提交的2194个交流项目,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环保、海洋技术等多个领域。



  最近有关部门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参加本届留交会的2600多名留学人员中,打算回国创办企业和希望在国内寻找创业伙伴的人占了55.4%。



  此间羊城晚报报道说,由留学生创办的企业在广州有80多家。广州市政府一位官员认为,这80多个成功案例对海外留学人员的辐射作用难以估量。



  留学生企业、新高化妆品有限公司总裁黄镰博士则指出,一些多年未亲身回国的人对中国国内现状非常隔膜,回国创业时出于对国内政策的无知,时常拿过去的尺度来衡量现实。其实,中国国内不少发达城市在制度建设方面已比较规范,市场化程度也已很高。



李岚清要求营造良好环境支持海外学人回国创业

---------------------------------------------------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八日电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与出席“科技创业、报效祖国--2001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的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海外学人为国服务,回国创业。



  李岚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大批留学人员在国外深造,学业有成,事业有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大家身在国外,心系祖国,很多人学成后回国创业取得了可喜的成

绩,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显示了海外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李岚清强调,海外留学人员是中国宝贵的人才资源。中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为国服务。



  李岚清表示,将继续坚持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希望大家继承和发扬老一代归国留学人员的优良传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把先进的科技知识、管理经验和创业机制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也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在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带动更多的优秀人才回国创业,为国服务。



  李岚清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把海外学人为国服务的热情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地为海外学人回国创业解除后顾之忧。共青团、青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参与祖国建设牵线搭桥。





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 大学生就不能当“蓝领”?

---------------------------------------------------

  东方网12月29日消息:昨天举行的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一家建筑类企业摊位前围着一大群应聘毕业生。当听到招聘人员介绍“在我们这里工作,要经常跑工地”时,人群呼拉拉散去一半。有人还嘟囔道:“大学毕业,还得当‘蓝领’?”



  不少企业反映,当今的大学毕业生最缺的是实践能力。如何补这个“缺”?毫无疑问,只有到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摔打”一番,才能去掉“学生气”,胜任高层次的岗位。



  然而,如今不少大学生对“蓝领”工作不屑一顾。在大学毕业生中,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之类的现象比较普遍。即使是半年或一年的试用期,也有“不堪忍受”而跳槽的。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陆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招进来的大学毕业生,有的人到了施工现场,因为怕晒太阳,躲在树荫下远远地看着工人操作。所以这次招聘时,他们特地在海报上用大字标出“选才要求”---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重点高校毕业的,往往将自己看作是“白领后备军”,就业期望值往往过高,这也是一些高校毕业生至今仍未就业的障碍之一。许多毕业生向往的是“四季如春‘奥菲司’,电脑面前动手指,进出要坐小车子”的舒适工作和生活。许多人由于缺乏心理准备,一旦就业,难免碰壁。



  教育界不少人士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普及,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将以较大幅度增多,大学毕业生在人群中的比率也越来越高,就业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基层需要充实更多的高学历人士。大学毕业生不应把自己看成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只能“劳心”,不能“劳力”,而应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到社会基层去“淬火”,多积累一些实际工作的经验,多积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



留学人员:不要车子房子 只求平等待遇

---------------------------------------------------

  带着项目回来的留学人员在本届留交会上占了绝大部分,一方面他们热切希望自己的项目被相中,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找好“婆家”。不少留学人员表示,比起车子、房子等个人待遇,他们如今更看中良好的投资环境。



  而这一要求正好与政府的想法不谋而合。



  留学人员最想要什么?



  已回国两年的留学人员缪家文,如今正在广州注册一家自己的公司,如注册成功便可获得广州市提供的10万元资助金。对缪家文来说,10万元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更关心的是广州的投资大环境能否得到更大改善。他告诉记者,从全国范围看,深圳和上海是不少回国创业人员的首选,因为那里的商业环境配套搞得比较好。而广州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广州至今还没有一家国际五星级连锁酒店?这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而不是给多少钱的问题。



  带上海市代表团前来参加本届留交会的上海市人事局陶慎先处长说,目前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所看重的,跟十年前甚至五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以前他们关心的是人事编制、职称认定、工资待遇、住房、配偶就业等问题,各地政府也主要是围绕这些问题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现在留学人员更关心的是国内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政府能否给自己的企业营造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



  政府能给予什么?



  政府要为归国创业人才提供什么条件?广州市委书记黄华华昨天表示,广州对留学人员“不给汽车、别墅,但是给机制”。如果比待遇,广州给得再好,也比不上国外的大财团、大机构,广州要给的是让留学人员充分施展的舞台。



  黄华华说,过去政府忙着为留学归国人员解决户口、住房、工资等待遇问题,但收效并不大。现在政府的观念转变过来了---要给留学归国人员一个平台,让他参与开发,参与管理,占有股份或创办企业,在各项政策上都给予平等待遇,这才是广州吸引留学人员的关键所在。



第四届“留交会”昨在广州开幕 报名人数大增(图)

---------------------------------------------------



  新快报讯(记者夏畅)昨日,广州市新体育馆也许是高级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回来的千余名“洋博士”、“洋硕士”在此参加了第四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的开幕式。



  据悉,报名参加本届留交会的留学人员超过了前三届总和的两倍,2000多个交流项目涉及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多个高科技领域。为期三天的留交会除了为留学人员提供展示自

己科研项目的展台,还将举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环保技术项目推介会,以及风险投资研讨会和广东光谷论坛等高级报告会。



  声音



  昨天下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以及广东省、广州市官员与留学人员举行座谈会,就如何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各抒己见。



  建议留交会改名



  美国南加州教授协会会长姜镇英:“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的提法不妥。其一,海外人才有两种类型,既有公费留学的,也有自费留学的;其二,海外人才中,有从事科研项目的,也有从事金融、教育及工商行政管理等行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地对这些领域人才的需求比科技人才更紧迫。若改称“海外专业人才交流会”可能更贴切。



  成立留学人员基金会



  意大利国际贸易硕士杨光、美国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甘中学:可否让广大海外留学人员每人投点资金,组成一个留学人员基金会或举办实体。留学人员交流会应学习奥运会的模式---逐步减少政府投入,逐步转变为含商业性质或纯商业性质的场合。



  新快报记者宁彪/摄



博士后流向企业 相关供需会近200人参加

---------------------------------------------------

  本报讯 (记者卞晶 通讯员何国平)昨日,广东省首次博士后供需见面会在第一军医大学举办,来自全省多家高校和企业的近200名博士后进场“找工”,与五六年前博士后90%进高校和科研机关不同,目前很多博士后都选择去企业发展。



  昨天进场的博士后约占全省博士后的40%左右,其中一半人都是生物医学专业,而临床医学更占据其中的很大比例。经济、管理、工程类的博士后人数也不少,但基础学科和

人文学科则要少很多。多数博士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对自己能够找到一个收入不错且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信心十足。



  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在广东,博士后纷纷向企业流动,不少企业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更以重金引进高素质人才,以改善研发能力普遍薄弱的现状,在竞争中确立人才优势。



六旬夫妇携来“生物导弹”

---------------------------------------------------

  昨日的留交会展区,在大群年纪轻轻、意气风发的留学人员中,一对老人特别显眼。这对老人便是盛蓉生教授伉俪,从武汉大学退休之后,199 7年前往美国做访问学者。盛老师今年已经67岁,夫人63岁。在美国5 年,两人都依然坚持科研工作,言谈举止之中,浑然没有退休的概念。



  虽然两位年纪加起来刚好130岁,都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了,但此次带回的项目却非常

年轻,而且火爆----专克癌症的“生物导弹”。据介绍,这种所谓“生物导弹”,就是把一些磁性的物体变成纳米级的粉末,然后再溶于一些溶剂中,通过磁场的诱导,准确地带着抗癌药物“杀向癌细胞” ,就像导弹精确地炸向目标一样。



  该技术是当今最尖端的生物技术之一,而且盛老师所在学校,又是全美国纳米技术科研水平最高的乔治亚理工大学,所以盛老师颇有信心。盛夫人还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带回的宝贝:一些瓶瓶罐罐,上面的标签表明都是些氧化铁之类的东西,盛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就是制备“生物导弹” 的“炸药”。



  “这么大年纪,还来与年轻后生一起参会?”记者笑问。“呵,在美国没有什么按年龄退体的概念,只要你能做出东西来,九十、一百岁都没问题。”盛老师最后说:“来这个留交会,就是想找个合作伙伴,把它用到临床上去。”



醒目展位面面观

---------------------------------------------------

  昨日,第四届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开幕,现场可谓人头涌涌,热闹非凡,记者走马一圈,盘点一番,推出几个现场之最来。



  最豪华广州特别展区



  毫无疑问,这一称号属于东道主广州市,主会场进门处,便是广州的特别展区,在入

口位置,分布了南沙、黄花岗信息园、天河软件园、生物医药等7个漂亮大型展位,其规模可用豪华来形容,尤其是新近公布的开发区南沙,还搬来了一个漂亮规划模型,引来众人驻足。



  最具人气风险投资机构



  在主展馆的一边通道上,分布了广州科技风险投资等一串投资机构,自开幕起,就不断有留学生与参展单位人员接洽,几个工作人员都已经应接不暇。一位广州科投的人士告诉记者,开幕不到两个小时,四大箱资料就差不多送完了。这也难怪,风险投资是项目的资金源,能与“钱老板”打交道,谁不喜欢?



  最有人情味留学人员商会



  在主展管内,有一个黄色展位非常抢眼,刚刚成立的广州留学人员商会在此摆摊,向与会者介绍即将在珠江新城开办的留学人员子弟学校的情况。留学人员创业的后顾之忧之一,便是在国外长大的小孩回国后,难以克服文化差异继续学习。此展位直面生活问题,在各类项目的包围中,最显人情味。



  最含蓄科技项目展板



  此次留学人员带来的项目,多是在各种颜色的广告纸上,写下留学人员的名字、项目等情况,然后贴在展板上一溜儿排开像是一道屏风。这里并不热闹,只有一些人记下有意向的项目,还有人用笔在广告纸上写下联系方式。这倒应了林元和副市长曾对记者说过的话,项目、人才的引进是扎扎实实的工作,看热闹的人请不要进来。



留学生不光经商还想从政

---------------------------------------------------

  本报讯 海外留学人员中不仅有科技型人才,还有管理型人才。昨日,在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开幕式之后举行了一个座谈会,部分留学人员提出建议,回国留学人员除了可以办企业搞创业,是否也可以进入政府部门担任职务。据出席本次“留交会”的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徐颂陶(原国家人事部副部长)透露,目前国家正在制定有关政策,争取明年之内出台。



  粤公选副厅让留学生“眼红”



  昨日下午举行的留学人员代表座谈会,参加人员既有留学人员,也有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以及广东省、广州市的领导。近日广东省正举行的副厅公选显然引起了不少留学生的注意。来自美国的留学人员翁心龙发言时说,中国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引进海外的留学人员,应该是全方位的引进,不仅要引进科技型的人才,而且要引进人文科学、管理方面的人才。他说,这次来参加留学人员广交会,刚到广州的时候就看到了广东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的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人才选拔任用措施,令人鼓舞。不过这也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留学人员回国,不应该只是办企业搞创业,他们应该涉足更多的领域,贡献自己的才能。像广东省这样向社会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的做法,可不可以也让留学人员参与,当然在选拔过程中不能有特别的对待,而是与其他人员一样该考试的考试,该审核的审核。



  交流会应不限于科技领域



  美国硅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田丕仁博士说,吸引海外的管理人才回国,并在政府担任职务,不仅可以将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带回来,还可以逐步改善政府的办事方法和效率。



  美国南加州教授协会会长姜镇英博士说,在国外的中国留学人员,虽然有不少成功人士,但是有绝大多数人在国外的企业等机构里,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国家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回来,要有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发展。姜镇英还提出建议,因为现在在海外的人当中,虽然有不少留学生,但也有不少是某些方面的专家、学者,因此将这些人统称为留学人员不是很恰当,因该称为海外专业人才或其他更恰如其分的叫法。另外,中国加入WTO 之后,对人才的需求应该是多层次的、多行业的,在此情况下,以后的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也应该将交流会的范围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而不能仅限于科技这一领域。



  针对留学人员的这些建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徐颂陶(原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回应说,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有关政策,规定允许留学人员在国有企业担任领导职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目前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正在研究有关留学人员进入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政策,争取明年之内出台。



第四届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昨揭幕

---------------------------------------------------

  本报讯 (记者毕式明、谭亦芳,实习生翁晓鹏)昨天,白云山麓的广州体育馆成了智力激荡的海洋。由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为期三天的第四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在这里拉开帷幕。2000多名留学生及其项目成了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省市单位激烈争抢的“香饽饽”。



  据组委会消息,本次交流会吸引了2616名海外学子参加,报名者中既有专业技术人才

,也有管理和服务行业的高级人才,人数超过了前三届参加人数的总和,其中博士后和博士占了49%。



  笔者在展区内看到,留学人员项目展区的2194个交流项目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环保、海洋技术等多个领域,很多都是国内很多地区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



  交流会上,全国36个省、市政府,4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9个高新技术开发区,14个留学人员创业园派来了代表团。地方展团中,订下了12个展位的南海市尤为引人关注,他们除了展示信息化南海的形象之外,还组织了企业参展。



  组委会主任、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在开幕式上说,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影响巨大、效果显著。目前全国各地已有46个留学人员创业园,自1999年以来全国由留学人员创办的科技企业达30 00多家,参与的留学人员超过1万人,其中很多就是通过这一盛会归国创业的。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原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华华,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广州市市长林树森等领导出席了昨天的开幕式。



回国创业风潮涌 扎根羊城留学人员抒心声

---------------------------------------------------

  本报讯 (记者毕式明、梁文,通讯员赵留延)在第四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举行之际,笔者走访了部分已在广州落地生根的留学生先行者和首次参会的留学人员。采访中,他们的艰辛,他们的成功,他们的期待,他们恳切的言行,都深深地打动着笔者。



  “我们不做看客”



  留学新加坡的龚立强和他的伙伴们1999年试探性地参加了第二届留学人员交流会,那次会上,广州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国内蓬勃的发展态势震撼着他们。继续留在做高级管理拿高额薪水,还是回到国内从头开始?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由于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结,而且连“新加坡的官员都说要搭中国高速发展的顺风车,我们为什么还要做看客?”。几个月后,龚立强等人毅然回到了中国。几经比较,广州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吸引了他们。去年底,国传数据(广州)有限公司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今年4月份,他们又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始了接触,顺利地争取到了一笔风险投资。昨天,他们创办的广州关键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学会沟通是关键”



  “现在广州等地的创业环境相当好,出台了众多的优惠政策,国内又有庞大的发展需求和空间,再加上社会对留学人员的尊敬,这已经为回国创业搭好了广阔的舞台。目前国内发展的机会非常多,只要抓住机会实实在在去做,肯定能做出成绩。但回国创业一个最为关键问题是要学会沟通。”广州留学人员商会副会长袁首仁如是说。



  他认为,与国外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市场游戏规则相比,国内在一些方面还不完善,这正是考验留学人员的关键所在。留学人员在观念上要有所转变,适应国内目前的环境,学会与市场沟通,学会与管理部门沟通。他表示,广州留学人员商会将致力于留学生、企业、政府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国内机会很多”



  采访中,很多留学生不约而同流露出一个共同的看法,目前在全球经济一枝独秀的中国,发展机会很多,留学生不愿眼睁睁地放过。一位留学人员更是直言:“哪里有机会就到哪里去了,现在美国经济不景气,很多人跑回来很正常。”



  “我有很深的中国情结”



  在亚特兰大已有自己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开发的虚拟打印软件行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计算机双硕士孙怀宽是首次参会,他说,“拥有美国国籍又怎么样呢,再过百年你还是那张中国人的脸。因此,我有很深很深的中国情结。”所以,对国内情形已是非常陌生的他在得知留学人员交流会召开的消息后,就立刻报名参加。“我在上海等地的书店里看到计算机方面的教程时,看到大量的软件使用教程都是介绍如何使用国外开发的软件,这实在令人难受。”



留学人员来穗创业发“绿本”

--------------------------------------------

  新快报讯 (记者 潘恒年)广州市委书记黄华华昨日透露,今后凡是来广州创业的留学人员都将得一个“绿本”,凭此“绿本”,可由广州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为其提供户口申报、申办企业、就业、子女入学、申请科技创业资金、出入境等在内的“一站式”代理服务。



  此前,广州市专门设立了6000万元的留学人员科技创业资金,已向43位留学人员提供

了每人10万元的无偿资助。由市政府出资组建的广州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也已向广州天普等10个留学人员创业项目提供了5437万元的风险资金。



作者:狼协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狼协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88921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